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075U -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075U
CN217150075U CN202220093320.6U CN202220093320U CN217150075U CN 217150075 U CN217150075 U CN 217150075U CN 202220093320 U CN202220093320 U CN 202220093320U CN 217150075 U CN217150075 U CN 217150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wall
main vertical
riverway
slope
bank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33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耀峰
张高锋
程龙
益波
王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33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包括:主立墙,副立墙,坡面,其中主立墙的顶部高于副立墙的顶部;主立墙和副立墙的底端均设置有回流口,主立墙回流口上方还设置有收集口;设置在与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且位于主立墙的内腔中的防反流板;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防反流板的动力机构;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使防反流板保持闭合状态的保持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防反流板具有能够随水位进行自动开启或关闭的功能,可以防止水流从收集口反流时,使已经收集在内腔中的垃圾又重新回到河道中,提高了该生态护岸回收垃圾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背景技术
生态护岸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其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河道护坡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不仅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也将成为今后护岸工程建设的主流。
现实生活中,河道中所流动的河水,难免会有些漂浮的垃圾,垃圾随着河水流经坡道时,容易被坡道的生态植被所拦截,并滞留在河岸边,不仅影响了美观,还对河岸的河水造成污染。
现有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能够种植生态植物,还能够将生态植物所拦截的垃圾进行收集,减轻垃圾对河岸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减轻垃圾滞留对河岸景色的影响。但是现有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在河水水位回落的时候,由于河水的冲击在护岸内容易形成涡旋,导致护岸内的垃圾漂浮起来,且在水位回落时垃圾会随着水流反流重新回到河流中,从而降低其回收垃圾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以解决传统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不能防止其已经收集的垃圾随着水流重新回到河道中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立墙、坡面和副立墙,所述主立墙和所述副立墙相互平行且竖直,所述主立墙的顶部高于所述副立墙的顶部,所述坡面设置在所述主立墙和所述副立墙之间,且所述坡面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副立墙上设置有副立墙回流口;
内腔,所述内腔设置在所述主立墙中,所述内腔与所述副立墙相邻的侧壁底端设置有主立墙回流口;
收集口,所述收集口设置在所述主立墙靠近所述坡面的侧壁上,所述收集口的底部平面与所述坡面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防反流板,所述防反流板对应的铰接设置在所述收集口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内腔中;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打开或关闭;
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保持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杆、保持球、导杆和浮力块,所述动力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收集口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动力杆的斜上端延伸至所述收集口内并与所述防反流板铰接,所述动力杆的斜下端延伸至所述主立墙外并位于所述坡面的下方空间内,所述保持球铰接在所述动力杆的斜下端,所述导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面的下方空间内,所述浮力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浮力块与所述保持球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挂钩、弹力绳和防脱片,所述安装挂钩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立墙与所述坡面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挂钩位于所述收集口的上方,所述弹力绳的一端挂设在所述安装挂钩上,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反流板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片设置在所述安装挂钩上,防止所述弹力绳从所述安装挂钩中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块上设置有浮腔,所述保持球上设置有空腔,所述浮力块的顶部呈斜面,所述保持球与所述浮力块的顶部斜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主立墙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立墙回流口和所述副立墙回流口均设置有栅格网。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片与所述安装挂钩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包括:具有内腔的主立墙;与主立墙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副立墙;设置在主立墙和副立墙之间呈倾斜状的坡面;其中主立墙的顶部高于副立墙的顶部,主立墙和副立墙的底端均设置有回流口,主立墙回流口设置在主立墙与副立墙相邻的侧壁底端,主立墙的回流口上方还设置有收集口,该收集口的底部平面与坡面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设置在与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且位于内腔中的防反流板;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打开或关闭防反流板的动力机构;设置在防反流板上,用于使防反流板保持闭合状态的保持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防反流板具有能够随水位进行自动开启或关闭的功能,可以防止水流从收集口反流时,使已经收集在内腔中的垃圾又重新回到河道中,从而提高了该生态护岸回收垃圾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立墙,2-坡面,3-副立墙,4-内腔,5-收集口,6-防反流板,7-动力杆,8-保持球,9-导杆,10-浮力块,11-浮腔,12-安装挂钩,13-弹力绳,14-防脱片,15- 主立墙反流口,16-副立墙反流口,1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和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结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包括:具有内腔4的主立墙 1、坡面2和副立墙3,其中,主立墙1与副立墙3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主立墙1高于副立墙3,副立墙3位于主立墙1的右侧,坡面2位于主立墙1和副立墙3之间,且坡面2呈倾斜状设置,坡面2位于主立墙1上的一端高于其位于副立墙3上的一端;还包括:设置在主立墙1靠近坡面2的侧壁上的收集口5,该收集口5的底部平面与坡面2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设置在主立墙1的侧壁上,与收集口5对应的防反流板6,该防反流板6的上端铰接在内腔4位于收集口5的一侧内壁上,其与收集口5相适配,可以将收集口5完全封堵上;设置在防反流板6上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用于使防反流板6打开或关闭;设置在防反流板6上的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用于使防反流板6保持闭合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2、图3和图4,分别为图1中所示A部分、B部分、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即为上述动力机构和保持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杆7、保持球8、导杆9和浮力块10,动力杆7滑动安装在收集口5的底部内壁上,动力杆7的斜上端延伸至收集口5内,并与防反流板6 相铰接,动力杆7的斜下端延伸至主立墙1外并位于坡面2的下方空间内,保持球8铰接在动力杆7的斜下端上,导杆9固定安装在坡面2下方的空间内,其一端与坡面2的顶部内壁连接,另一端插入至河道淤泥内,浮力块10滑动套设在导杆9上,且与保持球8相接触。动力机构中的浮力块10和保持球8能够随着水位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调整高度,从而能够实现驱动动力杆7的目的,进而随着水位高低的变化自动控制防反流板6的开合,有效减少了由于水流涡旋导致反流的情况。为了方便安装动力杆7,在收集口5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导孔,导孔与动力杆7相适配。为了增大浮力快10和保持球8的浮力,浮力快10的内部设置有浮腔11,保持球8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以此减小浮力块10和保持球8的重量,在两者位于水中时,可以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进一步的,为了使浮力块10和保持球8接触的比较牢靠,将浮力块10的顶部设置成斜面,保持球8与该斜面相接触,斜面则能够在浮力块10上升时逐步抵住保持球8同步上升,从而保证动力杆7的顺利滑动,以此推动防反流板6打开。
参见图2和图4,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挂钩12、弹力绳13和防脱片14,安装挂钩12固定安装在主立墙1与坡面2相邻的侧壁上,且安装挂钩12位于收集口5的上方,弹力绳13的一端挂设在安装挂钩12上,其另一端与防反流板6固定连接,防脱片14设置在安装挂钩12 上,通过螺栓与安装挂钩12固定连接,以此防止弹力绳13从安装挂钩12中脱落,并且使用螺栓连接防脱片14和安装挂钩12,方便防脱片14的拆装,从而便于弹力绳13的更换。设置在保持机构中的弹力绳13能够协助防反流板6的复位,使防反流板6在水位不能够使浮力块10上升时保持在闭合状态,避免内腔4中收集的垃圾在变干后,在风的吹动下又从收集口 5中飞出。
本申请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主立墙1和副立墙3之间的夹腔空间用来种植生态植物,生态植物的根系位于主立墙1和副立墙3夹腔底部的淤泥内,生态植物的顶部贯穿坡面2上的拦截口,主立墙1 和副立墙3的夹腔通过设置在副立墙3上的副立墙回流口16与河道连通,设置在副立墙回流口16上的栅格网对主立墙1和副立墙3夹腔之间的垃圾进行拦截,避免被拦截的垃圾由副立墙回流口16重新回到河道的水域中,同时保证了河道水域的河水与主立墙1和副立墙3夹腔的河水进行交换,保障了主立墙1和副立墙3夹腔的河水流动性。
河道的河水在涨水时,由于浮力,河水推动浮力块10和保持球8上浮,此时保持球8沿浮力块10的斜面滑动并上升,从而推动动力杆7滑入至收集口5内,此时的动力杆7抵住防反流板6发生偏转,并且防反流板6拉动弹力绳13进行拉伸,此时收集口5被打开,当河水水位处于收集口5高度范围内,被流水冲刷在河岸的垃圾能够由收集口5进入主立墙1的内腔4中,并且在河水回落时,浮力块10和保持球8随着河水回落复位,此时在重力作用和弹力绳13的收缩下防反流板6进行复位,逐渐减小收集口5的开口大小,直至完全封堵,使滞留在主立墙1的内腔4中的垃圾则无法反流。内腔4中少量的积水可以从设置在主立墙1与副立墙3相邻的侧壁底端的主立墙回流口15流出,并且主立墙回流口15上还设置有栅格网,以此阻挡收集在内腔中的垃圾从主立墙回流口15流到主立墙1与副立墙3之间的夹腔中。为了便于从内腔4中将收集的垃圾取出,主立墙1的顶部还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相对应的盖板17,为便于观察内腔4中的状况,盖板17可以选择网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动力机构中浮力块10 和保持球8能够随着水位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调整高度,从而能够实现驱动动力杆7的目的,进而自动控制防反流板6的开合,有效减少了由于水流涡旋导致反流的情况;保持机构中安装在安装挂钩12上的弹力绳13能够协助防反流板6的复位,防脱片14能够防止弹力绳13 发生脱落的情况;浮力块10的浮腔11和保持球8的空腔能够保证浮力块10和保持球8的浮力,浮力块10的斜面则能够在浮力块10上升时逐步抵住保持球8上升,从而保证动力杆7 的顺利滑动。防反流板6的设置避免了主立墙1的内腔4中收集的垃圾随着水流重新回到河道中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立墙(1)、坡面(2)和副立墙(3),所述主立墙(1)和所述副立墙(3)相互平行且竖直,所述主立墙(1)的顶部高于所述副立墙(3)的顶部,所述坡面(2)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和所述副立墙(3)之间,且所述坡面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副立墙(3)上设置有副立墙回流口(16);
内腔(4),所述内腔(4)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中,所述内腔(4)与所述副立墙(3)相邻的侧壁底端设置有主立墙回流口(15);
收集口(5),所述收集口(5)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靠近所述坡面(2)的侧壁上,所述收集口(5)的底部平面与所述坡面(2)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防反流板(6),所述防反流板(6)对应的铰接设置在所述收集口(5)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内腔(4)中;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6)打开或关闭;
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6)保持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杆(7)、保持球(8)、导杆(9)和浮力块(10),所述动力杆(7)滑动安装在所述收集口(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动力杆(7)的斜上端延伸至所述收集口(5)内并与所述防反流板(6)铰接,所述动力杆(7)的斜下端延伸至所述主立墙(1)外并位于所述坡面(2)的下方空间内,所述保持球(8)铰接在所述动力杆(7)的斜下端,所述导杆(9)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面(2)的下方空间内,所述浮力块(10)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9)上,所述浮力块(10)与所述保持球(8)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挂钩(12)、弹力绳(13)和防脱片(14),所述安装挂钩(12)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立墙(1)与所述坡面(2)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挂钩(12)位于所述收集口(5)的上方,所述弹力绳(13)的一端挂设在所述安装挂钩(12)上,所述弹力绳(13)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反流板(6)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片(14)设置在所述安装挂钩(12)上,防止所述弹力绳(13)从所述安装挂钩(12)中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块(10)上设置有浮腔(11),所述保持球(8)上设置有空腔,所述浮力块(10)的顶部呈斜面,所述保持球(8)与所述浮力块(10)的顶部斜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墙(1)的内腔(4)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为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墙回流口(15)和所述副立墙回流口(16)均设置有栅格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片(14)与所述安装挂钩(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220093320.6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Active CN217150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320.6U CN217150075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3320.6U CN217150075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075U true CN217150075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3320.6U Active CN217150075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6647B (zh) 一种模块化生态滞水护岸装置
CN208023537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
CN201459695U (zh) 河道水面垃圾拦污栅
CN211285506U (zh)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CN21274282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
CN2140058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CN218952368U (zh) 防堵雨水口
CN214783049U (zh) 道路路基节能排水结构
CN217150075U (zh) 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
CN111236275A (zh) 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15162368A (zh) 一种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用边坡防护结构
CN202017253U (zh) 雨水井格栅清理装置
CN113832798A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
CN1139312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
CN111561253B (zh) 一种基于浮力原理的地铁站口防水结构
CN21637987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4090275U (zh) 一种防堵塞、易清理的海绵城市溢流式雨水口
CN21139558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CN11553856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
CN211340277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1257210U (zh) 一种公路急流槽污水处理结构
CN206090799U (zh) 一种市政雨水蓄水系统
CN110409587B (zh) 一种小便池快速清堵装置
CN220666106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
CN21525241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涵洞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