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3279U -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3279U
CN217103279U CN202220869111.6U CN202220869111U CN217103279U CN 217103279 U CN217103279 U CN 217103279U CN 202220869111 U CN202220869111 U CN 202220869111U CN 217103279 U CN217103279 U CN 217103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shell
pipe
ai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91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91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3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3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3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板和曝气模块,所述的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立柱,且立柱呈对称式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连接,且安装板的外端面安装有气泵;所述的气泵配合进气管与输气管相连通,且输气管的顶端贯穿接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同时接头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输气管的顶端与主气阀相连通,且主气阀配合连管与盘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适用于环境检测实验用,同时整体为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壳体、接头和主气阀之间均可快速完成拆装,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曝气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曝气装置通过向污水中不断冲入新鲜空气,可以保持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促进水中的微生物呼吸使用,且可以降低污水中污泥絮体的沉积速度,降低超滤膜组件的堵塞速度。
而目前使用的BOD曝气设备整体结构简单,通常是通过在池底设置多个喷气口进行冲氧,喷气口通常是垂直向上的,因此空气在进入到污水中会自然垂直向上流动,混合效率较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BOD曝气设备整体结构简单,通常是通过在池底设置多个喷气口进行冲氧,喷气口通常是垂直向上的,因此空气在进入到污水中会自然垂直向上流动,混合效率较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板和曝气模块,所述的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立柱,且立柱呈对称式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连接,且安装板的外端面安装有气泵;所述的气泵配合进气管与输气管相连通,且输气管的顶端贯穿接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同时接头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输气管的顶端与主气阀相连通,且主气阀配合连管与盘管相连通;所述的曝气模块分别安装在盘管和主气阀的顶部,且曝气模块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同时传动轴的顶端贯穿曝气模块的顶部与搅拌轴相连接;每个所述的曝气模块的外壁上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单向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壳体的顶端为开口结构,且壳体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同时壳体与接头相连通;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内壁中部安装有氧含量检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接头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且排污阀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盘管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盘管的管径相同;四个所述的盘管均为环形结构,且四个盘管的长度从内向外递增,同时四个盘管之间配合连管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每个所述的盘管顶端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的曝气模块,且曝气模块的内部与盘管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传动轴呈螺旋形结构,且传动轴配合搅拌轴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适用于环境检测实验用,同时整体为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壳体、接头和主气阀之间均可快速完成拆装,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曝气模块,曝气模块为独立的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提高了装置在检修时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传动轴、单向气阀、搅拌轴,气流在穿过传动轴的过程中,会带动螺旋状的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设在曝气模块顶端的搅拌轴同步转动,且传动轴的转动速度与气流的速度呈正比,空气在进入到曝气模块的内部后会通过多个单向气阀向侧面喷出,配合转动的搅拌轴,提高空气与污水的接触范围,进而提高了曝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立柱,3-安装板,4-气泵,5-进气管,6-输气管, 7-接头,8-排污阀,9-排污管,10-主气阀,11-连管,12-盘管,13-曝气模块,14-传动轴,15-单向气阀,16-搅拌轴,17-氧含量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板3和曝气模块13,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立柱2,且立柱2呈对称式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2固定连接,且安装板3的外端面安装有气泵4;所述的气泵4配合进气管5与输气管6相连通,且输气管6的顶端贯穿接头7延伸至壳体 1的内部,同时接头7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的输气管6的顶端与主气阀10相连通,且主气阀10配合连管11与盘管12相连通;所述的曝气模块13分别安装在盘管12和主气阀10的顶部,且曝气模块13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14,同时传动轴14的顶端贯穿曝气模块13的顶部与搅拌轴 16相连接;每个所述的曝气模块13的外壁上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单向气阀1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整体为分体式的连接方式,壳体1、接头7和主气阀10之间均可快速完成拆装,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的顶端为开口结构,且壳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同时壳体1与接头7相连通;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内壁中部安装有氧含量检测模块1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氧含量检测模块17可以实时对污水中上层中的含氧量进行监测,提高实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头7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8,且排污阀8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污管9配合排污阀8便于在使用完成后对污水进行排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盘管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盘管12的管径相同;四个所述的盘管12均为环形结构,且四个盘管12的长度从内向外递增,同时四个盘管12之间配合连管11相互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盘管12均呈平行设置,通过四个盘管12配合若干个曝气模块13,提高了曝气时的覆盖面积,进而提高了曝气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盘管12顶端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的曝气模块13,且曝气模块13的内部与盘管12的内部相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曝气模块13均可进行独立拆装,提高了装置整体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14呈螺旋形结构,且传动轴14配合搅拌轴16组成转动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流穿过传动轴14时,会带动传动轴14和搅拌轴16同步转动,通过转动的搅拌轴16带动曝气模块13附近的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提高曝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实验用的污水倒入壳体1内部,随后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气泵4,配合进气管5和输气管6 将空气持续不断地输入主气阀10,此时启动主气阀10,气流通过连管11 流入盘管12中,最后同时进入到曝气模块13内部,在此过程中,气流带动传动轴14和搅拌轴16同步开始转动,同时空气穿过单向气阀15从侧面注入污水中,转动的搅拌轴16带动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启动氧含量检测模块17,通过氧含量检测模块17对污水中上层的含氧量进行监测,以观察污水中的含氧量的变化,在使用完成后断开外部电源,打开排污阀8,通过排污管9将污水排出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板(3)和曝气模块(13),所述的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立柱(2),且立柱(2)呈对称式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安装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2)固定连接,且安装板(3)的外端面安装有气泵(4);所述的气泵(4)配合进气管(5)与输气管(6)相连通,且输气管(6)的顶端贯穿接头(7)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同时接头(7)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的输气管(6)的顶端与主气阀(10)相连通,且主气阀(10)配合连管(11)与盘管(12)相连通;所述的曝气模块(13)分别安装在盘管(12)和主气阀(10)的顶部,且曝气模块(13)的内部安装有传动轴(14),同时传动轴(14)的顶端贯穿曝气模块(13)的顶部与搅拌轴(16)相连接;每个所述的曝气模块(13)的外壁上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单向气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端为开口结构,且壳体(1)的底部呈漏斗形结构,同时壳体(1)与接头(7)相连通;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内壁中部安装有氧含量检测模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7)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8),且排污阀(8)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盘管(12)的管径相同;四个所述的盘管(12)均为环形结构,且四个盘管(12)的长度从内向外递增,同时四个盘管(12)之间配合连管(11)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盘管(12)顶端均呈等间距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的曝气模块(13),且曝气模块(13)的内部与盘管(12)的内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14)呈螺旋形结构,且传动轴(14)配合搅拌轴(16)组成转动结构。
CN202220869111.6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Active CN217103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9111.6U CN217103279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9111.6U CN217103279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3279U true CN21710327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2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9111.6U Active CN217103279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3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94621A1 (zh)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1442233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处理曝气氧化池
CN217103279U (zh)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用bod曝气装置
CN211078590U (zh) 一种mbr膜曝气器及mbr膜曝气装置及mbr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12799808U (zh) 一种高效曝气池
CN2123749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双层曝气装置
CN210065328U (zh) 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
CN209872536U (zh) 一种潜水射流式曝气机
CN210103549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试验装置
CN210048554U (zh) 一种船载移动式纳米曝气发生装置
CN21073630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带有旋转推流作用的辐射状曝气装置
CN110078205A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试验装置
CN210237377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曝气机
CN209906474U (zh) 一种射流打氧曝气机
CN209476034U (zh) 一种蜂窝状高频旋流管道式混合器
CN110563131A (zh) 一种mbr膜曝气器及mbr膜曝气装置及mbr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13060384U (zh) 一种高效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20537595U (zh) 一种高适应性撬装式曝气装置
CN201634496U (zh) 外置气水混合膜生物反应器组件
CN212041732U (zh) 一种高效冲洗装置
CN214360464U (zh) 一种臭氧纯氧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CN215161387U (zh) 一种升流式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216737736U (zh) 组合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4847218B (zh) 一种气举装置
CN220745549U (zh) 一种缓解膜污染的mbr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501, No. 49, Wantai Road (No. 5 workshop),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501, No. 49, Wantai Road (No. 5 workshop),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ENGHAO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