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2842U -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12842U CN217112842U CN202122813497.7U CN202122813497U CN217112842U CN 217112842 U CN217112842 U CN 217112842U CN 202122813497 U CN202122813497 U CN 202122813497U CN 217112842 U CN217112842 U CN 2171128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frame
- mounting hole
- refractive ind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包括镜头座、转接环及镜框;所述镜头座中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接环固定于所述镜头座的顶部,所述转接环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镜框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先将转接环固定于镜头座的顶部,再将镜框连接于转接环的第二安装孔中,通过转接环来固定镜框的结构,不仅使得镜框的点胶操作更容易,而且镜框、镜头座、转接环在拆卸时不易被破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因此,对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的镜头中,镜框和镜头座的连接通常是直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组装,之后再通过点胶固化后紧密连接在一起,对于这种方式,由于镜框的螺纹端需要螺接于镜头座内部,导致两者之间的点胶操作较为麻烦,同时,由于镜框直接和镜头座螺接后再点胶固定,其拆卸很麻烦,且容易破坏镜框或镜头座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无法重复利用。
此外,由于镜框和压圈的材质大部分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不仅使得镜头的生产成本更高,而且镜框在点胶时的固化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包括镜头座、转接环及镜框;
所述镜头座中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转接环固定于所述镜头座的顶部,所述转接环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镜框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转接环通过点胶固定于所述镜头座的顶部,所述镜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镜框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镜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转接环中。
优选地,所述镜头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镜框和转接环均采用塑料制成,且所述转接环为透明材质。
优选地,还包括透镜组和压圈,所述透镜组安装于所述镜框内,并通过连接于所述镜框端部的所述压圈进行压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镜框端部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压圈与镜框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压圈采用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隔开承靠于所述镜框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先将转接环固定于镜头座的顶部,再将镜框连接于转接环的第二安装孔中,通过转接环来固定镜框的结构,不仅使得镜框的点胶操作更容易,而且镜框、镜头座、转接环在拆卸时不易被破坏。
2、本实用新型中镜框、转接环、压圈均采用塑料制成,相较于金属材质的部件,极大地降低了镜头的生产成本,且塑料材质的转接环在点胶时的固化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镜头座100、第一安装孔110;
转接环200、第二安装孔210;
镜框300;
透镜组400、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第八透镜480;
压圈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包括镜头座100、转接环200、镜框300、透镜组400及压圈500。
镜头座100中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0,转接环200固定于镜头座100的顶部,转接环200中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0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0,镜框300连接于第二安装孔210中。
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环200通过点胶固定于镜头座100的顶部,镜框3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安装孔210中。第二安装孔210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镜框300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镜框300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转接环200中。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座10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镜框300和转接环200均采用塑料制成,且转接环200为透明材质。
透镜组400安装于镜框300内,并通过连接于镜框300端部的压圈500进行压紧固定,镜框300端部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压圈500与镜框300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压圈500采用塑料制成。
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该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data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配合图2至图4所示,透镜组400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隔开承靠于镜框300内的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及第八透镜480,第一透镜410至第八透镜480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410具负屈光率,第一透镜41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420具负屈光率,第二透镜42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三透镜430具正屈光率,第三透镜43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四透镜440具正屈光率,第四透镜44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450具正屈光率,第五透镜45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六透镜460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46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七透镜470具负屈光率,第七透镜470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八透镜480具正屈光率,第八透镜480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中,镜头采用八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的屈光率以及面型的排列设计,使得镜头具有4K高像质、高相对照度、超广角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座、转接环及镜框;
所述镜头座中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转接环固定于所述镜头座的顶部,所述转接环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镜框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所述转接环通过点胶固定于所述镜头座的顶部,所述镜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镜框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镜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转接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镜框和转接环均采用塑料制成,且所述转接环为透明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组和压圈,所述透镜组安装于所述镜框内,并通过连接于所述镜框端部的所述压圈进行压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端部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压圈与镜框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压圈采用塑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隔开承靠于所述镜框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率,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八透镜具正屈光率,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13497.7U CN21711284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13497.7U CN21711284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12842U true CN217112842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8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13497.7U Active CN21711284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12842U (zh) |
-
2021
- 2021-11-17 CN CN202122813497.7U patent/CN2171128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17205B2 (en) | Lens module | |
CN106033141A (zh) | 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04613498U (zh) | 小型广角镜头 | |
CN103513400B (zh) | 一种广角高分辨率摄像镜头 | |
US20200057238A1 (en) | Lens module | |
US11029500B2 (en) | Lens module | |
CN107395944A (zh) | 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17112842U (zh) | 一种超广角的大像面镜头 | |
US20210088745A1 (en) | Lens module,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 |
WO2019042293A1 (zh) | 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11522115A (zh) | 一种大通光长焦距高清定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 |
CN208907939U (zh) | 镜头模组 | |
CN210090802U (zh) |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1430410B (zh) | 镜片及镜头模组 | |
CN212379630U (zh) | 一种大通光长焦距高清定焦镜头 | |
CN201194044Y (zh) | 大视场同心球面摄影装置 | |
CN210090792U (zh) | 一种镜头模组 | |
CN210323532U (zh) | 高清鱼眼镜头 | |
CN211857038U (zh) | 一种高解析力的工业镜头 | |
CN203444159U (zh) | 一种全塑料非球面透镜结构的高像质广角光学系统 | |
CN212723499U (zh) | 一种新型聚焦镜头 | |
CN208953865U (zh) | 一种镜头固定装置及摄像机 | |
CN101666902A (zh) | 一种小畸变、小体积、高照度、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 | |
CN106772905A (zh) | 一种光电镜头组件 | |
CN222145312U (zh) | 一种鱼眼门铃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