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9421U - 屋顶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屋顶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9421U
CN217079421U CN202220895512.9U CN202220895512U CN217079421U CN 217079421 U CN217079421 U CN 217079421U CN 202220895512 U CN202220895512 U CN 202220895512U CN 217079421 U CN217079421 U CN 217079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of
top surface
waterproof layer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55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
吴耀冬
倪勇
陈鹏旭
舒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hua Universit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ihua Universit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hua Universit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8955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9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9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9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结构,属于屋顶防水领域。屋顶防水结构,包括屋顶及围绕屋顶设置的墙体,墙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屋顶的顶面上,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有防水层及导流层,屋顶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积水排出屋顶的第一排水结构,导流层用于将积水导流至第一排水结构内,防水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防水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防水层的顶面为导流面,导流面用于将防水层上的积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槽中,第二导流槽设有用于排出积水的第二排水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减小雨水堆积在防水层上的风险,从而减小防水层发霉、防水层寿命减少及防水层产生渗水问题的风险。

Description

屋顶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结构,属于屋顶防水领域。
背景技术
屋顶是建造在房屋顶端的结构,通常在雨天,屋顶会存积大量的水,因此屋顶都会做防水措施,如不做好防水措施,水容易渗透到楼下,造成屋顶漏水。为提升屋顶的防水效果,通常会在屋顶附加相应的防水结构,但是目前传统的屋顶防水结构大都过于简单,仅仅是在屋顶铺设一层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然而,对于这样的屋面结构,下雨时屋面容易产生积水,积水会渗透至防水层上,从而导致防水层上产生积水,如此将会导致防水层发霉,防水层渗水、漏水,减少防水层寿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防水层上产生积水的风险的屋顶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屋顶防水结构,包括屋顶及围绕屋顶设置的墙体,墙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屋顶的顶面上,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有防水层及导流层,屋顶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积水排出屋顶的第一排水结构,导流层用于将积水导流至第一排水结构内,防水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防水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水层的顶面为导流面,导流面用于将防水层上的积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槽中,第二导流槽设有用于排出积水的第二排水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排水结构为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二导流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导流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导流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第一导流槽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还包括与第一导流槽相连通的、且用于将第一导流槽内的积水排出屋顶的第一排水管;导流层用于将积水导流至第一导流槽内。
进一步的,导流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导流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流槽,导流层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导流层的顶面包括第一斜面及与第一斜面相交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的顶面与导流层的底面固定连接,保护层的底面与防水层的顶面固定连接;
第一导流槽设置在导流层上或保护层上,当第一导流槽设置在保护层上时,保护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保护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的底面与屋顶的顶面固定连接,隔热层的顶面与防水层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心砖层,空心砖层的顶面与隔热层的底面固定连接,空心砖层的底面通过找平层固定连接至屋顶的顶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粘结胶层,粘结胶层的底面与找平层的顶面固定连接,粘结胶层的顶面与空心砖层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粘结胶层为有机硅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的,导流层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导流槽的底壁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排水管的设置位置相适配,导向槽用于将第一导流槽内的积水导流至第一排水管内。
进一步的,防水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防水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防水层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防水层的顶面包括第三斜面及与第三斜面相交的第四斜面。
进一步的,防水层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与第一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防水层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与第二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的底面与屋顶的顶面固定连接,刚性防水层的顶面与导流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刚性防水层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雨水落在屋顶顶面上后,通过导流层可以快速将雨水导向至第一排水结构内,从而快速排出;当部分雨水渗透导流层后到达防水层顶面时,雨水沿防水层上的导流面流动至第二导流槽中,而后通过第二排水结构排出屋顶;如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减小雨水堆积在防水层上的风险,从而减小防水层发霉、防水层寿命减少及防水层产生渗水问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屋顶,2是墙体,31是找平层,32是粘结胶层,33是空心砖层,34是隔热层,35是防水层,36是保护层,37是导流层,4是刚性防水层,42是第二导流槽,5是第一导流槽,52是导向槽,6是第一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屋顶防水结构,包括屋顶1及围绕屋顶1设置的墙体2,墙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屋顶1的顶面上,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有防水层35及导流层37,屋顶1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积水排出屋顶1的第一排水结构,导流层37用于将积水导流至第一排水结构内,防水层35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防水层35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42,第二导流槽42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即:第二导流槽42的长度方向可与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导流槽42也可倾斜设置,防水层35的顶面为导流面,导流面用于将防水层35上的积水导流至第二导流槽42中,第二导流槽42设有用于排出积水的第二排水结构。
具体的,导流层37的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雨水落在屋顶1顶面上后,通过导流层37可以快速将雨水导向至第一排水结构内从而快速排出;部分雨水渗透导流层37后到达防水层35顶面时,雨水沿防水层35上的导流面流动至第二导流槽42中,而后通过第二排水结构流出屋顶1;如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减小雨水堆积在防水层35上的风险,从而减小防水层35发霉、防水层35寿命减少及防水层35产生渗水问题的风险。
优选的,第二排水结构为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第二导流槽42相连通。具体的,第二排水结构还可为第二导流槽42本身,此时第二导流槽贯穿墙体2;第二排水结构还可为贯穿墙体2设置的排水沟,排水沟的轴线与第二导流槽42的轴线垂直,且第二导流槽42与排水沟相连通;积水沿第二导流槽42流向第二排水管内,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屋顶,设置第二排水管可避免水流动到侧墙上。
优选的,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5,导流层37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导流层37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第一导流槽5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还包括与第一导流槽5相连通的、且用于将第一导流槽5内的积水排出屋顶1的第一排水管6;导流层37用于将积水导流至第一导流槽5内。具体的,通过导流层37可以快速将雨水导向至第一导流槽5内,之后通过第一排水管6快速排出。第一排水结构还可使用地漏结构,但地漏结构排水能力较弱,且容易积水,本申请的第一导流槽5排水能力较强,且不易积水。
优选的,导流层37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导流层37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导流层37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导流层37的顶面包括第一斜面及与第一斜面相交的第二斜面。
具体的,当雨水落在屋顶1顶面上后,通过导流层37可以快速将雨水导向至两侧的第一导流槽5内,之后通过第一排水管6快速排出;第一斜面远离第二斜面的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1,第一斜面靠近第二斜面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2,L1小于L2,第二斜面远离第一斜面的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3,第二斜面靠近第一斜面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4,L3小于L4。
第一导流槽5也可仅设置在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或仅设置在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时,此时导流层37的顶面为向第一导流槽5倾斜的斜面;当遭遇大雨时,仅在一侧设置第一导流槽5的排水压力较大,可能造成屋顶1积水较多,如此渗水的风险较大。
优选的,还包括保护层36,保护层36的顶面与导流层37的底面固定连接,保护层36的底面与防水层35的顶面固定连接;
第一导流槽5设置在导流层37上或保护层36上,当第一导流槽5设置在保护层36上时,保护层36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保护层36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具体的,若防水层35上不设置保护层36,那么在导流层37上设置设备时或太阳长时间照射容易损伤防水层35,设置保护层36后可减小防水层35损伤的风险。保护层36为水泥砂浆层或混凝土层。
优选的,还包括隔热层34,隔热层34的底面与屋顶1的顶面固定连接,隔热层34的顶面与防水层35的底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隔热层34为泡沫砼隔热板;使用泡沫砼隔热板制成的保温层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还具有隔音、抗震等性能,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隔热层34还可选择石墨聚苯板等。
优选的,还包括空心砖层33,空心砖层33的顶面与隔热层34的底面固定连接,空心砖层33的底面通过找平层31固定连接至屋顶1的顶面。具体的,隔热层34下方的空心砖层33用于再次增强隔热保温效果,同时增强降噪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粘结胶层32,粘结胶层32的底面与找平层31的顶面固定连接,粘结胶层32的顶面与空心砖层33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粘结胶层32为有机硅环氧树脂层,粘结胶层32还可选择抹面胶浆。
具体的,找平层31为水泥砂浆找平层31,水泥砂浆找平层31为1:2.5水泥砂浆制成,其厚度为20cm,能够将屋顶1的顶面铺平,从而方便后续的安装设置;粘结胶层32由有机硅环氧树脂作为胶结材料的有机硅环氧树脂层,该有机硅环氧树脂属于现有材料,这种有机硅环氧树脂材料具有出色的粘接性能,能够增强空心砖层33和水泥砂浆找平层31的结合强度,同时,有机硅环氧树脂在极端温度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抗紫外线性和耐候性。
优选的,导流层37由透水混凝土制成。
导流层37由透水混凝土制成,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如此可使积水渗透至防水层35,由防水层35的导流面导向至第二导流槽42,从而排出积水,避免导流层37上出现积水的问题;且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第一导流槽5的底壁设有导向槽52,导向槽52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排水管6的设置位置相适配,导向槽52用于将第一导流槽5内的积水导流至第一排水管6内。
优选的,防水层35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及防水层35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42,防水层35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防水层35的顶面包括第三斜面及与第三斜面相交的第四斜面。
具体的,第三斜面远离第四斜面的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5,第三斜面靠近第四斜面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6,L5小于L6,第四斜面远离第三斜面的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7,第四斜面靠近第三斜面一侧距屋顶1顶面的垂直距离为L8,L7小于L8。
优选的,防水层35靠近第一墙体的一侧与第一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4,防水层35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与第二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4,刚性防水层4的底面与屋顶1的顶面固定连接,刚性防水层4的顶面与导流层37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槽42设置在刚性防水层4的顶面上。具体的,刚性防水层4可使液态水难以通过,从而达到防水目的,刚性防水层4的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靠近第二墙体的刚性防水层4的一侧与第二墙体连接,另一侧与防水层35连接;靠近第一墙体的刚性防水层4的一侧与第一墙体连接,另一侧与防水层35连接。
刚性防水层4与隔热层34、空心砖层33、粘结胶层32及找平层31可组合使用,此时每个刚性防水层4的底面均固定连接至屋顶的顶面上,隔热层34、空心砖层33、粘结胶层32及找平层31位于两个刚性防水层4之间,即:靠近第二墙体的刚性防水层4的一侧与第二墙体连接,另一侧与隔热层34、空心砖层33、粘结胶层32及找平层31连接;靠近第一墙体的刚性防水层4的一侧与第一墙体连接,另一侧与隔热层34、空心砖层33、粘结胶层32及找平层3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另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屋顶防水结构,包括屋顶(1)及围绕所述屋顶(1)设置的墙体(2),所述墙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所述屋顶(1)的顶面上,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有防水层(35)及导流层(37),所述屋顶(1)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积水排出屋顶(1)的第一排水结构,所述导流层(37)用于将积水导流至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及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导流槽(42),所述第二导流槽(42)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防水层(35)的顶面为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防水层(35)上的积水导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槽(42)中,所述第二导流槽(42)设有用于排出积水的第二排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为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二导流槽(4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5),所述导流层(37)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及所述导流层(37)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所述第一导流槽(5)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流槽(5)相连通的、且用于将第一导流槽(5)内的积水排出屋顶(1)的第一排水管(6);所述导流层(37)用于将积水导流至所述第一导流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37)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及所述导流层(37)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所述导流层(37)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导流层(37)的顶面包括第一斜面及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交的第二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36),所述保护层(36)的顶面与所述导流层(3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36)的底面与所述防水层(35)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导流槽(5)设置在导流层(37)或保护层(36)上,当所述第一导流槽(5)设置在保护层(36)上时,所述保护层(36)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及所述保护层(36)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槽(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层(34),所述隔热层(34)的底面与所述屋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34)的顶面与所述防水层(35)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砖层(33),所述空心砖层(33)的顶面与所述隔热层(3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砖层(33)的底面通过找平层(31)固定连接至屋顶(1)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结胶层(32),所述粘结胶层(32)的底面与所述找平层(3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粘结胶层(32)的顶面与所述空心砖层(33)的底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及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42),所述防水层(35)的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防水层(35)的顶面包括第三斜面及与所述第三斜面相交的第四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35)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墙体间设置有刚性防水层(4),所述刚性防水层(4)的底面与屋顶(1)的顶面固定连接,刚性防水层(4)的顶面与导流层(37)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槽(42)设置在刚性防水层(4)的顶面上。
CN202220895512.9U 2022-04-15 2022-04-15 屋顶防水结构 Active CN217079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5512.9U CN2170794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屋顶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5512.9U CN2170794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屋顶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9421U true CN217079421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499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5512.9U Active CN2170794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屋顶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9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3452U (zh) 一种双层排水保温屋面结构
CN214785411U (zh) 一种排水防渗屋面结构
CN217079421U (zh) 屋顶防水结构
CN218814791U (zh) 一种组装式屋面系统
CN112031287A (zh) 一种室外下沉式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08097U (zh) 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
CN204715638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CN216865222U (zh) 一种承台基础结构
CN211200477U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系统
CN209799201U (zh) 女儿墙的防护结构
CN212427827U (zh) 一种女儿墙外防水构造
CN21265637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12078007U (zh) 一种膨胀土地区地下室建筑物抗浮结构
CN210868973U (zh) 一种楼面绿化草坪结构
CN113550357A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60433U (zh) 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屋顶结构
CN215367439U (zh) 一种地下空间防水结构
CN217460595U (zh) 一种电梯基坑施工缝的防水构造
CN216552725U (zh) 一种tpz加强型防水卷材
CN220620765U (zh) 一种建筑物屋顶的防渗水结构
CN213868607U (zh) 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
CN217601529U (zh) 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防渗结构
CN215484167U (zh) 一种女儿墙底部落水口防水连接结构
CN2159070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CN211850406U (zh) 一种聚氨酯硬泡防水保温一体化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