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6432U -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6432U
CN217116432U CN202220671668.9U CN202220671668U CN217116432U CN 217116432 U CN217116432 U CN 217116432U CN 202220671668 U CN202220671668 U CN 202220671668U CN 217116432 U CN217116432 U CN 217116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r infrared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16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浩
杨小华
蔡建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gen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gen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gen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gen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16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6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6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6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相较与传统电阻丝型加热器,其辐射波段为5.2~16um,是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此波段益于人体水分产生共振效应,促进人体内循环,且此波段占据整个辐射波段的85%以上;相较于传统电热丝加热形式,本装置的电能转换率更高,可以将大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不会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另外,本装置的发热方式为均匀面状发热,热量分布均匀,体感温度更加舒服。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纳米电热膜是新一代的发热材料。它的发热方式不同于传统金属电阻丝。它零感抗,纯电阻发热,可接受1V-380V电压输入,供电电源不分正负,交直流均可使用。并且以面状发热打破了传统的线状发热形态,热传递效果好,电热转换效率高:80%~97%,具有较好的节能优势。其具有抗酸碱腐蚀,抗氧化,阻燃,防潮,膜层硬度高,需金刚砂以上的硬度打磨才会破坏膜层,膜层无毒、无有害辐射、无任何污染等物化性质。
传统电阻丝型加热器辐射波段大多数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容易蒸干水分,造成干燥,刺激皮肤,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制成的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发热辐射波段为远红外,对人体进行适当的烘烤照射,对人体有很大益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底面上卡扣安装有隔热底板,所述隔热底板上表面铺设有电热玻璃,隔热底板选用云母板,具有很好的隔热性,避免电热玻璃的热量向下损失并对底座造成损坏,所述底座右端安装有电源线、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玻璃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方安装有调节旋钮、显示屏,所述电热玻璃上表面中部放置有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上等间距开设有槽口且其中卡扣放置有横梁,横梁选用木质材质,导热慢,脚放在上面更加的舒服,不会太烫,上盖压盖在所述横梁上方并卡扣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脚垫,通过电源线为控制电路板和电热玻璃供电,由控制电路板控制电热玻璃的通电发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选用高温阻燃PP塑料且其底面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两端均匀开设有下部卡扣槽,透气孔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底部散热效果,所述下部卡扣槽与所述横梁支架上表面的槽口一一对应,所述横梁两端卡扣在所述下部卡扣槽中,对横梁形成支撑固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选用高温阻燃PP塑料且其右端上表面靠近所述控制电路板位置开设有散热孔,便于控制电路板的散热,所述上盖中部开设有敞口,所述敞口两端边缘开设有上部卡扣槽,所述上部卡扣槽与所述下部卡扣槽一一对应并卡扣在所述横梁两端,所述上部卡扣槽与所述下部卡扣槽上下配合将所述横梁卡扣固定,使所有的横梁平铺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于所述敞口中,从而便于将脚直接放置在横梁进行取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热玻璃为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所述电热玻璃上的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上连接有正负极接线端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在通电后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便会发热,产生辐射波段为远红外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相较与传统电阻丝型加热器,其辐射波段为5.2~16um,是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此波段益于人体水分产生共振效应,促进人体内循环,且此波段占据整个辐射波段的85%以上;相较于传统电热丝加热形式,本装置的电能转换率更高,可以将大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不会转换成无用的光能,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另外,本装置的发热方式为均匀面状发热,热量分布均匀,体感温度更加舒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透气孔、102下部卡扣槽、2上盖、201散热孔、202上部卡扣槽、203敞口、3横梁、4横梁支架、5调节旋钮、6显示屏、7电源线、8控制电路板、9电热玻璃、10隔热底板、11硅胶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腔底面上卡扣安装有隔热底板10,所述隔热底板10上表面铺设有电热玻璃9,隔热底板10选用云母板,具有很好的隔热性,避免电热玻璃9的热量向下损失并对底座1造成损坏,所述底座1右端安装有电源线7、控制电路板8,所述电源线7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玻璃9为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所述电热玻璃9上的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上连接有正负极接线端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在通电后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便会发热,产生辐射波段为远红外辐射,所述控制电路板8上方安装有调节旋钮5、显示屏6,所述电热玻璃9上表面中部放置有横梁支架4,所述横梁支架4上等间距开设有槽口且其中卡扣放置有横梁3,横梁3选用木质材质,导热慢,脚放在上面更加的舒服,不会太烫。
上盖2压盖在所述横梁3上方并卡扣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选用高温阻燃PP塑料且其底面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01,两端均匀开设有下部卡扣槽102,透气孔101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底部散热效果,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与所述横梁支架4上表面的槽口一一对应,所述横梁3两端卡扣在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中,对横梁3形成支撑固定效果,所述上盖2选用高温阻燃PP塑料且其右端上表面靠近所述控制电路板8位置开设有散热孔201,便于控制电路板8的散热,所述上盖2中部开设有敞口203,所述敞口203两端边缘开设有上部卡扣槽202,所述上部卡扣槽202与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一一对应并卡扣在所述横梁3两端,所述上部卡扣槽202与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上下配合将所述横梁3卡扣固定,使所有的横梁3平铺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于所述敞口203中,从而便于将脚直接放置在横梁3进行取暖,所述调节旋钮5和所述显示屏6位于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脚垫11,通过电源线7为控制电路板8和电热玻璃9供电,由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热玻璃9的通电发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电源线7插接到电源处为控制电路板8和电热玻璃9供电,由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热玻璃9的通电发热,通过调节旋钮5调节电热玻璃9的功率,显示屏6则显示功率档位信息,电热玻璃9通电后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便会发热,产生辐射波段为远红外辐射,可以将脚直接放到横梁3上便可感受到电热玻璃9产生的热量,起到暖脚效果,横梁支架4位于横梁3中部起到支撑作用,隔热底板10处于电热玻璃9下方,可以阻隔热量向下的流失,硅胶脚垫11与地面接触具有防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及电路连接部分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腔底面上卡扣安装有隔热底板(10),所述隔热底板(10)上表面铺设有电热玻璃(9),所述底座(1)右端安装有电源线(7)、控制电路板(8),所述电源线(7)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玻璃(9)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8)上方安装有调节旋钮(5)、显示屏(6),所述电热玻璃(9)上表面中部放置有横梁支架(4),所述横梁支架(4)上等间距开设有槽口且其中卡扣放置有横梁(3),上盖(2)压盖在所述横梁(3)上方并卡扣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调节旋钮(5)和所述显示屏(6)位于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脚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01),两端均匀开设有下部卡扣槽(102),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与所述横梁支架(4)上表面的槽口一一对应,所述横梁(3)两端卡扣在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右端上表面靠近所述控制电路板(8)位置开设有散热孔(201),所述上盖(2)中部开设有敞口(203),所述敞口(203)两端边缘开设有上部卡扣槽(202),所述上部卡扣槽(202)与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一一对应并卡扣在所述横梁(3)两端,所述上部卡扣槽(202)与所述下部卡扣槽(102)上下配合将所述横梁(3)卡扣固定,所述横梁(3)均匀分布于所述敞口(2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玻璃(9)为半导体纳米电热膜发热玻璃,所述电热玻璃(9)上的半导体纳米电热膜上连接有正负极接线端并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2)选用高温阻燃PP塑料,所述横梁(3)选用木质材质,所述隔热底板(10)选用云母板。
CN202220671668.9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Active CN217116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1668.9U CN217116432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1668.9U CN217116432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6432U true CN21711643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605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1668.9U Active CN217116432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6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00744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04117644U (zh) 一种环保型自限温碳纤维复合芯加热防水扁圆形电缆
CN217116432U (zh) 一种新型远红外脚暖器
KR101564685B1 (ko) 소형 온열치료기
CN201753514U (zh) 中空的电热地板
CN208687834U (zh) 具有独立加湿功能的电暖器
CN205014453U (zh) 一种碳晶地暖垫
CN211269232U (zh) 带加热桌板的电动升降桌
CN211316302U (zh) 一种取暖器
CN207702729U (zh)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隐藏式进风取暖器
CN209748841U (zh) 一种嵌入式碳纤维保温板
CN218154415U (zh) 便携式取暖器
CN2208764Y (zh) 蜂巢式ptc电热体及暖风机
CN209058819U (zh) 一种电加热玻璃发热盘安装结构
CN2360764Y (zh) 表面改性半导体加湿电暖器
CN219372614U (zh) 一种用于理疗房的石墨烯电加热板
CN220023099U (zh) 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
KR20140086678A (ko) 복합 기능성 난방 기구
CN220229344U (zh) 一种对衡式取暖器
CN212339371U (zh) 一种双重加热取暖加湿装置
CN213098703U (zh) 一种暖宫带
CN219828964U (zh) 一种速热油汀
CN208222646U (zh) 一种全方位加热的电取暖器
CN220401983U (zh) 基于电极升温结构的内脏脂肪检测装置
CN215412096U (zh) 一种高频热复合电热采暖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