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033U -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033U
CN217090033U CN202121045790.7U CN202121045790U CN217090033U CN 217090033 U CN217090033 U CN 217090033U CN 202121045790 U CN202121045790 U CN 202121045790U CN 217090033 U CN217090033 U CN 217090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necting rod
parts
side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457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TC Hardwar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457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包括左右滑轨组件和承物装置,承物装置包括左右侧板,左右侧板侧壁竖直,二者前后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前面板的前弯折部和用于连接后背板的后弯折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下支承部,下支承部上设有依靠部;左右滑轨组件在装配时分别依靠在左右侧板的依靠部内侧;左右侧板分别通过下支承部支承有左右承接件,左右承接件内侧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连接杆;左右侧板、左右承接件、前后连接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并在固定后形成间距,再通过间距构成承物空间,该承物空间可组合式拆装有用于保存及承放不同物体的承物配件。通过在承物空间上组合式拆装有不同的承物配件,以满足不同用户保存及承放不同物体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12345906U在2021年1月15日公开一种抽屉式可调节隐蔽承放机构,它包括左右的滑轨组件,左右的滑轨组件至少分别包括左动滑轨和右动滑轨,左动滑轨与右动滑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放器件的承放区域;承放区域的长尺寸和/或宽度尺寸为可调节式,承放区域通过可调节尺寸的长度和/或宽度定位承放不同尺寸、和/或相同尺寸、和/或不同位置的器件;和/或,左右的滑轨组件之间的位置为可调节式,二者通过可调节的位置装配在不同尺寸的抽屉上,并通过其上的承放区域定位承放不同尺寸、和/或相同尺寸、和/或不同位置的器件。据说,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随时调节承放区域和/或左右的滑轨组件之间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尺寸、和/或相同尺寸、和/或不同位置的器件的承放需求;但是,构成承放区域的伸缩杆组件与左右侧板之间为活动式连接,即它们之间的装配无法固定,伸缩杆组件在抽屉开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位移问题,导致器件无法稳定承放,影响用户使用体验;而且,为了分别在左右侧板的前后端设置前后板,需要在左右侧板内部设置有空腔,随后在空腔的前后位置固定有前后连接装置,再分别利用前后连接装置连接前后板,空腔和前后连接装置的设置会增加左右侧板的厚度,导致抽屉内部的存放空间变小;并且,承放区域只能放置器件,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功能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包括左右滑轨组件、以及分别可拆装设置在左右滑轨组件上的承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承物装置包括左右侧板,左右侧板侧壁基本竖直,二者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有用于连接前面板的前弯折部和用于连接后背板的后弯折部,下部分别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下支承部,下支承部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依靠部;所述左右滑轨组件在装配时分别依靠在左右侧板的依靠部内侧;所述左右侧板分别通过下支承部支承有左右承接件,左右承接件内侧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所述左右侧板、左右承接件、前后连接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并在固定后形成间距;所述左右侧板、左右承接件、前后连接杆之间通过间距构成承物空间,该承物空间可组合式拆装有用于保存及承放不同物体的承物配件,承物配件相互独立设置,且尺寸、形状、功能互不相同。
所述承物配件至少为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和/或侧承物箱、和/或固定杆、和/或承物架;所述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和/或侧承物箱、和/或固定杆、和/或承物架可组合式拆装在承物空间,并在装配时定位在左右侧板、和/或左右承接件、和/或前后连接杆上。
所述活动杆组件包括活动杆和套接件;所述套接件上设置有扣接部和套接承接部。
所述前连接杆上、或前连接杆与前面板之间有前扣合部;所述后连接杆上、或后连接杆与后背板之间有后扣合部。
所述套接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活动杆两端;所述活动杆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的扣接部纵向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后扣合部上,并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的套接承接部横向滑动式支承在前连接杆、后连接杆上,以实现活动杆组件纵向定位、及横向滑动在承物空间上。
所述中间承物箱外围设置有台阶承接部、且放置在承物空间中间区域,并在放置时通过台阶承接部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和/或前后连接杆、和/或活动杆组件、和/或固定杆上,中间承物箱在支承时其顶面与左右承接件顶面、和/或前后连接杆顶面、和/或活动杆组件顶面、和/或固定杆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所述侧承物箱纵向放置在承物空间外侧、且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上。
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并分别通过固定部横向固定在左右承接件之间、或纵向固定在前后连接杆之间。
所述承物架设置在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承物架侧部分别设置有卡接部和定位承接部。
所述前连接杆上、或前连接杆与前面板之间有前扣合部;所述后连接杆上、或后连接杆与后背板之间有后扣合部;所述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上设置有中间扣合部。
所述至少两个承物架分别放置在承物空间中间区域,且在放置时分别通过卡接部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中间扣合部、后扣合部上,并分别通过定位承接部定位支承在前连接杆、后连接杆、以及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上。
其中,至少两个承物架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且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左右侧板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侧壁分别基本竖直;所述左右侧板的侧壁分别与前弯折部、后弯折部、下支承部基本垂直;所述依靠部与下支承部基本垂直。
所述左右承接件外侧分别抵靠在左右侧板的竖直内侧壁上,内侧分别朝承物空间的方向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左右承接件底部分别支承在左右侧板的下支承部、且分别通过延伸部支承在左右滑轨组件上,并遮挡左右滑轨组件至少部分;其中,左右承接件外侧与左右侧板的竖直内侧壁之间、和/或左右承接件底部与左右侧板的下支承部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
所述左右承接件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顶面形成台阶。
所述前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的延伸部前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后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的延伸部后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
所述前弯折部与左右承接件、前连接杆之间形成前装配间距;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前装配间距上、且其底部还设置有装配件,装配件前侧设置有遮挡部,遮挡部后侧延伸有前装配部;所述左右承接件至少部分、前连接杆、前面板分别承接在前装配部上。
所述左右承接件与前装配部之间、和/或前连接杆与前装配部之间、和/或前面板与前装配部之间、和/或前面板与前弯折部之间、和/或前面板与左右侧板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遮挡部遮挡前面板前侧下部至少部分;所述左右侧板的前弯折部分别遮挡前面板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遮挡部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前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前面板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顶面、前弯折部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所述后弯折部与左右承接件、后连接杆之间形成后装配间距;所述后背板设置在后装配间距上。
所述后连接杆后侧延伸有后装配部;所述后背板支承在后装配部上;所述后背板与后装配部之间、和/或后背板与后弯折部之间、和/或后背板与左右侧板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左右侧板的后弯折部分别遮挡后背板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后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后背板顶面与左右侧板顶面、后弯折部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左右侧板侧壁基本竖直,二者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有用于连接前面板的前弯折部和用于连接后背板的后弯折部,不但简化了左右侧板、前面板、后背板之间的装配结构,同时还能减少左右侧板厚度,提高承物空间的承物量。
2、左右滑轨组件在装配时分别依靠在左右侧板的依靠部内侧,左右承接件在装配时不但支承在左右滑轨组件上,同时还支承在下支承部上,结合左右承接件前后端与前后连接杆之间的固定关系,能有效地提高左右承接件、左右侧板、左右滑轨组件、前后连接杆之间的装配紧凑性,保证它们之间的装配更加稳定、牢固。
3、左右侧板之间、左右承接件之间、前后连接杆之间形成间距,并通过间距构成承物空间,该承物空间构成后整体形状方正不歪,不但提高产品的外观整体性,同时还能合理地利用了承物空间的每个位置,提高存放空间,而且用户在使用时还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拆装有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和/或侧承物箱、和/或固定杆、和/或承物架等承物配件,进而满足用户不同的存放物件需求,功能强大。
4、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和/或侧承物箱、和/或固定杆、和/或承物架在装配时能够定位在左右侧板、和/或左右承接件、和/或前后连接杆上,进而保证这些承物配件能够实现稳固的装配,防止使用时在承物空间内出现位移、掉落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由于上述承物配件在装配后能够实现定位,因此它们能够单独进行装配使用,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承物配件进行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物体保存及承放的使用需求。
5、左右承接件与左右侧板之间、前连接杆与左右承接件之间、后连接杆与左右承接件之间均形成台阶,这些台阶的设置不但便于承物配件的装配,让用户可以进行快捷、方便地将承物配件装配在承物空间上,实现盲操作,同时还能对承物配件进行支撑及限位,进一步地提高了承物配件的装配稳固性。
6、左右侧板、左右承接件、前后连接杆、前面板、后背板、装配件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进行锁定连接,不但简化了上述各构件间的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确保上述构件之间装配稳固,进而提高产品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7、左右滑轨组件在装配后能完全被遮挡,同时前面板、装配件、左右承接件、后背板的至少部分在装配后也能够被遮挡,使上述构件能够进行全部或局部性的隐藏安装,避免上述构件因外露,用户在使用时容易触摸,造成用户受伤、或构件容易损坏、或构件间装配松散的问题,使上述构件间的装配更加稳定、牢固、可靠,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外观整齐性和美观性。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存放空间大,各构件间连接紧凑、稳定、牢固,外观整齐、精美且使用稳定、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承物装置、左右滑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后连接杆、左右承接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后连接杆、左右承接件、左右侧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后连接杆、左右承接件、左右侧板、前面板、装配件、后背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承物装置、左右滑轨组件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承物装置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杆组件、承物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杆组件、承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杆组件、承物装置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活动杆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间承物箱、承物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间承物箱、承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间承物箱、承物装置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间承物箱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承物箱、固定杆、承物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承物箱、活动杆组件、承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杆、承物架、承物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杆、承物架、承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杆、承物架、承物装置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8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28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1,本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包括左右滑轨组件1、以及分别可拆装设置在左右滑轨组件1上的承物装置,承物装置包括左右侧板2,左右侧板2侧壁基本竖直,二者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有用于连接前面板12的前弯折部3和用于连接后背板13的后弯折部4,下部分别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下支承部5,下支承部5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依靠部6;所述左右滑轨组件1在装配时分别依靠在左右侧板2的依靠部6内侧;所述左右侧板2分别通过下支承部5支承有左右承接件7,左右承接件7内侧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杆8和后连接杆9;所述左右侧板2、左右承接件7、前后连接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并在固定后形成间距;所述左右侧板2、左右承接件7、前后连接杆之间通过间距构成承物空间10,该承物空间10可组合式拆装有用于保存及承放不同物体的承物配件,承物配件相互独立设置,且尺寸、形状、功能互不相同。
具体地讲,承物配件至少为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19、和/或侧承物箱20、和/或固定杆21、和/或承物架22;所述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19、和/或侧承物箱20、和/或固定杆21、和/或承物架22可组合式拆装在承物空间10,并在装配时定位在左右侧板2、和/或左右承接件7、和/或前后连接杆上。
如图16-图19所示,活动杆组件包括活动杆30和套接件31;所述套接件31上设置有扣接部32和套接承接部33。
前连接杆8上、或前连接杆8与前面板12之间有前扣合部34;所述后连接杆9上、或后连接杆9与后背板13之间有后扣合部35。
套接件3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活动杆30两端;所述活动杆30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31的扣接部32纵向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34、后扣合部35上,并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31的套接承接部33横向滑动式支承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上,以实现活动杆组件纵向定位、及横向滑动在承物空间10上。
如图20-图23所示,中间承物箱19外围设置有台阶承接部36、且放置在承物空间10中间区域,并在放置时通过台阶承接部36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7、和/或前后连接杆、和/或活动杆组件、和/或固定杆21上,中间承物箱19在支承时其顶面与左右承接件7顶面、和/或前后连接杆顶面、和/或活动杆组件顶面、和/或固定杆21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本实施例的中间承物箱19在放置时通过台阶承接部36定位支承在前连接杆8和后连接杆9上,同时其顶面与左右承接件7顶面基本平齐、与前面板12的后背板的顶面形成台阶。
如图24、图25所示,侧承物箱20纵向放置在承物空间10外侧、且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7上。
如图26-图31所示,固定杆21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37,并分别通过固定部37横向固定在左右承接件7之间、或纵向固定在前后连接杆之间。
承物架22设置在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承物架22侧部分别设置有卡接部38和定位承接部39。
前连接杆8上、或前连接杆8与前面板12之间有前扣合部34;所述后连接杆9上、或后连接杆9与后背板13之间有后扣合部35;所述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21上设置有中间扣合部40。
至少两个承物架22分别放置在承物空间10中间区域,且在放置时分别通过卡接部38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34、中间扣合部40、后扣合部35上,并分别通过定位承接部39定位支承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以及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21上。
其中,为了使至少两个承物架22之间的承托力更大,至少两个承物架2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41、且通过连接部41相互连接,进而使至少两个承物架22所受的承托力进行平均分配,提高承物能力。
上述的活动杆组件由于可以实现横向滑动,因此可以配合单一的承物架22和/或单一的中间承物箱19进行配合,同时还能与固定杆21进行组合,使承物空间10划分成不同尺寸、或相同尺寸的区域,以供不同的承物配件组合使用。
左右侧板2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侧壁分别基本竖直;所述左右侧板2的侧壁分别与前弯折部3、后弯折部4、下支承部5基本垂直;所述依靠部6与下支承部5基本垂直。
左右承接件7外侧分别抵靠在左右侧板2的竖直内侧壁上,内侧分别朝承物空间10的方向延伸有延伸部11;所述左右承接件7底部分别支承在左右侧板2的下支承部5、且分别通过延伸部11支承在左右滑轨组件1上,并遮挡左右滑轨组件1至少部分;其中,左右承接件7外侧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内侧壁之间、和/或左右承接件7底部与左右侧板2的下支承部5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
左右承接件7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2顶面形成台阶。
前连接杆8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7的延伸部11前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后连接杆9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7的延伸部11后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
前连接杆8与左右承接件7之间、以及后连接杆9与左右承接件7之间所形成的台阶,能够供中间承物箱19的台阶承接部36进行支承定位,同时中间承物箱19装配后也能实现其表面与左右承接件7基本平齐。
前弯折部3与左右承接件7、前连接杆8之间形成前装配间距;所述前面板12设置在前装配间距上、且其底部还设置有装配件14,装配件14前侧设置有遮挡部15,遮挡部15后侧延伸有前装配部16;所述左右承接件7至少部分、前连接杆8、前面板12分别承接在前装配部16上。
左右承接件7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连接杆8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前弯折部3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遮挡部15遮挡前面板12前侧下部至少部分;所述左右侧板2的前弯折部3分别遮挡前面板12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遮挡部15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7前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前面板12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2顶面、前弯折部3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后弯折部4与左右承接件7、后连接杆9之间形成后装配间距;所述后背板13设置在后装配间距上。
后连接杆9后侧延伸有后装配部17;所述后背板13支承在后装配部17上;所述后背板13与后装配部17之间、和/或后背板13与后弯折部4之间、和/或后背板13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左右侧板2的后弯折部4分别遮挡后背板13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7后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后背板13顶面与左右侧板2顶面、后弯折部4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包括左右滑轨组件(1)、以及分别可拆装设置在左右滑轨组件(1)上的承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承物装置包括左右侧板(2),左右侧板(2)侧壁基本竖直,二者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有用于连接前面板(12)的前弯折部(3)和用于连接后背板(13)的后弯折部(4),下部分别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下支承部(5),下支承部(5)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有依靠部(6);所述左右滑轨组件(1)在装配时分别依靠在左右侧板(2)的依靠部(6)内侧;所述左右侧板(2)分别通过下支承部(5)支承有左右承接件(7),左右承接件(7)内侧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杆(8)和后连接杆(9);所述左右侧板(2)、左右承接件(7)、前后连接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并在固定后形成间距;所述左右侧板(2)、左右承接件(7)、前后连接杆之间通过间距构成承物空间(10),该承物空间(10)可组合式拆装有用于保存及承放不同物体的承物配件,承物配件相互独立设置,且尺寸、形状、功能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配件至少为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19)、和/或侧承物箱(20)、和/或固定杆(21)、和/或承物架(22);所述活动杆组件、和/或中间承物箱(19)、和/或侧承物箱(20)、和/或固定杆(21)、和/或承物架(22)可组合式拆装在承物空间(10),并在装配时定位在左右侧板(2)、和/或左右承接件(7)、和/或前后连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组件包括活动杆(30)和套接件(31);所述套接件(31)上设置有扣接部(32)和套接承接部(33);
所述前连接杆(8)上、或前连接杆(8)与前面板(12)之间有前扣合部(34);所述后连接杆(9)上、或后连接杆(9)与后背板(13)之间有后扣合部(35);
所述套接件(3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活动杆(30)两端;所述活动杆(30)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31)的扣接部(32)纵向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34)、后扣合部(35)上,并分别通过两个套接件(31)的套接承接部(33)横向滑动式支承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上,以实现活动杆组件纵向定位、及横向滑动在承物空间(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承物箱(19)外围设置有台阶承接部(36)、且放置在承物空间(10)中间区域,并在放置时通过台阶承接部(36)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7)、和/或前后连接杆、和/或活动杆组件、和/或固定杆(21)上,中间承物箱(19)在支承时其顶面与左右承接件(7)顶面、和/或前后连接杆顶面、和/或活动杆组件顶面、和/或固定杆(21)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承物箱(20)纵向放置在承物空间(10)外侧、且定位支承在左右承接件(7)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37),并分别通过固定部(37)横向固定在左右承接件(7)之间、或纵向固定在前后连接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架(22)设置在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承物架(22)侧部分别设置有卡接部(38)和定位承接部(39);
所述前连接杆(8)上、或前连接杆(8)与前面板(12)之间有前扣合部(34);所述后连接杆(9)上、或后连接杆(9)与后背板(13)之间有后扣合部(35);所述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21)上设置有中间扣合部(40);
所述至少两个承物架(22)分别放置在承物空间(10)中间区域,且在放置时分别通过卡接部(38)定位扣设在前扣合部(34)、中间扣合部(40)、后扣合部(35)上,并分别通过定位承接部(39)定位支承在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以及活动杆组件或固定杆(21)上;
其中,至少两个承物架(2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41)、且通过连接部(41)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板(2)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侧壁分别基本竖直;所述左右侧板(2)的侧壁分别与前弯折部(3)、后弯折部(4)、下支承部(5)基本垂直;所述依靠部(6)与下支承部(5)基本垂直;
所述左右承接件(7)外侧分别抵靠在左右侧板(2)的竖直内侧壁上,内侧分别朝承物空间(10)的方向延伸有延伸部(11);所述左右承接件(7)底部分别支承在左右侧板(2)的下支承部(5)、且分别通过延伸部(11)支承在左右滑轨组件(1)上,并遮挡左右滑轨组件(1)至少部分;其中,左右承接件(7)外侧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内侧壁之间、和/或左右承接件(7)底部与左右侧板(2)的下支承部(5)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
所述左右承接件(7)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2)顶面形成台阶;
所述前连接杆(8)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7)的延伸部(11)前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后连接杆(9)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承接件(7)的延伸部(11)后端之间通过紧固件或卡扣锁定连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弯折部(3)与左右承接件(7)、前连接杆(8)之间形成前装配间距;所述前面板(12)设置在前装配间距上、且其底部还设置有装配件(14),装配件(14)前侧设置有遮挡部(15),遮挡部(15)后侧延伸有前装配部(16);所述左右承接件(7)至少部分、前连接杆(8)、前面板(12)分别承接在前装配部(16)上;
所述左右承接件(7)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连接杆(8)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前装配部(16)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前弯折部(3)之间、和/或前面板(12)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遮挡部(15)遮挡前面板(12)前侧下部至少部分;所述左右侧板(2)的前弯折部(3)分别遮挡前面板(12)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遮挡部(15)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7)前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前面板(12)顶面分别与左右侧板(2)顶面、前弯折部(3)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弯折部(4)与左右承接件(7)、后连接杆(9)之间形成后装配间距;所述后背板(13)设置在后装配间距上;
所述后连接杆(9)后侧延伸有后装配部(17);所述后背板(13)支承在后装配部(17)上;所述后背板(13)与后装配部(17)之间、和/或后背板(13)与后弯折部(4)之间、和/或后背板(13)与左右侧板(2)的竖直侧壁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左右侧板(2)的后弯折部(4)分别遮挡后背板(13)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和/或左右承接件(7)后端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其中,后背板(13)顶面与左右侧板(2)顶面、后弯折部(4)顶面基本平齐或形成台阶。
CN202121045790.7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Active CN217090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5790.7U CN217090033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5790.7U CN217090033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033U true CN217090033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45790.7U Active CN217090033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4196B2 (en) Reinforced server sliding rail mounting structure
CN103167813B (zh) 家具抽拉部件
JPS5977809A (ja) フレ−ム構造
US7481477B2 (en) Rear package tray for hatch back style vehicles
US7722138B2 (en) Storage cabinet
CN215126149U (zh) 一种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KR20190068430A (ko) 조립식 랙 선반
CN217090033U (zh)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CN113208319A (zh) 一种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CN113180393A (zh)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稳固承放机构
CN215304229U (zh) 一种抽屉承放机构
CN113208323A (zh) 一种抽屉承放机构
KR20010006043A (ko) 녹다운식 금속 캐비넷
JP4533370B2 (ja) 組立式引出し付き事務棚
DK2250931T3 (en) Box Interior Object.
WO2006097046A1 (fr) Classeur de type combine
CN217827230U (zh) 一种抽屉
JP3208174U (ja) ラック
JP5231261B2 (ja) 什器における棚板支持構造
CN218650977U (zh) 一种组合式抽屉
CN213096969U (zh) 一种用于抽屉的隐蔽式承放结构
CN213429163U (zh) 一种简易的收纳装置
CN210354086U (zh) 一种可拆卸展示架
KR100536440B1 (ko) 조립식 책상
CN208403732U (zh) 一种膜片组合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