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9783U - 一种3d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69783U CN217169783U CN202220412911.5U CN202220412911U CN217169783U CN 217169783 U CN217169783 U CN 217169783U CN 202220412911 U CN202220412911 U CN 202220412911U CN 217169783 U CN217169783 U CN 2171697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bottom plate
- fastener
- printing apparatus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3D打印设备包括底板、立柱和紧固件。底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通孔,立柱沿其轴向开设有定位孔。紧固件穿设于贯通孔内,以预装于底板上,紧固件能够在定位孔与贯通孔同轴设置时,穿出贯通孔后与定位孔配合安装,以将立柱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当底板与立柱安装时,紧固件预安装于底板的贯通孔内,然后立柱与底板组装到一起,并将紧固件与定位孔配合安装,使立柱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紧固件固定于贯通孔内,当立柱与底板组装到位后,贯通孔与定位孔同轴设置,将紧固件旋进定位孔内即可,紧固件无需调整位置即可精准对位定位孔,使得3D打印设备的组装操作简便,提高了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便携式的3D打印设备越来越受到用户,尤其是DIY爱好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3D打印设备普遍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首先将3D打印设备的底板与龙门架组装完成,然后将底板与龙门架快速组装起来。
在底板与龙门架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的一只手需要扶着龙门架,另一只手需要将螺栓插到底板的贯通孔中,同时还需要将螺栓对准龙门架上的定位孔并旋转螺栓。此安装过程需要安装人员双手操作且完全凭感觉将螺栓对准定位孔,对没有装配经验的用户安装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以使3D打印设备的组装操作简便,提高组装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
底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通孔;
立柱,沿其轴向开设有定位孔;以及
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贯通孔内,以预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紧固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定位孔与所述贯通孔同轴设置时,穿出所述贯通孔后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安装,以将所述立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立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贯通孔为阶梯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所述紧固件包括相连的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后与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压于所述贯通孔的阶梯面上。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杆部包括避让段和螺纹段,所述避让段的一端与所述头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段相连;所述螺纹段能够与所述第二孔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紧固件预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避让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所述贯通孔;
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上,并与两个所述立柱围设形成龙门架;所述龙门架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按方向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立柱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紧固件穿过对应的所述贯通孔后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配合安装。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贯通孔;
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立柱上,并与两个所述立柱围设形成龙门架;所述龙门架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立柱上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组,每个所述定位孔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所述底板的同一侧的所述贯通孔能够与对应侧的所述立柱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组内的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同轴设置,多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贯通孔后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配合安装。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横梁,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上;以及
打印喷头,沿所述横梁的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上。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于所述龙门架与所述底板上。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作为所述3D打印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所述立柱、所述连杆与所述横梁均为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3D打印设备,底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通孔,立柱沿其轴向开设有定位孔。当底板与立柱安装时,首先将紧固件预安装于底板的贯通孔内,然后将立柱与底板组装到一起,并将紧固件与定位孔配合安装,将立柱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由于紧固件固定于贯通孔内,使得紧固件保持固定不动。当立柱与底板组装到位后,此时贯通孔与定位孔同轴设置,只需将紧固件旋进定位孔内即可,紧固件无需调整位置即可精准对位定位孔,使得3D打印设备的组装操作简便,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1、底板;11、贯通孔;2、龙门架;21、立柱;211、定位孔;210、定位孔组;22、连杆;3、紧固件;31、头部;32、杆部;321、避让段;322、螺纹段;4、横梁;5、打印喷头;6、打印平台;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该3D打印设备为可折叠的打印机,方便用户快速组装和运输。当然,该3D打印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打印机,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该3D打印设备包括底板1、龙门架2、横梁4、打印喷头5以及打印平台6。龙门架2包括连杆22和两个立柱21,连杆22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立柱21上,并与两个立柱21围设形成龙门架2。龙门架2沿底板1的宽度按方向跨设于底板1上。横梁4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两个立柱21上。打印喷头5沿横梁4的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横梁4上。
在3D打印设备的组装过程中,底板1和龙门架2组装完成后,将龙门架2垂直安装于底板1上,横梁4沿竖直方向滑动地安装于两个立柱21上,打印喷头5沿横梁4的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横梁4上,使得打印喷头5能够沿图1中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打印平台6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以承载打印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底板1、立柱21、连杆22与横梁4均为铝型材。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由多根铝型材搭接而成,不仅使3D打印设备能够快速拼装成型,而且使3D打印设备的质量轻、结构强度高。立柱21为Z轴型材,横梁4为立柱21为X轴型材。
如图1和图2所示,3D打印设备还包括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于龙门架2与底板1上。支撑杆7能够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避免龙门架2发生晃动或倾斜,进一步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支撑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7的一端枢轴连接于底板1,两个支撑杆7的另一端枢轴连接于连杆22轴向的两端,使得龙门架2受到均匀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龙门架2的稳定性。
优选地,支撑杆7可以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从而可以根据安装需求适应性地调整支撑杆7的长度,以使支撑杆7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灵活安装于底板1上,使得支撑杆7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通孔11。立柱21沿其轴向开设有定位孔211。当底板1与龙门架2组装时,安装人员的一只手需要扶着龙门架2,另一只手将紧固件3从底板1的贯通孔11内穿出,同时还需要将紧固件3对准立柱21上的定位孔211并旋进定位孔211内。此安装过程需要安装人员双手操作且完全凭感觉将紧固件3对准定位孔211,对没有装配经验的用户,安装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紧固件3穿设于贯通孔11内,以预装于底板1上。然后将龙门架2组装到底板1上,并调整龙门架2的位置直至定位孔211与贯通孔11同轴设置,此时紧固件3穿出贯通孔11后与定位孔211配合安装,以将立柱21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由于紧固件3固定于贯通孔11内,当立柱21与底板1组装到位后,此时贯通孔11与定位孔211同轴设置,只需将紧固件3旋进定位孔211内即可,紧固件3无需调整位置即可精准对位定位孔211,使得3D打印设备的组装操作简便,提高了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3与定位孔211螺纹连接,以将立柱21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1上。龙门架2与底板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组装操作简便,便于拆装。
具体地,贯通孔11为阶梯孔,具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紧固件3包括相连的头部31和杆部32,杆部32依次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后与定位孔211螺纹连接,头部31位于第一孔内,并抵压于贯通孔11的阶梯面上。
本实施例的紧固件3为改制螺栓,当紧固件3与定位孔211螺纹连接时,螺栓的头部31能够完全进入第一孔内,避免紧固件3凸出底板1的下端面,使得3D打印设备具有平整的基准平面,有利于提高打印质量。
由于紧固件3是在普通螺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工而成,成本较低,同时,底板1上的贯通孔11还可以为与紧固件3相适配的沉头孔,以使安装后的紧固件3的头部31平齐或低于底板1的下端面。
为进一步提高紧固件3的安装效率,如图3所示,杆部32包括避让段321和螺纹段322,避让段321的一端与头部31相连,另一端与螺纹段322相连。螺纹段322能够与第二孔螺纹连接,以使紧固件3预装于底板1上。避让段3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的内径,从而使紧固件3快速旋进定位孔211内。
通过螺纹段322与贯通孔11的第二孔螺纹连接,将紧固件3预装于底板1上,使得紧固件3保持静止不动。然后将龙门架2垂直安装于底板1上,且使立柱21上的定位孔211与对应的贯通孔11同轴,此时无需调整紧固件3的位置,只需旋拧紧固件3即可将紧固件3旋进进定位孔211内,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地,底板1沿其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孔11。立柱21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1,紧固件3穿过对应的贯通孔11后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定位孔211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定位孔211,使得每个立柱21通过两个紧固件3与底板1固定连接,提高了龙门架2与底板1的连接强度。
底板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孔11。立柱21上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组210,每个定位孔组210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孔211。底板1的同一侧的贯通孔11能够与对应侧的立柱21上的其中一个定位孔组210内的定位孔211一一对应同轴设置,多个紧固件3分别穿过对应的贯通孔11后与对应的定位孔211配合安装。当紧固件3通过底板1的贯通孔11后能够与一个定位孔组210内的定位孔211配合安装时,其他定位孔组210作为备用,可以在其中一个定位孔组210出现滑丝或损坏后不影响龙门架2与底板1的可靠安装。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立柱21的底端具有两个定位孔组210,每个定位孔组210包括两个定位孔211,使得四个定位孔211呈正方形分布。底板1上同一侧的两个贯通孔11能够与立柱21中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孔211一一对称同轴设置,实现了龙门架2与底板1的灵活安装。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通孔(11);
立柱(21),沿其轴向开设有定位孔(211);以及
紧固件(3),穿设于所述贯通孔(11)内,以预装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紧固件(3)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定位孔(211)与所述贯通孔(11)同轴设置时,穿出所述贯通孔(11)后与所述定位孔(211)配合安装,以将所述立柱(21)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与所述定位孔(211)螺纹连接,以将所述立柱(2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1)为阶梯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所述紧固件(3)包括相连的头部(31)和杆部(32),所述杆部(3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后与所述定位孔(211)螺纹连接,所述头部(31)位于所述第一孔内,并抵压于所述贯通孔(11)的阶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32)包括避让段(321)和螺纹段(322),所述避让段(321)的一端与所述头部(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段(322)相连;所述螺纹段(322)能够与所述第二孔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紧固件(3)预装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避让段(3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所述贯通孔(11);
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立柱(21)上,并与两个所述立柱(21)围设形成龙门架(2);所述龙门架(2)沿所述底板(1)的宽度按方向跨设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立柱(21)沿所述底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1),所述紧固件(3)穿过对应的所述贯通孔(11)后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211)配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贯通孔(11);
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立柱(21)上,并与两个所述立柱(21)围设形成龙门架(2);所述龙门架(2)沿所述底板(1)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立柱(21)上沿所述底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组(210),每个所述定位孔组(21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211);所述底板(1)的同一侧的所述贯通孔(11)能够与对应侧的所述立柱(21)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组(210)内的所述定位孔(211)一一对应同轴设置,多个所述紧固件(3)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贯通孔(11)后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211)配合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横梁(4),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21)上;以及
打印喷头(5),沿所述横梁(4)的轴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横梁(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
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枢轴连接于所述龙门架(2)与所述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立柱(21)、所述连杆(22)与所述横梁(4)均为铝型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2911.5U CN217169783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3d打印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2911.5U CN217169783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3d打印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69783U true CN217169783U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3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12911.5U Active CN217169783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3d打印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69783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12911.5U patent/CN2171697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6076391A3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modular building | |
CN217169783U (zh) | 一种3d打印设备 | |
US20090179123A1 (en) | Single Column Pedestal for a Height-Adjustable Work Station | |
CN116273570A (zh) | 电线杆标识喷涂装置 | |
CN206327010U (zh) | 喷头固定及调节结构及打印机 | |
CN211548063U (zh) | 一种锥形桅杆制作的可调胎架 | |
CN209938998U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卡板间距支撑杆 | |
CN211134390U (zh) | 一种座舱盖喷漆工装 | |
CN210255984U (zh) | 一种液压支架全套阀芯拆卸装置 | |
CN217346732U (zh) | 一种3d打印设备 | |
CN109911242B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卡板间距支撑杆及其间距调整方法 | |
CN220271044U (zh) | 一种金属材料弯折实验装置 | |
CN109296217B (zh) | 一种木柱的加固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600672U (zh) | 一种网印机的印刷头支架的可调节支撑立柱 | |
CN217684127U (zh) | 一种可拆卸的支撑装置 | |
CN216991884U (zh) | 一种可折叠树脂柱架 | |
CN112045630A (zh) | 一种控制尺寸的装配工具 | |
CN219003427U (zh) | 电线杆标识喷涂装置 | |
US20090095877A1 (en) |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with movable telescopic leg units | |
CN216553367U (zh) | 一种公路施工护栏板安装装置 | |
CN209869902U (zh) | 一种方便安装艺术字的装置 | |
CN220768063U (zh) | 一种管桩施工辅助装置 | |
CN221941609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支撑装置 | |
CN220434400U (zh) | 一种篷房搭建装配连接结构 | |
CN219689226U (zh) | 一种钢构件组合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