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3171U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3171U
CN217103171U CN202123082522.5U CN202123082522U CN217103171U CN 217103171 U CN217103171 U CN 217103171U CN 202123082522 U CN202123082522 U CN 202123082522U CN 217103171 U CN217103171 U CN 21710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aphragm
cavity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2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
张涛
龚圆杰
何海
范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un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2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净水器。该净水器包括:无电增压泵和膜滤芯;无电增压泵中的增压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废水比连接净水器的废水口;泵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泵出水口;膜滤芯的废水端与净水器的废水口相连接;膜滤芯的纯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其中,净水器在制水时,有压力的水流经无电增压泵的驱动端时,将水的压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无电增压泵做功,将进入无电增压泵内的外部水源的水增压,从而获得比外部水源本身水压更高的膜前压力,提高了膜滤芯制水效率,同时更能适应较低水压的环境。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设备已成为一个趋势;现有净水设备常分为厨下净水器和台面净饮机,但是现有净水设备有以下缺点:
1常规净水器采用电动增压泵,噪声大,需要连接电源,对安装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2常规无泵无电净水器制水只能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制水,环境适应性不好,当自来水压力偏低时,无泵无电净水器制水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净水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
无电增压泵和膜滤芯;
所述无电增压泵包括:壳体,以为位于壳体中的驱动组件、增压组件;所述壳体还设置有驱动端进水口、驱动端出水口、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和所述驱动端出水口之间;
所述增压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端进水口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所述驱动组件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所述驱动组件的机械能,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机械能传输给所述增压组件,以使所述增压组件对从所述泵进水口吸入的水增压后从所述泵出水口流出;
所述驱动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废水比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废水口;
所述泵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泵出水口;所述膜滤芯的纯水端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所述膜滤芯的废水端,和/或,所述外部水源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相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包括:无电增压泵和膜滤芯;无电增压泵包括:壳体,以为位于壳体中的驱动组件、增压组件;所述壳体还设置有驱动端进水口、驱动端出水口、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驱动组件位于驱动端进水口和驱动端出水口之间;增压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端进水口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驱动组件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驱动组件的机械能,传动机构将机械能传输给增压组件,以使增压组件对从泵进水口吸入的水增压后从泵出水口流出;驱动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废水比连接净水器的废水口;泵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泵出水口;膜滤芯的废水端与净水器的废水口相连接;膜滤芯的纯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其中,净水器在制水时,有压力的水流经无电增压泵的驱动端时,将水的压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无电增压泵做功,将进入无电增压泵内的外部水源的水增压,从而获得比外部水源的本身水压更高的膜前压力,提高了膜滤芯制水效率,同时更能适应较低水压的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四面阀;
所述外部水源与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管路相连接;
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膜滤芯的纯水端与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管路相连接;
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置滤芯;
所述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桶;
所述压力桶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压力桶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压力桶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驱罐;
所述水驱罐包括纯水腔和自来水腔;
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水驱罐的自来水腔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
所述水驱罐的自来水腔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进水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所述外部水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包括:驱动腔、增压腔、进水腔和出水腔;
所述泵进水口位于所述进水腔中,所述泵出水口位于所述出水腔中;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腔内;
所述增压组件位于所述增压腔内,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凸轮、斜盘、隔膜、进水逆止阀和出水逆止阀;
所述隔膜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连接形成隔膜腔,所述隔膜腔设置隔膜腔进水口和隔膜腔出水口,所述隔膜腔进水口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所述隔膜腔出水口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所述进水腔和所述隔膜腔通过所述隔膜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腔与所述隔膜腔通过所述隔膜腔出水口连通;
所述隔膜靠近所述增压腔内部的一侧连接所述斜盘的端部;
所述凸轮与所述斜盘的非中心点相抵接,以在所述凸轮持续转动时,带动所述斜盘的两端依次沿着所述凸轮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隔膜沿所述斜盘的厚度方向发生形变,使所述隔膜腔扩容或压缩;
所述凸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驱动组件产生的机械能传输给所述凸轮,以使所述凸轮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和所述增压腔之间的壳体中开设安装孔;
所述传动机构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连接;
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呈密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组件还包括:隔膜紧固件;
所述隔膜紧固件压迫所述隔膜边缘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连接并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膜靠近所述增压腔内部的一侧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斜盘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所述隔膜腔;
每个所述隔膜腔均设置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和所述隔膜腔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
多个所述隔膜腔中每个所述隔膜腔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和一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每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
每个所述隔膜腔都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
所有所述隔膜腔的所述隔膜腔出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所述出水逆止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
每个所述隔膜腔都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
所有所述隔膜腔的所述隔膜腔进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所述进水逆止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水力涡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电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电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电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电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该净水器包括:
无电增压泵10和膜滤芯20;
无电增压泵10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中的驱动组件2、增压组件3;壳体1还设置有驱动端进水口111、驱动端出水口112、泵进水口131和泵出水口141;
示例的,驱动端进水口111、驱动端出水口112、泵进水口131和泵出水口141位于壳体1侧壁上。
驱动组件2位于驱动端进水口111和驱动端出水口112之间。
驱动组件2工作的原理为:驱动端进水口111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驱动组件2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驱动组件2的机械能。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传动机构包括:水力涡轮。
例如:水力涡轮包括但不限于佩顿涡轮机、法兰西斯涡轮机。
增压组件3和驱动组件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端进水口111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驱动组件2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驱动组件2的机械能,传动机构将机械能传输给增压组件3,以使增压组件3对从泵进水口131吸入的水增压后从泵出水口141流出;
驱动端出水口112通过第一废水比30连接净水器的废水口。
其中,第一废水比30的作用在于净水器制水时限制废水流速、保证膜滤芯20运行压力。
具体的,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驱动腔11、增压腔12、进水腔13和出水腔14;
泵进水口131位于进水腔13中,泵出水口141位于出水腔14中;
驱动组件2位于驱动腔11内;
增压组件3位于增压腔12内,增压组件3包括:凸轮31、斜盘32、隔膜33、进水逆止阀34和出水逆止阀35;
隔膜33与增压腔12的内壁连接形成隔膜腔36。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增压组件3还包括:隔膜紧固件37;
隔膜紧固件37压迫隔膜33边缘与增压腔12的内壁连接并密封,每一个隔膜33内的空间就是隔膜腔36。
隔膜腔36设置隔膜腔进水口和隔膜腔出水口,隔膜腔进水口设置进水逆止阀34,隔膜腔出水口设置出水逆止阀35;进水腔13和隔膜腔36通过隔膜腔进水口连通,出水腔14与隔膜腔36通过隔膜腔出水口连通;
增压组件3包含若干个隔膜腔36,同时也包含了隔膜腔36的附属结构。
具体的,增压泵中可以包括多个隔膜腔36;每个隔膜腔36均设置隔膜腔进水口和隔膜腔出水口。
具体的:
多个隔膜腔36中每个隔膜腔36包含一个隔膜腔进水口和一个隔膜腔出水口,每个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进水逆止阀34,每个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出水逆止阀35;
或者,
每个隔膜腔36都包含一个隔膜腔进水口,每个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进水逆止阀34;
所有隔膜腔36的隔膜腔出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出水逆止阀35;
或者,
每个隔膜腔36都包含一个隔膜腔出水口,每个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出水逆止阀35;
所有隔膜腔36的隔膜腔进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进水逆止阀34。
当凸轮31转动一周,所有的隔膜腔36都完成一次输水循环。
隔膜33靠近增压腔12内部的一侧连接斜盘32的端部。
示例的,隔膜33靠近增压腔12内部的一侧的中间部分连接斜盘32的端部。
凸轮31与斜盘32的非中心点相抵接,以在凸轮31持续转动时,带动斜盘32的两端依次沿着凸轮31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隔膜33沿斜盘32的厚度方向发生形变,使隔膜腔36扩容或压缩;
凸轮31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组件2连接,以使传动机构将驱动组件2产生的机械能传输给凸轮31,以使凸轮31转动。
其中,增压组件3采用隔膜泵的原理,是一种脉冲式容积泵,其驱动力来自于驱动组件2。
增压组件3在工作时,凸轮31转动,不断在斜盘32非中心的一个点压迫斜盘32的某一边向前运动、对应的一边向后运动。凸轮31持续转动时,斜盘32如跷跷板一样往复地运动。
斜盘32与隔膜33的尾部连接,隔膜33被斜盘32驱动而往复运动而驱动。
当隔膜33受斜盘32作用、向斜盘32方向运动时,此时隔膜腔36内容积增加、压力降低,对应隔膜腔36的进水逆止阀34打开,而出水逆止阀35关闭,此时水进入到隔膜腔36内。
当隔膜33受斜盘32作用、背向斜盘32方向运动时,此时隔膜腔36内容积减小、压力升高,对应隔膜腔36的进水逆止阀34关闭,而出水逆止阀35打开,此时水排出到隔膜腔36,水压增压。
隔膜腔36容积增压吸水,容积减小排水,就是隔膜腔36一次完整的输水循环。
隔膜腔36在斜盘32作用下,往复运动,容积也往复变化,不断地完成输水循环,就可以持续不断地向泵出水口141输出增压的水。
具体的,增压泵的驱动组件2在不断进水而驱动传动机构转动时,传动机构通过凸轮31驱动斜盘32往复运送,增压组件3的隔膜腔36不断地完成输水循环,从而源源不断地输水,同时为出水增压。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驱动腔11和增压腔12之间的壳体1中开设安装孔15;
传动机构穿过安装孔15,且传动机构的一端与驱动组件2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凸轮31连接;
安装孔15与传动机构之间呈密封状态。
通过将安装孔15与传动机构密封,可以避免驱动腔11中的水进入增压腔12内,造成增压组件3损坏。
泵进水口131连接外部水源;膜滤芯20的进水端a连接泵出水口141;膜滤芯20的纯水端c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膜滤芯20的废水端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净水器制水时,位于净水器出水口处的龙头打开,自来水经过无电增压泵10、通过膜滤芯20过滤后会有废水产生,废水流到无电增压泵10的驱动端进水口111后经由驱动端出水口112以及第一废水比30流出,膜滤芯20制备的纯水通过净水器出水口流出。
净水器在制水时,废水流经无电增压泵10的驱动组件2时,将废水的压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无电增压泵10做功,将进入无电增压泵10内的自来水增压,从而获得比自来水本身水压更高的膜前压力,提高了膜滤芯20制水效率,同时更能适应较低水压的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部水源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
在外部水源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时,如图4所示,膜滤芯20的废水端b还可以通过第二废水比31与净水器的废水口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无电增压泵10运行的水为外部水源的水,通过调节驱动无电增压泵10运行支路水流量可以调节无电增压泵10转速,从而调节膜前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膜滤芯20的废水端和外部水源均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
在膜滤芯20的废水端和外部水源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时,如图5所示,膜滤芯20的废水端b还可以通过第一逆止阀32与净水器的废水口相连接。
将废水和一部分外部水源的水结合汇合起来,一起驱动无电增压泵10,从而让无电增压泵10转速更大,膜前压力更高,制水效率更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包括:无电增压泵和膜滤芯;无电增压泵包括:壳体,以为位于壳体中的驱动组件、增压组件、壳体还设置有驱动端进水口、驱动端出水口、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驱动组件位于驱动端进水口和驱动端出水口之间;增压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端进水口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驱动组件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驱动组件的机械能,传动机构将机械能传输给增压组件,以使增压组件对从泵进水口吸入的水增压后从泵出水口流出;驱动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废水比连接净水器的废水口;泵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泵出水口;膜滤芯的废水端与净水器的废水口相连接;膜滤芯的纯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其中,净水器在制水时,有压力的水流经无电增压泵的驱动端时,将水的压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无电增压泵做功,将进入无电增压泵内的外部水源的水增压,从而获得比外部水源的本身水压更高的膜前压力,提高了膜滤芯制水效率,同时更能适应较低水压的环境,并解决了净水器增压泵需要电力的问题;进一步还解决无泵无电净水器不能适应较低水压环境的弊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还包括:四面阀40;
外部水源与四面阀40的第一输入端d通过管路相连接;
四面阀40的第一输出端e通过管路与泵进水口131相连接;
膜滤芯20的纯水端与四面阀40的第二输入端f通过管路相连接;
四面阀40的第二输出端g通过管路与净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
其中,四面阀40有纯水腔和自来水腔,其原理类似于电磁阀,即是当关闭净水器的出水口,纯水侧压力增加,纯水腔膜片胀大,压迫自来水腔膜片,自来水腔膜片封住外部水源进水。
净水器制水时,位于净水器出水口处的龙头打开,纯水侧压力降低、四面阀40的自来水侧打开,自来水经过无电增压泵10、通过膜滤芯20后会有废水产生,废水流到无电增压泵10的驱动端后通过废水比流出,膜滤芯20制备的纯水通过净水器出水口流出。
具体的,本公开为采用无电增压泵10和四面阀40的无电净水器。本净水器运行时,无电增压泵10利用排放废水的压能为自来水增压,从而达到比常规无电无泵净水器更高的膜前压力,制水效果更好,同时还拥有常规无电无泵净水器近似的制水无噪音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和8所示,
外部水源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包括:四面阀40的第一输出端还与驱动端进水口111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还包括:前置滤芯50;
外部水源连接前置滤芯50的进水端;
四面阀4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前置滤芯50的出水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还包括:压力桶60;
压力桶60的进水管连接四面阀40的第二输出端;
压力桶60的出水管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还包括:后置滤芯70;
压力桶60的出水管连接后置滤芯70的进水端;
后置滤芯70的出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
在四面阀40的进水管路上增加了自来水预过滤的前置滤芯50,在四面阀40的纯水腔后增加了压力桶60和后置滤芯70,采用压力桶60蓄水,让取水时出水更多。压力桶60后还有后置滤芯70,用于改善口感。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为了避免纯水回流,在膜滤芯20的纯水口与四面阀40的第二输入端之间还设置了第二逆止阀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还包括:水驱罐80;
水驱罐80包括纯水腔和自来水腔;
水驱罐80的纯水腔的进水管连接四面阀40的第二输出端;
水驱罐80的纯水腔的出水管连接后置滤芯70的进水端;
水驱罐80的自来水腔的进水管连接前置滤芯50的出水端;
水驱罐80的自来水腔的出水管连接四面阀40的第一输入端。
水驱罐80的纯水腔内储存纯水,自来水腔储存外来水源。
该净水器取纯水时,外来水源的水压将纯水腔内的纯水压出。当该净水器的水驱罐80制水时,纯水腔压迫自来水腔,将自来水腔内的外来水源的水挤到膜滤芯20内用于制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泵进水口131通过电磁阀90连接外部水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电增压泵和膜滤芯;
所述无电增压泵包括:壳体,以为位于壳体中的驱动组件、增压组件;所述壳体还设置有驱动端进水口、驱动端出水口、泵进水口和泵出水口;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和所述驱动端出水口之间;
所述增压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端进水口流入的有压力的水流会对所述驱动组件做功,以将水流的压能转化为所述驱动组件的机械能,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机械能传输给所述增压组件,以使所述增压组件对从所述泵进水口吸入的水增压后从所述泵出水口流出;
所述驱动端出水口通过第一废水比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废水口;
所述泵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膜滤芯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泵出水口;所述膜滤芯的纯水端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所述膜滤芯的废水端,和/或,所述外部水源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面阀;
所述外部水源与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管路相连接;
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泵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膜滤芯的纯水端与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管路相连接;
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驱动端进水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滤芯;
所述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桶;
所述压力桶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压力桶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压力桶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端连接净水器的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驱罐;
所述水驱罐包括纯水腔和自来水腔;
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端;
所述水驱罐的自来水腔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端;
所述水驱罐的自来水腔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四面阀的第一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进水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所述外部水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驱动腔、增压腔、进水腔和出水腔;
所述泵进水口位于所述进水腔中,所述泵出水口位于所述出水腔中;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驱动腔内;
所述增压组件位于所述增压腔内,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凸轮、斜盘、隔膜、进水逆止阀和出水逆止阀;
所述隔膜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连接形成隔膜腔,所述隔膜腔设置隔膜腔进水口和隔膜腔出水口,所述隔膜腔进水口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所述隔膜腔出水口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所述进水腔和所述隔膜腔通过所述隔膜腔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腔与所述隔膜腔通过所述隔膜腔出水口连通;
所述隔膜靠近所述增压腔内部的一侧连接所述斜盘的端部;
所述凸轮与所述斜盘的非中心点相抵接,以在所述凸轮持续转动时,带动所述斜盘的两端依次沿着所述凸轮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所述隔膜沿所述斜盘的厚度方向发生形变,使所述隔膜腔扩容或压缩;
所述凸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驱动组件产生的机械能传输给所述凸轮,以使所述凸轮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和所述增压腔之间的壳体中开设安装孔;
所述传动机构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轮连接;
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呈密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还包括:隔膜紧固件;
所述隔膜紧固件压迫所述隔膜边缘与所述增压腔的内壁连接并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靠近所述增压腔内部的一侧的中间部分连接所述斜盘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隔膜腔;
每个所述隔膜腔均设置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和所述隔膜腔出水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隔膜腔中每个所述隔膜腔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和一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每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隔膜腔都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进水口均设置所述进水逆止阀;
所有所述隔膜腔的所述隔膜腔出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所述出水逆止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隔膜腔都包含一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每个所述隔膜腔出水口均设置所述出水逆止阀;
所有所述隔膜腔的所述隔膜腔进水口相连通、共用一个所述进水逆止阀。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水力涡轮。
CN202123082522.5U 2021-12-09 2021-12-09 净水器 Active CN21710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2522.5U CN217103171U (zh) 2021-12-09 2021-12-09 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2522.5U CN217103171U (zh) 2021-12-09 2021-12-09 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3171U true CN217103171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2522.5U Active CN217103171U (zh) 2021-12-09 2021-12-09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3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14662U (zh) 增压泵及净水器
CN202265462U (zh) 一种采用柱塞泵的能量回收淡化系统
CN109368874A (zh) 一种波浪能蓄能辅助海水淡化系统
CN217103171U (zh) 净水器
CN108176227A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能量回收泵及其应用
CN114105255A (zh) 净水器
CN211111196U (zh) 滤芯和净水机
CN217873234U (zh) 一种自增压能量回收高压泵
CN205243755U (zh) 射流泵组件
CN110697844A (zh) 滤芯和净水机
CN110805546A (zh) 一种新型齿轮换向减磨损式隔膜泵
CN115182863A (zh) 微型柱塞泵
CN111486085A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201513310U (zh) 一种往复活塞泵
KR100282189B1 (ko) 모터의 진동을 이용한 승압펌프
CN212318262U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208229668U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能量回收泵
CN208803974U (zh) 一种多缸活塞式低压水泵
CN108862479B (zh) 风力海水淡化系统
CN117263320B (zh) 一种海水反渗透净化能量回收系统和能量回收方法
CN217926182U (zh) 微型柱塞泵
CN219605529U (zh) 一种高端双泵头Hydro液压隔膜计量泵
CN219062009U (zh) 一种增压泵
CN212838266U (zh) 一种增压隔膜泵的泵体装置
CN216767676U (zh) 一种微型dc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