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9657U -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9657U
CN217149657U CN202220973764.9U CN202220973764U CN217149657U CN 217149657 U CN217149657 U CN 217149657U CN 202220973764 U CN202220973764 U CN 202220973764U CN 217149657 U CN217149657 U CN 217149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ironing
plate
folding plat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37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玉
乔本阁
周亮
李昌
陈南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37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9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9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9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二折叠板分别与熨烫机的主机铰接,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具有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横剖型线相匹配的形状;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设置有展开状态以及折叠状态,当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便于进行熨烫操作;当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顶部、第二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侧面,可有效减少熨烫机整机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空间,方便进行收纳存放,同时整机的外表面平整,有效避免了卫生盲区的出现,提高易清洁性,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目前市面上熨烫机,主要有挂烫式熨烫机和便携手持式熨烫机,其中,便携式熨烫机携带、收纳方便,但存在加热量小,水箱容量小,需要找专门熨烫地点等问题;挂烫式熨烫机设置有熨烫板和挂架,不需要另外找熨烫地方,其使用更加方便,水箱容量大,功率高,但其体积一般较大,占用较多家用空间,且收纳不便,管路、熨烫板和挂架容易积灰,清理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清理及收纳并可有效扩大熨烫工作面等优点。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其包括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
所述第一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二折叠板分别与熨烫机的主机铰接,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具有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横剖型线相匹配的形状;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设置有展开状态以及折叠状态;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板盖合于所述主机的顶部,所述第二折叠板盖合于所述主机的侧面,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边缘对应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熨烫机的熨烫板组件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在熨烫机的主机上活动铰接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使其展开时可与所述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可有效扩大工作面以便用户进行熨烫作业,同时,在作业完成后可将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折叠,使第一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顶部、第二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侧面,此时可有效减少熨烫机整机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进行收纳存放;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对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的形状结构进行配合设计,使得在折叠收纳状态时,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第二折叠板的边缘对应接触,使整机的外表面平整,充分避免了卫生盲区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易清洁性,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板通过折叠三角支架铰接于所述主机的侧面;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横剖型线呈弯折设置,且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围合形成一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容置空间,所述折叠三角支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盖合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或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利用折叠三角支架实现第二折叠板的活动铰接,且在第二折叠板展开与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熨烫面时折叠三角支架可提供支撑,提高所形成的熨烫面的稳定性以承受熨烫作业时施加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斜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侧面;
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铰接;
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通过对折叠三角支架的结构进行优选限定,利用三角形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特性,为第二折叠板提供良好的支撑,利用斜支撑件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使折叠展开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件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轴孔;所述第二支撑件贯穿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折叠三角支架还包括连接轴、锁紧把手以及弹性件;
所述连接轴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所述轴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条形孔,并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且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条形孔靠近所述主机的端部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直角;
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铰接,所述锁紧把手包括分别位于其铰接轴两端的卡合端以及操作端;所述卡合端与所述连接轴活动卡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锁紧把手的操作端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操作端作相互远离运动,所述卡合端使所述连接轴抵接于所述条形孔靠近所述主机的端部。
利用锁紧把手与连接轴活动卡合、锁紧把手与第二支撑件活动铰接的设置,结合弹性件的设置,利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驱动锁紧把手的操作端与第二支撑件作相互远离运动,而锁紧把手的卡合端与第二支撑件作相互靠近运动,进而对连接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限位抵接于条形孔靠近主机的端部,既实现斜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的活动连接,且可达到锁紧的效果,以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形成稳定的直角,结合斜支撑件形成直角三角形以确保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固定部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侧壁,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折叠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支撑侧壁均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铰接,所述条形孔贯穿开设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的相同位置;
所述斜支撑件的数目至少为2,并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外;所述连接轴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的条形孔,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两个所述斜支撑件的轴孔。
对第二支撑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选限定,配合至少设置2个斜支撑件的设置,以进一步加强所折叠三角支架的结构稳定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对第二折叠板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把手的卡合端边缘开设有开口卡槽,所述连接轴活动限位于所述开口卡槽内。利用开口卡槽与连接轴的配合实现卡合端与连接轴的活动卡合,简便折叠三角支架的锁紧及折叠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包括主机以及以上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熨烫组件,所述主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壳体顶板,所述壳体本体呈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开口边缘处设置有管道出口槽;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的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壳体顶板的一侧边缘活动铰接于所述壳体本体,并活动盖合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开口,且所述壳体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通过设置主机壳体并进一步对主机壳体的壳体本体以及壳体顶板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箱型结构的壳体本体的内腔能够用以收纳熨烫组件,无需另外对其进行收纳,壳体顶板盖合时能够对熨烫组件进行隐藏,避免熨烫组件等外露,导致外形美观度差且容易落灰,不利于进行清洁的技术问题;在使用时打开壳体顶板进一步配合展开状态时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即可进行熨烫,熨烫工作面面积大,操作简便,且在使用完毕后,使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与主机壳体的拼接处平整,整机外形美观度良好,并可有效避免卫生盲区的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板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一合页铰接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二合页铰接于所述壳体顶板。利用合页实现壳体顶板与壳体本体、第一折叠板与壳体顶板的铰接,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熨烫组件位于所述箱型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熨烫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以及熨烫头,所述熨烫头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相对的两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移动轮。把手以及移动轮的设置,提高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的移动便利性,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搬运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以及收纳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一折叠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斜支撑件、所述锁紧把手以及所述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整机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主机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壳体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其包括第一折叠板1以及第二折叠板2;
第一折叠板1以及第二折叠板2分别与熨烫机的主机3铰接,且第一折叠板1的边缘具有与第二折叠板2的横剖型线相匹配的形状;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设置有展开状态以及折叠状态,请根据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一折叠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折叠板1、第二折叠板2与主机3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如图1-2中所示;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折叠板1盖合于主机3的顶部,第二折叠板2盖合于主机3的侧面,且第一折叠板1的边缘与第二折叠板2的边缘对应接触,如图3-4 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熨烫机的熨烫板组件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在熨烫机的主机上活动铰接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使其展开时可与所述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可有效扩大工作面以便用户进行熨烫作业,同时,在作业完成后可将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折叠,使第一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顶部、第二折叠板盖合于主机的侧面,此时可有效减少熨烫机整机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方便用户进行收纳存放;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对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的形状结构进行配合设计,使得在折叠收纳状态时,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第二折叠板的边缘对应接触,使整机的外表面平整,充分避免了卫生盲区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易清洁性,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1通过若干第一合页51铰接于主机 3的顶部表面;第二折叠板2通过若干折叠三角支架6铰接于主机3的侧面。第一合页51以及折叠三角支架6的数目可根据整机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1为通过两个第一合页51与主机3铰接,第二折叠板2为通过两个折叠三角支架6与主机3铰接。
利用折叠三角支架实现第二折叠板的活动铰接,且在第二折叠板展开与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熨烫面时折叠三角支架可提供支撑,提高所形成的熨烫面的稳定性以承受熨烫作业时施加的作用力。
请同时参照图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折叠板2的横剖型线呈弯折设置,且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折叠板2与主机3围合形成一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容置空间,折叠三角支架6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一折叠板1的边缘盖合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或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叠板2的横剖型线为直线段21以及对称设置于直线段21两端的弧形段22,第二折叠板2朝向主机3的一侧凸起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加强筋23,以加强第二折叠板2的结构强度;第一折叠板1包括折叠板本体11以及折叠板边缘12,折叠板本体11具有与壳体顶板32相匹配的形状,折叠板边缘12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的横剖面相匹配的形状。第二折叠板2的长度和主机3的高度相匹配,第二折叠板2的宽度和与其铰接的主机3的侧面的宽度相匹配,当第一折叠板1盖合于主机3的顶部时、第二折叠板2盖合于主机3的侧面时,折叠板边缘12盖合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或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为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即折叠板边缘12与第二折叠板2朝向主机3的一侧表面抵接,第一折叠板1的上表面与第二折叠板2边缘平齐,如图 3-4中所示,第二折叠板2横剖型线的两弧形段22的端部与主机3的侧面的边缘平齐,如图 3、5中所示,以确保整机的外表面平整美观。
具体地,请同时参照6-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结构示意图,图 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折叠三角支架6包括第一支撑件61、第二支撑件62 以及斜支撑件63;
第一支撑件61沿主机3的高度方向固定于主机的侧面;
第二支撑件62沿第二折叠板2的长度方向固定于第二折叠板2朝向主机的一侧表面,且第一支撑件61的端部与第二支撑件62的端部铰接;
斜支撑件6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6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62活动连接,并与第一支撑件61、第二支撑件62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通过对折叠三角支架6的结构进行优选限定,利用三角形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特性,为第二折叠板2提供良好的支撑,利用斜支撑件63一端与第一支撑件6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62活动连接,使折叠及展开操作简便。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斜支撑件6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62活动连接,其可以是通过卡合或者螺钉锁附等方式与第二支撑件62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斜支撑件63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轴孔631;第二支撑件62贯穿开设有条形孔621,条形孔621沿第一支撑件6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折叠三角支架6还包括连接轴64、锁紧把手65以及弹性件66;
请同时参照图6-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斜支撑件、所述锁紧把手以及所述弹性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轴64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轴孔631;连接轴64穿设于条形孔621,并沿条形孔6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且连接轴64位于条形孔621靠近主机3的端部时,第一支撑件61与第二支撑件62形成直角;
锁紧把手65与第二支撑件62铰接,锁紧把手65包括分别位于其铰接轴两端的卡合端 651以及操作端652;卡合端651与连接轴64活动卡合;弹性件66设置于第二支撑件62以及锁紧把手65的操作端652之间,弹性件66的弹性作用力驱动第二支撑件62与操作端652作相互远离运动,具体地,弹性件66为扭簧,其套设于锁紧把手65的铰接轴,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件62以及锁紧把手65的操作端652抵接;卡合端651使连接轴64抵接于条形孔621靠近主机3的端部。
利用锁紧把手65与连接轴64活动卡合、锁紧把手65与第二支撑件62活动铰接的设置,结合弹性件66的设置,利用弹性件66的弹性作用力驱动锁紧把手65的操作端652与第二支撑件62作相互远离运动,而对应的,锁紧把手65的卡合端651与第二支撑件62作相互靠近运动,进而对连接轴64施加作用力以使其限位抵接于条形孔621靠近主机3的端部,既实现斜支撑件63与第二支撑件62之间的活动连接,且可达到锁紧的效果,以使第一支撑件61与第二支撑件62形成稳定的直角,结合斜支撑件63形成直角三角形以确保支撑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撑件62包括固定部622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侧壁623,固定部622与第二折叠板2固定连接,每一支撑侧壁623均与第一支撑件61铰接,条形孔621贯穿开设于两个支撑侧壁623的相同位置;
斜支撑件63的数目至少为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设置2个斜支撑件63,其对应设置于两个支撑侧壁623外;连接轴64穿设于两个支撑侧壁623的条形孔621,且连接轴64的两端分别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两个斜支撑件63的轴孔631。
对第二支撑件6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选限定,配合至少设置2个斜支撑件63的设置,以进一步加强所折叠三角支架6的结构稳定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对第二折叠板2进行支撑。
锁紧把手65的卡合端651边缘开设有开口卡槽653,连接轴64活动限位于开口卡槽653 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卡槽653为弧形或半圆形卡槽,其内径不小于连接轴64的外径。利用开口卡槽653与连接轴64的配合实现卡合端651与连接轴64的活动卡合,简便折叠三角支架6的锁紧及折叠操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隐藏收纳式熨烫机,请同时参照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整机结构爆炸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包括主机3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
主机3包括主机壳体以及设置于主机壳体内的熨烫组件31;
请参照图11-1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主机壳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壳体本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主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32以及壳体顶板33,壳体本体32呈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开口边缘处设置有管道出口槽321;壳体顶板33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二合页52活动铰接于壳体本体32,并活动盖合于壳体本体32 的开口,第二合页52的数目可根据整机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壳体顶板33 为通过两个第二合页52与壳体本体32铰接。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中,第一折叠板1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一合页51铰接于壳体顶板 33边缘,第二折叠板2通过若干折叠三角支架6铰接于壳体本体32的侧面,且第一折叠板1 与第二折叠板2分别位于壳体本体32相对的两侧,壳体顶板33位于第一折叠板1与第二折叠板2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通过设置主机壳体并进一步对主机壳体的壳体本体以及壳体顶板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箱型结构的壳体本体的内腔能够用以收纳熨烫组件,无需另外对其进行收纳,壳体顶板盖合时能够对熨烫组件进行隐藏,避免熨烫组件等外露,导致外形美观度差且容易落灰,不利于进行清洁的技术问题;在使用时打开壳体顶板进一步配合展开状态时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即可进行熨烫,熨烫工作面面积大,操作简便,且在使用完毕后,使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与主机壳体的拼接处平整,整机外形美观度良好,并可有效避免卫生盲区的出现。
进一步地,主机3还包括分隔板34,分隔板34设置于壳体本体32内,并将所述箱型结构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箱型结构的开口相连通;熨烫组件31位于所述箱型结构的内腔中。
具体地,熨烫组件31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图未示)以及熨烫头311,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熨烫头311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其通过管道312贯穿分隔板34穿入至所述第一内腔内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壳体本体32以及壳体顶板33分体式的设计,当不需进行熨烫作业时,盖合壳体顶板33,熨烫头311以及管道312可隐藏收纳于所述第二内腔中,无需另外进行收纳,且避免了熨烫头311以及管道312外露导致的外形美观度差以及容易落灰,不便清理的问题;当进行熨烫作业时,打开壳体顶板33并从箱型结构的开口处取出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的熨烫头311以及管道312即可进行熨烫,操作简便,且熨烫操作时管道312能够自管道出口槽321中穿出从而不影响所述熨烫工作面的完整性。
进一步优选地,壳体本体32相对的两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把手35;壳体本体3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移动轮(图未示)。把手35以及移动轮的设置,提高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的移动便利性,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搬运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以及收纳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使用时,当需要进行熨烫操作时,可首先依次翻转第一折叠板1、壳体顶板33,并自所述第二内腔中取出管道312以及熨烫头311,随后重新盖合壳体顶板33,使第一折叠板1与壳体顶板33形成一平整的表面以供进行熨烫,使管道312从管道出口槽321与壳体顶板33之间穿出至主机3外,即可进行熨烫操作;
当需要进一步扩大熨烫面时,可将折叠三角支架6展开,具体地,为将折叠三角支架6 的连接轴64与锁紧把手65的卡合端651卡合,即将连接轴64限位于开口卡槽653中,利用弹性件66的弹性作用力驱动锁紧把手65的操作端652与第二支撑件62作相互远离运动,而锁紧把手65的卡合端651与第二支撑件62作相互靠近运动,进而对连接轴64施加作用力以使其限位抵接于条形孔621靠近主机3的端部,达到锁紧的效果,以使第一支撑件61与第二支撑件62形成一稳定的直角,以对第二折叠板2进行支撑,进一步使第二折叠板2与主机3的侧面形成一直角,从而使第二折叠板2与第一折叠板1、壳体顶板33形成以平整表面,以得到面积更大的熨烫面以供使用。
当熨烫结束后,折叠折叠三角支架6,具体地,为施加作用力压合锁紧把手65的操作端 652,使其与所述支撑件作相互靠近运动,并使连接轴64自开口卡槽653中脱出,此时解除锁紧,连接轴64可沿条形孔621的长度方向运动,利用连接轴64与斜支撑件63、斜支撑件 63与第一支撑件61的活动铰接,第一支撑件61、第二支撑件62以及斜支撑件63可折叠至沿同一方向延伸,第二折叠板2失去折叠三角支架6的支撑后可盖合于主机3的侧面;另外,管道312以及熨烫头311可重新收纳至所述第二内腔中,依次盖合壳体顶板33、第一折叠板1之后,利用第一折叠板1与第二折叠板2的形状配合设计,所述隐藏收纳式熨烫机的外观面平整无明显缝隙,美观度良好且不易落灰,便于清洁,进一步配合所述把手以及所述移动轮的设置,可将整机移动至角落或者柜体内进行收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板以及第二折叠板;
所述第一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二折叠板分别与熨烫机的主机铰接,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具有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横剖型线相匹配的形状;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设置有展开状态以及折叠状态;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的顶部表面形成一平整的熨烫面;
当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叠板盖合于所述主机的顶部,所述第二折叠板盖合于所述主机的侧面,且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折叠板的边缘对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板通过折叠三角支架铰接于所述主机的侧面;所述第二折叠板的横剖型线呈弯折设置,且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主机围合形成一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容置空间,所述折叠三角支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折叠板的边缘盖合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或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三角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斜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于所述主机的侧面;
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折叠板朝向所述主机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铰接;
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支撑件的端部贯穿开设有轴孔;所述第二支撑件贯穿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折叠三角支架还包括连接轴、锁紧把手以及弹性件;
所述连接轴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所述轴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条形孔,并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且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条形孔靠近所述主机的端部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直角;
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铰接,所述锁紧把手包括分别位于其铰接轴两端的卡合端以及操作端;所述卡合端与所述连接轴活动卡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锁紧把手的操作端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操作端作相互远离运动,所述卡合端使所述连接轴抵接于所述条形孔的靠近所述主机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固定部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侧壁,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折叠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支撑侧壁均与所述第一支撑件铰接,所述条形孔贯穿开设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的相同位置;
所述斜支撑件的数目至少为2,并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外;所述连接轴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侧壁的条形孔,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可绕轴转动地限位穿设于两个所述斜支撑件的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把手的卡合端边缘开设有开口卡槽,所述连接轴活动限位于所述开口卡槽内。
7.一种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折叠熨烫板组件;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熨烫组件;所述主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壳体顶板,所述壳体本体呈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开口边缘处设置有管道出口槽;
所述折叠熨烫板组件的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壳体顶板的一侧边缘活动铰接于所述壳体本体,并活动盖合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开口,且所述壳体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板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一合页铰接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侧边缘通过若干第二合页铰接于所述壳体顶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组件位于所述箱型结构的内腔中,所述熨烫组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以及熨烫头,所述熨烫头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隐藏收纳式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相对的两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移动轮。
CN202220973764.9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Active CN217149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3764.9U CN217149657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3764.9U CN217149657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9657U true CN217149657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3764.9U Active CN217149657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9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8467A (en) Portable workshop
US4993782A (en) Swivel sewing machine cabinet
CN217149657U (zh) 一种折叠熨烫板组件以及隐藏收纳式熨烫机
CN21527114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屏风工作位
CN211533296U (zh) 升降挂衣杆
CN209965653U (zh) 一种新型折叠柜
KR200219924Y1 (ko) 수납용 절첩식 다림질대
CN217117812U (zh) 一种折叠柜
CN220124237U (zh) 一种可折叠储物柜
KR200324311Y1 (ko) 사다리부와 의자부가 구비된 침대겸용 책상
CN220335521U (zh) 伸缩晾衣架
CN213757202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折叠茶几
KR20160018195A (ko) 홈바용 선반장치
CN220423451U (zh) 一种快速折叠的衣柜
CN214284653U (zh) 一种外置折叠储物架
CN214855284U (zh) 一种衣柜板及具有该衣柜板的衣柜
CN217792074U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架
CN217547507U (zh) 一种具有门组件的单元柜及组合柜
CN217399219U (zh) 一种晾晒装置
CN21304601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储柜
CN210696369U (zh) 一种带镜子的收纳盒
CN220579610U (zh) 一种具有辅助叠衣功能的洗干套连接架
CN220181345U (zh) 一种折叠收纳箱
CN213935624U (zh) 一种折叠吉他架
CN220607763U (zh) 折叠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