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4338U -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4338U
CN217154338U CN202122906305.7U CN202122906305U CN217154338U CN 217154338 U CN217154338 U CN 217154338U CN 202122906305 U CN202122906305 U CN 202122906305U CN 217154338 U CN217154338 U CN 217154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fresh air
concent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3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董佳
薛琴
朱明明
王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Ccdi China Construc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Group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21229063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4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4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4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红外线感应器检测空调设备所在室内的人员数量,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数据处理器根据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通过信息传输模块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发送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从而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前,及时地对空调设备的新风量进行调节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避免了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工作或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人们通过空调设备调节来保证工作或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而在空调设备调节过程中,空调的新风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性。
示例性的,空调设备可以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控制新风量。由于室内二氧化碳扩散需要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存在延迟性,依据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控制新风量,存在延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用于解决根据直接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控制新风量存在延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调整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用于向空调设备所在的室内输送新风,该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数据处理器和信息传输模块。红外线感应器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数据处理器与信息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红外线感应器,用于检测空调设备所在室内的人员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用于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第一时刻为空调设备不改变新风量的情况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空调设备在使用第一新风量向室内输送新风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发送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包括第一新风量。
基于该方案,能够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前,及时地对空调设备的新风量进行调节,从而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避免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空调设备所在室内的湿度。数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室内的湿度确定第二新风量,空调设备在使用第二新风量向室内输送新风时,室内的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数据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三新风量,第三新风量是第一新风量与第二新风量的较大值。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向空调设备发送第二新风量变更信息,第二新风变更信息包括第三新风量。基于该方案,既能够保持室内的湿度小于预设湿度,又能够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预设浓度以下,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器具体用于:数据处理器根据室内的空间体积,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和空调设备初始送风量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时刻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数据处理器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确定第四新风量,第四新风量为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且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的新风量,第一新风量大于等于第四新风量。基于该方案,能够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长时间较为稳定地保持在预设浓度以下,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调设备未开启新风时,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发送新风量开启信息,新风量开启信息包括第一新风量。基于该方案,能够及时地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避免了新风量的调节延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浓度为1000ppm,预设湿度为百分之七十。基于该方案,能够使室内空气较为稳定地保持在较为清新的状态,也可以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向空调设备发送降温除湿信息。基于该方案,能够通过空调设备便捷地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降温除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室内还设置有湿度控制设备,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向湿度控制设备发送除湿信息,除湿信息用于指示湿度控制设备启动除湿工作。基于该方案,能够通过湿度控制设备便捷地实现对室内空气的除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新风调整装置。或者,空调系统包括设置有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新风调整装置的空调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新风调整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实用新型类似,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其中,第二方面中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新风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体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链接,或一体地连接等。
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之前,先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背景予以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工作或生活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热舒适性是指人对周围热环境所做的主观满意度评价。通常来说,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会直接影响环境的热舒适性。例如,科学研究表明,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350百万分比浓度 (parts per billion,ppm)至1000ppm之间时,人会感觉空气清新,呼吸顺畅。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ppm至2000ppm之间时,人会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昏昏欲睡。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2000ppm至5000ppm之间时,人会感觉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心跳加速,轻度恶心等。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5000ppm时,人会严重缺氧,造成永久性暖损伤,昏迷甚至死亡。也就是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00ppm时,周围环境的热舒适性较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000ppm时,周围环境的热舒适性较低。
为了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热舒适性较高的范围内,当处于室内环境时,人们通常通过空调设备来调节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空调设备能够向室内输送新风,而新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通常低于室内,空调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新风量的大小实现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示例性的,空调设备可以基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例如,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空调设备增大新风量,以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这里的预设浓度可以为区分环境的热舒适性较高与热舒适性较低的界限值,例如上述的1000pp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新风量是指单位时间输送至室内的风量,新风量的度量单位可以为立方米每秒,立方米每分钟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室内二氧化碳的增加来源主要是人的呼吸,也即处于室内的人会不断呼吸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的这一生成过程需要时间,因此当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空调设备才调节新风量,会使室内在空调设备开始调节至调节结束这一段时间内的热舒适性较低,另外,二氧化碳的扩散也需要时间,使得检测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存在延迟,从而导致空调设备依据直接检测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控制新风量也存在延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调整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室内的人员数量等参数确定出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在该时刻前及时地对空调设备的新风量进行调节,从而避免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调整装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空调设备通信连接,有线的方式例如局域网,互联网等,无线的方式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无线网络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 WIFI),蓝牙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调整装置进行具体说明,其中,图1-图4中附图标记与各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新风调整装置。101-红外线感应器。102-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3-数据处理器。104-信息传输模块。30-空调设备。201-湿度检测器。301- 新风机组。302-空调机组。50-湿度控制设备。40-空调系统。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调整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空调设备30,空调设备30用于向空调设备30所在的室内输送新风。该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 101,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数据处理器103和信息传输模块104。红外线感应器101与数据处理器103通信连接。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与数据处理器103通信连接。数据处理器103与信息传输模块104通信连接。红外线感应器101,用于检测空调设备30所在室内的人员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用于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处理器103,用于根据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第一时刻为空调设备30不改变新风量的情况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空调设备30在使用第一新风量向室内输送新风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信息传输模块104,用于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30发送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包括第一新风量。
在不同实现中,红外线感应器101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或红外相机。当红外线感应器101 为红外相机时,红外相机可以在需要检测室内的人员数量时对室内人员进行拍摄,再由数据处理器103对拍摄照片进行分析得到室内的人员数量。
另外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空调设备30所在室内的人员数量。例如,每当红外线感应器101检测到有一人进入室内,就将室内的当前人员数量增加1,每当红外线感应器101检测到有一人离开室内,就将室内的当前人员数量减少1,由此红外线感应器101即可以得到室内的人员数量。又例如,红外线感应器101可以获取室内各红外源信号通过对比检测到的红外源信号与人的红外信号特点,得到室内的人员数量,其中,红外源信号是指能够发出红外线的信号源所发出的信号,例如热水壶,火源等。
通过红外线感应器101检测空调设备30所在室内的人员数量,能够避免室内光线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加精确地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调整。
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可以为二氧化碳传感器,例如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催化二氧化碳传感器,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在此不做限定。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设置有多个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的情况下,该多个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02可以分别安装于空调设备30的新风出口处以及室内除新风出口处的任意位置,以设置两个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为例,该两个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分别为第一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以及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第一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可以安装于空调设备30的新风出口处,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可以安装于室内除新风出口处的任意位置,其中,第一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用于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包括上述室内的二氧化碳初始浓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可以安装于室内窗口或门口处,或安装于距离地板0.3米至1.5米的位置,如此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室内平均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后续基于该二氧化碳浓度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调整的精确性。
数据处理器103根据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数据处理器103可以根据人员数量计算人员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所导致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率,然后根据该增长率,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计算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又例如,数据处理器103还可以根据人员数量计算人员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然后根据人员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预先已知的室内的容积以及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
其中,上述第一时刻是指空调设备30不改变新风量的情况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例如,空调设备30未改变新风量前的新风量为a,空调设备30以该新风量a 运行至时刻t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则可以将上述时刻t作为第一时刻。另外,第一新风量为空调设备30以第一新风量运行至第一时刻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的新风量,例如,空调设备30改变新风量后的新风量为b,空调设备30以该新风量b运行至第一时刻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则可以将该新风量b作为第一新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浓度可以为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的数值,例如1000ppm等,将 1000ppm作为预设浓度,也即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1000ppm以下,可以使室内空气较为稳定地保持在较为清新的状态,也可以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当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预设浓度也可以设定为其他数值,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处说明数据处理器103计算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的一种可能方式,若新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y0,室内的人员数量为k,每个人员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为x,初始时刻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为y1,预设浓度为y2,房间体积为Vf,第一时刻距当前时刻的时间为t,第一新风量为L,如果第一时刻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恰好达到预设浓度,则可以得到如下稳定状态下的公式(1)和不稳定状态下的公式(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3055924000005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30559240000052
其中,稳定状态是指室内人员的数量保持不变时的状态,不稳定状态是指有人员进入室内或离开室内时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一种可能的计算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计算方式得到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新风量,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器103具体用于:数据处理器103根据室内的空间体积,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和空调设备30初始送风量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时刻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数据处理器103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确定第四新风量,第四新风量为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且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的新风量,第一新风量大于等于第四新风量。
数据处理器103根据室内的空间体积,人员数量,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二氧化碳物理属性和空调设备30初始送风量确定第一时刻的具体方法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其中室内的空间体积即前述房间体积Vf,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稳定的含义具体可以为,保持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率为0,或保持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率始终位于一预设区间中,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此基础上,数据处理器103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确定第四新风量的过程具体可以为,假设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指示当前时刻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率为s,新风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y0,室内的人员数量为k,每个人员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为x,当前时刻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为y1,第四新风量为Z,则可以得到如下公式(3):
s=kx+Zy0-Zy1……公式(3)。
令s为0,即可得到第四新风量Z的具体数值,或令s位于上述预设区间,则可以得到第四新风量Z的取值范围。当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处理器103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时刻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时可以参考二氧化碳的物理属性,例如二氧化碳的扩散速度等,以减小得到的第一时刻以及第一时刻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的误差,提高后续基于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调整的精确性。
信息传输模块104是与空调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此处的通信连接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有线的方式例如局域网,互联网等,无线的方式例如3G,4G,5G,WIFI,蓝牙等,信息传输模块104与空调设备30建立通信连接后即可在需要时与空调设备30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传输模块104可以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30发送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以使得空调设备30根据该第一新风量变更信息将新风量调整为第一新风量,空调设备30以该第一新风量运行至第一时刻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也即本实用新型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的时刻之前,及时地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了调节,避免了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从而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调整装置10可以基于预设规则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多次调整。例如,预设规则可以为,新风调整装置10定时对空调设备 30的新风量进行调整。又例如,预设规则还可以为,当红外线感应器101检测到室内的人员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新风调整装置10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调整。再例如,预设规则还可以为,新风调整装置10在每个调整周期的第一时刻再次启动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的调整。新风调整装置10基于预设规则对空调设备30的新风量进行多次调整,有利于使室内环境长时间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新风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相同等部件的功能以及具体实现方式与图1中的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该示例中,该新风调整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201,湿度检测器201具体可以为湿度检测仪,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仪,温湿度传感器等,本实用新型对湿度检测器201的具体类型或型号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检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或绝对湿度即可。湿度检测器201与数据处理器103通信连接。湿度检测器201,用于检测空调设备30所在室内的湿度。数据处理器103,还用于根据室内的湿度确定第二新风量,空调设备在使用第二新风量向室内输送新风时,室内的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数据处理器103,还用于确定第三新风量,第三新风量是第一新风量与第二新风量的较大值。信息传输模块104,还用于向空调设备30发送第二新风量变更信息,第二新风变更信息包括第三新风量。
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于环境的热舒适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舒适度等级对于相对湿度可以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供冷工况下,舒适度等级为Ⅰ级时相对湿度要求为40%至60%,舒适度等级为Ⅱ级时相对湿度要求为不高于7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调整装置10还包括湿度检测器201,该湿度检测器201能够检测空气中的湿度,其中,湿度可以包括相对湿度和/或绝对湿度。数据处理器103用于根据室内的湿度确定第二新风量,再将第一新风量和第二新风量的较大值作为第三新风量,信息传输模块104向空调设备30发送包括第三新风量的第二新风量变更信息,从而使空调设备30变更新风量,如此,既能够保持室内的湿度小于预设湿度,又能够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预设浓度以下,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
其中,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中的湿度可以包括相对湿度和/或相对湿度,此后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空调设备30未开启新风时,信息传输模块104还用于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30发送新风量开启信息,新风量开启信息包括第一新风量。
如果空调设备30未开启新风,则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始终保持增长趋势,此时信息传输模块104会在第一时刻前向空调设备30发送新风量开启信息,以使空调设备30开启新风并将新风量设定为第一新风量,从而使第一时刻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预设浓度,避免了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的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浓度为1000ppm,预设湿度为百分之七十。当然,预设浓度和预设湿度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或者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划分仅为一种示例,在其他一些实现中,还可以通过该更多或更少的模块或部件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方案。例如,信息传输模块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器实现,信息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通过信号线、传输线等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部件实现。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或图2相同等部件的功能以及具体实现方式与图1中的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本示例中,空调设备30 可以包括新风机组301以及空调机组302,室内还可以设置有湿度控制设备50,例如除湿机,湿度控制仪等。在此基础上,当湿度检测器201检测到空调设备30所在室内的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时,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信息传输模块104可以向空调设备30发送降温除湿信息,以使得空调设备30通过空调机组302或新风机组301增加新风量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息传输模块104还可以向湿度控制设备发送除湿信息,除湿信息用于指示湿度控制设备启动除湿工作。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40,空调系统40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空调系统40新风调整的装置;或者,空调系统40包括设置有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新风调整装置10的空调设备30。空调系统40能够在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前,及时调节新风量以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避免新风量的调节延迟,使室内环境能够较为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热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设备,所述空调设备用于向所述空调设备所在的室内输送新风,所述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数据处理器和信息传输模块;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信息传输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的人员数量;
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的二氧化碳初始浓度以及所述新风的二氧化碳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
所述湿度检测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
所述湿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所在室内的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向空调设备发送降温除湿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还设置有湿度控制设备,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湿度控制设备发送除湿信息,所述除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湿度控制设备启动除湿工作。
5.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调整装置;或者,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调整装置的空调设备。
CN202122906305.7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Active CN217154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305.7U CN21715433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305.7U CN21715433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4338U true CN217154338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305.7U Active CN21715433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43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582A (zh) * 2023-04-14 2023-07-04 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7091251A (zh) * 2023-08-21 2023-11-21 安徽中科新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一体化新风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9582A (zh) * 2023-04-14 2023-07-04 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7091251A (zh) * 2023-08-21 2023-11-21 安徽中科新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一体化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54338U (zh) 一种新风调整装置和空调系统
TWI435038B (zh) 空調控制裝置與方法
KR101278245B1 (ko) 실내 공기 질 예측 제어 기능을 가지는 환기량 제어 시스템
CN108592324B (zh) 进风流量控制方法、进风流量控制设备和空气处理设备
CN108800367A (zh) 一种净化空气的节能型新风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WO2023071176A1 (zh) 新风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40270A (zh) 室内空气监测与净化智能控制系统及监测净化方法
KR10235986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공기조화기
CN105757882A (zh) 一种热舒适性室内环境综合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325453B (zh) 一种新风量调整方法、调整系统以及新风机
KR20020017089A (ko) 복합센서를 이용한 쾌적공조장치
CN109579237B (zh)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426002A (zh) 一种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及采用其的新风空调
CN109682038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030980A (zh) 一种具有鼻腔加湿功能的加湿器
CN210292207U (zh) 空调的温度补偿系统及空调
US20220042710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036476B (zh) 一种空调器
KR20180086083A (ko) 스마트 레스트 기능이 구비된 IoT형 침대
CN112984714A (zh)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EP2816295B1 (en) An HVAC system having a diagnostics controller associated therewith
WO2021229964A1 (ja) 換気システム
JP3669023B2 (ja) 建物内空気環境保全装置
CN115264910A (zh)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06094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