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6999U -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6999U
CN217066999U CN202123100962.9U CN202123100962U CN217066999U CN 217066999 U CN217066999 U CN 217066999U CN 202123100962 U CN202123100962 U CN 202123100962U CN 217066999 U CN217066999 U CN 217066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dule
supporting plate
physiotherapy
lum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09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江涛
向文林
许立
陈可夫
向文明
居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de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d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de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d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09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6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6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6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通过升降模块的设计带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尤其是第一壳体上升及下降,使该按摩装置更加贴合人体同时实现拉伸及舒展理疗部位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子产品及电子化办公的普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逐渐增多。如长时间保持坐立不动,对腰椎造成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导致腰椎逐渐受损,甚至病变;当然也有人因错误坐姿,如跷二郎腿等,使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随着腰椎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多,世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腰枕按摩装置,目前多数按摩装置主要是通过按摩头转动实现对身体局部按摩,或振动按摩;但因腰椎曲度因人而异,单一结构腰部按摩器可能无法满足不同腰椎曲度人群的需求,如导致腰椎与按摩器本体间形成间隙,无法很好的贴合,从而影响按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尤其是一种可调节高度并使按摩部与人体完全贴合的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
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
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弹簧结构及充放气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弹簧、弹簧压板,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向弹簧压板方向延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及弹簧压板相抵,并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模块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以实现对充放气模块的固定。
进一步的,充放气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充放气工作,随着充放气模块的充气或放气带动弹簧伸缩,从而推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实现对人体理疗按摩部位的舒展与拉伸。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为涡轮蜗杆结构,蜗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涡轮设于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涡轮蜗杆啮合,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理疗模块包括电极片、加热片、海绵贴。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和通过电疗线延伸于按摩装置外并作用于人体的第二电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贴为单面海绵贴或双面海绵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电驱动按摩装置整体工作PCB板及控制充放气模块泄气的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模块包括气泵、气管、气囊,PCB板驱动气泵工作,带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囊,从而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承载及分散按摩装置工作时所承受的重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按摩装置工作及工作模式中不同参数下档位的调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电疗线接口,所述连接第二电极片的电疗线穿过电疗线接口延伸至按摩装置外。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扬声器,用于工作中调节档位及按摩理疗参数时的语音播报。
为满足不同腰椎曲度的人体使用,使按摩装置的按摩面与腰椎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理疗效果,该腰椎理疗按摩装置通过升降模块,同时还兼具理疗加热功能。使用按摩装置时,可以切换不同的档位来实现不同的理疗效果,当使用时,如发现腰椎无法与按摩面贴合,可将该按摩装置切换至抬升模式,此时升降模块结构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及其以上部分的第一壳体向上抬升,使人体腰椎与按摩面紧密贴合,同时可以起到对腰椎拉伸及舒展的作用,多功能结合使用对腰椎不适症有更好的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充气模式下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第一壳体(1)、容置槽(11)、开关按键(12)、电疗线接口(13)、扬声器(14)、容置腔(15)、插槽(110)、通孔(111)、理疗模块(2)、第一电极片(21)、石墨烯加热盘(22)、双面海绵贴(23)、第二电极片(24)、插脚(210)、升降模块(3)、弹簧结构(31)、充气模块(32)、弹簧(311)、弹簧压板(312)、气泵(321)、气管(322)、气囊(323)、控制模块(4)、PCB板(41)、电磁阀(42)、支撑板(5)、通孔(51)、电池(52)、支撑柱(53)、第二壳体(6)、连接杆(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方式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说明。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代表相同的元件,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理疗模块2、升降模块3、控制模块4、支撑板5、第二壳体6;
为使按摩装置达到更优的理疗效果,所述理疗模块2设置为4个,为将理疗模块放置于第一壳体1上,第一壳体1上表面对应开设4个容置槽11,4容置槽11以横向及纵向中心线为分割线呈对称两两分布设置,理疗模块2从上至下(靠近人体的一端为上)依顺序分布,分别是第一电极片21、石墨烯加热片22、双面海绵贴23。
装配时,先将双面海绵贴23的一面贴于第一壳体1的容置槽11内,依次将石墨烯加热片22贴于双面海绵贴23上,因石墨烯加热片22为背胶结构设计,第一电极片21贴于石墨烯加热片22上,为防止第一电极片21掉落,在第一电极片21的周边设置插脚210,对应的第一壳体1的容置槽11内设置有插槽110,第一电极片21表面贴于石墨烯加热片22的同时插脚210通过插槽110与第一壳体1实现紧密配合。
为防止第一电极片21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需要设置一监测电极片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在第一壳体1二插槽110中部各设置一通孔111,所述温度传感器从该通孔111中探出,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极片21温度的感应及检测,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按摩装置则停止加热工作,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按摩装置开启加热工作,以此循环。
为控制按摩装置整体工作,在第一壳体1上设有开关按钮12,该开关按钮12不仅控制按摩装置的启动与关闭,还可以对按摩装置档位进行调节,所述开关按钮12共计4个,分别为开关加电疗按键、加热及充气按键、二调节按键,按压开关按键后,唤醒按摩装置,此时可以根据按摩需要随意切换按摩模式;
如需要进行电疗,此时长按开关按键,触发电疗模式,此时二调节按键控制按摩装置电疗强度,如需要调节电疗强度,则按压二调节按键,二调节按键分别为加减档位,当按加号键时,电疗强度增加,如需要减小电疗强度则按减号键进行调节;
如需要进行温度加热模式时,按压加热按键,触发加热模式,此时二调节按键控制按摩装置加热温度,当需要调节加热温度时,则按压二调节按键,二调节按键分别为加减档位,当按加号键时,温度增加,如需要减小温度则按减号键进行调节;
如需要调节按摩装置与腰部的贴合度时,长按加热键数秒,触发高度调节模式,此时二调节按键分别调节按摩装置的充放气,当需要给气囊充气时,按加号键则启动气泵开始工作,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到气囊中,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如需要降低高度时,则按减号键,电磁阀开启,气囊开始放气至下一档位。
以上各模式中,如第一模式选择理疗模式,当切换至加热或高度调节模式时,理疗模式仍然保留,即为各模式的叠加,如模式可以为:理疗模式加加热模式;理疗模式加高度调节模式;加热模式加高度调节模式;理疗模式加加热模式加高度调节模式;
当然以上开关按钮功能可以随意组合设置,不一定必须参照以上所述的功能结合。
第一壳体1上还设有一电疗线接口13,此时按摩装置包括一第二电极片24,该第二电极片24连接的电疗线与电疗线接口13插接,从而形成设置于按摩装置外的第二电极片24,该第二电极片24可自由作用于人体任何部位,如可贴于人体手臂、手背、胳膊、胸口、后背等部位进行电疗作用。
为了实现各模式切换过程中的语音提示,该按摩装置还包括一扬声器14,扬声器14通过扬声器固定环固定于第一客体上,在使用过程中,如切换到不同模式式,扬声器14会根据切换模式进行语音提示,告知使用者目前使用的模块及档位。
按摩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板5,支撑板5与第一壳体1可拆卸连接,支撑板5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一容置腔15,升降模块3及控制模块4设于该容置腔15内,还包括一第二壳体6。
如图1-5所示:升降模块3包括弹簧结构31及充放气模块32,控制模块4包括用于电驱动按摩装置整体工作PCB板41及控制充放气模块32泄气的电磁阀42,该PCB板41设于二弹簧压板312的中心,主要控制按摩装置整体工作。
所述弹簧结构31包括弹簧311、弹簧压板312,为实现对弹簧311的放置连接,第二壳体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1,支撑板5上对应该连接杆61设有对应的通孔51,所述连接杆61穿过支撑板5的通孔51,实现与支撑板5的可拆卸连接;弹簧311套设于连接杆61 上,所述连接杆61的另一端向弹簧压板312方向延伸,弹簧3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5及弹簧压板312相抵,并对第二壳体6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6脱离支撑板5。
弹簧311分别为两组,此实施例中每组为5个,两组共计10个,分别对称且均匀分布于支撑板5的左右两端;对应的,弹簧311套设的连接杆61的数量及分布与弹簧311相通;对应的,所述弹簧压板312为两块,以支撑板5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
充放气模块32设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6之间,连接杆61穿过支撑板5中的通孔51向第一壳体1方向延伸,以实现对充放气模块32的固定。
充放气模块32通过控制模块4实现充放气工作,随着充放气模块32的充气或放气带动弹簧311伸缩,从而推动支撑板5及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实现对人体理疗按摩部位的舒展与拉伸。
充放气模块32包括气泵321、气管322、气囊323,因人体腰椎曲度不同,为使按摩装置适用于不同腰椎曲度人群里,气囊323设于所述支撑板5与第二壳体6之间,通过对气囊323的充放气,从而推动支撑板5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调整按摩装置整体高度,使按摩装置更贴合人体的腰椎面,从而达到良好的按摩理疗效果。
PCB板41、气泵321、气管322均设支撑板5上,PCB板41驱动气泵321工作,带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囊323,从而实现对气囊323进行充气。
为方便对气囊323进行充气或泄气,所述支撑板5上还设有一控制给气囊323充气的气泵及泄气的电磁阀42,及连接于气囊323本体用于输送气体的气管接头324,所述气管接头324为四通气管接头。
所述气囊323为一体或分体成型的气囊323,此时气管322分别由气管接头324连接,所述气管接头324整体呈“Π”型,所述四通气管结构的横向两端头分别连接气泵321于电磁阀42,纵向两端头分别连接设于气囊323上的气管接头;当切换至高度调节模式时,PCB板41驱动气泵321工作,向气囊323进行充气,当充到设定档位气容量时,停止充气,当需要升高气囊323抬升高度时,按压加号键,气泵321再次向气囊323进行充气,直至充到设定档位时停止,以此类推,气囊323抬升模式共计4档,分别对应不同的抬升高度;同时如需要降低气囊323高度时,电磁阀42接收信号后自动开启,然后气囊323开始泄气,当泄至设定档位气容量时则电磁阀42关闭,停止泄气,以此类推;同样的气囊323下降模式共计4档。
当给气囊323充气时,气囊323带动支撑板5向上运动及第二壳体6向下运动;此时因为支撑板5的抬升,使弹簧311压缩,同时推动支撑板5以上部分尤其是第一壳体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人体的拉伸及舒展。当气囊323泄气时,支撑板5及第二壳体6相对运动,此时支撑板5向上运动,第二壳体6向上回升,同时弹簧311慢慢放松,此时支撑板5及以上部分缓缓下降,直至调整到设定的档位值。
为实现对按摩装置进行供电及储电,所述支撑板5上还设有充电电池52,为维持一定的待机时长及工作时长,所述充电电池52至少为3块,当不使用时可以将按摩装置的插头及可充电的插座连接,实现对按摩装置电池的充电,此按摩装置可以在充电模式下使用,也可以在断电模式下使用。
为支撑及分解第一壳体1上的重量时,在支撑板5靠近第一壳体端面的中心部设有一支撑柱53,当使用者使用时,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与支撑柱53接触,从而分散一部分的力到支撑柱53上,在提高使用体验感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不同人体腰椎曲度不同,固定结构及工作模式的按摩装置设计无法满足不同腰椎曲度的人群使用,或者使用时,因腰椎无法与按摩装置的按摩面紧密贴合,无法达到理疗效果。
本方案通过气囊结构的设计,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腰椎的拉伸及舒展同时满足不同腰椎曲度的使用者使用,从而实现较好的理疗效果。同时具有加热及理疗功能,在拉伸舒展按摩时,还可以进行电磁理疗及热敷按摩,从而形成一多功能按摩理疗装置。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升降模块为涡轮蜗杆结构,蜗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涡轮设于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涡轮蜗杆啮合,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所述连接杆为蜗杆,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有与蜗杆配合工作的涡轮,连接杆穿过支撑杆的通孔向第一壳体底部方向延伸。此实施例由涡轮蜗杆结构实现对支撑板及以上部分的抬升及下降。
工作时,按压开关键,按摩装置被唤醒,除高度调节模式与第1实施例不同外,实施例1中包含的理疗模式及加热模式均存在于第2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中,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模式为传动模式,原来的加减档位分别调节传动模式下的支撑板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
当启动传动模式时,PCB板收到指令带动涡轮蜗杆工作,同时带动支撑板向上抬升,同时带动第一壳体向上抬升,使用按摩装置按摩面与人体紧密贴合,同时对人体的腰椎进行拉伸理疗;同时当收到下降指令时,支撑板缓缓下降从而带动第一壳体向下运动。
此方案通过蜗轮蜗杆的啮合传动,实现对支撑板及以上的部分的抬升及下降,从而使该按摩装置的按摩面与使用者的腰椎更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因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的耐用性,间接延长了按摩装置的使用寿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理疗模块、升降模块、控制模块、支撑板、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理疗模块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理疗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电驱动实现对人体的理疗按摩;
支撑板设于第一壳体的下表面,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设于该容置腔内;
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弹簧结构及充放气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弹簧、弹簧压板,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向弹簧压板方向延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及弹簧压板相抵,并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块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杆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以实现对充放气模块的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放气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充放气工作,随着充放气模块的充气或放气带动弹簧伸缩,从而推动支撑板及以上部分上升或下降,实现对人体理疗按摩部位的舒展与拉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为涡轮蜗杆结构,蜗杆设于第二壳体上并穿过支撑板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涡轮设于支撑板与第一壳体之间,通过涡轮蜗杆啮合,对第二壳体产生一定的拉力,防止第二壳体脱离支撑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疗模块包括电极片、加热片、双面海绵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电极片和通过电疗线延伸于按摩装置外并作用于人体的第二电极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电驱动按摩装置整体工作PCB板及控制充放气模块泄气的电磁阀。
12.如权利要求2或4或1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块包括气泵、气管、气囊,PCB板驱动气泵工作,带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囊,从而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承载及分散按摩装置工作时所承受的重量。
CN202123100962.9U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Active CN217066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0962.9U CN217066999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0962.9U CN217066999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6999U true CN21706699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0962.9U Active CN217066999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6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66999U (zh) 一种腰椎理疗按摩装置
CN209734485U (zh) 一种颈部按摩理疗仪
CN207860177U (zh) 用于高铁座椅的气囊按摩座垫
CN108743312B (zh) 一种用于缓解康复颈椎病的靠背椅
CN117180079A (zh) 一种具有充放气效果的按摩垫
CN219049373U (zh) 智能按摩坐垫
CN201642742U (zh) 一种充气式按摩推拿椅
TWM254214U (en) Structure of device for massaging spine
CN213251088U (zh) 改进型气动腰椎按摩器
CN210991642U (zh)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康复装置
CN210205311U (zh) 一种移动方便的气囊腰部按摩器
CN201905264U (zh) 一种带护膝的按摩护腰带
CN2930666Y (zh) 便携式间歇加热、间歇充放气颈椎治疗仪
CN217610393U (zh) 一种跟随睡姿自动调整高低的护颈枕头
CN206275754U (zh) 收胯美臀形体仪
CN216777317U (zh) 一种颈部牵引器
CN110575378A (zh) 一种自动充气的按摩护腰带
CN216258190U (zh) 电动护理床
CN216318815U (zh) 电动护理床的震动按摩装置
CN220403604U (zh) 一种仿生按摩床垫
CN217448387U (zh) 按摩垫
CN219479733U (zh)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睡眠枕头
CN215190525U (zh) 一种防摔床垫
CN215738032U (zh) 床垫
CN219049377U (zh) 按摩气囊及按摩腰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