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036U -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036U
CN217090036U CN202121187162.2U CN202121187162U CN217090036U CN 217090036 U CN217090036 U CN 217090036U CN 202121187162 U CN202121187162 U CN 202121187162U CN 217090036 U CN217090036 U CN 21709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ushing element
elastic
rebounding
he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71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871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包括反弹支架、弹性元件和推移元件;反弹支架上设有心形滑槽、控制电路板、供电元件和复位驱动组件;弹性元件分别弹性作用在反弹支架和推移元件上;推移元件与复位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且其上设有活动件;推移元件通过弹性元件弹性伸缩滑动在反弹支架上、且在滑动时驱动活动件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控制电路板通过供电元件获取工作用电、且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推移元件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复位驱动组件通过控制电路板的控制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复位驱动组件在推移元件闭合时通过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复位至初始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11269467U在2020年8月18日公开一种按压反弹简装结构,它包括按压反弹装置,该按压反弹装置包括外壳、弹性件和滑动件,外壳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心形滑槽,弹性件一端弹性作用在外壳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滑动件上,滑动件上设置有滑移部、且通过滑移部和弹性件的配合朝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的轨迹弹性伸缩滑动和/或定位在外壳上,连接孔内设置有第一孔内定位部和第二孔内定位部,滑动件上设置有滑入定位部和滑出定位部,并通过滑入定位部和滑出定位部分别滑动定位在第一孔内定位部、第二孔内定位部上。据称,上述结构能有效地简化按压反弹装置的整体结构,缩小整体体积,从而降低按压反弹装置的生产及装配成本,同时还减少了其在装配时所占用的家具内部的存放空间;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按压反弹装置在打开后只能通过人工进行关闭复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包括反弹支架、弹性元件和推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支架上设置有心形滑槽、控制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供电元件和复位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弹性作用在反弹支架和推移元件上;所述推移元件与复位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推移元件通过弹性元件弹性伸缩滑动在反弹支架上、且在滑动时驱动活动件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供电元件获取工作用电、且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推移元件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复位驱动组件通过控制电路板的控制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在推移元件闭合时通过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复位至初始位置。
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轮、传动杆和驱动件;所述电机与传动轮驱动连接、且二者一体式模块化设置;所述传动轮与传动杆传动连接,传动杆与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电机、传动轮、传动杆的配合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复位驱动组件还包括装配壳体;所述电机和传动轮分别设置在装配壳体内、且通过装配壳体形成一体式模块化设置;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杆端部设置有传动配合部、且通过传动配合部与传动轮的传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通过电机、传动轮的配合旋转在反弹支架上,其上还设置有螺纹部;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孔部,孔部内设置有螺旋部;所述驱动件通过孔部套装在传动杆上、且通过螺旋部与螺纹部啮合式驱动连接,驱动件通过传动杆的旋转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驱动部;所述推移元件上设置有驱动配合部(41。
所述推移元件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驱动件通过驱动部作用在驱动配合部上,并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电源线与供电元件、电机电性连接,其上还设置有开关;所述推移元件上设置有触碰部。
所述推移元件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作用在开关上;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开关的触碰延时、或推移元件的继续伸出打开,进而控制电机经传动轮、传动杆、驱动件的配合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心形滑槽上至少设置有第一限位滑动区域、第一转换位、倾斜引导区域、心形停留区域;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滑移部。
所述推移元件滑入反弹支架时驱动活动件朝心形滑槽的方向滑动,滑移部在活动件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限定滑入至第一限位滑动区域,滑移部在第一限位滑动区域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沿第一转换位的轨迹滑动、且通过弹性元件限定滑动至倾斜引导区域上,并通过倾斜引导区域的倾斜引导作用最终滑入并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内。
所述滑移部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内时,推移元件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触碰部与开关之间、驱动部与驱动配合部之间相互分离,并形成一定的间距。
所述心形滑槽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换位和第二限位滑动区域。
所述滑移部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内、且推移元件相对反弹支架按压滑动时,滑移部通过推移元件的驱动滑出心形停留区域、且沿第二转换位的轨迹滑动,并通过弹性元件限定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上。
所述滑移部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上时,推移元件通过弹性元件弹性伸出打开在反弹支架上、且在伸出至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作用在开关上。
在触碰部作用开关一定时间时,或在触碰部作用在开关上、且推移元件继续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距离时,驱动配合部依靠在驱动部上、或与驱动部之间形成间隙,且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朝一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通过驱动部作用在驱动配合部上,并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触碰部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反弹支架时与开关相互分离;所述开关与触碰部相互分离一定时间时,或推移元件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时,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朝相反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复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推移元件和/或活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且通过定位部定位设置有弹力件,弹力件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和活动件上。
所述活动件一端转动或摆动设置在推移元件上,中部通过弹力件与推移元件弹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移部。
所述推移元件在弹性伸缩滑动时驱动活动件跟随活动,活动件在活动时通过弹力件驱动滑移部始终与反弹支架之间产生弹性摩擦力,滑移部通过弹性摩擦力始终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活动件产生的弹性摩擦力大于自身产生的转动或摆动力。
所述反弹支架包括盖板和装配座。
所述心形滑槽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盖板固定盖设在装配座上、且对应心形滑槽还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位于心形滑槽前端;所述滑移部通过引导部导向限定滑入心形滑槽的第一限位滑动区域上。
所述装配座上设置有装配腔,装配腔上设置有套接件;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且套设在套接件上,其一端弹性作用在装配腔或套接件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上,并始终朝推移元件的方向产生弹性作用力;所述推移元件套设在套接件上、且通过弹性元件弹性伸缩在装配腔上;其中,弹性元件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大于弹力件产生的弹性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控制电路板分别与供电元件、复位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使控制电路板可以通过供电元件获取工作用电、且能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当推移元件在反弹支架上弹性伸出打开时,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复位驱动组件驱动推移元件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的推移元件在按压打开后必须通过人工进行关闭复位的问题,使推移元件在用户按压打开后即能自动关闭复位,进而减少用户的使用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复位驱动组件在推移元件闭合时还能通过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一轮工作,从而避免了复位驱动组件在工作后无法自动复位、或需要人工复位,造成推移元件无法弹性伸出打开、或用户操作烦琐的问题,不但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使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化,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舒适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省略盖板)。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位驱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位驱动组件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传动轮、装配壳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心形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压打开过程示意图。
图14-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动复位关闭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7,本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包括反弹支架、弹性元件1和推移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支架上设置有心形滑槽3、控制电路板19、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9电性连接的供电元件20和复位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元件1分别弹性作用在反弹支架和推移元件2上;所述推移元件2与复位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活动件4;所述推移元件2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缩滑动在反弹支架上、且在滑动时驱动活动件4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控制电路板19通过供电元件20获取工作用电、且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复位驱动组件通过控制电路板19的控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利用控制电路板19分别与供电元件20、复位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使控制电路板19可以通过供电元件获取工作用电、且能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当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上弹性伸出打开时,控制电路板19就会控制复位驱动组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的推移元件2在按压打开后必须通过人工进行关闭复位的问题,使推移元件2在用户按压打开后即能自动关闭复位,进而减少用户的使用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在推移元件2闭合时通过控制电路板19的控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等待下一轮工作,从而避免了复位驱动组件在工作后无法自动复位、或需要人工复位,造成推移元件2无法弹性伸出打开、或用户操作烦琐的问题,不但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使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化,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讲,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0、传动轮31、传动杆32和驱动件33;所述电机30与传动轮31驱动连接、且二者一体式模块化设置;所述传动轮31与传动杆32传动连接,传动杆32与驱动件3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3通过电机30、传动轮31、传动杆32的配合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复位驱动组件还包括装配壳体34;所述电机30和传动轮31分别设置在装配壳体34内、且通过装配壳体34形成一体式模块化设置,一体式块化设置的电机30和传动轮31结构简单,体积少,装配后不会占用过多的反弹支架空间。
所述传动轮31上设置有传动部35;所述传动杆32端部设置有传动配合部36、且通过传动配合部36与传动轮31的传动部35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32通过电机30、传动轮31的配合旋转在反弹支架上,其上还设置有螺纹部37;所述驱动件33上设置有孔部38,孔部38内设置有螺旋部39;所述驱动件33通过孔部38套装在传动杆32上、且通过螺旋部39与螺纹部37啮合式驱动连接,驱动件33通过传动杆32的旋转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驱动件33上设置有驱动部40;所述推移元件2上设置有驱动配合部41。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驱动件33通过驱动部40作用在驱动配合部41上,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控制电路板19分别通过电源线42与供电元件20、电机30电性连接,其上还设置有开关43;所述推移元件2上设置有触碰部44。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所述控制电路板19通过开关43的触碰延时、或推移元件2的继续伸出打开,进而控制电机30经传动轮31、传动杆32、驱动件33的配合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心形滑槽3上至少设置有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第一转换位9、倾斜引导区域10、心形停留区域11;所述活动件4上设置有滑移部7。
如图11-图13所示,所述推移元件2滑入反弹支架时驱动活动件4朝心形滑槽3的方向滑动,滑移部7在活动件4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限定滑入至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滑移部7在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沿第一转换位9的轨迹滑动、且通过弹性元件1限定滑动至倾斜引导区域10上,并通过倾斜引导区域10的倾斜引导作用最终滑入并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
所述滑移部7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时,推移元件2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触碰部44与开关43之间、驱动部40与驱动配合部41之间相互分离,并形成一定的间距。
所述心形滑槽3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换位12和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
如图13-图17所示,所述滑移部7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且推移元件2相对反弹支架按压滑动时,滑移部7通过推移元件2的驱动滑出心形停留区域11、且沿第二转换位12的轨迹滑动,并通过弹性元件1限定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上。
所述滑移部7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上时,推移元件2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出打开在反弹支架上、且在伸出至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
在触碰部44作用开关43一定时间时,或在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且推移元件2继续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距离时,驱动配合部41依靠在驱动部40上、或与驱动部40之间形成间隙,且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机30驱动传动轮31转动,传动轮31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32朝一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33通过驱动部40作用在驱动配合部41上,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触碰部44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反弹支架时与开关43相互分离;所述开关43与触碰部44相互分离一定时间时,或推移元件2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时,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机30驱动传动轮31转动,传动轮31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32朝相反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33复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板19对电机30的控制采用延时的方式进行操作。即当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一定时间时,控制电路板19会控制电机30带动传动杆32朝一方向旋转。当开关43与触碰部44相互分离一定时间时,控制电路板19会控制电机30带动传动杆32朝相反方向旋转。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倾斜引导区域10、心形停留区域11、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相互首尾相接;所述第一转换位9位于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与倾斜引导区域10之间;所述第二转换位12位于心形停留区域11与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之间。
进一步地讲,所述推移元件2和/或活动件4上设置有定位部6、且通过定位部6定位设置有弹力件5,弹力件5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2和活动件4上。
所述活动件4一端转动或摆动设置在推移元件2上,中部通过弹力件5与推移元件2弹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移部7。
所述推移元件2在弹性伸缩滑动时驱动活动件4跟随活动,活动件4在活动时通过弹力件5驱动滑移部7始终与反弹支架之间产生弹性摩擦力,滑移部7通过弹性摩擦力始终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利用弹力件5分别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2和活动件4上,促使活动件4通过弹力件5始终弹性作用在反弹支架上,从而使推移元件2在弹性伸缩滑动时,活动件4与反弹支架之间会产生弹性摩擦力,不但减少反弹支架、推移元件2、活动件4三者之间的装配间隙,使相互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凑、稳定,还能使活动件4能够进行限位活动。即当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座上作按压伸缩滑动时,活动件4能跟随推移元件2作转动或摆动,并通过弹性摩擦力始终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从而避免活动件4因自身转动或摆动力、或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力、或按压作用力等原因,很难朝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甚至并在心形滑槽3上出现卡死无法活动的问题,进而保证推移元件2无论采取纵向式、或斜式、或横向式、或倒装式进行装配,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反弹打开和滑动闭合在反弹支座上,提高产品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活动件4产生的弹性摩擦力大于自身产生的转动或摆动力。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弹性摩擦力是推移元件2在弹性伸缩滑动时,活动件4通过弹力件5作用在反弹支座上的力量,转动或摆动力则是反弹支架采用侧向安装时,活动件4端部在自然状态下因身产生的转动或摆动力量。由于弹性摩擦力大于转动或摆动力,因此活动件4在静止时会通过弹性摩擦力的作用不会出现任何的位移现象,以确保其在推移元件2弹性伸缩滑动时始终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反弹支架包括盖板14和装配座15。
所述心形滑槽3设置在盖板14上;所述盖板14固定盖设在装配座15上、且对应心形滑槽3还设置有引导部16,该引导部16位于心形滑槽3前端;所述滑移部7通过引导部16导向限定滑入心形滑槽3的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上。即滑移部7每次向心形滑槽3的的方向滑动时,均能通过引导部16的出导作用滑入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上。
所述装配座15上设置有装配腔17,装配腔17上设置有套接件18;所述弹性元件1为压簧、且套设在套接件18上,其一端弹性作用在装配腔17或套接件18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2上,并始终朝推移元件2的方向产生弹性作用力;所述推移元件2套设在套接件18上、且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缩在装配腔17上;其中,弹性元件1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大于弹力件5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因此推移元件2定位闭合在反弹支座上时,会使弹性元件1压缩储能,当推移元件2按压时,又能将能量进行释放,并相对反弹支座弹性打开。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包括反弹支架、弹性元件(1)和推移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支架上设置有心形滑槽(3)、控制电路板(19)、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9)电性连接的供电元件(20)和复位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元件(1)分别弹性作用在反弹支架和推移元件(2)上;所述推移元件(2)与复位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且其上设置有活动件(4);所述推移元件(2)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缩滑动在反弹支架上、且在滑动时驱动活动件(4)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控制电路板(19)通过供电元件(20)获取工作用电、且驱动复位驱动组件往复活动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复位驱动组件通过控制电路板(19)的控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在推移元件(2)闭合时通过控制电路板(19)的控制复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0)、传动轮(31)、传动杆(32)和驱动件(33);所述电机(30)与传动轮(31)驱动连接、且二者一体式模块化设置;所述传动轮(31)与传动杆(32)传动连接,传动杆(32)与驱动件(33)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3)通过电机(30)、传动轮(31)、传动杆(32)的配合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驱动组件还包括装配壳体(34);所述电机(30)和传动轮(31)分别设置在装配壳体(34)内、且通过装配壳体(34)形成一体式模块化设置;所述传动轮(31)上设置有传动部(35);所述传动杆(32)端部设置有传动配合部(36)、且通过传动配合部(36)与传动轮(31)的传动部(35)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32)通过电机(30)、传动轮(31)的配合旋转在反弹支架上,其上还设置有螺纹部(37);所述驱动件(33)上设置有孔部(38),孔部(38)内设置有螺旋部(39);所述驱动件(33)通过孔部(38)套装在传动杆(32)上、且通过螺旋部(39)与螺纹部(37)啮合式驱动连接,驱动件(33)通过传动杆(32)的旋转线性往复滑动在反弹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3)上设置有驱动部(40);所述推移元件(2)上设置有驱动配合部(41);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时,驱动件(33)通过驱动部(40)作用在驱动配合部(41)上,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9)分别通过电源线(42)与供电元件(20)、电机(30)电性连接,其上还设置有开关(43);所述推移元件(2)上设置有触碰部(44);
所述推移元件(2)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所述控制电路板(19)通过开关(43)的触碰延时、或推移元件(2)的继续伸出打开,进而控制电机(30)经传动轮(31)、传动杆(32)、驱动件(33)的配合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滑槽(3)上至少设置有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第一转换位(9)、倾斜引导区域(10)、心形停留区域(11);所述活动件(4)上设置有滑移部(7);
所述推移元件(2)滑入反弹支架时驱动活动件(4)朝心形滑槽(3)的方向滑动,滑移部(7)在活动件(4)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限定滑入至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滑移部(7)在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沿第一转换位(9)的轨迹滑动、且通过弹性元件(1)限定滑动至倾斜引导区域(10)上,并通过倾斜引导区域(10)的倾斜引导作用最终滑入并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
所述滑移部(7)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时,推移元件(2)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触碰部(44)与开关(43)之间、驱动部(40)与驱动配合部(41)之间相互分离,并形成一定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滑槽(3)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换位(12)和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
所述滑移部(7)停留在心形停留区域(11)内、且推移元件(2)相对反弹支架按压滑动时,滑移部(7)通过推移元件(2)的驱动滑出心形停留区域(11)、且沿第二转换位(12)的轨迹滑动,并通过弹性元件(1)限定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7)滑动至第二限位滑动区域(13)上时,推移元件(2)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出打开在反弹支架上、且在伸出至一定位置时通过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
在触碰部(44)作用开关(43)一定时间时,或在触碰部(44)作用在开关(43)上、且推移元件(2)继续在反弹支架弹性伸出打开一定距离时,驱动配合部(41)依靠在驱动部(40)上、或与驱动部(40)之间形成间隙,且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机(30)驱动传动轮(31)转动,传动轮(31)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32)朝一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33)通过驱动部(40)作用在驱动配合部(41)上,并驱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且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
所述触碰部(44)在推移元件(2)自动复位滑入反弹支架时与开关(43)相互分离;所述开关(43)与触碰部(44)相互分离一定时间时,或推移元件(2)定位闭合在反弹支架上时,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机(30)驱动传动轮(31)转动,传动轮(31)在转动时驱动传动杆(32)朝相反方向旋转、且带动驱动件(33)复位至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元件(2)和/或活动件(4)上设置有定位部(6)、且通过定位部(6)定位设置有弹力件(5),弹力件(5)两端分别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2)和活动件(4)上;
所述活动件(4)一端转动或摆动设置在推移元件(2)上,中部通过弹力件(5)与推移元件(2)弹性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移部(7);
所述推移元件(2)在弹性伸缩滑动时驱动活动件(4)跟随活动,活动件(4)在活动时通过弹力件(5)驱动滑移部(7)始终与反弹支架之间产生弹性摩擦力,滑移部(7)通过弹性摩擦力始终按一顺序方向沿心形滑槽(3)的轨迹滑动和/或定位;
所述活动件(4)产生的弹性摩擦力大于自身产生的转动或摆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支架包括盖板(14)和装配座(15);
所述心形滑槽(3)设置在盖板(14)上;所述盖板(14)固定盖设在装配座(15)上、且对应心形滑槽(3)还设置有引导部(16),该引导部(16)位于心形滑槽(3)前端;所述滑移部(7)通过引导部(16)导向限定滑入心形滑槽(3)的第一限位滑动区域(8)上;
所述装配座(15)上设置有装配腔(17),装配腔(17)上设置有套接件(18);所述弹性元件(1)为压簧、且套设在套接件(18)上,其一端弹性作用在装配腔(17)或套接件(18)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推移元件(2)上,并始终朝推移元件(2)的方向产生弹性作用力;所述推移元件(2)套设在套接件(18)上、且通过弹性元件(1)弹性伸缩在装配腔(17)上;其中,弹性元件(1)产生的弹性作用力大于弹力件(5)产生的弹性作用力。
CN202121187162.2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Active CN21709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7162.2U CN21709003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7162.2U CN21709003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036U true CN217090036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7162.2U Active CN21709003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395A (zh) * 2021-05-28 2021-07-30 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395A (zh) * 2021-05-28 2021-07-30 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90036U (zh)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CN101806182B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铰链
CN103413720B (zh) 一种缓冲器与配重一体化的高压断路器
CN113180395A (zh) 一种自动复位的储能反弹装置
CN210493316U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的调节结构
CN110063596B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的开闭复位结构
CN110074570B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的调节结构
CN215304219U (zh) 一种按序开闭的储能反弹结构
CN110313734B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开闭的集成省力结构
CN210961068U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开闭的集成省力结构
CN210748152U (zh) 一种家具按压反弹开闭的省力复位结构
CN113208320A (zh) 一种按序开闭的储能反弹结构
CN210768215U (zh) 一种家具按压反弹开闭的集成省力结构
CN211269466U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同步按压反弹开闭结构
CN210748151U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按压反弹开闭优化结构
CN201649945U (zh) 家具铰链
CN212898029U (zh) 应用于机械式门把手的控制结构及机械式门把手
CN21568598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储能反弹装置
CN215126159U (zh) 一种储能反弹装置的简便安装结构
CN211859040U (zh)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961069U (zh) 一种家具静音省力按压反弹开闭结构
CN210748145U (zh) 一种用于家具按压反弹的开闭复位结构
CN211287167U (zh) 一种简易家具上翻装置
CN113208321B (zh) 一种储能反弹装置的简便安装结构
CN113598550B (zh) 一种可调节的储能反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