CN217172434U -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2434U
CN217172434U CN202123279147.3U CN202123279147U CN217172434U CN 217172434 U CN217172434 U CN 217172434U CN 202123279147 U CN202123279147 U CN 202123279147U CN 217172434 U CN217172434 U CN 21717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veying
circle
cloth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9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Tongyu Plastic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Tongyu Plast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Tongyu Plastic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Tongyu Plastic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9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涉及堆垛设备的领域,其包括机架、输料机构、夹取机构、搬运机构以及堆垛箱框,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料机构用于将分切圈输送至夹取机构处,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用于夹取分切圈的夹持件,所述搬运机构的输出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分切圈移动至堆垛箱框内。本申请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垛,有效缩减劳动量,并提高对于分切圈的堆垛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堆垛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圈是用于绕电容膜的一种实心圆环,分切圈一般有纸质、金属和塑料三种类型。分切圈在批量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降低分切圈的占地空间,以及便于后续的运输打包,需要将批量的分切圈进行堆叠。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分切圈的堆垛方式主要通过人工进行,不仅劳动量大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包括机架、输料机构、夹取机构、搬运机构以及堆垛箱框,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料机构用于将分切圈输送至夹取机构处,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用于夹取分切圈的夹持件,所述搬运机构的输出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分切圈移动至堆垛箱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分切圈的堆垛时,将分切圈放置在输料机构上,输料机构将分切圈输送到夹取机构处,夹取机构通过夹持件对分切圈进行夹持固定,随后,夹取机构在搬运机构的带动下,将分切圈移动至堆垛箱框内,并重复上述工作,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垛,有效缩减劳动量,并提高对于分切圈的堆垛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包括推料组件以及布料围框,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输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布料围框设置在输料机构远离推料组件的一侧,所述推料组件用于将若干分切圈推送至布料围框内,所述夹取机构位于布料围框的顶部,所述夹持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布料围框内分切圈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切圈在输料机构的输送作用下,逐一向布料机构处移动,当若干分切圈移动至输料机构靠近布料机构的一端时,输料机构停止运行,随后,布料机构启动,推送组件将若干分切圈同时推入至布料围框内,并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分切圈将布料围框填充完,随后,夹取机构对布料围框内的各分切圈进行夹持,随后,夹取机构在搬运机构的带动下,同时将若干分切圈移动并堆叠在堆垛箱框内。
优选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送气缸以及推板,所述推送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推板与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位于输料机构远离布料围框的一侧,所述布料围框靠近推板的一侧开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分切圈在输料机构的输送下,移动至布料机构处,推送气缸推动推板,将聚集在输料机构前端的若干分切圈推送至布料围框内,实现对分切圈的布料作业,操作简单,运行可靠。
优选的,所述布料围框靠近输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侧板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送端与侧板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侧板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分切圈在输料机构的输送下,逐一移动布料机构处,分切圈聚集在输料机构的前端,若干分切圈在输料机构的输送作用下,分切圈容易发生偏移;挡料组件中的侧板对分切圈起到限位作用,保障布料机构处的若干分切圈处于同一直线,保障良好的布料效果。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为气动三爪卡盘。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输送机、排料输送机以及分料导轨,所述输料输送机和排料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输料输送机和排料输送机之间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分料导轨设置在排料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分料导轨与安装机架连接,所述分料导轨沿排料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分料导轨中相对位于分切圈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向靠近输料输送机的方向弯折,所述夹取机构和布料机构位于所述输料输送机输送方向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批量分切圈进行输送时,可以将批量的分切圈放置在排料输送机上,分切圈在排料输送机的输送作用下向前输送,且当分切圈接触到分料导轨,在分料导轨的导向作用下逐个向靠近输料输送机的方向移动,当分切圈移动到输料输送机上时,输料输送机带动分切圈继续向前输送,从而实现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操作简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并便于后续对于分切圈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分料导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导料斜段以及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导料斜段以及第二直线段沿分切圈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直线段位于排料输送机远离输料输送机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段位于输料输送机靠近排料输送机的一侧,所述导料斜段沿分切圈的输送方向朝向靠近第二直线段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对分切圈的移动主要起到限位作用,保障分切圈不易从分料机构上掉落;导料斜段对与分切圈起到移动导向作用,使得分切圈逐渐向第一传动带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位于输料输送机远离第二直线段的一侧,所述挡料板和第二直线段之间形成有供单个分切圈通过的输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板对移动至输料输送机上的分切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分切圈不易从输料输送机上掉落下去,且挡料板和第二直线段形成的供单个分切圈通过输送口,降低多个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上并排输送的可能性,保障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过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输料机构将分切圈输送到夹取机构处,夹取机构通过夹持件对分切圈进行夹持固定,随后,夹取机构在搬运机构的带动下,将分切圈移动至堆垛箱框内,并重复上述工作,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垛,有效缩减劳动量,并提高对于分切圈的堆垛效率;
2.通过设置挡料组件,对分切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布料机构处的若干分切圈能够保持同一直线,保障良好的布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输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布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挡料板;2、输料机构;21、输料输送机;22、排料输送机;23、分料导轨;231、第一直线段;232、导料斜段;233、第二直线段;234、输送口;24、调节结构;241、连接架;242、连接杆;243、锁紧栓;25、防堵机构;251、疏通传送带;252、安装框架;253、主动辊;254、从动辊;255、驱动电机;3、布料机构;31、推料组件;331、推送气缸;332、推板;32、挡料组件;321、侧板;322、驱动件;33、布料围框;331、挡板;4、夹取机构;41、安装板;42、夹持件;5、搬运机构;6、堆垛箱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参照图1,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包括机架1、输料机构2、布料机构3、夹取机构4、搬运机构5以及堆垛箱框6,输料机构2和布料机构3均安装在机架1上,输料机构2用于将分切圈输送至布料机构3处;布料机构3位于输料机构2输送方向的前端,布料机构3用于将分切圈进行排列,以便于后续夹取机构4的夹取作业。夹取机构4用于夹持分切圈,夹取机构4与搬运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夹取机构4在搬运机构5的带动下,将布料机构3排列后的分切圈夹取并输送至堆垛箱框6内。
参照图1和图2,输料机构2包括输料输送机21以及排料输送机22,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均可以采用链板式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以及网链输送机,只要能够对分切圈进行输送即可。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均采用链板式输送机,链板式输送机为现有的相关技术,本实施例中故不作赘述。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方向相同,且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并列设置,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带上表面设置有分料导轨23,分料导轨23与机架1连接固定,分料导轨23沿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方向延伸,且分料导轨23中相对位于分切圈输送方向的前端向靠近输料输送机21的方向弯折。
参照图1和图2,在对批量的分切圈进行逐一输送时,将批量的分切圈放置在排料输送机22上,在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作用下,分切圈向前移动并与分料导轨23接触,各分切圈在分料导轨23的导向作用下,逐个向靠近输料输送机21的方向移动,当分切圈移动到输料输送机21上时,输料输送机21带动分切圈继续向前输送,从而实现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操作简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参照图1和图2,分料导轨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231、导料斜段232以及第二直线段233,第一直线段231、导料斜段232以及第二直线段233之间一体成型且沿分切圈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其中,第一直线段231位于排料输送机22远离输料输送机21的一侧的顶部,第二直线段233位于输料输送机21靠近排料输送机22一侧的顶部,导料斜段232的分切圈的输送方向朝向靠近第二直线段233倾斜设置。排料输送机22上的分切圈在输送作用下,依次沿第一直线段231、导料斜段232和第二直线段233移动到输料输送机21上。且为了使得分切圈沿分料导轨23移动时,不易出现卡料的情况,导料斜段232的两端与第一直线段231以及第二直线段233连接处的内侧壁均圆弧过渡。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上螺栓固定有挡料板11,挡料板11位于输料输送机21远离第二直线段233的一侧,挡料板11和第二直线段233之间形成有供单个分切圈通过的输送口234。挡料板11对与移动至输料输送机21上的分切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分切圈不易从输料输送机21上掉落,并保障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
参照图1和图2,分料导轨23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若干调节结构24,分料导轨23通过调节结构24与机架1相对固定。调节结构24包括连接架241、连接杆242以及锁紧栓243,连接架241焊接固定在机架1靠近分料导轨23的外侧壁上,连接杆242穿设于连接架241内,连接杆242与分料导轨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242与连接架241滑动连接,连接杆242的滑动方向与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锁紧栓243穿设于连接架241内,锁紧栓243穿入连接架241的一端与连接杆242抵接。通过旋松锁紧栓243,使得连接杆242可以在连接架241上滑动,继而能够调整分料导轨23至输料输送机21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整输送口234的宽度,保障分切圈能够顺利从输送口234处通过。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分切圈不易在输送口234出现卡料的情况,在输料输送机21远离排料输送机22的一侧设置防堵机构25,防堵机构25安装在机架1上,防堵机构25包括疏通传送带251以及用于驱动疏通传送带251循环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框架252、主动辊253、从动辊254以及驱动电机255,安装框架252焊接固定在机架1上,主动辊253和从动辊254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52上,疏通传送带251安装于主动辊253和从动辊254之间,主动辊253和从动辊254之间通过疏通传送带251传动,驱动电机255固定在安装框架252上,主动辊25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5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驱动电机255用于驱动主动辊253转动。疏通传送带251的输送方向与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方向相反,且疏通传送带251的输送面与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面相垂直。当分切圈在输送口234处出现卡料的情况时,疏通传送带251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与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运转,使得堆积在输料口的分切圈之间出现松动,使得分切圈能够顺利在输送口234处通过,提高对分切圈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布料机构3位于输料输送机21输送方向的前端,布料机构3包括推料组件31以及布料围框33,推料组件31安装于输料输送机21输送方向前端的一侧,推料组件31包括推送气缸331以及推板332,推送气缸33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推板332与推送气缸3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布料围框33位于输料输送机21远离推料组件31的一侧,布料围框33和推料组件31之间相对设置,布料围框33靠近推料组件31的一侧开口设置,以使得推料组件31能够将分切圈推送至布料围框33内。布料围框33靠近输料输送机21的一侧固定有挡板331,挡板331位于输料输送机21输送方向前端的顶部,挡板331对分切圈起到阻挡的作用,以使得的分切圈不会从输料输送机21上掉落。
参照图1和图3,若干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下,逐一向布料机构3处移动,在挡板331的阻挡作用下,若干分切圈逐渐堆积在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当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堆积到设定数量的分切圈后,输料输送机21停止运行。随后,推送气缸331推动推板332,推板332将若干分切圈同时推入至布料围框33内,并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分切圈将布料围框33填充完,随后,夹取机构4对布料围框33内的各分切圈进行夹持。之后,夹取机构4在搬运机构5的带动下,同时将若干分切圈移动并堆叠在堆垛箱框6内,从而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垛,有效缩减劳动量,并提高对于分切圈的堆垛效率。
参照图1和图3,若干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下,逐一向布料机构3处移动,并在挡板331的阻挡作用下,逐渐堆积在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时,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21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21上容易发生偏移甚至从输料输送机21上掉落。为了保障分切圈在布料机构3处的稳定性以及布料效果,在布料围框33靠近输料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32,挡料组件32包括侧板321以及驱动件322,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2采用气缸,驱动件322固定在机架1上,驱动件322的输送端与侧板321固定连接,侧板321位于输料输送机21靠近布料围框33的一侧,驱动件322用于带动侧板321升降。当分切圈聚集在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时,侧板321在驱动件322的作用下伸出输料输送机21的一侧,从而对分切圈起到限位作用。
参照图1和图3,夹取机构4包括安装板41以及若干夹持件42,安装板41水平设置于布料围框33的顶部;夹持件42采用气动三爪卡盘,若干气动三爪卡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41靠近布料围框33的一面,且各气动三爪卡盘与布料围框33内排列好的分切圈之间一一对应。搬运机构5采用三轴数控机床,三轴数控机床的输出端与安装板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三轴数控机床为现有的相关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赘述,堆垛箱框6位于布料围框33的一侧,三轴机床带动夹取机构4移动至堆垛箱框6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批量的分切圈放置在排料输送机22上,在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作用下,分切圈向前移动并与分料导轨23接触,各分切圈在分料导轨23的导向作用下,逐个向靠近输料输送机21的方向移动,当分切圈移动到输料输送机21上时,输料输送机21带动分切圈继续向前输送,实现对分切圈的逐一输送,操作简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若干分切圈在输料输送机21的输送下,逐一向布料机构3处移动,在挡板331的阻挡作用下,若干分切圈逐渐堆积在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当输料输送机21的前端堆积到设定数量的分切圈后,输料输送机21停止运行。随后,推送气缸331推动推板332,推板332将若干分切圈同时推入至布料围框33内,并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分切圈将布料围框33填充完,随后,夹取机构4对布料围框33内的各分切圈进行夹持。之后,夹取机构4在搬运机构5的带动下,同时将若干分切圈移动并堆叠在堆垛箱框6内,从而实现对分切圈的自动堆垛,有效缩减劳动量,并提高对于分切圈的堆垛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输料机构(2)、夹取机构(4)、搬运机构(5)以及堆垛箱框(6),所述输料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输料机构(2)用于将分切圈输送至夹取机构(4)处,所述夹取机构(4)包括安装板(41)和设置在安装板(41)上的用于夹取分切圈的夹持件(42),所述搬运机构(5)的输出端与安装板(41)连接,所述搬运机构(5)用于将分切圈移动至堆垛箱框(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2)输送方向的前端设置有布料机构(3),所述布料机构(3)包括推料组件(31)以及布料围框(33),所述推料组件(31)设置在输料机构(2)的一侧,所述布料围框(33)设置在输料机构(2)远离推料组件(31)的一侧,所述推料组件(31)用于将若干分切圈推送至布料围框(33)内,所述夹取机构(4)位于布料围框(33)的顶部,所述夹持件(4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夹持件(42)与所述布料围框(33)内各分切圈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31)包括推送气缸(331)以及推板(332),所述推送气缸(33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推板(332)与推送气缸(3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332)位于输料机构(2)远离布料围框(33)的一侧,所述布料围框(33)靠近推板(332)的一侧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围框(33)靠近输料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挡料组件(32),所述挡料组件(32)包括侧板(321)以及驱动件(322),所述驱动件(32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驱动件(322)的输出端与侧板(321)连接,所述驱动件(322)用于带动侧板(321)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42)为气动三爪卡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2)包括输料输送机(21)、排料输送机(22)以及分料导轨(23),所述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方向相同,且所述输料输送机(21)和排料输送机(22)之间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并列设置,所述分料导轨(23)设置在排料输送机(22)的上表面,所述分料导轨(23)与安装机架(1)连接,所述分料导轨(23)沿排料输送机(22)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分料导轨(23)中相对位于分切圈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向靠近输料输送机(21)的方向弯折,所述夹取机构(4)和布料机构(3)位于所述输料输送机(21)输送方向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导轨(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231)、导料斜段(232)以及第二直线段(233),所述第一直线段(231)、导料斜段(232)以及第二直线段(233)沿分切圈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直线段(231)位于排料输送机(22)远离输料输送机(21)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段(233)位于输料输送机(21)靠近排料输送机(22)的一侧,所述导料斜段(232)沿分切圈的输送方向朝向靠近第二直线段(233)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挡料板(11),所述挡料板(11)位于输料输送机(21)远离第二直线段(233)的一侧,所述挡料板(11)和第二直线段(233)之间形成有供单个分切圈通过的输送口(234)。
CN202123279147.3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Active CN21717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9147.3U CN21717243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9147.3U CN21717243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2434U true CN217172434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9147.3U Active CN21717243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2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83435A (en) Slab-cutting machine
EP1015365B1 (en) Plate feeder apparatus
EP0585313B1 (en) Device for placing objects, in particular filled bags, in a row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overlap slanting backwards
JPH0651526B2 (ja) かんの端面板処理装置
GB2068904A (en) Sheet separating and mechanism
CN113442246B (zh) 一种回转式竹筒连续上料切削装置
AU74205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flat article
CN109436912B (zh) 片状承印物的快速收集整理转移机构及其打包堆叠装置
US5706636A (en) Envelope-stuffing device
US4967898A (en) Conveyor apparatus for the transport of sheet metal blanks
CN217172434U (zh) 一种分切圈用自动堆垛装置
CN113120594B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码垛装置
US3566754A (en) Plant for making bags
US5233815A (en)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stacks of paper sheets and the like
US4195540A (en) Fi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apparatus
GB2047647A (en) Conveyor device for use with a block cutter
EP4008506A1 (de) Plattenaufteilanlage zum zersägen von werkstücken
US2288523A (en) Delivery mechanism
CN210758097U (zh) 一种用于清废机的进料装置
CN210754596U (zh) 角钢冲切一体机的卸料装置
CN211727672U (zh) 具有收料功能的剪板机
CN211363711U (zh) 制袋机分切下料的收集组件
EP1148014B1 (de) Vorrichtung zur Bildung von Stapeln
CN209986324U (zh) 一种用于钢板切割工艺中钢板收集的支撑装置
CN112875181A (zh) 一种陶瓷介质芯片自动整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