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9559U -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 Google Patents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9559U
CN217129559U CN202221112941.0U CN202221112941U CN217129559U CN 217129559 U CN217129559 U CN 217129559U CN 202221112941 U CN202221112941 U CN 202221112941U CN 217129559 U CN217129559 U CN 217129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nnel
water
capillary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29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朝旭
刘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iyu Colog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iyu Colog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iyu Colog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iyu Cologn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29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9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9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9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涉及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的领域,用于与隧道内两侧预埋的排水盲管连接,包括毛细防排水板,所述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底部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排水盲管内,所述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均安装有用于使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分别卡设在排水盲管内的橡胶棒。本申请具有提高隧道防排水系统安装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时间和人工消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背景技术
隧道是一种埋置于地表以下的线状构筑物,其服役期需长期承受地下水环境的作用及影响。在部分地下水富裕的地段修建隧道时,由于隧道开挖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的平衡,使隧道成为附近地下水聚集的通道,当隧道防排水设施不完善时就会引起渗漏水问题,影响结构及运营安全;由于隧道内地下水的排放,造成区域性地下水的大量流失,使得隧道附近的水资源枯竭,并引发地表塌陷、下沉等环境危害,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因此设置切实可靠的防排水系统是满足这种环境条件下隧道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
防排水板在隧道防排水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隧道防排水系统中环向排水盲管,土工布,防水板需要分别安装,同时在传统的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过程中,极易对防排水材料造成破坏,进而影响防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隧道防排水系统中环向排水盲管,土工布,防水板需要分别安装,造成大量的人工消耗和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隧道防排水系统安装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时间和人工消耗,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用于与隧道内两侧预埋的排水盲管连接,包括毛细防排水板,所述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底部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排水盲管内,所述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均安装有用于使毛细防排水板两侧分别卡设在排水盲管内的橡胶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毛细防排水板对完成隧道内防排水工作,并通过橡胶棒使毛细防排水板在排水盲管内位置固定,并使毛细防排水板在插接进入排水盲管时可以更加方便,安装更加快捷,隧道内渗出的水通过毛细防排水板流入排水盲管并最终排出隧道,简化隧道防排水系统安装过程和步骤,提高隧道防排水系统安装的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过程和人工消耗。
可选的,所述毛细防排水板包括防排水板主体,所述防排水板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毛细吸水缝,若干所述毛细吸水缝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板内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隧道渗出水经过毛细吸水缝进入毛细吸水缝内部,并通过板内排水孔将渗出水排出,不仅对隧道内的渗出水起到引导排出的作用,同时还对渗出水进行过滤,防止渗出水中存在有杂质进入防排水板主体,进而对排水管道产生堵塞,影响隧道内的正常排水,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排水盲管包括纵向搭接管,设置有板内排水孔的所述防排水板主体设置在纵向搭接管内,所述纵向搭接管远离防排水板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排水盲管,所述纵向排水盲管远离纵向搭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排水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隧道渗出水通过板内排水孔流入纵向搭接管内,经纵向搭接管和纵向排水盲管以及横向排水盲管,最终排出,当纵向搭接管因橡胶棒或其他因素而产生堵塞时,水流可顺利经过流出纵向排水盲管并排出,同时在安装毛细防排水板时,毛细防水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棒,橡胶棒与毛细防水板共同插接进入纵向搭接管,纵向搭接管对毛细防水板起到位置固定和引导入轨的作用,提升毛细防水板的安装施工时间。
可选的,所述横向排水盲管远离纵向排水盲管的一端与排水盲沟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排水盲管与排水盲沟连接,渗出水经过横向排水盲管流入排水盲沟,最终流出隧道,完成隧道防排水工作。
可选的,所述防排水板主体左右两端底部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包裹橡胶棒,所述橡胶棒通过热熔搭接的方法与防排水板主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排水板主体对橡胶棒进行包裹并使用热熔搭接的方法将防排水板主体和橡胶棒固定连接,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和稳定性,利于渗出水的排出和防排水板主体在纵向搭接管内的位置固定。
可选的,所述纵向搭接管与防排水板主体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防排水板主体与纵向搭接管之间的插接方向与隧道掘进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纵向搭接管与防排水板主体之间的插接以及接入方向的规定,使防排水板主体与纵向搭接管之间连接紧固,同时对防排水板主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在安装过程中对防排水板主体产生破坏几率。
可选的,所述防排水板主体的上表面与隧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排水板主体的上表面与隧道内壁之间的间隙,使渗出水更易于流入防排水板主体内部,提升所述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的排水效率,同时避免毛细吸水缝与隧道表面接触,对毛细防排水板产生破坏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橡胶棒使毛细防排水板在排水盲管内位置固定,简化毛细防排水板在插接进入排水盲管时步骤和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方便隧道内渗出的水通过毛细防排水板流入排水盲管并最终排出隧道;
2.隧道渗出水经过毛细吸水缝进入毛细吸水缝内部,不仅对隧道内的渗出水起到引导排出的作用,同时还对渗出水进行过滤,防止渗出水中存在有杂质进入防排水板主体对排水管道产生堵塞,影响隧道内的正常排水,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3.当纵向搭接管因橡胶棒或其他因素而产生堵塞时,水流可顺利经过流出纵向排水盲管并排出,同时毛细防水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棒,纵向搭接管对毛细防水板起到位置固定和引导入轨的作用,提升毛细防水板的安装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在隧道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毛细防排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毛细防排水板;11、防排水板主体;12、毛细吸水缝;13、板内排水孔;2、排水盲管;21、纵向搭接管;22、纵向排水盲管;23、横向排水盲管;3、橡胶棒;4、排水盲沟;5、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5用防排水板。参照图1,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5用防排水板包括毛细防排水板1,用于对隧道5渗出水进行引导和过滤,毛细防排水板1左右两端插接在排水盲管2内,排水盲管2用于引导渗出水流入至排水盲沟4并最终从隧道5流出,在排水盲管2内的毛细防排水板1向内侧包裹有橡胶棒3。
参照图1和图2,毛细防排水板1包括防排水板主体11,防排水板主体11设置在隧道5内壁,隧道5内壁与防排水板主体11之间设置有间隙,防排水板靠近隧道5内壁的一侧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毛细吸水缝12,毛细吸水缝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板内排水孔13。
当隧道5内壁渗出水时,渗出水滴落在防排水板主体11的表面上,之后渗出水通过毛细吸水缝12进入毛细吸水缝12内部,之后渗出水流向板内排水孔13,并从板内排水孔13流入至排水盲管2。
参照图1和图2,排水盲管2包括纵向搭接管21,纵向搭接管21下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排水盲管22,纵向排水盲管22下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排水盲管23,横向排水盲管23下端连接有排水盲沟4。
当渗出水从板内排水孔13流出后,流入纵向搭接管21,之后渗出水经由纵向搭接管21流入纵向排水盲管22内,之后经由纵向排水盲管22流入横向排水盲管23内,最后经由横向排水盲管23流入排水盲沟4,最终经由排水盲沟4流出隧道5,完成隧道5内渗出水的防排水工作。
参照图1和图2,当防排水板主体11向纵向搭接管21内插接时,防排水板主体11向内侧包裹橡胶棒3,同时通过热熔搭接的方法使防排水板主体11与橡胶棒3固定连接,并以纵向搭接管21为导轨将防排水板主体11和橡胶棒3插接入纵向搭接管21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5用防排水板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毛细防排水板1时,通过热熔搭接的方法将防排水板主体11与橡胶棒3固定连接并插接入纵向搭接管21内。
当隧道5渗出水后,渗出水滴落在毛细防排水板1,经过毛细吸水缝12的引导经由排水盲管2流入至排水盲沟4,经由排水盲沟4流出隧道5,完成对隧道5内渗出水的防排水工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用于与隧道内两侧预埋的排水盲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防排水板(1),所述毛细防排水板(1)两侧底部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排水盲管(2)内,所述毛细防排水板(1)两侧均安装有用于使毛细防排水板(1)两侧分别卡设在排水盲管内的橡胶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防排水板(1)包括防排水板主体(11),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设置在隧道(5)内,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毛细吸水缝(12),若干所述毛细吸水缝(12)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板内排水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2)包括纵向搭接管(21),设置有板内排水孔(13)的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设置在纵向搭接管(21)内,所述纵向搭接管(21)远离防排水板主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排水盲管(22),所述纵向排水盲管(22)远离纵向搭接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排水盲管(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盲管(23)远离纵向排水盲管(22)的一端与排水盲沟(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左右两端底部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包裹橡胶棒(3),所述橡胶棒(3)通过热熔搭接的方法与防排水板主体(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搭接管(21)与防排水板主体(11)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与纵向搭接管(21)之间的插接方向与隧道(5)掘进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板主体(11)的上表面与隧道(5)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CN202221112941.0U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Active CN217129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941.0U CN217129559U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941.0U CN217129559U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9559U true CN217129559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2941.0U Active CN217129559U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9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6273B (zh) 处理隧道围岩裂隙水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KR100936471B1 (ko) 배수 구조를 갖는 세그먼트에 의한 원형 지보공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드터널을 시공하는 방법
CN210066791U (zh) 一种用于基坑泄压降水和疏干降水的降水组合系统
CN208441890U (zh) 一种施工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系统
CN104879164A (zh)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CN108533316A (zh) 一种隧道全包泄压防排水结构
CN21144688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215329049U (zh) 一种整体道床内设排水泵站的轨道结构
CN108843386A (zh) 隧道顶板防水引流结构及其渗水处理方法
CN216306009U (zh) 一种竖井环向排水系统
CN108361065B (zh) 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
CN217129559U (zh) 基于防排水一体化模式的隧道用防排水板
CN212927943U (zh) 一种明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反坡排水系统
CN108533317A (zh) 一种隧道底部排水结构
CN111188648A (zh) 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8151A (zh) 一种隧道明洞防排水系统
CN208619166U (zh) 隧道顶板防水引流结构
KR100399804B1 (ko) 2아치 터널의 시공 방법
CN215804714U (zh) 一种富水段隧底排水降压系统
CN112780299B (zh) 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926694B1 (ko) 지하구조물 하부지반의 지하수 집배수장치
CN110332011B (zh) 一种基于接缝泄水降压的管片结构及隧道衬砌
CN213235067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装配式隧道结构
CN218027249U (zh) 一种长距离防渗型涵洞结构
CN215369939U (zh) 一种铁路双线隧道基底减压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