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174U -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174U
CN217089174U CN202122983702.4U CN202122983702U CN217089174U CN 217089174 U CN217089174 U CN 217089174U CN 202122983702 U CN202122983702 U CN 202122983702U CN 217089174 U CN217089174 U CN 217089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building block
porous
gabion
eco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37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知耐
顾晨
俞演名
陈晓军
洪思远
徐航
陈格君
刘素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37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采用抛石护脚、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多孔仿岩质砌块,堆砌成高低起伏的消浪平台,集消浪和生物庇护所功能于一体;在多孔仿岩质砌块的顶面上设有洼池,可留存海水,多孔仿岩质砌块的侧面为多孔结构,可以在其顶面以及侧面分别为潮间带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多孔仿岩质砌块砌合形成的起伏表面亦可增加仿岩质潮间带上表面的摩擦度,强化消浪效果,同时,在潮水消退时其具有洼池的顶面可以临时存留海水,形成小型潮汐池,可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为海洋底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复育近岸海域生物,极大提升该段海域生物多样性与景观性,充分体现生态和景观建设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海岸带是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带,是衔接海陆生态环境的重要过渡空间,是多种滨海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是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的重点区域。同时,海岸带也是城市环境和海洋自然环境冲突的地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往往是沿海城市开发的集中区域。近年来,由于围海造陆等人类活动,严重受到破坏,使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另外,人类过渡捕捉经济种类,以及沿岸人类经济、生活对滨海潮间带产生的污染,使其生物多样性、种群密度锐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潮间带生态修复在减轻沿海地区水土流失,提高海岸抗冲刷能力,遏制海岸侵蚀的同时,可避免涝渍灾害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为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创造有利条件,对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一般而言,人造海岸线是由直立式或斜坡式海堤组成,物料多为混凝土和花岗岩,表面较光滑,不利有机物和微生物依附和生长,亦欠缺天然岩岸常见的生境。岩岸潮间带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礁岩底质坚实,不但可让生物固着生长,且有许多坑洞和缝隙,虽然缺少植被生长,但可以让滨海生物攀附和躲藏,为诸多潮间带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场所,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近年来,澳大利亚巴兰加罗自然保护区滨水公园工程开展过仿岩质生态海岸修复的项目,有力的修复和改善了海岸现状,促进该区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发展。目前关于潮间带环境,针对仿岩质生态海岸修复技术方法尚存在一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布置在海岸带上,所述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包括多个多孔仿岩质砌块,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一端靠近海堤,另一端布置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所述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的外侧布置抛石护脚,
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下方设有镇压层,所述镇压层作为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的基础;
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堆砌成高低起伏的消浪平台。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为长方体多孔砌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为1 m×1 m×1 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交叉布置的大、小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顶面上设有洼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多孔仿岩质砌块排列形成多孔仿岩质砌块阵列的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与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的下方、镇压层的上方还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与镇压层共同作为多孔仿岩质砌块的基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包括石笼本体,所述石笼本体为由砾石、混凝土浇灌而成的空心长方体,所述石笼本体上方为镂空,所述石笼本体的侧壁为多孔结构,所述石笼本体内部放置具有牡蛎壳的网袋。
本实用新型针对人工海岸造成生态岸线退化、人工海堤表面缺乏天然海岸凹凸不平的复杂性、海岸生物多样性匮乏、环境承载力下降等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适用于缺少浅滩,且冲刷相对强烈,水流较为复杂的堤段,用于提升海岸带防灾能力,同时为潮间带生物提供庇护所,提升近岸海域的生物多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基于自然生态理念使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替代或改造传统的海岸“硬性”防护,采用抛石护脚、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多孔仿岩质砌块,堆砌成高低起伏的消浪平台,集消浪和生物庇护所功能于一体;在多孔仿岩质砌块的顶面上设有洼池,可留存海水,多孔仿岩质砌块的侧面为多孔结构,可以在其顶面以及侧面分别为潮间带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多孔仿岩质砌块砌合形成的起伏表面亦可增加仿岩质潮间带上表面的摩擦度,强化消浪效果,同时,在潮水消退时其具有洼池的顶面可以临时存留海水,形成小型潮汐池,可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为海洋底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复育近岸海域生物,极大提升该段海域生物多样性与景观性,充分体现生态和景观建设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的图示。
图2为单个多孔仿岩质砌块的结构图示。
图3为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的平面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由多孔仿岩质砌块1、碎石垫层2、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3、抛石护脚4、镇压层5构成,该仿岩质生态系统布置在处于海陆交界地带的海岸带上。
多孔仿岩质砌块1采用砼石鱼巢多孔长方体砌块,长×宽×高为1 m × 1 m × 1m,单个多孔仿岩质砌块1的外侧壁上交叉布置孔道尺寸为4 cm和2 cm的大、小孔道,以为海洋底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单个多孔仿岩质砌块1的顶面布置洼池,可以临时存留海水,形成小型潮汐池,可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为潮间带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单个单个多孔仿岩质砌块1的重量约2~3 t。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仿岩质砌块1通过沿着宽度方向并排5个,长度方向布置15个,并同时形成高低组合为15 m长、5 m宽的砌块组合,在多孔仿岩质砌块1的顶面上同时也形成10-40 cm不等深的凹面,总计75个砼石鱼巢砌块以形成仿岩质潮间带,于多年平均高潮位和多年平均低潮位之间进行铺设,确保低潮时露出,高潮时淹没。
多孔仿岩质砌块1组合形成的起伏表面可增加多孔仿岩质砌块组合所形成的仿岩质潮间带上表面的摩擦度,强化消浪效果,最终使得仿岩质潮间带自身能够满足抗冲要求。
碎石垫层2为厚度30 cm的碎石,单个碎石粒径约2 cm,铺设于堤防外侧镇压层5之上,多孔仿岩质砌块1之下,以满足多孔仿岩质砌块1安装的要求。
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3,由砾石、混凝土浇灌成的多孔长方形镂空结构,长1-2 m,宽1 m,高0.5-1 m,壁厚5-10 cm,顶部为开放式,内部置入由废弃的牡蛎壳及网袋构成的牡蛎网袋。将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3放置于多孔仿岩质砌块1的外侧,便于潮水涌入仿岩质潮间带。
抛石护脚4为抛石,放置于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3的外侧,防止波浪的掏刷。
镇压层5为抛石镇压层,于碎石垫层2之下铺设,与碎石垫层2共同作为仿岩质块体的基础。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布置在海岸带上,所述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包括多个多孔仿岩质砌块,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一端靠近海堤,另一端布置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所述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的外侧布置抛石护脚,
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下方设有镇压层,所述镇压层作为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的基础;
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以及抛石护脚堆砌成高低起伏的消浪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为长方体多孔砌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为1 m×1 m×1 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交叉布置的大、小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的顶面上设有洼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多孔仿岩质砌块排列形成多孔仿岩质砌块阵列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仿岩质砌块与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的下方、镇压层的上方还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与镇压层共同作为多孔仿岩质砌块的基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壳混合砾石石笼包括石笼本体,所述石笼本体为由砾石、混凝土浇灌而成的空心长方体,所述石笼本体上方为镂空,所述石笼本体的侧壁为多孔结构,所述石笼本体内部放置具有牡蛎壳的网袋。
CN202122983702.4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Active CN217089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3702.4U CN2170891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3702.4U CN2170891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174U true CN217089174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3702.4U Active CN217089174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855B (zh) An Artificial Waters System for Ecological Control of Algae Bloom
CN210630417U (zh) 一种适用于高风浪海湾的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
CN108442320B (zh) 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47254B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93879U (zh) 一种新型生态嵌草砖驳岸结构
JP2003239240A (ja) 自然分解性植物材料利用の沿岸湿地育成方法及び沿岸湿地
CN207498892U (zh) 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
CN102277857A (zh) 一种应用新型防浪护坡块进行护坡的方法
CN111893948A (zh)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651672B (zh) 一种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和减灾空间系统
CN217089174U (zh)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
Myszewski et al. Living shorelines in the southeast: Research and data gaps
CN212561367U (zh) 一种基于河湖地形重塑的生态湿地护岸结构
Gannon et al. The ecology of natural shoals in Lake Ontario and their importance to artificial reef development
CN116195537A (zh)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潮间带生物共生型仿岩质生态系统及应用
CN209619938U (zh) 生态驳岸结构
CN109052653B (zh) 一种水体修复生态基底模块及其构建方法
CN113216073A (zh) 一种沿海湿地构建和围填海生态修复方法
CN111945664A (zh) 一种护坡生态砂袋结构及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CN114645528B (zh) 海岸修复用人工贝藻礁防护系统及其应用
CN221193185U (zh) 一种用于沿海城市生境修复的系统
KR100451983B1 (ko) 자연식생형 유수천변구조
CN212426977U (zh) 一种护坡生态砂袋结构及防波堤
CN213389980U (zh) 一种复合型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12956370U (zh) 一种生态溪流驳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