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0616U -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0616U
CN217160616U CN202220267707.9U CN202220267707U CN217160616U CN 217160616 U CN217160616 U CN 217160616U CN 202220267707 U CN202220267707 U CN 202220267707U CN 217160616 U CN217160616 U CN 21716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water retaining
arbor
p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7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如镜
许晋斌
李忠杰
梁沙平
郭少杰
赵海鹏
李向军
赵睿
刘杰
李帅
郭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oal Imp & Exp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Coal Imp & Exp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Coal Imp & Exp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Coal Imp & Exp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77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包括挡水结构、隔离结构以及由上至下布置的碎石层、沙土层、黏土层;矸石山的山坡上挖设栽植坑,挡水结构底部埋入栽植坑中且顶部外露,栽植坑中种植与乔木且挡水结构布置在乔木种植点位的下方侧,挡水结构包括挡水段、支撑段,挡水段内壁呈斜坡布置且挡水段底部伸入栽植坑的坑底,支撑段固接在挡水段的外壁且支撑段底部埋入所述碎石层以下;隔离结构设置为板状结构并埋入栽植坑底部,隔离结构布置在乔木种植点位的上方侧且沿栽植坑的斜坡走势布置。本实用嘻新型能够提供一种适合乔木生长的局部环境以保证乔木幼苗种植时的成活率,在乔木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其根系伸入煤矸石中对煤矸石进行修复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矸石为煤矿开采过程中输出的夹杂在煤炭中的结构层,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并且其吸水能够腔,在外接环境中堆积成山后,容易出现易燃复燃等问题,且在外部堆积时容易造成扬尘,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因此为了对堆积成山的煤矸石进行治理,需要在矸石山上种植乔木,以对矸石山进行固化治理,但是煤矸石的自身特性又导致乔木植被难以存活,大大增加了矸石山的治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能够提供一种适合乔木生长的局部环境以保证乔木幼苗种植时的成活率,在乔木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其根系伸入煤矸石中对煤矸石进行修复治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包括挡水结构、隔离结构以及布置在矸石山上方且由上至下布置的碎石层、沙土层、黏土层;所述矸石山的山坡上挖设有栽植坑且栽植坑中填充有黏土层,所述挡水结构底部埋入栽植坑中且顶部外露,所述栽植坑中种植与乔木且所述挡水结构布置在乔木种植点位的下方侧,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水段、支撑段,所述挡水段内壁呈斜坡布置且挡水段底部伸入栽植坑的坑底,所述支撑段固接在挡水段的外壁且支撑段底部埋入所述碎石层以下;所述隔离结构设置为板状结构并埋入栽植坑底部,所述隔离结构布置在乔木种植点位的上方侧且沿栽植坑的斜坡走势布置;所述栽植坑下方侧的坑壁相较于栽植坑上方侧的坑壁陡。
所述挡水结构、隔离结构均设置为半包围结构,且乔木种植在挡水结构与隔离结构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挡水结构、隔离结构底部设置有缺口,且缺口处填充有与矸石相接的所述黏土层。
所述挡水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隔离结构的材质采用工程塑料。
乔木的根部埋入栽植坑中的黏土层中,乔木的主干伸出黏土层、沙土层、碎石层向上延伸,且乔木主干周围填埋有黏土层。
所述碎石层的厚度设置在10~20cm,所述沙土层的厚度设置在10~25cm 之间,所述栽植坑深度设置在50~15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挡水段能够将部分雨水聚集在栽植坑中并向下渗入黏土层中,黏土层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功能,能够供乔木生产使用,栽植坑上方的走势较为平缓能够聚集较多的水分和养分供乔木吸收,且挡水段、隔离结构能够使栽植坑中的黏土层与矸石山分隔,避免水分向下渗透的同时避免矸石中的有害物质大量渗入栽植坑,影响乔木种植的成活率。乔木成长过程中部分根系会通过缺口进入矸石中,此时由于乔木已经存活,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矸石中吸收的有害物质不会影响乔木的存活,而且栽植坑中的水分、养分仍然能够保证乔木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矸石山上挖设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矸石山上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水结构、隔离结构在基坑中布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挡水段、12支撑段、2隔离结构、3碎石层、4沙土层、5黏土层、6矸石山、7栽植坑、8缺口、9乔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包括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以及布置在矸石山6上方且由上至下布置的碎石层3、沙土层4、黏土层5;矸石山6的山坡上挖设有栽植坑7且栽植坑7中填充有黏土层5,挡水结构底部埋入栽植坑7中且顶部外露,栽植坑7中种植与乔木9且挡水结构布置在乔木9种植点位的下方侧,挡水结构包括挡水段11、支撑段12,挡水段11内壁呈斜坡布置且挡水段11底部伸入栽植坑7的坑底,支撑段12固接在挡水段11的外壁且支撑段12底部埋入碎石层3以下;隔离结构2设置为板状结构并埋入栽植坑7底部,隔离结构2布置在乔木9种植点位的上方侧且沿栽植坑7的斜坡走势布置;栽植坑7下方侧的坑壁相较于栽植坑7上方侧的坑壁陡。
本实用新型中,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均设置为半包围结构,乔木9种植在挡水结构与隔离结构2围成的空间中,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底部设置有缺口8,且缺口8处填充有与矸石相接的黏土层5,能够对栽植坑7进行包裹,避免栽植坑7中的养分、水分向下渗入矸石中影响乔木9正常生产,保证乔木9能够快速成活,缺口8的设置能够保证乔木9在生长过程中根系穿过缺口8向矸石山6中延伸。
挡水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提高挡水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隔离结构2的材质采用工程塑料,方便隔离结构2在栽植坑7中铺设,且能够有效阻挡矸石中有害物质进入黏土层5影响乔木9正常生长。
乔木9的根部埋入栽植坑7中的黏土层5中,乔木9的主干伸出黏土层5、沙土层4、碎石层3向上延伸,且乔木9主干周围填埋有黏土层5。
碎石层3的厚度设置在10~20cm,沙土层4的厚度设置在10~25cm之间,栽植坑7深度设置在50~15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雨天是乔木9补充水分的最佳时间段,雨水沿矸石山6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挡水段11能够将部分雨水聚集在栽植坑7中并向下渗入黏土层5中,黏土层5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功能,能够供乔木9生产使用,栽植坑7上方的走势较为平缓能够聚集较多的水分和养分供乔木9吸收,且挡水段11、隔离结构2能够使栽植坑7中的黏土层5与矸石山6分隔,避免水分向下渗透的同时避免矸石中的有害物质大量渗入栽植坑7,影响乔木9种植的成活率。支撑段12的设置能够保证挡水结构在矸石山6的山腰处稳定安装,避免受雨水冲刷沿矸石山6滚落。在乔木9成长过程中,部分根系会通过缺口8进入矸石中,此时由于乔木9已经存活,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矸石中吸收的有害物质不会影响乔木9的存活,而且栽植坑7中的水分、养分仍然能够保证乔木9正常生长。在栽植坑7外部的雨水同样能够透过碎石层3、沙土层4、黏土层5进入矸石山6,避免矸石山6复燃的同时能够供伸入矸石中的根系吸水。碎石层3、沙土层4的设置能够保证其下方的黏土层5、矸石不收风吹造成扬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以及布置在矸石山(6)上方且由上至下布置的碎石层(3)、沙土层(4)、黏土层(5);所述矸石山(6)的山坡上挖设有栽植坑(7)且栽植坑(7)中填充有黏土层(5),所述挡水结构底部埋入栽植坑(7)中且顶部外露,所述栽植坑(7)中种植与乔木(9)且所述挡水结构布置在乔木(9)种植点位的下方侧,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水段(11)、支撑段(12),所述挡水段(11)内壁呈斜坡布置且挡水段(11)底部伸入栽植坑(7)的坑底,所述支撑段(12)固接在挡水段(11)的外壁且支撑段(12)底部埋入所述碎石层(3)以下;所述隔离结构(2)设置为板状结构并埋入栽植坑(7)底部,所述隔离结构(2)布置在乔木(9)种植点位的上方侧且沿栽植坑(7)的斜坡走势布置;所述栽植坑(7)下方侧的坑壁相较于栽植坑(7)上方侧的坑壁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均设置为半包围结构,且乔木(9)种植在挡水结构与隔离结构(2)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挡水结构、隔离结构(2)底部设置有缺口(8),且缺口(8)处填充有与矸石相接的所述黏土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隔离结构(2)的材质采用工程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其特征在于:乔木(9)的根部埋入栽植坑(7)中的黏土层(5)中,乔木(9)的主干伸出黏土层(5)、沙土层(4)、碎石层(3)向上延伸,且乔木(9)主干周围填埋有黏土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3)的厚度设置在10~20cm,所述沙土层(4)的厚度设置在10~25cm之间,所述栽植坑(7)深度设置在50~150cm之间。
CN202220267707.9U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Active CN21716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707.9U CN217160616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707.9U CN217160616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0616U true CN21716061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7707.9U Active CN217160616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0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2887B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护坡结构
CN204670016U (zh) 一种盐碱地绿化乔木种植结构
JP3053071B2 (ja) 自然生態自己復元式法面工法および法面構造
CN204860389U (zh) 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
CN101509257B (zh) 种植香根草固土护坡的方法
CN106900342A (zh)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CN101580305B (zh) 一种用于改善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湿地治理方法
CN105103843A (zh) 防治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
CN105230323A (zh) 一种适用于砒砂岩小流域的抗蚀促生二元立体配置模式
KR102226656B1 (ko) 목본류 식생이 가능한 사면 녹화공법
CN204443323U (zh) 陡高岩石边坡口袋式自渗水植生带
CN107027500B (zh) 一种迹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5532228A (zh) 一种节水的固沙绿植种植方法
CN105706555A (zh) 盐碱地绿化工程原土改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00415A (zh) 一种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化治理方法
CN111201853A (zh) 一种基于多孔纤维棉的植物种植方法
CN113774934A (zh) 一种煤矸石渣坡生态恢复方法
CN212589126U (zh) 一种保水型生态环保树池
CN211909788U (zh) 一种受损陡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
CN217160616U (zh) 一种矸石山乔木栽植装置
CN113529753B (zh) 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
CN114960699A (zh) 一种矿山生态脆弱区边坡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12184505U (zh) 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
CN113767806A (zh) 一种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CN110073852B (zh) 土质陡边坡乔木种植坑结构及种植乔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