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4159U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4159U
CN217114159U CN202221060225.2U CN202221060225U CN217114159U CN 217114159 U CN217114159 U CN 217114159U CN 202221060225 U CN202221060225 U CN 202221060225U CN 217114159 U CN217114159 U CN 21711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act
contact board
swing arm
common electric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02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成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w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w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w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w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02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外壳;旋转切换装置,所述旋转切换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中心轴、沿着中心轴的轴心线中心对称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下间隔设置;常用电动触头板,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对应第一摆臂设有第一滑块;备用电动触头板,所述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对应第二摆臂设有第二滑块;其中,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上均设有供中心轴穿过并移动的腰型孔,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与备用电动触头板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小巧,有效的减小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体积,使其线路切换更加的稳定、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顾名思义它是在用电突然断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连接到备用的电源上,使我们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运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小负荷下备用电源也可由发电机供电)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最常见的是电梯、消防、监控上,银行用的UPS不间断电源也是,不过他的备用是电池组。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7731838U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操作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转换板,所述驱动机构与操作机构通过驱动轴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上方设置有上推杆,下方设置有下推杆,所述操作腔内设置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操作机构、第二操作机构,所述上推杆与第一操作机构联动连接,所述下推杆与第二操作机构联动连接。
上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和操作机构是左右位置结构的,导致其体积较大,而且联动配合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
外壳;
旋转切换装置,所述旋转切换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中心轴、相互远离且均固定在中心轴上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下间隔设置;
常用电动触头板,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对应第一摆臂设有第一滑块;
备用电动触头板,所述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对应第二摆臂设有第二滑块;
其中,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上均设有供中心轴穿过并移动的腰型孔,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与备用电动触头板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时常用电动触头板导通,备用电动触头板不导通,通过中心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从而通过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来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移动,实现连接线路的切换,结构简单、小巧,有效的减小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体积,使其线路切换更加的稳定、安全,其切换的电流值范围为16A-3200A。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结构相同且椭圆形设置设置,所述中心轴的轴心线垂直连接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圆形设置的摆臂既能稳定的推动滑块使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进行滑动,还能有效的减少所占的空间体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块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的下侧,所述第二滑块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上侧,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轴转动时能同时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同时的移动,使线路的切换更加的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摆臂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摆臂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通过摆臂的转动有效的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横向往复的进行移动,使其操作更加的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圆盘型设置,所述转动盘的一侧上沿着边缘凸出设有弧形条,所述转动盘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相对应;
缺口,所述缺口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所述缺口与腰型孔连通;
其中,所述转动盘固定在中心轴上随着中心轴旋转,两个所述转动盘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设有缺口的一侧上,所述弧形条活动的伸入缺口内,所述弧形条的外壁与缺口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轴转动时会带动转动盘旋转,从而带动弧形条滑入或者滑出缺口,当弧形条滑入缺口时,弧形条的外壁会与缺口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会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弧形条滑出缺口时,缺口失去了弧形条的支撑,通过转动盘和第一摆臂以及第二摆臂的共同作用,能使对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的控制滑动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电源开关转换时的安全性以及响应动作的速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槽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的一侧上;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设在第一容纳槽内;
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块与外壳固定连接;
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设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一侧上;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设置;
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线路板上对应第二弹簧设有若干轻触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挡块伸入第一容纳槽内与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线路板设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容纳槽设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朝向线路板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使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的移动、响应更加的快速,并使滑块保持与摆臂的接触,使其动作响应更加的快速;当电机启动后第二弹簧在随着第一滑块或者第二滑块的移动靠近线路板上的轻触开关接触时,使轻触开关导通并通过继电器发送信号到电机使电机停止运行,当第二弹簧与轻触开关接触时就说明常用电动触头板或者备用电动触头板移动到位从而使电机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切换装置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外壳内;
标志件;
其中,所述标志件设在中心轴的上端且位于外壳的外侧,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件与中心轴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中心轴转动,标志件能有效的指示出当前线路的连接状态,使对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当前的状态观察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常用电接线端子,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多个设置,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的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对应设置;
备用电接线端子,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多个设置,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的一端伸入外壳内与备用电动触头板对应设置;
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多个设置,所述出线端子伸入外壳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和备用电接线端子设在外壳的同一侧上,所述出线端子设在外壳的另一侧,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上均设有多个接触桥,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备用电接线端子和出线端子伸入外壳内的一端均位于接触桥的移动路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常用电动触头板或备用电动触头板使接触桥与端子连接导通,使其线路的切换连接更加的方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设有切换开关以及若干指示灯,所述外壳上在标志件的周围设有标识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开关能有效的对设备是手动还是自动进行切换,指示灯能清楚、有效的显示当前的工作情况以及线路连通情况,标志件周围的标识刻度能清楚的显示出当前的线路连接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盘与常用电动触头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
外壳20;
旋转切换装置,所述旋转切换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20内的中心轴1、相互远离且均固定在中心轴1上的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上下间隔设置;
常用电动触头板4,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的一侧上对应第一摆臂2设有第一滑块7;
备用电动触头板5,所述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对应第二摆臂3设有第二滑块8;
其中,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上均设有供中心轴1穿过并移动的腰型孔6,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与备用电动触头板5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时常用电动触头板导通,备用电动触头板不导通,通过中心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从而通过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来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移动,实现连接线路的切换,结构简单、小巧,有效的减小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体积,使其线路切换更加的稳定、安全,其切换的电流值范围为16A-3200A。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结构相同且椭圆形设置设置,所述中心轴1的轴心线垂直连接在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圆形设置的摆臂即能稳定的推动滑块使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进行滑动,还能有效的减少所占的空间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块7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的下侧,所述第二滑块8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上侧,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 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轴转动时能同时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同时的移动,使线路的切换更加的快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摆臂2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之间,所述第二摆臂3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滑块8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通过摆臂的转动有效的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横向往复的进行移动,使其操作更加的方便、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转动盘26,所述转动盘26圆盘型设置,所述转动盘26的一侧上沿着边缘凸出设有弧形条27,所述转动盘26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相对应;
缺口28,所述缺口28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所述缺口28与腰型孔6连通;
其中,所述转动盘26固定在中心轴1上随着中心轴1旋转,两个所述转动盘26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设有缺口28的一侧上,所述弧形条27活动的伸入缺口28内,所述弧形条27的外壁与缺口28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轴转动时会带动转动盘旋转,从而带动弧形条滑入或者滑出缺口,当弧形条滑入缺口时,弧形条的外壁会与缺口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会带动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弧形条滑出缺口时,缺口失去了弧形条的支撑,通过转动盘和第一摆臂以及第二摆臂的共同作用,能使对常用电动触头板和备用电动触头板的控制滑动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电源开关转换时的安全性以及响应动作的速度,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容纳槽9,所述第一容纳槽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槽9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
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设在第一容纳槽9内;
第一挡块11,所述第一挡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块11与外壳20固定连接;
第二容纳槽12,所述第二容纳槽12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槽 12分别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一侧上;
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纳槽12内,另一端伸出设置;
线路板14,所述线路板14安装在外壳20内,所述线路板14上对应第二弹簧13设有若干轻触开关22;
其中,所述第一挡块11伸入第一容纳槽9内与第一弹簧10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线路板14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容纳槽12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朝向线路板14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使常用电动触头板以及备用电动触头板的移动、响应更加的快速,并使滑块保持与摆臂的接触,使其动作响应更加的快速;当电机启动后第二弹簧在随着第一滑块或者第二滑块的移动靠近线路板上的轻触开关接触时,使轻触开关导通并通过继电器发送信号到电机使电机停止运行,当第二弹簧与轻触开关接触时就说明常用电动触头板或者备用电动触头板移动到位从而使电机停止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切换装置还包括:
电机15,所述电机15设在外壳20内;
标志件16;
其中,所述标志件16设在中心轴1的上端且位于外壳20的外侧,所述电机15通过齿轮组件与中心轴1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中心轴转动,标志件能有效的指示出当前线路的连接状态,使对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当前的状态观察更加的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常用电接线端子17,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多个设置,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的一端伸入外壳20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对应设置;
备用电接线端子18,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18多个设置,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18的一端伸入外壳20内与备用电动触头板5对应设置;
出线端子19,所述出线端子19多个设置,所述出线端子19伸入外壳20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和备用电接线端子18设在外壳20的同一侧上,所述出线端子19设在外壳20的另一侧,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上均设有多个接触桥21,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备用电接线端子 18和出线端子19伸入外壳20内的一端均位于接触桥21的移动路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常用电动触头板或备用电动触头板使接触桥与端子连接导通,使其线路的切换连接更加的方便、快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上设有切换开关23以及若干指示灯 24,所述外壳20上在标志件16的周围设有标识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开关能有效的对设备是手动还是自动进行切换,指示灯能清楚、有效的显示当前的工作情况以及线路连通情况,标志件周围的标识刻度能清楚的显示出当前的线路连接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20);
旋转切换装置,所述旋转切换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20)内的中心轴(1)、相互远离且均固定在中心轴(1)上的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上下间隔设置;
常用电动触头板(4),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的一侧上对应第一摆臂(2)设有第一滑块(7);
备用电动触头板(5),所述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对应第二摆臂(3)设有第二滑块(8);
其中,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上均设有供中心轴(1)穿过并移动的腰型孔(6),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与备用电动触头板(5)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结构相同且椭圆形设置设置,所述中心轴(1)的轴心线垂直连接在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块(7)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的下侧,所述第二滑块(8)设在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上侧,所述第一摆臂(2)和第二摆臂(3)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摆臂(2)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之间,所述第二摆臂(3)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滑块(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盘(26),所述转动盘(26)圆盘型设置,所述转动盘(26)的一侧上沿着边缘凸出设有弧形条(27),所述转动盘(26)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相对应;
缺口(28),所述缺口(28)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所述缺口(28)与腰型孔(6)连通;
其中,所述转动盘(26)固定在中心轴(1)上随着中心轴(1)旋转,两个所述转动盘(26)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设有缺口(28)的一侧上,所述弧形条(27)活动的伸入缺口(28)内,所述弧形条(27)的外壁与缺口(28)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容纳槽(9),所述第一容纳槽(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槽(9)分别设在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的一侧上;
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设在第一容纳槽(9)内;
第一挡块(11),所述第一挡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挡块(11)与外壳(20)固定连接;
第二容纳槽(12),所述第二容纳槽(12)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槽(12)分别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一侧上;
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容纳槽(12)内,另一端伸出设置;
线路板(14),所述线路板(14)安装在外壳(20)内,所述线路板(14)上对应第二弹簧(13)设有若干轻触开关(22);
其中,所述第一挡块(11)伸入第一容纳槽(9)内与第一弹簧(10)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线路板(14)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容纳槽(12)设在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朝向线路板(14)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切换装置还包括:
电机(15),所述电机(15)设在外壳(20)内;
标志件(16);
其中,所述标志件(16)设在中心轴(1)的上端且位于外壳(20)的外侧,所述电机(15)通过齿轮组件与中心轴(1)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常用电接线端子(17),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多个设置,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的一端伸入外壳(20)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对应设置;
备用电接线端子(18),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18)多个设置,所述备用电接线端子(18)的一端伸入外壳(20)内与备用电动触头板(5)对应设置;
出线端子(19),所述出线端子(19)多个设置,所述出线端子(19)伸入外壳(20)内与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和备用电接线端子(18)设在外壳(20)的同一侧上,所述出线端子(19)设在外壳(20)的另一侧,所述常用电动触头板(4)和备用电动触头板(5)上均设有多个接触桥(21),所述常用电接线端子(17)、备用电接线端子(18)和出线端子(19)伸入外壳(20)内的一端均位于接触桥(21)的移动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上设有切换开关(23)以及若干指示灯(24),所述外壳(20)上在标志件(16)的周围设有标识刻度。
CN202221060225.2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Active CN21711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0225.2U CN2171141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0225.2U CN2171141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4159U true CN21711415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0225.2U Active CN217114159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4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4473C2 (ru)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ответвлений обмоток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коммутации
CN217114159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6102287B (zh) 指示灯装置以及带指示灯型转换开关
CN103065884B (zh) 自动重合闸控制器
CN203456944U (zh) 双电源开关
CN205723373U (zh) 断路器的故障指示辅助触头
CN212725047U (zh) 一种便于手自动切换的双电源开关
CN103021696B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114582643A (zh) 一种智能自动转换开关
CN219778736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点结构
CN114883129A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生产工艺
CN217035496U (zh) 一种双开的电动工具开关
CN201425904Y (zh) 电动操作机构的显示装置
CN217213098U (zh) 一种强电连接状态监控装置
CN218482180U (zh) 一种电气开关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8730505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装置的指示机构
CN202616062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CN215008043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系统
CN215527636U (zh) 一种断路器通断指示装置及断路器
CN220984365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及其触头系统
CN210516652U (zh) 双辅助触头
CN217386916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结构
CN213304035U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断路器
CN212380337U (zh) 一种扳机开关
CN210429584U (zh) 一种两位置储能型转换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