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3120U -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3120U
CN217163120U CN202121301827.8U CN202121301827U CN217163120U CN 217163120 U CN217163120 U CN 217163120U CN 202121301827 U CN202121301827 U CN 202121301827U CN 217163120 U CN217163120 U CN 217163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leyball post
volleyball
post base
weight
weigh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18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刚
蔡洁
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i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li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li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li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18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3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3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31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包括:排球柱底座及移动小车,在排球柱底座顶部设配重箱,在排球柱底座前端设立柱,在配重箱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设有挂杆,在每根挂杆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卡槽;移动小车的结构包括:两根侧杆,两根侧杆分别位于配重箱的左右两侧,两根侧杆的上端通过限位横杆相连接,限位横杆位于排球柱底座的上方,在两根侧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每根侧杆与对应安装板两者呈L形设置,在两块安装板的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走轮,在两块安装板的相对内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转轴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挂钩,两个活动挂钩分别卡钩在配重箱左右两侧挂杆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球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背景技术
排球网是排球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之一,排球网安装在两根排球柱之间。目前所使用的排球柱的结构包括:排球柱底座,在排球柱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箱,在配重箱内放置有若干配重块,在远离配重箱的排球柱底座前端设置有立柱,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穿线滚轮,在立柱的顶部盖设有用于防止雨水、粉尘颗粒进入立柱内部的盖帽,盖帽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在排球柱的立柱的顶部;在排球柱底座的底部设置能容纳走轮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走轮,在凹槽处的排球柱底座中设置有向下贯通至凹槽的螺纹孔,在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向下伸入凹槽并与凹槽中的走轮相连接,螺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排球柱底座并固定有把手;当转动把手时,把手能带动螺杆沿螺纹孔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走轮向上移动缩回排球柱底座的凹槽或向下移动伸出排球柱底座。上述排球柱存在以下缺点:(1)盖帽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在排球柱的立柱的顶部,拆卸费时费力;(2)螺杆易生锈,工人需要很费力才能转动生锈的螺杆,导致操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操作使用方便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包括:排球柱底座及移动小车,在排球柱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箱,在配重箱内放置有若干配重块,在远离配重箱的排球柱底座前端设置有立柱,在配重箱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凸出的挂杆,两根挂杆同轴设置,在每根挂杆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卡槽;所述移动小车的结构包括:两根侧杆,两根侧杆分别位于配重箱的左右两侧,两根侧杆的上端通过限位横杆相连接,限位横杆位于排球柱底座的上方,在两根侧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每根侧杆与对应安装板两者呈L形设置,在两块安装板的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走轮,在两块安装板的相对内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转轴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挂钩,两个活动挂钩分别卡钩在配重箱左右两侧挂杆的卡槽中;当下压移动小车而使移动小车绕第一转轴向前向下翻转时,能使移动小车底部的走轮逐渐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直至走轮随移动小车翻转至走轮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的轴心线后方,此时移动小车在排球柱底座及装有配重块的配重箱的自重作用下能继续向下翻转至限位横杆向下压在排球柱底座上,从而使走轮能保持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中: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穿线滚轮,在立柱的顶部盖设有盖帽,盖帽通过磁吸组件吸附固定在立柱的顶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中:磁吸组件包括:安装于立柱的顶部四角的下磁铁,以及安装于盖帽底部四角的上磁铁,上磁铁与下磁铁一一对应吸附固定,从而将盖帽可拆卸地安装于立柱的顶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中:在盖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在立柱中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盖帽通过将各定位柱对应插入各定位孔而定位安装于立柱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盖帽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立柱的顶部,拆装时省时省力;(2)需要移动时,只需把移动小车两侧的活动挂钩套到配重箱两侧挂杆的凹槽内,然后下压移动小车的限位横杆,排球柱底座就会在力臂的作用下很轻松的被抬起,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排球柱底座、配重箱、配重块及立柱的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所示的C-C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所示的D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包括:排球柱底座1及移动小车2,在排球柱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箱3,在配重箱3内放置有若干配重块4,在远离配重箱3的排球柱底座1前端设置有立柱5,在配重箱3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凸出的挂杆6,两根挂杆6同轴设置,在每根挂杆6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卡槽7;所述移动小车2的结构包括:两根侧杆21,两根侧杆21分别位于配重箱3的左右两侧,两根侧杆21的上端通过限位横杆22相连接,限位横杆22位于排球柱底座1的上方,在两根侧杆21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块安装板23,每根侧杆22与对应安装板23两者呈L形设置,在两块安装板23的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走轮24,在两块安装板23的相对内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转轴25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挂钩26,两根第一转轴25同轴设置,两个活动挂钩26分别卡钩在配重箱3左右两侧挂杆6的卡槽7中;当下压移动小车2而使移动小车2绕第一转轴25向前向下翻转时,能使移动小车2底部的走轮24逐渐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1,直至走轮24随移动小车2翻转至走轮24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25的轴心线后方,此时移动小车2在排球柱底座1及装有配重块4的配重箱3的自重作用下能继续向下翻转至限位横杆22向下压在排球柱底座1上,从而使走轮24能保持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1的使用状态;接着当向上扳动移动小车2而使移动小车2绕第一转轴25向后向上翻转时,能使移动小车2底部的走轮24逐渐向上缩回排球柱底座1,直至走轮24随移动小车2翻转至走轮24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25的轴心线前方,此时在排球柱底座1及装有配重块4的配重箱3的自重作用下,移动小车2能继续向上翻转至走轮24完全缩回排球柱底座1,从而使走轮24能保持缩回排球柱底座1的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立柱5的上端设置有穿线滚轮8,在立柱5的顶部盖设有盖帽9,盖帽9通过磁吸组件吸附固定在立柱5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磁吸组件包括:安装于立柱5顶部四角的下磁铁10,以及安装于盖帽9底部四角的上磁铁11,上磁铁11与下磁铁10一一对应吸附固定,从而将盖帽9可拆卸地安装于立柱5的顶部,上述磁吸组件,结构简单,拆装省时省力;在本实施例中,在盖帽9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柱12,在立柱5中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3,定位柱124与定位孔13一一对应,盖帽9通过将各定位柱12对应插入各定位孔13而定位安装于立柱5的顶部,这样可以更快速便捷地安装盖帽。
排球柱需要移动时,先通过外力下压移动小车2,使移动小车2绕第一转轴25向前向下翻转,移动小车2向前向下翻转时能同步带动底部的走轮24逐渐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1,直至走轮24随移动小车2翻转至走轮24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25的轴心线后方时,可撤去外力,此时移动小车2在排球柱底座1及装有配重块4的配重箱3的自重作用下能继续向下翻转至限位横杆22向下压在排球柱底座1上,从而使走轮24保持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1的使用状态,从而能通过走轮方便地移动排球柱;待排球柱移动至比赛场地后,再通过外力向上扳动移动小车2,使移动小车2绕第一转轴25向后向上翻转,移动小车2向后向上翻转时能同步带动底部的走轮24逐渐向上缩回排球柱底座1,直至走轮24随移动小车2翻转至走轮24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25的轴心线前方,此时在排球柱底座1及装有配重块4的配重箱3的自重作用下,移动小车2能继续向上翻转至走轮24完全缩回排球柱底座1,从而使走轮24能保持缩回排球柱底座1的使用状态,此时排球柱则能稳固地放置于比赛场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盖帽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立柱的顶部,拆装时省时省力;(2)需要移动时,只需把移动小车两侧的活动挂钩套到配重箱两侧挂杆的凹槽内,然后下压移动小车的限位横杆,排球柱底座就会在力臂的作用下很轻松的被抬起,操作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球柱底座及移动小车,在排球柱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配重箱,在配重箱内放置有若干配重块,在远离配重箱的排球柱底座前端设置有立柱,在配重箱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向外凸出的挂杆,两根挂杆同轴设置,在每根挂杆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卡槽;所述移动小车的结构包括:两根侧杆,两根侧杆分别位于配重箱的左右两侧,两根侧杆的上端通过限位横杆相连接,限位横杆位于排球柱底座的上方,在两根侧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每根侧杆与对应安装板两者呈L形设置,在两块安装板的下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走轮,在两块安装板的相对内壁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转轴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挂钩,两个活动挂钩分别卡钩在配重箱左右两侧挂杆的卡槽中;当下压移动小车而使移动小车绕第一转轴向前向下翻转时,能使移动小车底部的走轮逐渐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直至走轮随移动小车翻转至走轮的轴心线位于第一转轴的轴心线后方,此时移动小车在排球柱底座及装有配重块的配重箱的自重作用下能继续向下翻转至限位横杆向下压在排球柱底座上,从而使走轮能保持向下伸出并支撑排球柱底座的使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特征在于: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穿线滚轮,在立柱的顶部盖设有盖帽,盖帽通过磁吸组件吸附固定在立柱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特征在于:磁吸组件包括:安装于立柱的顶部四角的下磁铁,以及安装于盖帽底部四角的上磁铁,上磁铁与下磁铁一一对应吸附固定,从而将盖帽可拆卸地安装于立柱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配重排球柱,其特征在于:在盖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在立柱中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盖帽通过将各定位柱对应插入各定位孔而定位安装于立柱的顶部。
CN202121301827.8U 2021-06-10 2021-06-10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163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1827.8U CN217163120U (zh) 2021-06-10 2021-06-10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1827.8U CN217163120U (zh) 2021-06-10 2021-06-10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3120U true CN217163120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6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182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163120U (zh) 2021-06-10 2021-06-10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31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479A (zh) * 2021-06-10 2021-09-10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8479A (zh) * 2021-06-10 2021-09-10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CN113368479B (zh) * 2021-06-10 2023-11-24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63120U (zh) 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CN113368479A (zh) 一种移动式配重排球柱
CN213269197U (zh) 一种立杆安装装置
CN205960531U (zh) 多功能组合放线架
CN204994161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户外电气箱
CN107891409B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模架
CN21524921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起吊装置
CN212734114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用夹持装置
CN211765748U (zh) 一种互感器生产用转移装置
CN109555936B (zh) 一种大数据处理器的支撑机构
CN21110757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07522577U (zh) 一种用于电力维修升降梯
CN218074312U (zh) 一种用于设备旋转展示工作的旋转工装
CN220667013U (zh) 一种支架安装结构
CN220152312U (zh) 一种影视特效幕墙的移动底座
CN219546510U (zh) 一种机械设计板材抬升装置
CN21830606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篮球训练架
CN218004618U (zh) 一种励磁线轴托架
CN112141820B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线缆放线架
CN216476213U (zh)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20281471U (zh) 一种纺织辊移动设备
CN213702663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配重支架结构
CN217577969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起吊装置
CN21719821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搬运装置
CN214610862U (zh) 一种扁电缆线盘移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