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8802U -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8802U
CN217148802U CN202220330946.4U CN202220330946U CN217148802U CN 217148802 U CN217148802 U CN 217148802U CN 202220330946 U CN202220330946 U CN 202220330946U CN 217148802 U CN217148802 U CN 21714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ipe
tank
layer inclined
floccula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09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海龙
顾法生
白琦珍
杨伟明
许黎明
李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09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8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8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反应沉淀池和纤维吸附滤池,所述絮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配水区、双级斜管沉淀区以及清水区;所述清水区通过一管道与纤维吸附滤池连通;所述清水区通过一管道与纤维吸附滤池连接;所述双级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且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下层斜管的孔径大于上层斜管的孔径;所述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之间设置有缓冲沉降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絮凝反应池与纤维吸附滤池配合使用,能够对雨水依次进行絮凝反应、沉淀、集水、过滤、体内反洗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能够保持不间断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码头铁矿石堆场区域内铁矿石露天堆放,雨水冲刷铁矿时,铁矿中的铁离子或者其他成分会使得雨水变红,雨水排放存在环境隐患;遇到强降雨或者暴雨天气时,雨水容易向外渗漏,造成周边排水系统中形成红色污染带。
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多台过滤器同时工作,但是采用该种方法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过滤器在过滤一段时间后需要停机后进行反冲洗,这就造成雨水处理不及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采用絮凝反应池与纤维吸附滤池配合使用,能够对雨水依次进行絮凝反应、沉淀、集水、过滤、体内反洗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能够保持不间断运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反应沉淀池和纤维吸附滤池,所述絮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配水区、双级斜管沉淀区以及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纤维吸附滤池连通;所述双级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且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下层斜管的孔径大于上层斜管的孔径;所述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之间设置有缓冲沉降区。
作为优选,所述配水区内通过一隔板分成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和污泥区,且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和污泥区的上方相连通;其中所述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进水母管;所述进水母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管,且各个所述分支管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微孔;所述池体外设置有与进水母管连接的提升泵。
作为优选,所述清水区内设置有三角堰板;所述三角堰板的上方设置有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过一管道与纤维吸附滤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絮凝反应池与纤维吸附滤池配合使用,能够对雨水依次进行絮凝反应、沉淀、集水、过滤、体内反洗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能够保持不间断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能够将污水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上流动,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向下滑落,澄清后的水则沿斜管倾斜方向向上流动,实现固液分离;
3、本实用新型中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的倾斜角度相反设置,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提高絮凝体接触的几率,增强沉淀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缓冲沉降区,能够将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分离,避免两者之间因相连而产生夹角,造成污泥回流时堆积在夹角处,进而堵塞斜管;设置缓冲沉降区使得上层斜管向下滑落的污泥不易堆积,具有缓冲作用,便于后续污水的沉淀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絮凝反应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絮凝反应沉淀池;11、池体;2、纤维吸附滤池;3、配水区;31、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2、污泥区;33、隔板;4、双级斜管沉淀区;41、下层斜管;42、上层斜管;5、缓冲沉降区;6、分支管;7、清水区;8、三角堰板;9、清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反应沉淀池1和纤维吸附滤池2。絮凝反应沉淀池1包括池体11;池体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配水区3、双级斜管沉淀区4以及清水区7,清水区7与纤维吸附滤池2连接。絮凝反应池与纤维吸附滤池2配合使用,能够对暴雨时产生的雨水进行及时处理,操作时雨水依次进行絮凝反应、沉淀、集水、过滤、体内反洗等一系列运行程序,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且能够保持不间断运行,加快处理雨水的速度。
如图2所示,配水区3内通过一隔板33分成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和污泥区32,且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和污泥区32的上方相连通;其中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内设置有进水母管;进水母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管6,且各个所述分支管6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微孔;池体11外设置有与进水母管连接的提升泵。经加药混合后的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到进水母管中,然后从各个分支管6的微孔处以一定的流速喷出,使絮状污泥呈悬浮状与原水中的细小矾花充分接触;污水持续不断进入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时,污泥从隔板33的上方流入到污泥区32,通过污泥区32的排泥系统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排泥系统包括排泥阀及辅助排泥装置,辅助排泥系统在工艺中主要起助冲的作用,防止污泥出现板结,有利于污泥的排出。辅助排泥装置采用穿孔管助冲型式,沿污泥区32底部设至,用于排泥时污泥区32的搅动,以利于污泥的彻底排净。
如图2所示,双级斜管沉淀区4内设置有上层斜管42和下层斜管41,且上层斜管42与下层斜管41的倾斜角度相反,设置斜管能够加速沉降。上、下层斜管41的倾斜角度相反,能够改变水流的流动方向,增加小颗粒虚体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强沉淀效果。下层斜管41起均匀布水及导流作用,经充分反应后絮状水体改变流动方向沿上层斜管42倾斜方向往上流动,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及水流推力的作用下沿斜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而澄清后的水进入到清水区7。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层斜管41的孔径大于上层斜管42的孔径,可以提高水力梯度值,便于污水向上流动。
如图2所示,上层斜管42与下层斜管41之间设置有缓冲沉降区5;缓冲沉降区5能够将上层斜管42和下层斜管41分离,避免两者之间因相连而产生夹角,造成污泥回流时堆积在夹角处,堵塞斜管。缓冲沉降区5能够对沿下层斜管41向上流动的污水和沿上层斜管42向下滑落的污泥进行缓冲后固液分离,降低斜管堵塞。
缓冲沉降区5的部分污泥经水力及下层斜管41方向推动进入污泥区32,大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进行污泥内循环,凝聚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污泥浓度,起到增大絮体的作用,为下一步处理工艺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
如图2所示,清水区7内设置有三角堰板8,三角堰板8为现有技术。三角堰板8的上方设置有清水槽9,且清水槽9通过一管道与纤维吸附滤池2连接。纤维吸附滤池2为现有技术,具有耐冲击负荷,可以在保证过滤面积足够大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单位水量能耗低,自动清洗纤维滤布,基本保持不间断运行。经上层斜管42沉淀后的清水经三角堰板8集水后汇入集水槽中,后进入纤维吸附滤池2中,使纤维滤布全部浸没在水中,而水中悬浮物及矾花被纤维滤布拦截并吸附在表面,过滤后的水通过管道收集后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使用时,经加药混合后的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到进水母管中,然后从各个分支管6的微孔处以一定的流速喷出至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进行彻底的混凝反应后,污水沿下层斜管41、上层斜管42倾斜方向往上流动,进入沉降区内,沉积下来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方向往下滑落,部分污泥滑落至污泥区32,大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进行污泥内循环;此外,污水持续不断进入高浓度絮凝反应区31时,污泥从隔板33的上方流入到污泥区32,通过污泥区32的排泥系统排出。

Claims (3)

1.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絮凝反应沉淀池和纤维吸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配水区、双级斜管沉淀区以及清水区;所述清水区与纤维吸附滤池连通;所述双级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上层斜管和下层斜管,且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下层斜管的孔径大于上层斜管的孔径;所述上层斜管与下层斜管之间设置有缓冲沉降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内通过一隔板分成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和污泥区,且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和污泥区的上方相连通;其中所述高浓度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进水母管;所述进水母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管,且各个所述分支管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微孔;所述池体外设置有与进水母管连接的提升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内设置有三角堰板;所述三角堰板的上方设置有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过一管道与纤维吸附滤池连通。
CN202220330946.4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148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0946.4U CN21714880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0946.4U CN21714880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8802U true CN217148802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0946.4U Active CN21714880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8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4553A (zh) 一种高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168466Y (zh) 高浊降污澄清池
CN208883555U (zh) 一种污水治理系统
CN20593345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7148802U (zh) 一种码头堆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1997138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11285502A (zh) 一种污水联合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200992514Y (zh) 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兼分类收集装置
CN216273274U (zh) 一种一体化高浊度净化装置
CN206337062U (zh) 一体化电絮凝全自动净水器
CN209974483U (zh) 水处理系统
CN205917057U (zh) 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
CN204737849U (zh) 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CN204952365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固液分离的沉降槽
CN211035336U (zh) 一种新型渣水膜处理废水回用系统
CN207998498U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207596620U (zh) 一种一体化全自动污水净化装置
CN102166437A (zh) 一种v型集水升流式沉淀池
CN202322535U (zh) 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
CN215905986U (zh) 一种处理低浓度污水的絮凝澄清池
CN101293149A (zh) 污泥漏斗泥渣层斜板(斜管)沉淀工艺与装置
CN2806449Y (zh) 一体化快速型污水处理站
CN104355434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7077224U (zh) 一种全新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6273648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的沉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