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4103U -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4103U
CN217084103U CN202220668217.XU CN202220668217U CN217084103U CN 217084103 U CN217084103 U CN 217084103U CN 202220668217 U CN202220668217 U CN 202220668217U CN 217084103 U CN217084103 U CN 217084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ank
connecting pipe
air
detection devic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8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元丹
李剑
文立夏
涂武
古晓天
王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8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4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4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4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垫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弹性连接气囊和软管夹箍;弹性连接气囊设置有容置腔,弹性连接气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连通容置腔,第一连接管能够弹性套装于液舱透气管外,第二连接管被配置为注入压缩空气,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纳液舱空气管头;软管夹箍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管,并能够套装于液舱透气管上。本实用新型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弹性连接气囊具有可弹性套装在液舱透气管上的第一连接管,无需拆卸液舱空气管头即可完成对液舱的气密性检测,不会损伤液舱透气管,减少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垫船是指一种利用表面效应原理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脱离支撑面航行的高速船舶。因为气垫船的船型特点,船体结构易损伤,修理过程中需检测液舱气密性。目前液舱气密性检测工作主要依靠密试工装进行,需要拆卸液舱空气管头,密试工装的法兰与液舱空气管头的法兰连接,进行充气保压检测。液舱空气管头的连接螺栓多,操作不便,工作强度大,检测效率低;而且气垫船的液舱透气管为铝质,频繁拆卸,易导致铝质法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无需拆卸液舱空气管头即可完成对液舱的气密性检测,不会损伤液舱透气管,减少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使用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弹性连接气囊,所述弹性连接气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弹性连接气囊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管能够弹性套装于液舱透气管外,所述第二连接管被配置为注入压缩空气,所述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纳液舱空气管头;
软管夹箍,所述软管夹箍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并能够套装于所述液舱透气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气囊,所述压力表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弹性连接气囊内的气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压力表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被配置为高压报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进气控制阀,所述进气控制阀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进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连接气囊还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充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充气管包括通管和过渡部,所述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壁厚大于所述充气管的壁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连接气囊为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圆周延伸,所述检测槽被配置为容纳检测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连接气囊的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第一连接管可弹性撑开并套装于液舱透气管外,第二连接管可对容置腔内的液舱空气管头注入压缩空气,软管夹箍能够保证弹性连接气囊与液舱透气管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无需拆卸液舱空气管头即可完成对液舱的气密性检测,不会损伤液舱透气管,减少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与常见的密试装置相比,具有重量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示意图。
图中:
1、弹性连接气囊;11、容置腔;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充气管;141、通管;142、过渡部;2、软管夹箍;3、压力表;4、进气控制阀;100、液舱透气管;200、液舱空气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弹性连接气囊1和软管夹箍2。弹性连接气囊1设置有容置腔11,弹性连接气囊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均连通容置腔11,第一连接管12能够弹性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外。第二连接管13被配置为注入压缩空气,容置腔11被配置为容纳液舱空气管头200,容置腔11的外观尺寸可根据容纳液舱空气管头200的尺寸进行设计。使用时,撑开第一连接管12穿过液舱空气管头200并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外,液舱空气管头200置于容置腔11内,通过第二连接管13向容置腔11内注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即可通过液舱空气管头200、液舱透气管100进入液舱,进行气密性检测。软管夹箍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管12,并能够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上,紧固软管夹箍2可对第一连接管12套装于密封液舱透气管100的端部进行密封,避免泄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撑开第一连接管12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外,通过第二连接管13对容置腔11内的液舱空气管头200注入压缩空气,软管夹箍2能够保证弹性连接气囊1与液舱透气管100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无需拆卸液舱空气管200头即可完成对液舱的气密性检测,不会损伤液舱透气管100,减少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与常见的密试装置相比,具有重量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作为优选方案,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压力表3,压力表3连接于弹性连接气囊1,压力表3被配置为测量弹性连接气囊1内的气压。通过压力表3,能够实时显示对液舱的充气压力,在满足检测压力时及时停止注入压缩空气,在保压检测过程中易于观察液舱的压力变化,观察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方案,压力表3还包括报警机构,报警机构被配置为高压报警。当压力表3检测到弹性连接气囊1内的压力大于设定的检测压力时,报警机构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停止注入压缩空气。
作为优选方案,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进气控制阀4,进气控制阀4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3,进气控制阀4被配置为控制第二连接管13的开关。第二连接管13连接外部的气源装置,并输送压缩空气,通过进气控制阀4控制第二连接管13的开关,根据检测需要控制压缩空气的注入量,达到规定的密试压力之后关闭,以保证密封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方案,弹性连接气囊1还包括充气管14,充气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充气管14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12的内径。充气管14内即为容置腔11,较大的内径能够保证容纳液舱空气管头200,而第一连接管12内径较小,适用于液舱透气管100的外径。
作为优选方案,充气管14包括通管141和过渡部142,通管141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3,过渡部142连接于第一连接管12。过渡部142具有弧面,引导直径较大的通管141连接直径较小的第一连接管12,避免弹性连接气囊1的外形尺寸突变,使弹性连接气囊1的承压能力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连接管12的壁厚大于充气管14的壁厚。因第一连接管12需要套装在液舱透气管100上,在第一连接管12壁厚大于充气管14壁厚时,第一连接管12能够兼具足够的弹性力和安全性,不会发生破损。
作为优选方案,弹性连接气囊1为一体成型,而且弹性连接气囊1的材料为橡胶。一体成型的橡胶制品可通过注塑加工而成,加工方式简单;具有良好的弹性,易于实现弹性连接气囊1与液舱透气管100的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连接管12设置有检测槽,检测槽沿第一连接管12的外圆周延伸,检测槽被配置为容纳检测液体。通过第二连接管13向容置腔11内注入压缩空气,对液舱进行预充气,然后,在检测槽内注入肥皂水等检测液体,用于检验软管夹箍2是否夹紧液舱透气管100:如果检测槽内的肥皂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存在漏气,此时需要重新紧固软管夹箍2。相较于平面,检测槽能够容纳较多的肥皂水,易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流程如下:
1、撑开第一连接管12穿过液舱空气管头200并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外;
2、紧固软管夹箍2,开启进气控制阀4,通过第二连接管13对液舱进行预充气;
3、在检测槽内涂抹肥皂水,检验软管夹箍2是否夹紧液舱透气管100;
4、如果检测槽内的肥皂水有气泡产生,重复上述步骤2和3,直至检测槽内的肥皂水不产生气泡;
5、按照液舱气密性检测的要求,充气至指定压力,关闭进气控制阀4停止充气,进行保压测试;
6、保压过程中观察液舱的压力变化并记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连接气囊(1),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设置有容置腔(11),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3)均连通所述容置腔(11),所述第一连接管(12)能够弹性套装于液舱透气管(100)外,所述第二连接管(13)被配置为注入压缩空气,所述容置腔(11)被配置为容纳液舱空气管头(200);
软管夹箍(2),所述软管夹箍(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并能够套装于所述液舱透气管(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压力表(3),所述压力表(3)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所述压力表(3)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内的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3)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被配置为高压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进气控制阀(4),所述进气控制阀(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3),所述进气控制阀(4)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还包括充气管(14),所述充气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3),所述充气管(1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14)包括通管(141)和过渡部(142),所述通管(14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3),所述过渡部(14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壁厚大于所述充气管(14)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设置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沿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外圆周延伸,所述检测槽被配置为容纳检测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气囊(1)的材料为橡胶。
CN202220668217.X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084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8217.XU CN217084103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8217.XU CN217084103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4103U true CN21708410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8217.XU Active CN217084103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4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0820U (zh) 用于膨胀箱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0950412U (zh) 压力流体管道防泄漏安全封堵装置
CN101650249B (zh) 气密检测设备
CN113108998A (zh) 一种波纹管密封性检测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检测台
CN217084103U (zh) 一种液舱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1318485Y (zh) 一种新型气门嘴
CN108151973A (zh) 一种检测包装袋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09340158U (zh) 具有防错功能的水泵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1589060U (zh) 一种充气枪
CN215674236U (zh) 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管道导流结构
CN201281645Y (zh) 一种水下密封舱体气密检查装置
CN215370980U (zh) 一种固相萃取用密封装置
CN113815816B (zh) 一种橡胶气囊结构及其冲锋舟
CN206201875U (zh) 气门嘴帽、气门嘴结构及轮胎和车
CN108869907A (zh) 一种医用麻醉储气囊充气连接头
CN205172893U (zh) 一种混合型打气筒
CN21126263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165198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7481514U (zh) 一种水泵密闭性检测装置
CN207963949U (zh) 一种检测包装袋气密性及耐压性的检测装置
CN208007675U (zh) 一种扁嘴气阀填充气袋
CN220490331U (zh) 一种汽车水箱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032921U (zh) 一种用于滤料的过滤性能测试夹具的检测漏气装置
CN202947842U (zh) 一种压缩机吸气管测漏装置
CN206920085U (zh) 一种汽车干燥器检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