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784U -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 Google Patents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784U
CN217145784U CN202221020778.5U CN202221020778U CN217145784U CN 217145784 U CN217145784 U CN 217145784U CN 202221020778 U CN202221020778 U CN 202221020778U CN 217145784 U CN217145784 U CN 217145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oxygen
transition
sealed
sealed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07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刘亮
张宪伟
鞠在永
张猛
谭景瑞
唐煜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Guangta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Weihai Gua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Guangta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Weihai Gua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Guangta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Weihai Gua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Guangta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07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上固定设有密封舱和设备舱,密封舱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氧气弥散口,氧气弥散口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内供氧设备连接,密封舱一侧设有过渡舱,密封舱和过渡舱之间设有密封门,过渡舱一侧设有过渡舱门,过渡舱内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一端伸入密封舱内设有第一泄压阀,第二排气管伸入过渡舱内设有第二泄压阀,供氧设备为增压制氧一体机,密封舱外设有舱外压力传感器,密封舱内设有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密封舱整个空间可供氧、供氧稳定、过渡舱设施完善。

Description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背景技术
高原缺氧会导致人体不适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高原工程及救援现场,必须对缺氧人群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以缓解病情,为进一步的救治争取时间,目前市场上车载移动高压氧舱在使用过程中舱门打开时舱内压力会大幅下降,重新增压需要较长时间,为避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通常治疗过程中需要人员同进同出,从而制约氧舱快速、精准为缺氧者提供治疗,而延误治疗时机,为此,中国专利CN112373370A公开了高原型增压氧舱箱式货车,该专利包括运载车体以及设置在运载车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分为相互独立的设备舱和装备舱,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舱安装有增压设备和供氧设备,所述装备舱分为内舱和外舱,所述内舱内设有治疗位,外舱与外界通过外密封门连通,内舱与外舱间通过内密封门连通,所述治疗位包括座椅和躺床,所述座椅为折叠座椅,设置在车厢左右两侧,两排座椅相对设置;所述躺床为单层或双层躺床,所述治疗位上方设置有应急吸氧器,应急吸氧器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中的氧气储存罐相连,是所述外舱内设有应急设备柜和急救设备柜,所述外密封门和内密封门分别设有释压阀,所述装备舱内设有摄像头,外舱外壁上设置有监控屏,所述装备仓为圆筒状或多边体筒状,装备仓与长方体形的外保温箱体之间用加强筋固定,所述装备舱设有观察窗,所述设备舱内设有压力自动控制器、舱外压力传感器和空气压缩机,压力自动控制器分别与压力自动控制器、舱外压力传感器、空气压缩机以及设置在内舱中的舱内压力传感器连接,空气压缩机出来的空气进入空气过滤器过滤后通入内舱,上述专利的不足:一是上述专利中治疗位上方设置应急吸氧器,治疗位包括座椅和躺床,结合该专利的附图,可以看出,上述专利在内舱设置多个应急吸氧器,而应急吸氧器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在使用者鼻部,采用胶粘或者使用者自己拿着,而货车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颠簸,这两种方式不仅不方便,胶粘或者手拿的方式都不稳定,很容易掉落,供氧不稳定,使用非常不方便,对于躺着的使用者,一直举着手也很不方便,而且密封舱内的人数也受限于应急吸氧器的数量;二是多个应急吸氧器,每一个应急吸氧器都需要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中的氧气储存罐相连,这就导致货车上有许多输氧通道,占据空间大,安装不便,使用成本高;三是上述专利中在外舱外侧设置释压阀和应急阀,当阀出现问题时,密封舱内的人员无法出来,驾驶室内的人员出来维修就置于低氧环境中,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四是货车中缺乏洗手台、卫生间等结构,而货车在高原行走,路程遥远,生活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安装方便、密封舱整个空间可供氧、供氧稳定、使用成本低、过渡舱设施完善的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上固定设有密封舱和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氧气弥散口,所述氧气弥散口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内供氧设备连接,以利于通过氧气弥散口向密封舱内供氧,使得密封舱内整个空间充满氧气,供氧稳定,而且管路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一侧设有过渡舱,所述密封舱和过渡舱之间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密封舱密封连接,所述过渡舱一侧设有过渡舱门,所述过渡舱内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一端伸入密封舱内设有第一泄压阀,另一端穿出过渡舱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所述第二排气管一端朝向密封舱内形成吸气端,另一端穿出过渡舱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泄压阀,以利于使用人员置于密封舱内时可通过第一泄压阀泄压,当第一泄压阀出问题导致密封门打不开或者使用人员在过渡舱时,可通过第二泄压阀为密封舱泄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氧设备为增压制氧一体机,所述密封舱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增压进气口,所述增压进气口经输气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连接,以利于通过增压制氧一体机为密封舱提供保持压力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内和过渡舱内间隔设有鼻吸终端,所述鼻吸终端经输氧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连接,所述鼻吸终端经导管活动设置在密封舱或过渡舱的舱壁上,以利于设置鼻吸终端,多一种吸氧方式,不同使用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外设有舱外压力传感器,密封舱内设有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密封舱和过渡舱分别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盒表面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舱外压力传感器、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供电机构连接,以利于使用人员在过渡舱和密封舱都可以随时监测或查看密封舱内的压力、氧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内设有空调、加湿器、灭火器和暖风机,所述空调、加湿器和暖风机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利于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密封舱内的温度和湿度,灭火器设置是以防火灾。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舱壁和过渡舱舱壁上设有观察窗,以利于方便人员从舱外可观察到密封舱内、过渡舱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内两侧分别设有沙发和储物柜,以利于方便乘坐、休息和存放物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舱一侧设有沙发和置物柜,过渡舱另一侧设有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安装有马桶和洗手池,设施完善,满足使用人员临时休息和如厕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为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发电机组固定在设备舱内,以利于通过发电机为控制系统和舱内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由电缆卷筒、电缆和电力源组成,所述汽车底盘上固定设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内设有电缆卷筒,电缆卷筒上设有电缆,所述电缆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过电缆卷筒与电力源连接,电力源可为外接市电,当有外接市电时,通过电缆连接到外接市电上,为控制系统和舱内各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为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电池经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池组固定在设备舱3内,以利于通过电池为控制系统和舱内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两侧分别设有维修窗,以利于方便对设备舱内设备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下端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挂梯,以利于使用时将挂梯抽出,放在过渡舱门下,方便使用人员进出过渡舱和密封舱。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巧妙、安装方便、密封舱整个空间可供氧、供氧稳定、使用成本低、过渡舱设施完善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舱和设备舱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舱和设备舱左侧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舱和设备舱右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设备舱内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汽车底盘1,密封舱2,设备舱3,过渡舱4,密封门5,过渡舱门6,第一泄压阀7,第二泄压阀8,增压制氧一体机9,鼻吸终端10,控制盒11,显示屏12,空调13,加湿器14,灭火器15,暖风机16,观察窗17,沙发18,储物柜19,置物柜20,卫生间21,马桶22,洗手池23,发电机组24,储物箱25,维修窗26,挂梯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1,所述汽车底盘1上固定设有密封舱2和设备舱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2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氧气弥散口,所述氧气弥散口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3内供氧设备连接,以利于通过氧气弥散口向密封舱内供氧,使得密封舱内整个空间充满氧气,供氧稳定,而且管路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一侧设有过渡舱4,所述密封舱2和过渡舱4之间设有密封门5,所述密封门5与密封舱2密封连接,所述过渡舱4一侧设有过渡舱门6,所述过渡舱4内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一端伸入密封舱2内设有第一泄压阀7,另一端穿出过渡舱4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所述第二排气管一端朝向密封舱2内形成吸气端,另一端穿出过渡舱4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泄压阀8,以利于使用人员置于密封舱内时可通过第一泄压阀泄压,当第一泄压阀出问题导致密封门打不开或者使用人员在过渡舱时,可通过第二泄压阀为密封舱泄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氧设备为增压制氧一体机9,所述密封舱2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增压进气口,所述增压进气口经输气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9连接,以利于通过增压制氧一体机为密封舱提供保持压力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内和过渡舱4内间隔设有鼻吸终端10,所述鼻吸终端10经输氧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9连接,所述鼻吸终端10经导管活动设置在密封舱2或过渡舱4的舱壁上,以利于设置鼻吸终端,多一种吸氧方式,不同使用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外设有舱外压力传感器,密封舱2内设有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密封舱2和过渡舱4分别设有控制盒11,所述控制盒11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盒11表面固定设有显示屏12,所述舱外压力传感器、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供电机构连接,以利于使用人员在过渡舱和密封舱都可以随时监测或查看密封舱内的压力、氧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内设有空调13、加湿器14、灭火器15和暖风机16,所述空调13、加湿器14和暖风机16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利于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密封舱内的温度和湿度,灭火器设置是以防火灾。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舱壁和过渡舱4舱壁上设有观察窗17,以利于方便人员从舱外可观察到密封舱内、过渡舱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舱2内两侧分别设有沙发18和储物柜19,以利于方便乘坐、休息和存放物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渡舱4一侧设有沙发和置物柜20,过渡舱4另一侧设有卫生间21,所述卫生间21安装有马桶22和洗手池23,设施完善,满足使用人员临时休息和如厕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为发电机组24,所述发电机组24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发电机组24固定在设备舱3内,以利于通过发电机为控制系统和舱内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由电缆卷筒、电缆和电力源组成,所述汽车底盘1上固定设有储物箱25,所述储物箱25内设有电缆卷筒,电缆卷筒上设有电缆,所述电缆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过电缆卷筒与电力源连接,电力源可为外接市电,当有外接市电时,通过电缆连接到外接市电上,为控制系统和舱内各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机构为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电池经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池组固定在设备舱3内,以利于通过电池为控制系统和舱内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3两侧分别设有维修窗26,以利于方便对设备舱内设备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舱3下端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挂梯27,以利于使用时将挂梯抽出,放在过渡舱门下,方便使用人员进出过渡舱和密封舱。
如附图1到附图7,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底盘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驾驶室、密封舱、过渡舱和设备舱,本实用新型有三种供电方式,一种是采用发电机组供电,第二种是通过电缆外接市电为舱内各设备供电,第三种是采用电池供电,根据使用情况选择设置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增压制氧一体机、控制系统、显示屏、空调、加湿器、暖风机、舱外压力传感器、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均通过供电机构供电,增压制氧一体机、显示屏、空调、加湿器、暖风机、舱外压力传感器、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均由控制系统控制,为方便说明,以附图1的方位来描述,如附图4和附图5,密封舱内前端上方设有空调,空调内机固定在密封舱舱壁上,空调外机固定在设备舱内,空调内机下方设置有氧气弥散口,本实施例中在密封舱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氧气弥散口,方便为整个密封舱快速供氧,密封舱舱壁左右两侧间隔安装有鼻吸终端,因为不同使用人员身体状况不同,所需氧气浓度也不一样,当使用人员置于密封舱内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采用鼻吸吸氧,密封舱舱壁左右两侧安装观察窗,方便外部人员观察了解内部情况,观察窗下端两侧可设置沙发、储物柜、暖风机,沙发固定在密封舱舱底板上,沙发可折叠或不可折叠,根据需要设置即可,储物柜固定在密封舱舱壁上,可用来存放一些物品,暖风机设置在储物柜下方,占用空间小,密封舱右侧下端还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卡接在支架内,支架固定在舱壁上,方便取放使用, 密封舱和设备舱内均设置控制盒,控制盒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控制系统,显示屏可采用触摸屏,密封舱和设备舱内两个控制系统同步控制密封舱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压力以及湿度,方便使用人员不管在密封舱还是过渡舱都可以及时了解、查看、调整密封舱内的环境,过渡舱左侧从前至后设置控制盒、鼻吸终端、观察窗和卫生间,观察窗下端可设置置物柜、暖风机,过渡舱右侧从前至后设置鼻吸终端、过渡舱门,鼻吸终端下端可设置沙发,过渡舱内还设置有第二泄压阀、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使用人员置于过渡舱,可方便对阀体、管路进行维修更换,同时能够通过鼻吸终端吸氧,确保生命安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舱内采用弥散供氧,使得整个密封舱内氧气浓度达到供氧需求,使用人员吸氧方便,舒适,而且密封舱内人数不受限,此外,密封舱内也可设置鼻吸终端,鼻吸终端安装在舱壁上,占用空间小,取放方便,可根据使用人员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采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过渡舱,过渡舱内设置鼻吸终端,不同使用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在密封舱内或者在过渡舱内,可避免密封舱的密封门被频繁打开,间接节约了制氧成本,密封舱内设置第一泄压阀,过渡舱内设置第二泄压阀,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均设置在过渡舱内,不占用密封舱内的空间,而且当密封舱的密封门打不开时,使用人员可在过渡舱内打开第二泄压阀为密封舱泄压,过渡舱内设置鼻吸终端,避免了使用人员暴露在缺氧环境下,过渡舱内设置卫生间、沙发,满足了使用人员休息、如厕的需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挂梯,挂梯不使用时放置在置物槽内,可通过卡销限位,与现有技术类似,使用时,解除限位,将挂梯拉出,过渡舱舱门下端可设置挂环,挂梯前端可设置挂钩,方便挂梯通过挂钩挂在挂环上限位,方便使用人员进出过渡舱和密封舱,设备舱的舱门下端也可设置挂环,方便使用人员踩在挂梯上对设备舱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巧妙、安装方便、密封舱整个空间可供氧、供氧稳定、使用成本低、过渡舱设施完善等优点。

Claims (11)

1.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包括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上固定设有密封舱和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氧气弥散口,所述氧气弥散口经输氧管道与设备舱内供氧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一侧设有过渡舱,所述密封舱和过渡舱之间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密封舱密封连接,所述过渡舱一侧设有过渡舱门,所述过渡舱内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一端伸入密封舱内设有第一泄压阀,另一端穿出过渡舱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所述第二排气管一端朝向密封舱内形成吸气端,另一端穿出过渡舱置于舱外形成排气端,第二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泄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设备为增压制氧一体机,所述密封舱舱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增压进气口,所述增压进气口经输气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内和过渡舱内间隔设有鼻吸终端,所述鼻吸终端经输氧管道与增压制氧一体机连接,所述鼻吸终端经导管活动设置在密封舱或过渡舱的舱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外设有舱外压力传感器,密封舱内设有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密封舱和过渡舱内分别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盒表面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舱外压力传感器、舱内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供电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内设有空调、加湿器、灭火器和暖风机,所述空调、加湿器和暖风机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内两侧分别设有沙发和储物柜,所述过渡舱一侧设有沙发和置物柜,过渡舱另一侧设有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安装有马桶和洗手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为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发电机组固定在设备舱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由电缆卷筒、电缆和电力源组成,所述汽车底盘上固定设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内设有电缆卷筒,电缆卷筒上设有电缆,所述电缆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绕过电缆卷筒与电力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为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电池经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池组固定在设备舱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或9或10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下端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挂梯。
CN202221020778.5U 2022-04-29 2022-04-29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Active CN217145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0778.5U CN217145784U (zh) 2022-04-29 2022-04-29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0778.5U CN217145784U (zh) 2022-04-29 2022-04-29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784U true CN217145784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3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0778.5U Active CN217145784U (zh) 2022-04-29 2022-04-29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10831C (en) Medical unit for an aircraft cabin associated with a berth
CN112549916A (zh) 高原车载增压富氧车
CN201840600U (zh) 越野救护车
CN217145784U (zh) 移动方舱式高原供氧保障医疗车
CN203154656U (zh) 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
CN101697933B (zh) 负压救护车
CN214990274U (zh) 一种制氧方舱
CN112373370A (zh) 高原型增压氧舱箱式货车
CN104477078A (zh) 一种扩展式高原多人供氧综合保障车
CN111035518A (zh) 氧疗舱
CN202490104U (zh) 一种具有密闭舱门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211912089U (zh) 氧疗舱
EP0221260B1 (en) Sleeping car
CN202490101U (zh) 一种具有氧气瓶组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02429778A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08716291B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集装箱
CN212998086U (zh) 一种泡沫消防车
US20170079860A1 (en) Self-Contained Ambulance Equipment Module
CN221013762U (zh) 一种新型单人养生保健舱
CN206735586U (zh) 一种应用于电梯内便于老年人乘坐电梯的辅助装置
CN209336448U (zh) 一种车用供氧系统
CN213920617U (zh) 高原车载增压富氧车
CN207785380U (zh) 一种新型救护车
CN207875624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无人车人员逃生系统
CN102512297A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用风机增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