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732U - 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9732U
CN217109732U CN202220882471.XU CN202220882471U CN217109732U CN 217109732 U CN217109732 U CN 217109732U CN 202220882471 U CN202220882471 U CN 202220882471U CN 217109732 U CN217109732 U CN 217109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heating
boiler
flash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24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世明
安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Yingkou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Yingk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Yingkou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08824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9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9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9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回液管、供液管、热泵、第一管、闪蒸罐、脱硫塔、第二管和第三管,回液管适于回流冷却后的换热介质,供液管适于供给加热后的换热介质,第一管连接在回液管和供液管之间,热泵设于第一管,第二管连通在脱硫塔和闪蒸罐之间,第二管适于供脱硫塔内的高温脱硫浆液排入闪蒸罐,第三管连通在闪蒸罐和热泵之间,第三管适于向热泵通入闪蒸蒸汽以加热热泵内的换热介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热系统能够通过闪蒸罐对高温脱硫浆液进行闪蒸回收热量,然后经热泵将回收热量提质后用于热网中的换热介质加热,提高了供热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回收脱硫浆液余热的灵活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厂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燃煤燃烧加热热水产生的蒸汽发电和利用机组再热蒸汽的抽汽作为热源进行供热。在相关技术中,供热系统未考虑电厂自身存在的余热回收,导致供热系统投运后,能量利用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存在容易损坏,寿命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热电厂中的脱硫塔在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时,脱硫浆液会大量吸收废气中的热量,相关技术中的供暖系统没有对高温脱硫浆液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供暖系统中用于加热热网回水的加热器在供热需求改变时,需要频繁地调整功率,增加了系统的调节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加热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能够通过闪蒸罐对脱硫塔产生的高温脱硫浆液进行闪蒸回收热量,然后经热泵将回收热量提质后用于热网中的换热介质加热,能够有效提升电厂供热能力,并提高了供热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热泵的供热以应对电厂供热需求变化,使得电厂中加热器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工况,在最佳工况点工作,实现加热器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回液管、供液管、热泵、第一管、闪蒸罐、脱硫塔、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回液管适于回流冷却后的换热介质,所述供液管适于供给加热后的换热介质,所述第一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热泵设于所述第一管,所述第二管连通在所述脱硫塔和所述闪蒸罐之间,所述第二管适于供所述脱硫塔内的高温脱硫浆液排入所述闪蒸罐,所述第三管连通在所述闪蒸罐和所述热泵之间,所述第三管适于向所述热泵通入闪蒸蒸汽以加热所述热泵内的换热介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热系统能够通过闪蒸罐对脱硫塔产生的高温脱硫浆液进行闪蒸回收热量,然后经热泵将回收热量提质后用于热网中的换热介质加热,能够有效提升电厂供热能力,并提高了供热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热泵的供热以应对电厂供热需求变化,使得电厂中加热器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工况,在最佳工况点工作,实现加热器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加热器和第四管,所述第四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第四管,所述加热器适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有多个,所述第四管包括加热进管段、加热出管段和多个加热子管段,多个所述加热子管段并联布置并连接在所述加热进管段和所述加热出管段之间,多个所述加热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加热子管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电锅炉和第五管,所述第五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电锅炉设于所述第五管,所述电锅炉适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第六管,所述第六管的一端与所述电锅炉连通,所述第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泵连通,且所述第六管适于供所述热泵内加热后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入所述电锅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锅炉有多个,所述第五管包括锅炉进管段、锅炉出管段和多个锅炉子管段,多个所述锅炉子管段并联布置并连接在所述锅炉进管段和所述锅炉出管段之间,多个所述电锅炉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锅炉子管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锅炉的其中一些为蓄热式电锅炉、另一些为电极锅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第七管,所述第七管的一端与所述闪蒸罐连通,所述第七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七管适于所述闪蒸罐内的低温脱硫浆液回流至所述脱硫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真空维持装置,所述真空维持装置与所述闪蒸罐连通,并维持所述闪蒸罐内的真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回液管1;供液管2;
热泵31;蒸汽进口311;第一管32;闪蒸罐33;脱硫塔34;第二管35;第三管36;第七管37;真空维持装置38;
加热器41;第四管42;加热进管段421;加热出管段422;加热子管段423;
电锅炉51;第五管52;锅炉进管段521;锅炉出管段522;锅炉子管段523;第六管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回液管1、供液管2、热泵31、第一管32、闪蒸罐33、脱硫塔34、第二管35和第三管36,回液管1适于回流冷却后的换热介质,供液管2适于供给加热后的换热介质,第一管32连接在回液管1和供液管2之间,热泵31设于第一管32,热泵31设有供电厂驱动蒸汽流入的蒸汽进口311。
具体地,回液管1可以用于供暖系统中冷却后的换热介质回流以方便对换热介质进行再次加热,供液管2可以用于使供热系统中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用户端,其中换热介质可以为水。
第一管3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回液管1和供液管2连通,热泵31可以为吸收式热泵并可以安装在第一管32上,以使回液管1中冷却的换热介质可以经过热泵31加热后再通入至供液管2中,用于热泵31的驱动蒸汽可以通过蒸汽进口311进入至热泵31内,其中驱动蒸汽可以采用电厂内做过功的三抽、四抽、五抽等蒸汽,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厂内较低品位蒸汽利用方式和利用量的灵活度,在降低冷源损失的同时提高蒸汽利用程度。
第二管35连通在脱硫塔34和闪蒸罐33之间,第二管35适于供脱硫塔34内的高温脱硫浆液排入闪蒸罐33,第三管36连通在闪蒸罐33和热泵31之间,第三管36适于向热泵31通入闪蒸蒸汽以加热热泵31内的换热介质。
具体地,如图1所示,脱硫塔34可以通过第二管35与闪蒸罐33连通,可以使得脱硫塔34在进行脱硫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脱硫浆液进入至闪蒸罐33进行闪蒸,并可以产生饱和闪蒸蒸汽,闪蒸罐33可以通过第三管36与热泵31连通,闪蒸罐33产生的饱和闪蒸蒸汽可以通过第三管36通入至热泵31内,热泵31可以在驱动蒸汽的作用下对闪蒸蒸汽中的热量进行提质,以对来自回液管1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热系统能够通过闪蒸罐33对脱硫塔34产生的高温脱硫浆液进行闪蒸回收热量,然后经热泵31将回收热量提质后用于热网中的换热介质加热,能够有效提升电厂供热能力,并提高了供热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热泵31的供热以应对电厂供热需求变化,使得电厂中加热器41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工况,在最佳工况点工作,实现加热器41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延长加热器4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系统包括加热器41和第四管42,第四管42连接在回液管1和供液管2之间,加热器41设于第四管42,加热器41适于加热换热介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四管4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回液管1和供液管2连通,加热器41可以安装在第四管42上,以使回液管1中冷却的换热介质可以经过加热器41加热后再通入至供液管2中,其中加热器41可以利用热网中汽轮机的抽气作为热源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41有多个,第四管42包括加热进管段421、加热出管段422和多个加热子管段423,多个加热子管段423并联布置并连接在加热进管段421和加热出管段422之间,多个加热器41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加热子管段423。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加热子管段423可以并行设置,多个加热子管段423位于同一侧的端部可以通过加热进管段421与回液管1连通,并且另一侧的端部可以通过加热出管段422与供液管2连通,多个加热器41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加热子管段423上,可以提升供热能力,并且在进行供热时,也可以选择相应合适数量的加热器41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方便控制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系统包括电锅炉51和第五管52,第五管52连接在回液管1和供液管2之间,电锅炉51设于第五管52,电锅炉51适于加热换热介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五管5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回液管1和供液管2连通,电锅炉51可以安装在第五管52上,以使回液管1中冷却的换热介质可以经过电锅炉51加热后再通入至供液管2中,通过设置电锅炉51,可以使得能够更好的应对电厂供热需求的变化,并促使加热器41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工况,不需要对其进行频繁的调整,在最佳工况点工作,实现加热器41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延长加热器4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系统包括第六管53,第六管53的一端与电锅炉51连通,第六管53的另一端与热泵31连通,且第六管53适于供热泵31内加热后的换热介质流入电锅炉51。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六管53的一端可以与电锅炉51连通,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管32连通,第六管53与第一管32的连接点可以位于热泵31和供液管2之间的第六管53上某一位置处,使得经热泵31加热后的换热介质可以通过第六管53通入至电锅炉51内再次进行加热,由于热泵31的出口换热介质温度较为固定,在热网对于加热后的换热介质温度要求提高时,可以经电锅炉51进一步加热以满足相应的需求,否则大量相对低温的换热介质进入供液管2道会对整体送往用户端的换热介质温度造成明显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锅炉51有多个,第五管52包括锅炉进管段521、锅炉出管段522和多个锅炉子管段523,多个锅炉子管段523并联布置并连接在锅炉进管段521和锅炉出管段522之间,多个电锅炉51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锅炉子管段523,多个电锅炉51的其中一些为蓄热式电锅炉、另一些为电极锅炉。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锅炉子管段523可以并行设置,多个锅炉子管段523位于同一侧的端部可以通过锅炉进管段521与回液管1连通,并且另一侧的端部可以通过锅炉出管段522与供液管2连通,多个电锅炉51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一一对应的安装在锅炉子管段523上,可以提升供热能力,并且在进行供热时,也可以依据电锅炉51的实际安装数量和功率,设置一个或多个电锅炉51用于调节供热需求的变化,其余电锅炉51出力保持稳定。
其中,部分电锅炉51可以选用蓄热式电锅炉,另一部分可以选用电极锅炉,蓄热式电锅炉可以配备蓄热体,可以使得该供热系统具备一定蓄热能力,能够提高供热灵活性和可靠性,电极锅炉的造价成本低,可以使得该供热系统的投资成本更低,更加经济实用。
进而,通过电锅炉51用电、热泵31用蒸汽的相互匹配和变化,可以实现热电解耦,并提高供热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系统包括第七管37,第七管37的一端与闪蒸罐33连通,第七管37的另一端与脱硫塔34连通,第七管37适于闪蒸罐33内的低温脱硫浆液回流至脱硫塔34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七管37的一端可以与闪蒸罐33的脱硫浆液出口端连通,另一端可以与脱硫塔34的脱硫浆液进口端连通,可以使得闪蒸罐33内进行闪蒸后的低温脱硫浆液可以经第七管37返回至脱硫塔34内再次进行喷淋脱硫,可以实现对脱硫浆液的循环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系统包括真空维持装置38,真空维持装置38与闪蒸罐33连通,并维持闪蒸罐33内的真空度,具体地,如图1所示,真空维持装置38可以通过第八管与闪蒸罐33连通,可以通过保持闪蒸罐33内的真空度以保证闪蒸罐33内对于高温脱硫浆液的闪蒸效率。
在不同供热阶段,需要的热网供液温度不同,以较长一段时间内供热量需求的波动范围为依据,可以先调节加热器41的出力,使整个系统的供热量满足基准需求,对于供热需求的波动,可以通过调节电锅炉51的出力和热泵31加热后的换热介质流向电锅炉51的比例,来实现这部分差值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液管和供液管,所述回液管适于回流冷却后的换热介质,所述供液管适于供给加热后的换热介质;
热泵和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热泵设于所述第一管;
闪蒸罐、脱硫塔、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二管连通在所述脱硫塔和所述闪蒸罐之间,所述第二管适于供所述脱硫塔内的高温脱硫浆液排入所述闪蒸罐,所述第三管连通在所述闪蒸罐和所述热泵之间,所述第三管适于向所述热泵通入闪蒸蒸汽以加热所述热泵内的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和第四管,所述第四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第四管,所述加热器适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有多个,所述第四管包括加热进管段、加热出管段和多个加热子管段,多个所述加热子管段并联布置并连接在所述加热进管段和所述加热出管段之间,多个所述加热器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加热子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锅炉和第五管,所述第五管连接在所述回液管和所述供液管之间,所述电锅炉设于所述第五管,所述电锅炉适于加热所述换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六管,所述第六管的一端与所述电锅炉连通,所述第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泵连通,且所述第六管适于供所述热泵内加热后的所述换热介质流入所述电锅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有多个,所述第五管包括锅炉进管段、锅炉出管段和多个锅炉子管段,多个所述锅炉子管段并联布置并连接在所述锅炉进管段和所述锅炉出管段之间,多个所述电锅炉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锅炉子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锅炉的其中一些为蓄热式电锅炉、另一些为电极锅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七管,所述第七管的一端与所述闪蒸罐连通,所述第七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硫塔连通,所述第七管适于所述闪蒸罐内的低温脱硫浆液回流至所述脱硫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维持装置,所述真空维持装置与所述闪蒸罐连通,并维持所述闪蒸罐内的真空度。
CN202220882471.XU 2022-04-15 2022-04-15 供热系统 Active CN217109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2471.XU CN217109732U (zh) 2022-04-15 2022-04-15 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2471.XU CN217109732U (zh) 2022-04-15 2022-04-15 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9732U true CN21710973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2471.XU Active CN217109732U (zh) 2022-04-15 2022-04-15 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9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9042A (zh)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复合供暖系统
CN114704815B (zh) 蒸汽储热系统
CN217109732U (zh) 供热系统
CN203203018U (zh) 一种脱硫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4791120A (zh) 供热系统和电锅炉进液量确定方法
CN217109726U (zh) 供热系统
CN115727384A (zh) 实现热电机组调峰和跨季节蓄热的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033508A (zh) 一种储能型热电联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777185A (zh) 供热系统
CN116734235B (zh) 利用蒸汽热网调峰调频系统和利用蒸汽热网调峰调频方法
CN217462276U (zh) 一种熔盐储热系统
CN218542347U (zh) 一种燃煤电厂辅助加热系统
CN218154451U (zh) 供热系统
CN217876067U (zh) 储热设备耦合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CN217441606U (zh) 电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和热电联产机组
CN114607479B (zh) 一种回收火电厂热力系统余热的储能调峰系统
CN215723481U (zh) 一种高效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6974945U (zh) 一种给水泵汽轮机凝汽器冷凝空冷切缸机组冷却蒸汽系统
CN217764626U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利用系统
CN220931213U (zh) 光热供热储热装置及蒸汽系统
CN217953240U (zh) 地层储能发电系统
CN217209522U (zh) 一种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
CN218934513U (zh) 一种聚酯塔顶低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
CN111023237B (zh) 基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流体介质加热系统
CN115179579A (zh) 热压机供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