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2072U -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2072U
CN217092072U CN202220212092.XU CN202220212092U CN217092072U CN 217092072 U CN217092072 U CN 217092072U CN 202220212092 U CN202220212092 U CN 202220212092U CN 217092072 U CN217092072 U CN 217092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gular
regular triangular
magnetic beads
magnetic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20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润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2120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2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2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2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包括五个基本组件,所述五个基本组件分别为立方体、正四面体、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直角正三棱柱和全等边正三棱柱,每个基本组件的各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每个磁珠容纳空腔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磁珠。本实用新型的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在各基本组件对合时,不会出现偏差错位,使得磁力体积木更适合搭出复杂图形。

Description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背景技术
首先,重申一下构成立体积木的五个基本组件:
请参阅图1,立方体顶点之间的细线表示一种切剖,如此可以对立方体进行四次切剖,得到AD'CB'、B'D'AC'、ABCD、B'D'CA'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前三个字母为正三角形面)和一个正四面体ACD'B'。
请参阅图2,如果对立方体相对两面一对平行的对角线,如AB及DC进行切剖,则可得到两个直角正三棱柱AGB-DHC及AEB-DFC。
请参阅图3,表示对立方体的一种特殊切剖,可以得到全等边正三棱柱AEB-DFC。
经过对立方体进行上述三种切剖之后,包括立方体,得到了五个基本单元,他们是:1、立方体;2、正四面体;3、等腰直角正三棱锥;4、直角正三棱柱;5、全等边正三棱柱。
申请人把这五个基本单元称之为构建立体积木的五个基本组件。
在介绍磁珠各边中点布局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磁珠替代磁片的原理及磁珠在两面对合时的工作过程。
早先的磁力体设计基本组件表面采用磁片。下面针对四面体说明磁片的分布:在每一个三角形表面按N、S、N、S、N、S顺序放置6片磁片,而每一个正方形需要8片,如此,一个四面体要放置24片磁片,一个立方体则需要48片磁片,字母N或S表示磁极向外表面。当两个相同的平面对合时,对合面的磁片均NS极对合,两个对合面相互吸引。
一个正四面体和4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可对合吸引成一个小立方体,所需磁片为120片,如果由8个这样立方体组成两阶(2*2*2)大立方体(磁力体),则需要960片磁片,磁材成本高昂,难于接受。使用磁珠完全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
下面从正四面体顶角放置磁珠说明磁珠的径向磁极与偏磁场的作用。
当两个正四面体的正三角形表面对合时,两表面内的磁珠立即调整磁极,N或S极垂直于表面并相互吸引。若此时N极指向表面,则径向磁极S极垂直向内。此时S极向内的磁力线的方向不完全是径向的,会有散射产生偏磁场。在前两个正四面体对合吸引的条件下,当第三个正四面体参与对合,由于在某个顶角前两个磁珠已经NS极相互吸引了,准备对合的第三个磁珠可以通过前两个磁珠产生的偏磁场的极性调整自身的N或S极,与前两个磁珠相吸。当然,偏磁场产生的吸引力较弱。另外,顶角放置磁珠的方法还有上文述及的缺陷,但是,相比于磁片结构的磁力体,顶角磁珠磁力体大大降低了磁材。如果用直径5mm磁珠每粒0.2元进行计算,则磁珠型两阶磁力体需要160粒,费用32元;磁片型两阶磁力体需要960片,即使按每片0.08元计价,一个磁片型两阶磁力体的费用为76.8元,可谓不可承受之重!无可置疑,磁片型结构是最好的,但生产成本是不能接受的。
申请人在CN202120134347.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构成立体积木的五个基本组件的磁力体连接结构,阐述了磁珠放置在五个基本组件内部各个顶角及正三角形中心的设计方法。这一方法极大降低了原设计磁片的成本。但是,磁珠放置在顶角有结构缺陷。当形体为直顶角时,磁珠可以放置在最顶角的位置,比如立方体,每个正方形表面四个磁珠的中心点均可构成小于形面的正方形,当两个形面对合时,形成两正方形面的完全对合。
然而,采用这种结构的直角正三棱柱不是这样。请参阅图4和图5,直角正三棱柱形的磁力体积木在进行组合时均有错位,此时,尽管直角正三棱柱形的磁力体积木的两个正方形面的磁珠对合,但有一对磁珠在两面角45°顶角处被侧向挤压,使得四个磁珠的中心点不能构成一个正方形,导致对合偏差。
而且,设定五个基本组件称为一次组件,而把由一次组件对合形成的组件称为二次组件。请参阅图6,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对合构成的正四棱锥是一个二次组件。如果将两个正四棱锥(二次组件)在正方形面进行对合就可以构成较为复杂的正八面体,把正八面体也称为二次组件。将两个正四棱锥(二次组件)进行正方形面对合时,各个正方形面的六对磁珠已经NS极配对,若对合的另一个正四棱锥也是同样的NS极配对,则两者对合不是吸引而是排斥!不利于复杂图形结构搭建。
综上,顶角磁珠设计至少有两个缺陷:
(1)多个基本组件对合会产生磁珠极性锁死现象:当锁死面与另一个形状相同的锁死面对合时,很可能两面相互排斥。比如先用八个直角等腰正三棱锥搭成底面为正方形的两个正四棱锥,然后再用两个正四棱锥搭成一个正八面体。此时,两个正方形面内的磁珠极性都被死锁,当把两个正方形面对合时,往往相互排斥。解决的办法是:拆开一个正四棱锥,之后,将一个一个的直角等腰正三棱锥对合于另一个正四棱锥的正方形底面。这是因为单一直角等腰正三棱内的磁珠没有锁死,其对合的磁珠会根据被死锁磁珠的极性自动调整,使得两个磁珠相互吸引。如此,再完成其余三个直角等腰正三棱锥的对合,就可以搭成正八面体了。这是磁珠类磁力体的缺陷,磁片类的磁力体没有这个问题。
(2)第二个是结构性的缺陷:对直角正三棱柱而言,会产生形体对合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磁力体对合偏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在各基本组件对合时,不会出现偏差错位,使得磁力体积木更适合搭出复杂图形。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包括五个基本组件,其中,所述五个基本组件分别为立方体、正四面体、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直角正三棱柱和全等边正三棱柱,每个基本组件的各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每个磁珠容纳空腔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磁珠。
上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中,每个磁珠容纳空腔与相应的棱边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相切,相切处开口或保留一层薄面;每个磁珠容纳空腔在基本组件内的其余部分封闭。
上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中,在基本组件为立方体时,所述立方体的12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立方体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在基本组件为正四面体时,所述正四面体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正四面体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在基本组件为等腰直角正三棱锥时,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在基本组件为直角正三棱柱时,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长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构成一个正方形;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中,其中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一一对应位于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
在基本组件为全等边正三棱柱时,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上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中,在所有基本组件中,任意两个相同的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长方形表面和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
本实用新型的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在各基本组件对合时,不会出现偏差错位,使得磁力体积木更适合搭出复杂图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立方体的第一种切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方体的第二种切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立方体的第三种切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两个正三棱柱进行组合时的对合偏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两个正三棱柱构成的立方体的正方形面与另一个正三棱柱的长方形面对合偏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对合成的正四棱锥的底面图;
图7为磁珠设置在正方体各棱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的结构图;
图8为图7的展开平面图;
图9为磁珠设置在正四面体各棱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展开平面图;
图11为磁珠设置在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各棱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的展开平面图;
图13为磁珠设置在直角正三棱柱各棱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的展开平面图;
图15为磁珠设置在全等边正三棱柱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的结构图;
图16为图15的展开平面图;
图17为两种不同磁珠放置方式的正三棱柱的正方形面对合时的对比示意图;
图18为两种不同磁珠放置方式的两个正三棱柱构成的立方体的正方形面与另一个正三棱柱的长方形面对合时的对比示意图;
图19为两种不同磁珠放置方式的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对合成的正四棱锥的底面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7和图16,构成立体积木的五个基本组件分别为立方体、正四面体、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直角正三棱柱和全等边正三棱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包括五个基本组件,五个基本组件分别为立方体、正四面体、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直角正三棱柱和全等边正三棱柱,每个基本组件的各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每个磁珠容纳空腔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磁珠。每个磁珠容纳空腔与相应的棱边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相切,相切处开口或保留一层薄面,以便增强磁珠的吸引力;每个磁珠容纳空腔在基本组件内的其余部分封闭。
在基本组件为立方体时,立方体的12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立方体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7和图8,立方体ABCD-A'B'C'D'中,所有的磁珠容纳空腔分为上、中、下三层,I、J、K、L表示上表面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上层),Q、R、S、T表示四根立柱构成的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中层);M、N、Q、P表示下表面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下层),磁珠容纳空腔略大于待放置磁珠的直径,以便磁珠可在磁珠容纳空腔内转动。这里,为了避免磁珠逃逸,各磁珠容纳空腔在立方体内是封闭的。每个磁珠容纳空腔和相邻的正方形外表面相切,相切处可开口也可保留较薄的一层表面,以便增强磁珠的吸引力。由于12个磁珠均放置在各棱边中点的位置,因此立方体每个正方形面上的四个磁珠的球心点均可构成一个正方形,两两相等,对合时可完整相吸。
图8是图7的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字母及磁珠的位置与图7中对应,可应用于平面的3d打印以及模具设计。
在基本组件为正四面体时,正四面体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正四面体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正四面体ACD'B中,M、O、P表示是正四面体AB、AC、AD'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N、R、Q为正四面体BC、CD'、D'B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上述磁珠容纳空腔略大于待放置磁珠的直径,以便磁珠可在空腔内转动。这里,各磁珠容纳空腔在正四面体内是封闭的,以免磁珠逃逸。磁珠容纳空腔和相邻的正三角形外表面相切,相切处可开口也可保留较薄的一层表面,以便增强磁珠的吸引力。每正三角形表面内的三个磁珠的球心点构成一个较小的正三角形,当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面对合时,两面可完整相吸。
图10是图9的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字母及磁珠的位置与图9中对应,可应用于平面的3d打印以及模具设计。
在基本组件为等腰直角正三棱锥时,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11和图12,M、O、P表示是等腰直角正三棱锥AB、AC、AD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N、R、Q为等腰直角正三棱锥BC、CD、DB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上述磁珠容纳空腔略大于待放置磁珠的直径,以便磁珠可在空腔内转动。这里,各磁珠容纳空腔在等腰直角正三棱锥体内是封闭的,以免磁珠逃逸,磁珠容纳空腔和相邻的三角形外表面相切,相切处可开口也可保留较薄的一层表面,以便增强磁珠的吸引力。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B、BDC及DCA面内各棱边的三个磁珠构成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当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面对合时,两面可完整相吸。而在正三角形ABC面内各棱边的三个磁珠构成正三角形,除了两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面对合相吸之外,也能够与正四面体的正三角形面对合相吸。
图12是图11的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字母及磁珠的位置与图11中对应,可应用于平面的3d打印以及模具设计。图12中AB、BC、CA棱边中的大圆将两个小圆分开距棱边一定距离,其原因是:当图12的平面折叠成如图11的等腰直角正三棱锥时,由于该棱的两面角较小只有54.5°,磁珠不能近棱放置,需离棱一段距离。
在基本组件为直角正三棱柱时,直角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直角正三棱柱的长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构成一个正方形;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中,其中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一一对应位于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
具体地,请参阅图13和图14,直角正三棱柱DCF-ABE中,所有的磁珠容纳空腔分为前、中、后三层,T、O、S表示前表面DCF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前层);P、N、U表示纵向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中层);M、R、Q表示后表面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后层)。以上磁珠容纳空腔略大于待放置磁珠的直径,以便磁珠可在空腔内转动。这里,各磁珠容纳空腔在直角正三棱柱内是封闭的,以免磁珠逃逸,磁珠容纳空腔和相邻的外表面相切,相切处可开口也可保留较薄的一层表面,以便增强磁珠的吸引力。
在图13长方形ABCD面上,磁珠M、N、O、P的中心相连后构成一个与立方体的各正方形表面上四磁珠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因此两个直角正三棱柱的长方形表面除了两者转动0°、90°、180°、270相吸之外,还能够与立方体的各正方形表面相吸,磁珠具体位置参见图14;图13中两个等腰直角三角面上的磁珠与等腰直角正三棱锥面上的磁珠位置一致,从而不同形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面可面面相吸;由于正三棱柱中45°两面角的原因,图13中两个正方形面上的P、N两粒磁珠不能近棱放置,因此正方形面上的四粒磁珠如图14所示,不是一个正方形,但是其中三粒磁珠一一对应地在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从而这一偏差不影响与任意两个正方形面或长方形面的对合。
图14是图13的直角正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字母及磁珠的位置与图13中对应,可应用于平面的3d打印以及模具设计。图14中AD、BC棱边中的大圆将两个小圆分开距棱边一定距离,原因跟图12中的类似。
在基本组件为全等边正三棱柱时,全等边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15和图16,全等边正三棱柱FCD-EBA中,S、O、T表示全等边正三棱柱的前正三角形表面上的FC、CD、DF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U、N、P表示全等边正三棱柱的EF、BC、AD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而R、M、Q表示后正三角形表面上的EB、BA、AE各棱边中点的磁珠容纳空腔。所有磁珠容纳空腔略大于待放置磁珠的直径,以便磁珠可在磁珠容纳空腔内转动。
图16是图15的全等边正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字母及磁珠的位置与图15中对应。全等边正三棱柱的侧面是三个正方形面,其两面角均为60°,该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所有的正方形面均能够与其他组件的正方形面对合相吸。全等边正三棱柱中的两个正三角形面的尺寸较正四面体及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面小,因此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正三角形面不能与正四面体及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面对合相吸,只能全等边正三棱柱之间的正三角形面对合相吸。也即尺寸相同的正三角形面才能对合相吸。
在所有基本组件中,任意两个相同的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长方形表面和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
将磁珠放置在五个基本组件各棱边的中点可以克服磁珠放置在各顶角的结构缺陷。下面通过两种图形对比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7,两个直角正三棱柱在正方形面某个方向对合的视图,两边是两个对合的45°直角三角形面,垂直方向的对合面是正方形(不可见)。左图中磁珠放置在直角正三棱柱内各个顶角,右图中磁珠放置在正三棱柱内各棱边的中点。当两个直角正三棱柱的正方形面在某个方向对合时,左图中由于磁珠相互对合,两个形体产生明显偏差,右图中由于四个棱边上对应的4粒磁珠的对合,两个形体也完全对合,不会产生偏差。
请参阅图18,两个直角正三棱柱构成的立方体的正方形面与一个直角正三棱柱的长方形面对合视图,左图中磁珠放置在直角正三棱柱内各个顶角,右图中磁珠放置在直角正三棱柱内各棱边的中点。当两者对合时,左图中由于立方体的正方形面一侧两粒磁珠与直角正三棱柱长方形面一侧两粒磁珠的对合,两个形体产生明显偏差,而右图中,由于四个棱边上对应的4粒磁珠的对合,两个形体可中线对称相吸,不会产生偏差。
请参阅图19,正方形是由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对合成的正四棱锥的底面图。左图中磁珠放置在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内各个顶角,右图中磁珠放置在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内各棱边的中点。这里把五个基本组件称为一次组件,而把由一次组件对合形成的组件称为二次组件。四个等腰直角正三棱锥对合构成的正四棱锥是一个二次组件。如果将两个正四棱锥在正方形面进行对合就可以构成较为复杂的正八面体,把正八面体也称为二次组件。将左图中的两个正四棱锥进行正方形面对合时,各个正方形面的六对磁珠已经NS极配对,若对合的另一个正四棱锥也是同样的NS极配对,则两者对合不是吸引而是排斥!右图中的结构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从右图可以看出,正四棱锥得到正方形底面各棱中点的磁珠均是独立的(参见图19右图中的M、N、O、P),没有其他磁珠与之纠缠,因此该磁珠在空腔内可自由转动。当具有同样特性的磁珠与之对合,比如与右图同样的两个正四棱锥对合时,相对的磁珠在各自空腔内自行转动以便NS极相互吸引,构成正八面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是申请人对CN202120134347.0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缺陷的修正,在各基本组件对合时,不会出现偏差错位,使得磁力体积木更适合搭出复杂图形。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包括五个基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基本组件分别为立方体、正四面体、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直角正三棱柱和全等边正三棱柱,每个基本组件的各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磁珠容纳空腔,每个磁珠容纳空腔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磁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特征在于,每个磁珠容纳空腔与相应的棱边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相切,相切处开口或保留一层薄面;每个磁珠容纳空腔在基本组件内的其余部分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特征在于,在基本组件为立方体时,所述立方体的12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立方体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在基本组件为正四面体时,所述正四面体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正四面体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在基本组件为等腰直角正三棱锥时,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6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直角正三棱锥的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在基本组件为直角正三棱柱时,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长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构成一个正方形;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直角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中,其中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一一对应位于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
在基本组件为全等边正三棱柱时,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9条棱边的中点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磁珠容纳空腔;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三角形表面上对应的三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所述全等边正三棱柱的每个正方形表面上对应的四个磁珠的球中心点均构成一个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其特征在于,在所有基本组件中,任意两个相同的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任意长方形表面和正方形表面在对合时完整相吸。
CN202220212092.X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Active CN217092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092.XU CN21709207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092.XU CN21709207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2072U true CN21709207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2092.XU Active CN217092072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2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92319A (en) Building blocks
US3659360A (en) Regular and semi-regular polyhedrons constructed from polyhedral components
US6921314B2 (en) Intercleaving spatially dichotomized polyhedral building blocks and extensions
US6379212B1 (en) System and set of intercleaving dichotomized polyhedral elements and extensions
US4551726A (en) Omni-directional radar and electro-optical multiple corner retro reflectors
US6129605A (en) Modular base units for a toy building set
US5947787A (en) Modular lattice substructure for a toy building set
CN217092072U (zh) 一种磁珠设置在各边中点处的磁力体积木
EP1459790B1 (en) Modular buildings for a toy building set
US5540013A (en) Stellate hinged polygons forming a family of complex polyhedrons having discrete interiors and exteriors
US5924905A (en) Modular terrain for a toy building set
CN209771348U (zh) 一种平面结构的立体积木
CA2430068A1 (en) Construction members for three-dimensional assemblies
CN209967687U (zh) 一种任意拼接磁模块积木
US4686800A (en) Geometric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4181793U (zh) 一种构成立体积木的五个基本组件的磁力体连接结构
US20230311016A1 (en) Toy construction kit and tile
CN109821257B (zh) 一种平面结构的立体积木
CN217092073U (zh) 玩具拼接片
CN202563756U (zh) 基于燕尾榫和条形圆头榫方式连接的几何体拼搭模型
Thomas et al. Patterned Polyhedra: Tiling the Platonic Solids
CN214075054U (zh) 一种新型磁力方块积木
CN206444193U (zh) 一种磁力棒积木的连接装置
CN111603756A (zh) 一种具有连接锁定结构的七巧板
CN21748973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积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