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810U -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2810U
CN217082810U CN202122577182.7U CN202122577182U CN217082810U CN 217082810 U CN217082810 U CN 217082810U CN 202122577182 U CN202122577182 U CN 202122577182U CN 217082810 U CN217082810 U CN 217082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fixed
workshop
air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71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y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y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y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y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71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2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2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2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该装置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两个墙体的顶端固定有横梁,横梁的上方固定有屋顶;横梁内部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上通风箱,上通风箱底部内壁与横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且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本实用新型通过鼓风机、通风管和出风管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向车间内部鼓风,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扇叶、第三电机和第三扇叶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将车间内部的空气向外抽出,从而使车间内部的空气可以循环流动,加强车间内部的空气对流,促进车间内部的通风散热;通过温湿度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车间内部的温湿度并控制运行相关通风部件,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实时调整通风的效率,通风散热更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间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企业生产行政管理的一级组织。由若干工段或生产班组构成工厂的。生产车间大多是较为封闭的环境,该环境通风情况较差,温度较高,存在大量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粉尘等污染物,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的人员非常容易得职业病。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生产车间的通风情况,改善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装置无法根据车间内部的温湿度情况实时调整通风散热的效率,车间内部空气对流效应差,通风散热效果不好。因而需要一种能够根据车间内部的温湿度变化实时调整通风散热效率,加强车间内部的空气对流,通风散热效果较好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两个所述墙体的顶端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方固定有屋顶;所述横梁内部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上通风箱,所述上通风箱底部内壁与横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且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上通风箱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一扇叶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墙体内部的下方均嵌入固定有下通风箱,两个所述下通风箱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嵌入固定有通风管,两个所述通风管管体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出风管,多个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内壁延伸至车间内部;两个所述通风管管体远离出风管一侧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内壁延伸至车间外部;两个所述墙体外部一侧的下方均安装有鼓风机,两个所述鼓风机出风管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进风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墙体靠近横梁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滤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内均安装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扇叶,两个所述第二扇叶均转动连接在对应一侧的第一通风口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通风箱箱体两侧内壁与横梁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二滤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扇叶,所述上通风箱内部靠近两个第二通风口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第三扇叶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湿度监测器和温度监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鼓风机进风管的一端均固定有滤箱,两个所述滤箱内部均固定有活性炭滤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鼓风机、通风管和出风管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向车间内部鼓风,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扇叶、第三电机和第三扇叶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将车间内部的空气向外抽出,从而使车间内部的空气可以循环流动,加强车间内部的空气对流,促进车间内部的通风散热;
2、通过温湿度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车间内部的温湿度并控制运行相关通风部件,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实时调整通风的效率,通风散热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通风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墙体、2-横梁、3-屋顶、4-上通风箱、5-第一电机、6-第一扇叶、7-温度监测器、8-湿度监测器、9-下通风箱、10-通风管、11-出风管、12-鼓风机、13-滤箱、14-进风管、15-第一通风口、16-第一滤网、17-第二扇叶、18-第二电机、19-第二通风口、20-第二滤网、21-第三扇叶、22-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1,两个所述墙体1的顶端固定有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上方固定有屋顶3,所述横梁2内部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上通风箱4,所述上通风箱4底部内壁与横梁2连接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且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6,所述上通风箱4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一扇叶6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湿度监测器7和温度监测器8;
两个所述墙体1内部的下方均嵌入固定有下通风箱9,两个所述下通风箱9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嵌入固定有通风管10,两个所述通风管10管体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出风管11,多个所述出风管11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1内壁延伸至车间内部;两个所述通风管10管体远离出风管11一侧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进风管14,两个所述进风管14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1内壁延伸至车间外部;两个所述墙体1外部一侧的下方均安装有鼓风机12,两个所述鼓风机12进风管的一端均固定有滤箱13,两个所述滤箱13内部均固定有活性炭滤网;两个所述鼓风机12出风管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进风管14固定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两个所述墙体1靠近横梁2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5,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15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滤网16,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15内均安装有第二电机18,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8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扇叶17,两个所述第二扇叶17均转动连接在对应一侧的第一通风口15中;
所述上通风箱4箱体两侧内壁与横梁2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9,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19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二滤网20;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19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扇叶21,所述上通风箱4内部靠近两个第二通风口19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电机22,两个所述第三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第三扇叶21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鼓风机12、通风管10和出风管11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向车间内部鼓风,通过第一电机5、第一扇叶6、第三电机22和第三扇叶21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将车间内部的空气向外抽出,从而使车间内部的空气可以循环流动,加强车间内部的空气对流,促进车间内部的通风散热;通过温湿度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车间内部的温湿度并控制运行相关通风部件,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实时调整通风的效率,通风散热更精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1),两个所述墙体(1)的顶端固定有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上方固定有屋顶(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内部的中间位置嵌入固定有上通风箱(4),所述上通风箱(4)底部内壁与横梁(2)连接处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且开口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6),所述上通风箱(4)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一扇叶(6)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墙体(1)内部的下方均嵌入固定有下通风箱(9),两个所述下通风箱(9)内部的中间位置均嵌入固定有通风管(10),两个所述通风管(10)管体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出风管(11),多个所述出风管(11)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1)内壁延伸至车间内部;两个所述通风管(10)管体远离出风管(11)一侧的中间位置均固定有进风管(14),两个所述进风管(14)的一端均穿过对应一侧的墙体(1)内壁延伸至车间外部;两个所述墙体(1)外部一侧的下方均安装有鼓风机(12),两个所述鼓风机(12)出风管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进风管(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体(1)靠近横梁(2)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5),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15)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滤网(16),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口(15)内均安装有第二电机(18),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8)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扇叶(17),两个所述第二扇叶(17)均转动连接在对应一侧的第一通风口(1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箱(4)箱体两侧内壁与横梁(2)连接处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9),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19)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二滤网(20);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口(19)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扇叶(21),所述上通风箱(4)内部靠近两个第二通风口(19)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电机(22),两个所述第三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均与对应一侧的第三扇叶(21)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湿度监测器(7)和温度监测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鼓风机(12)进风管的一端均固定有滤箱(13),两个所述滤箱(13)内部均固定有活性炭滤网。
CN202122577182.7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Active CN217082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182.7U CN21708281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182.7U CN21708281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2810U true CN217082810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49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7182.7U Active CN217082810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2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82810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07831623U (zh) 一种一体式出风口
CN210120761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plc控制装置
CN20249338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机舱通风罩及一种风力发电机
CN109693656A (zh) 一种适用于封闭式车底架的轨道车辆半封闭式供风单元
CN204963077U (zh) 多运行模式的新风换气设备
CN114922832A (zh) 一种基于发电风扇的能效管理系统
CN214404063U (zh) 一种防尘风机
CN209454727U (zh) 一种适用于封闭式车底架的轨道车辆半封闭式供风单元
CN206314166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
CN213718426U (zh) 一种新型大型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用高散热防护壳体
CN210769413U (zh) 一种低噪声离心通风机
CN113766812A (zh) 一种物联网用控制箱散热机构
CN213574749U (zh) 一种具有消音器的风机
CN216811896U (zh) 发电机柜
CN216774043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散热结构
CN207527738U (zh) 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01726057A (zh) 窗式空调机室外侧风扇的布置结构
CN212289119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辊冷却装置
CN213016694U (zh) 一种空压机的冷却结构
CN210921734U (zh) 一种便携式声能空调风道结构
JPS6124929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404415U (zh) 一种高散热电力设备试验检测设备
CN213846010U (zh) 一种箱式变压器换流通风装置
CN215663958U (zh) 一种汽油复合抗爆剂研发用降噪型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