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799U -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799U
CN217150799U CN202220795621.3U CN202220795621U CN217150799U CN 217150799 U CN217150799 U CN 217150799U CN 202220795621 U CN202220795621 U CN 202220795621U CN 217150799 U CN217150799 U CN 217150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wallboard
wall panel
concrete structure
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56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7956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包含第一叠合墙板、设置第一叠合墙板上方的第二叠合墙板、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内部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之间的浇筑区、穿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之间的钢连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两侧的现浇暗柱;通过钢连件的设置,利于叠合墙板的对接;通过浇筑区的设置,利于减轻叠合板的运载重量且利于后续浇筑施工,相邻两叠合墙板之间的浇筑区的设置利于不同叠合墙板之间的整体性连接;通过叠合墙板内的钢筋设置,利于墙柱的连接,且对于浇筑区也进行钢筋设计,利于浇筑区之间、浇筑区与墙板之间以及浇筑区与柱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目前建筑工业化的主流结构是墙身为预制混凝土墙板,上下之间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剪力墙结构体系,此种应用方式存在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抗拉强度低,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较差,易发生脆性破坏等缺点和不足。此外,有的工地钢筋与套筒不对位,工人用气焊烤钢筋,强行将钢筋煨弯;有的PC构件连接节点灌浆不饱满,以上均是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现有的采用叠合墙、叠合柱的技术进行联合施工,但是存在节点抗震性能弱,质量难以控制,施工速度较慢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用以解决叠合墙柱施工时的连接节点设计、叠合墙柱自身设计以及上下叠合墙之间的连接设计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包含第一叠合墙板、设置第一叠合墙板上方的第二叠合墙板、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内部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之间的浇筑区、穿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之间的钢连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两侧的现浇暗柱;
所述浇筑区内填充混凝土或灌浆料;
所述第一叠合墙板包含预制的第一叠合墙板主体和第一叠合墙板主体内的第一叠合墙板钢筋;所述第二叠合墙板包含预制的第二叠合墙板主体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内的第二叠合墙板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叠合墙板钢筋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均包含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长度大于墙体设计长度并伸入现浇暗柱内;横筋和纵筋在叠合墙板内部的浇筑区内通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现浇暗柱包含现浇暗柱柱体和现浇暗柱钢筋,所述现浇暗柱钢筋包含间隔设置的柱竖向筋和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柱箍筋;所述柱箍筋与横筋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连件设置于浇筑区中部、两端或间隔设置;所述钢连件为一字型、H形件、口字形件、槽形或角形件。
进一步的,所述钢连件上端伸入第二叠合墙板的长度大于下端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内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连件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第二叠合墙板和第一叠合墙板的长度少于第二叠合墙板和第一叠合墙板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第一叠合墙板钢筋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中纵筋在钢连件两侧加密布置,且第一叠合墙板钢筋中纵筋伸入第二叠合墙板主体内,第二叠合墙板钢筋伸入第一叠合墙板体内;其中第一叠合墙板体内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内均留有插接孔。
进一步的,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内部的浇筑区,所述浇筑区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中部,或间隔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长向上。
进一步的,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内部的浇筑区呈带状或条状。
进一步的,第一叠合墙板和第二叠合墙板之间的浇筑区内设置有纵筋,浇筑区的纵筋为第一叠合墙板内纵筋伸长设置;两板之间的浇筑区还设置有横筋,横筋两端伸入现浇暗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钢连件的设置,利于叠合墙板的对接,其中钢连件一半可预埋于预制墙板另一半对应现浇,或者钢连件预连接于浇筑区,两种方式均可有效进行固定连接和现浇为一个整体;
2)本实用新型通过浇筑区的设置,其中叠合墙板内浇筑区的设置,利于减轻叠合板的运载重量且利于后续浇筑施工,相邻两叠合墙板之间的浇筑区的设置利于不同叠合墙板之间的整体性连接;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叠合墙板内的钢筋设置,利于墙柱的连接,且对于浇筑区也进行钢筋设计,利于浇筑区之间、浇筑区与墙板之间以及浇筑区与柱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带中部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浇筑后带中部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中部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带两侧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浇筑后带两侧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带两侧钢连件的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梁柱连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叠合墙板、11-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2-第一叠合墙板钢筋、2-第二叠合墙板、21-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2-第二叠合墙板钢筋、3-现浇暗柱、31-现浇暗柱柱体、32-现浇暗柱钢筋、4-浇筑区、5-钢连件、6-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分别通过中部设置钢连件和墙板两侧设置钢连件进行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分别通过中部设置钢连件5和墙板两侧设置钢连件5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包含第一叠合墙板1、设置第一叠合墙板1上方的第二叠合墙板2、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浇筑区4、穿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钢连件5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两侧的现浇暗柱3。其中,浇筑区4内填充混凝土或灌浆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叠合墙板1包含预制的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1和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1内的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所述第二叠合墙板2包含预制的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的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1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在加工厂预制。
本实施例中,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均包含横筋和纵筋,横筋长度大于墙体设计长度并伸入现浇暗柱3内;横筋和纵筋在叠合墙板内部的浇筑区4内通长设置。
本实施例中,现浇暗柱3包含现浇暗柱柱体31和现浇暗柱钢筋32,所述现浇暗柱钢筋32包含间隔设置的柱竖向筋和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柱箍筋;所述柱箍筋与横筋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钢连件5设置于浇筑区4中部、两端或间隔设置;钢连件5为一字型、H形件、口字形件、槽形或角形件。钢连件5在浇筑区4时预先与墙板内钢筋连接,而后浇筑;钢连件5一半预埋于预制墙板另一半对应现浇,两种方式均可有效进行固定连接和现浇为一个整体。其中,钢连件5上端伸入第二叠合墙板2的长度大于下端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内长度。
本实施例中,钢连件5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第二叠合墙板2和第一叠合墙板1的长度少于第二叠合墙板2和第一叠合墙板1高度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中纵筋在钢连件5两侧加密布置,且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中纵筋伸入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伸入第一叠合墙板1体内;其中,第一叠合墙板1体内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均留有插接孔6。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的浇筑区4,所述浇筑区4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中部,或间隔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长向上。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的浇筑区4呈带状或条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浇筑区4内设置有纵筋,浇筑区4的纵筋为第一叠合墙板1内纵筋伸长设置;两板之间的浇筑区4还设置有横筋,横筋两端伸入现浇暗柱3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叠合墙板(1)、设置第一叠合墙板(1)上方的第二叠合墙板(2)、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浇筑区(4)、穿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钢连件(5)以及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两侧的现浇暗柱(3);
所述浇筑区(4)内填充混凝土或灌浆料;
所述第一叠合墙板(1)包含预制的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1)和第一叠合墙板主体(11)内的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所述第二叠合墙板(2)包含预制的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的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均包含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长度大于墙体设计长度并伸入现浇暗柱(3)内;横筋和纵筋在叠合墙板内部的浇筑区(4)内通长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暗柱(3)包含现浇暗柱柱体(31)和现浇暗柱钢筋(32),所述现浇暗柱钢筋(32)包含间隔设置的柱竖向筋和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柱箍筋;所述柱箍筋与横筋对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件(5)设置于浇筑区(4)中部、两端或间隔设置;所述钢连件(5)为一字型、H形件、口字形件、槽形或角形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件(5)上端伸入第二叠合墙板(2)的长度大于下端连接于第一叠合墙板(1)内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件(5)上端和下端分别伸入第二叠合墙板(2)和第一叠合墙板(1)的长度少于第二叠合墙板(2)和第一叠合墙板(1)高度的一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和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中纵筋在钢连件(5)两侧加密布置,且第一叠合墙板钢筋(12)中纵筋伸入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第二叠合墙板钢筋(22)伸入第一叠合墙板(1)体内;其中第一叠合墙板(1)体内和第二叠合墙板主体(21)内均留有插接孔(6)。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的浇筑区(4),所述浇筑区(4)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中部,或间隔设置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长向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内部的浇筑区(4)呈带状或条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叠合墙板(1)和第二叠合墙板(2)之间的浇筑区(4)内设置有纵筋,浇筑区(4)的纵筋为第一叠合墙板(1)内纵筋伸长设置;两板之间的浇筑区(4)还设置有横筋,横筋两端伸入现浇暗柱(3)内。
CN202220795621.3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Active CN217150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621.3U CN21715079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621.3U CN21715079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799U true CN21715079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5621.3U Active CN21715079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925B (zh)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76476A (zh) 一种大跨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施工方法
CN109944250B (zh) 非永久竖向支承体系的基坑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09339229B (zh) 一种穿孔浆锚预制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15030307B (zh) 一种局部钢混组合装配式梁柱节点
CN111424850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08277996A (zh) 一种保护建筑群下扩建多层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110359487A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侧墙预制件及其与拱形板连接构造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5649259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构建的带暗框架的墙板结构体系
CN107313551A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7150799U (zh) 一种加强型组合连接叠合混凝土结构
CN207376945U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CN110820519A (zh) 一种便于快速施工的隧间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25491B (zh) 装配式h型钢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CN110359488A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结构的围护构件及其与拱形板的连接构造
CN211775038U (zh) 一种栓接加强型预制混凝土墙板、墙体结构及其结构体系
CN216075208U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柱
CN114737608A (zh) 基于自复位截断柱的叠合式地下结构抗震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4739012U (zh)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2836086U (zh) 一种基于h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
CN211228913U (zh) 带有荷载传递部件的钢桁架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造节点
CN208088873U (zh) 一种保护建筑群下扩建多层地下室的施工受力结构
CN114457667A (zh) 大跨度上承式开孔腹板梁拱组合刚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41057U (zh) 一种多层组合连接墙板单元及混凝土墙体及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