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8149U - 抗静电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抗静电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8149U
CN217088149U CN202221574617.0U CN202221574617U CN217088149U CN 217088149 U CN217088149 U CN 217088149U CN 202221574617 U CN202221574617 U CN 202221574617U CN 217088149 U CN217088149 U CN 217088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negative
region
positiv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46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46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8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8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8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麦克风,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所述外壳的封口端设有进声孔;所述外壳和所述线路板形成的封装体内设有背极板和振膜;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抗静电电路,所述抗静电电路包括印刷部分和元器件部分;所述印刷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正面的正极输出焊盘和负极输出焊盘;所述元器件部分包括焊接在所述线路板背面的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焊盘,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焊盘,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电连接有压敏电阻。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抗静电效果好,输出的声音信号无杂音,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抗静电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麦克风。
背景技术
静电是通过接触、摩擦、剥离等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静电的危害较大,尤其是对电子产品,静电会导致电子产品损伤、毁坏、缩短使用寿命等,作为电子产品的麦克风当然也会受到静电的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带通话和录音功能的移动终端越来越多,麦克风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这也就导致了麦克风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受到静电影响的机率大大增加,静电轻则会使麦克风输出的声音信号存在杂音,降低麦克风的声音质量;重则会缩短麦克风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麦克风毁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麦克风,此抗静电麦克风能够有效的消除静电的影响,输出的声音信号无杂音,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静电麦克风,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所述外壳的封口端设有进声孔;所述外壳和所述线路板形成的封装体内设有背极板和振膜;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抗静电电路,所述抗静电电路包括印刷部分和元器件部分;所述印刷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正面的正极输出焊盘和负极输出焊盘;所述元器件部分包括焊接在所述线路板背面的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焊盘,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焊盘,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电连接有压敏电阻。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还电连接有相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背极板,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印刷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背面的分别与所述正极输出焊盘和所述负极输出焊盘电连接的正极区和负极区,以及与所述背极板电连接的导电区;所述导电区电连接有导电焊盘,所述正极区上设有多个正极焊盘,所述负极区上设有多个负极焊盘。
其中,所述导电区环绕在所述负极区的外周,所述导电区与所述负极区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区相隔离;所述负极区环绕在所述正极区的外周,所述正极区与所述负极区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区相隔离。
其中,所述正极输出焊盘通过正极金属化孔与所述正极区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焊盘通过负极金属化孔与所述负极区电连接;所述正极焊盘包括位于所述正极金属化孔左侧的第一正极焊盘、依次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下侧的第二正极焊盘和第三正极焊盘,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正极焊盘左下侧的第四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左侧的第一负极焊盘、位于所述第二正极焊盘左侧的第二负极焊盘、位于所述第三正极焊盘左侧的第三负极焊盘和位于所述第四正极焊盘上侧的第四负极焊盘。
其中,所述线路板的正面设有接地区,所述接地区的边缘设有一圈用于与所述外壳电连接的接地导电区;所述正极输出焊盘与所述接地区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区相隔离;所述负极输出焊盘与所述接地区之间通过第四绝缘区相隔离,所述第四绝缘区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接地区与所述负极输出焊盘的导电部。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焊接在所述导电焊盘上,场效应管的漏极焊接在所述第四正极焊盘上,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焊接在所述第四负极焊盘上;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三正极焊盘和第三负极焊盘上,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正极焊盘和所述第二负极焊盘上,所述压敏电阻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正极焊盘所述第一负极焊盘上。
其中,所述振膜包括结合为一体的膜环和膜片,所述膜环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膜片上设有垫片,所述背极板设置在所述垫片上,所述垫片上还设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环绕在所述背极板的外周,所述背极板上设有铜环,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铜环和绝缘环上。
其中,所述外壳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包括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外壳的封口端设有进声孔;外壳和所述线路板形成的封装体内设有背极板和振膜;线路板上设有抗静电电路,抗静电电路包括印刷部分和元器件部分;元器件部分包括焊接在线路板背面的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正极输出焊盘,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负极输出焊盘,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电连接有压敏电阻。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的抗静电电路能够有效的消除静电的危害,使得麦克风输出的声音信号无杂音,输出的声音质量好,并且能够有效的保证麦克风的使用寿命,降低麦克风因静电而毁坏的机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麦克风易受静电危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抗静电效果好,输出的声音信号无杂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线路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线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0、防尘网、20、外壳,22、进声孔,30、振膜,32、膜环,34、膜片,40、垫片,50、背极板,52、背极板声孔,60、绝缘环,70、铜环, 90、线路板,100、正极输出焊盘,102、负极输出焊盘,110、第一绝缘区,112、第二绝缘区,114、第三绝缘区,116、第四绝缘区,120、导电区,122、导电焊盘,130、正极金属化孔,132、正极区,134、第一正极焊盘,136、第二正极焊盘,138、第三正极焊盘,140、第四正极焊盘,150、负极金属化孔,152、负极区,154、第一负极焊盘,156、第二负极焊盘,158、第三负极焊盘,160、第四负极焊盘,170、接地区,172、接地导电区,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FET、场效应管,V、压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抗静电麦克风,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20,外壳20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90,外壳20的敞口端的边缘部位向内弯折压在线路板90的外侧,将线路板90约束在外壳20内,外壳20与线路板90共同构成了一个麦克风封装体壳体,外壳20的封口端设有进声孔22。外壳20与线路板90之间的封装体内设有振膜30、垫片40、背极板50、绝缘环60和铜环70。
如图2所示,振膜30设置在外壳20的封口端的内侧,振膜30包括结合为一体的膜环32和膜片34。膜环32设置在外壳20上,垫片40设置在膜片34上。背极板50和绝缘环60设置在垫片40上,绝缘环60环绕在背极板50的外周,且绝缘环60的高度大于背极板50的高度,背极板50上设有多个背极板声孔52。背极板50上设有铜环70,铜环70设置在背极板50的边缘部位,与绝缘环60的内壁相贴合,铜环70的上端与绝缘环60的上端相齐平。线路板90设置在绝缘环60和铜环70上。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外壳20的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10,防尘网10能够有效的阻挡外界的灰尘和杂质从进声孔22处进入到封装体内。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线路板90上设有抗静电电路,抗静电电路包括印刷部分和元器件部分。线路板90包括正面、背面两个面,本实施方式中定义线路板90露在外壳20外侧的一面为正面,封在外壳20内侧的一面为背面。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印刷部分包括设置在线路板90的正面的正极输出焊盘100和负极输出焊盘102及接地区170。线路板90的背面设置有正极区132、负极区152和导电区120。线路板90上还设有贯穿正面与背面的正极金属化孔130和负极金属化孔150,正极区132通过正极金属化孔130与正极输出焊盘100电连接,负极区152通过负极金属化孔150与负极输出焊盘102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优选正极金属化孔130位于正极输出焊盘100的范围内,负极金属化孔150位于负极输出焊盘102的范围内。
如图3所示,导电区120为带有缺口的环状,缺口朝上,设置在线路板90背面的边缘位置,通过铜环70与背极板50电连接。导电区120环绕在负极区152的外周,导电区120与负极区152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区110相隔离。负极区152环绕在正极区132的外周,正极区132与负极区152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区112相隔离。
如图3所示,导电区120电连接有导电焊盘122,导电焊盘122位于导电区120的左侧内边缘的右侧,通过由导电区120的左侧内边缘向右延伸的导电部与导电区120电连接。导电焊盘122和导电部均通过第一绝缘区110与负极区152相隔离。
如图3所示,正极区132上设有多个正极焊盘,本实施方式优选正极区132上设有四个正极焊盘,分别定义为第一正极焊盘134、第二正极焊盘136、第三正极焊盘138和第四正极焊盘140。第一正极焊盘134位于正极金属化孔130的左侧。第二正极焊盘136位于第一正极焊盘134的下侧,第三正极焊盘138位于第二正极焊盘136的下侧,即第二正极焊盘136和第三正极焊盘138依次位于第一正极焊盘134的下侧。第四正极焊盘140位于第三正极焊盘138的左下侧,且位于导电焊盘122的右下侧。正极金属化孔130、第一正极焊盘134、第二正极焊盘136、第三正极焊盘138和第四正极焊盘140之间均通过导电部电连接。
如图3所示,负极区152上设有多个负极焊盘,本实施方式优选负极区152上设有四个负极焊盘,分别定义为第一负极焊盘154、第二负极焊盘156、第三负极焊盘158和第四负极焊盘160。第一负极焊盘154位于第一正极焊盘134的左侧,且位于负极金属化孔150的右侧。第二负极焊盘156位于第二正极焊盘136的左侧,且位于第一负极焊盘154的下侧。第三负极焊盘158位于第三正极焊盘138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负极焊盘156的下侧。第四负极焊盘160位于第四正极焊盘140的上侧,且位于导电焊盘122的右上侧、负极金属化孔150的下侧及第三负极焊盘158的左侧。负极区152的其它部位敷设有导电金属片,导电金属片上涂覆有阻焊剂。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线路板90的正面设有接地区170,接地区170的边缘设有一圈接地导电区172,接地导电区172用于与外壳20电连接,接地区170敷设有导电金属片,除接地导电区172以外位置的导电金属片上涂覆有阻焊剂。正极输出焊盘100和负极输出焊盘102均位于接地区170的中部。正极输出焊盘100与接地区170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区114相隔离。负极输出焊盘102与接地区170之间通过第四绝缘区116相隔离,第四绝缘区116上设有四条导电部,四条导电部用于电连接负极输出焊盘102与接地区170,从而将负极区152与接地区170电连接,增加了线路板90的接地面积,能够提升麦克风的抗干扰性能。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各导电部由导电金属丝或导电金属条制成,各导电金属丝和导电金属条上均涂覆有阻焊剂。
如图3、图4和图5共同所示,元器件部分包括场效应管FET,场效应管FET的栅极G电连接背极板50,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同时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压敏电阻V的一端和正极输出焊盘100,场效应管FET的源极S电连接外壳20、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压敏电阻V的另一端和负极输出焊盘102。即场效应管FET的漏极D与场效应管FET的源极S之间电连接有压敏电阻V,同时还电连接有相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压敏电阻V能够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构成了滤波电路,能够起到滤波、抗干扰的作用。
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场效应管FET的栅极G焊接在导电焊盘122上,漏极D焊接在第四正极焊盘140上,源极S焊接在第四负极焊盘160上。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三正极焊盘138和第三负极焊盘158上,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正极焊盘136和第二负极焊盘156上,压敏电阻V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正极焊盘134和第一负极焊盘154上。
本实用新型抗静电麦克风抗静电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输出的声音信号无杂音,声音质量高,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抗静电麦克风,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20),所述外壳(20)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90),所述外壳(20)的封口端设有进声孔(22);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20)和所述线路板(90)形成的封装体内设有背极板(50)和振膜(30);
所述线路板(90)上设有抗静电电路,所述抗静电电路包括印刷部分和元器件部分;
所述印刷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90)正面的正极输出焊盘(100)和负极输出焊盘(102);
所述元器件部分包括焊接在所述线路板(90)背面的场效应管(FET),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焊盘(100),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源极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焊盘(102),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源极之间电连接有压敏电阻(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漏极与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源极之间还电连接有相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栅极电连接所述背极板(50),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外壳(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路板(90)背面的分别与所述正极输出焊盘(100)和所述负极输出焊盘(102)电连接的正极区(132)和负极区(152),以及与所述背极板(50)电连接的导电区(120);所述导电区(120)电连接有导电焊盘(122),所述正极区(132)上设有多个正极焊盘,所述负极区(152)上设有多个负极焊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区(120)环绕在所述负极区(152)的外周,所述导电区(120)与所述负极区(152)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区(110)相隔离;所述负极区(152)环绕在所述正极区(132)的外周,所述正极区(132)与所述负极区(152)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区(112)相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焊盘(100)通过正极金属化孔(130)与所述正极区(132)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焊盘(102)通过负极金属化孔(150)与所述负极区(152)电连接;所述正极焊盘包括位于所述正极金属化孔(130)左侧的第一正极焊盘(134)、依次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134)下侧的第二正极焊盘(136)和第三正极焊盘(138),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正极焊盘(138)左下侧的第四正极焊盘(140);所述负极焊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134)左侧的第一负极焊盘(154)、位于所述第二正极焊盘(136)左侧的第二负极焊盘(156)、位于所述第三正极焊盘(138)左侧的第三负极焊盘(158)和位于所述第四正极焊盘(140)上侧的第四负极焊盘(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90)的正面设有接地区(170),所述接地区(170)的边缘设有一圈用于与所述外壳(20)电连接的接地导电区(172);所述正极输出焊盘(100)与所述接地区(170)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区(114)相隔离;所述负极输出焊盘(102)与所述接地区(170)之间通过第四绝缘区(116)相隔离,所述第四绝缘区(116)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接地区(170)与所述负极输出焊盘(102)的导电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栅极焊接在所述导电焊盘(122)上,场效应管(FET)的漏极焊接在所述第四正极焊盘(140)上,所述场效应管(FET)的源极焊接在所述第四负极焊盘(160)上;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三正极焊盘(138)和第三负极焊盘(158)上,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正极焊盘(136)和所述第二负极焊盘(156)上,所述压敏电阻(V)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正极焊盘(134)所述第一负极焊盘(15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0)包括结合为一体的膜环(32)和膜片(34),所述膜环(32)设置在所述外壳(20)上,所述膜片(34)上设有垫片(40),所述背极板(50)设置在所述垫片(40)上,所述垫片(40)上还设有绝缘环(60),所述绝缘环(60)环绕在所述背极板(50)的外周,所述背极板(50)上设有铜环(70),所述线路板(90)设置在所述铜环(70)和绝缘环(6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10)。
CN202221574617.0U 2022-06-23 2022-06-23 抗静电麦克风 Active CN217088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4617.0U CN217088149U (zh) 2022-06-23 2022-06-23 抗静电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4617.0U CN217088149U (zh) 2022-06-23 2022-06-23 抗静电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8149U true CN21708814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4617.0U Active CN217088149U (zh) 2022-06-23 2022-06-23 抗静电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8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0191B2 (en) Condenser micropho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150407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US8472647B2 (en) Package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double side mountable electrodes
US9271435B2 (en) Miniature microphone, protection fram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303150A (en) Electret capacitor microphone
KR101276353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폰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0093485U (zh) 一种扬声器
US10237659B2 (en) Loudspeaker module
CN210112277U (zh) 硅麦克风封装结构
CN211056708U (zh) 硅麦克风封装结构
CN217088149U (zh) 抗静电麦克风
CN111225331B (zh) Mems麦克风
CN111510836B (zh) Mems封装结构及mems麦克风
CN210112276U (zh) 硅麦克风封装结构
US7697708B2 (en) Condenser microphone
CN215773560U (zh) 一种mems麦克风、电子设备和具备连接器的mems器件
CN217037408U (zh) 全指向降噪麦克风
CN215935100U (zh) 一种麦克风结构、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7037409U (zh) 单指向降噪麦克风
CN201011742Y (zh) 改进的硅麦克风
CN2932894Y (zh) Smd电容式驻极体麦克风
CN110482478A (zh) 硅麦克风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217088112U (zh) 抗射频干扰的单指向麦克风
CN213818181U (zh) 一种耐高温回流的驻极体传声器
JP3205891B2 (ja) 電気音響変換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