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5966U -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5966U
CN217105966U CN202220915910.2U CN202220915910U CN217105966U CN 217105966 U CN217105966 U CN 217105966U CN 202220915910 U CN202220915910 U CN 202220915910U CN 217105966 U CN217105966 U CN 217105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rm
steel structure
supporting
linking arm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59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平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a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a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a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a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59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5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5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5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包括立柱、横杆、第一连接臂和支撑架,第一连接臂的两端与立柱相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与立柱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臂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固定孔,使得第一连接臂上的支撑底座能通过固定孔与墙体连接,从而使钢结构电梯井道与墙体产生连接,并被第一连接臂拉扯并固定于墙体,使其稳固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连接臂之间,使得支撑架能稳固的支撑住第一连接臂,该支承装置能增强整个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稳固性,即使常年日晒雨淋,立柱也依然稳固不易倾斜,并且该装置还能使用在已成型的钢结构电梯井道上,且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结构,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
目前,在安装钢结构电梯井道的过程中,电梯井道的结构大多是采用立柱和横杆的组合方式,而立柱是整个电梯井道纵向的支撑点,最常见的立柱安装方式有2种:一种是立柱预埋安装,另一种是打膨胀螺丝固定安装,但由于电梯立柱是整个钢结构电梯的重要环节,如此结构过于简单,比如户外的钢结构电梯井道需常年经历日晒风吹,可能会造成立柱倾斜、底座不稳等问题,直接影响该电梯的承重和乘坐人员的安全,因此有必要针对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纵向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的支撑立柱、外形美观、增加稳固性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支承装置包括立柱、横杆、第一连接臂和支撑架,所述立柱呈矩形方阵排列,所述横杆径向设置于所述立柱四周,所述第一连接臂为多个径向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两端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立柱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臂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截面直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两端与所述立柱侧面相连接,所述横杆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立柱侧面的径向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突出于所述立柱的边沿,所述支撑底座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正面与墙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所述膨胀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墙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截面直径,所述支撑架为X状、三角状、竖直状其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设置与所述立柱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支承装置上设置立柱、横杆、第一连接臂和支撑架,第一连接臂的两端与立柱相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与立柱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臂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固定孔,使得第一连接臂上的支撑底座能通过固定孔与墙体连接,从而使钢结构电梯井道与墙体产生连接,并被第一连接臂拉扯并固定于墙体,使其稳固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而支撑架设置于第一连接臂之间,使得支撑架能稳固的支撑住第一连接臂,该支承装置能增强整个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稳固性,即使常年日晒雨淋,立柱也依然稳固不易倾斜,并且该装置还能使用在已成型的钢结构电梯井道上,且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横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底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膨胀螺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立柱、2为横杆、3为第一连接臂、4为支撑架、5为支撑底座、6为固定孔、7为墙体、8为膨胀螺栓、9为第二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在结构简单的钢结构电梯井道上设置纵向支承装置,以增强整个电梯井道的稳固性,采用该支承装置包括立柱1、横杆2、第一连接臂3和支撑架4,立柱1呈矩形方阵排列,横杆2径向设置于立柱1四周,第一连接臂3为多个径向设置于立柱1上,第一连接臂3的两端与立柱1相连接,第一连接臂3的其中一面与立柱1的外侧面相贴合,第一连接臂3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5,支撑底座5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支撑底座5上设有固定孔6,固定孔6贯穿支撑底座5,支撑架4设置于第一连接臂3之间,支撑架4的顶面与第一连接臂3的底面相连接,支撑架4的底面与第一连接臂3的顶面相连接。
使得第一连接臂3的两端与立柱1相连接,第一连接臂3与立柱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臂3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5,支撑底座5上设有固定孔6,使得第一连接臂3上的支撑底座5能通过固定孔6与墙体7连接,从而使钢结构电梯井道与墙体7产生连接,并被第一连接臂3拉扯并固定于墙体7,使其稳固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而支撑架4设置于第一连接臂3之间,使得支撑架4能稳固的支撑住第一连接臂3,该支承装置能增强整个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稳固性,即使常年日晒雨淋,立柱1也依然稳固不易倾斜,并且该装置还能使用在已成型的钢结构电梯井道上,且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
参考图2所示,为了使横杆2与立柱1连接后,横杆2不会突出于立柱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横杆2的两端与立柱1侧面相连接,横杆2的截面直径小于立柱1侧面的径向宽度,使得横杆2的棱角不会影响到第一连接臂3与立柱1的连接固定。
参考图3所示,为了使第一连接臂3与墙体7连接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支撑底座5突出于立柱的边沿,支撑底座5的背面与第一连接臂3的底面相连接,支撑底座5的正面与墙体7相连接,使得立柱1能通过第一连接臂3上的支撑底座5,与墙体7产生连接并固定。
参考图4所示,为了使支撑底座5能牢固的安装于墙体7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支撑底座5上设有膨胀螺栓8,膨胀螺栓8的直径小于固定孔6的直径,膨胀螺栓8贯穿固定孔6与墙体7相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3通过支撑底座5上的膨胀螺栓8的固定,将与其连接的立柱1牢固的固定于墙体7上。
参考图5所示,为了支撑住第一连接臂3,增加支承装置与电梯井道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支撑架4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支撑架4为X状、三角状、竖直状其中任意一种,使得支撑架4将多个第一连接臂3连接为一体,并分摊整个电梯井道的重量,使其更加稳固,且能美化外观。
参考图6所示,为了更好的支撑住第一连接臂3,进一步加强整个钢结构电梯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采用第一连接臂3设置与立柱1的两侧,第一连接臂3上设有第二连接臂9,第二连接臂9的截面直径与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相同,第二连接臂9的两端与第一连接臂3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使得第一连接臂3、第二连接臂9和墙体7能形成一个包围圈将电梯井道包覆其中,电梯井道结构内的四根立柱1都能被该支承装置拉扯并固定于墙体7,使其稳固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安装该支承装置和电梯井道时,先将立柱1与横杆2连接,横杆2不得突出于立柱的两个侧面,避免影响安装第一连接臂3和轿厢的运行,再将第一连接臂3的一端与其中一根立柱1相连接,第一连接臂3上带有支撑底座5的一端与另一根立柱1相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接臂3安装于电梯井道的两个侧面,支撑底座5的底面与墙面保持平行并贴合;再将支撑架4安装固定于第一连接臂3之间,将第二连接臂9的两端连接到第一连接壁没有支撑底座5的一端,最后使用膨胀螺栓8通过固定孔6钉入墙体7内,完成安装,该支承装置能增强整个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稳固性,即使常年日晒雨淋,立柱1也依然稳固不易倾斜,并且该装置还能使用在已成型的钢结构电梯井道上,且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立柱(1)、横杆(2)、第一连接臂(3)和支撑架(4),所述立柱(1)呈矩形方阵排列,所述横杆(2)径向设置于所述立柱(1)四周,所述第一连接臂(3)为多个径向设置于所述立柱(1)上,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两端与所述立柱(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立柱(1)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臂(3)其中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支撑底座(5),所述支撑底座(5)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所述支撑底座(5)上设有固定孔(6),所述固定孔(6)贯穿所述支撑底座(5),所述支撑架(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之间,所述支撑架(4)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支撑架(4)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顶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的两端与所述立柱(1)侧面相连接,所述横杆(2)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立柱(1)侧面的径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5)突出于所述立柱(1)的边沿,所述支撑底座(5)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底座(5)的正面与墙体(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5)上设有膨胀螺栓(8),所述膨胀螺栓(8)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孔(6)的直径,所述膨胀螺栓(8)贯穿所述固定孔(6)与所述墙体(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所述支撑架(4)为X状、三角状、竖直状其中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设置与所述立柱(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臂(3)上设有第二连接臂(9),所述第二连接臂(9)的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臂(9)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的另一端的端面相连接。
CN202220915910.2U 2022-04-20 2022-04-20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Active CN217105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5910.2U CN21710596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5910.2U CN21710596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5966U true CN217105966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5910.2U Active CN217105966U (zh) 2022-04-20 2022-04-20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5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3109U (zh) 一种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
CN206759372U (zh) 一种双撑单柱光伏支架
CN217105966U (zh) 钢结构电梯井道纵向支承装置
CN215168026U (zh) 一种后浇悬空梁板的模板支撑结构
CN111980052B (zh) 一种电力施工桩基结构
CN111779356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挡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78912U (zh) 一种市政用折叠式护栏
CN209760944U (zh) 双曲线冷却塔筒壁施工用三脚架
CN204947958U (zh) 一种太阳能板支架结构
CN213014697U (zh) 一种转角悬挑结构及建筑结构
CN21247845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建筑斜支撑结构
CN210374121U (zh) 自平衡式柔性光伏板支架
CN209468934U (zh) 一种金属边框组件在屋顶上的安装结构
CN219012126U (zh) 一种抗风型电力铁塔
CN2604485Y (zh) 建筑用组合式脚手架
CN214620144U (zh) 光伏支架用摇摆机构
CN220451395U (zh) 一种构造式爬架附着支承装置
CN216340116U (zh) 一种新型的木框架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CN218301279U (zh) 一种具有稳定索杆机构的大跨距光伏支架
CN2097238U (zh) 框架用钢筋砼斜杆支撑抗震构件
CN219196927U (zh) 一种栏杆及具有该栏杆的桥体、建筑
CN218416246U (zh) 一种刚性及柔性共用光伏支架结构
CN218991099U (zh) 一种帐篷及其帐篷框架装置
CN217216411U (zh) 一种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
CN218455957U (zh) 一种固定式防倒标识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