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3421U -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3421U
CN217063421U CN202123437786.8U CN202123437786U CN217063421U CN 217063421 U CN217063421 U CN 217063421U CN 202123437786 U CN202123437786 U CN 202123437786U CN 217063421 U CN217063421 U CN 217063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channel
cooling
liquid
ro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77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志欣
夏冰冰
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77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3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3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3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所述转轴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的进液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连接通道和喷液通道,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均与所述转轴的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喷液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端板的喷液通道。

Description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的小型化及电机功率密度的提高,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冷却,则会对电机的工作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以车辆为例,随着电动车辆或者其它类型车辆的发展,电驱动总成朝着高速化、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电机的热耗密度也越来越高,散热成为电机设计的一个重要挑战,电机能否进行良好的散热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可靠性及整车性能。
电机包括转子,通常需要针对转子做相应的散热设计,然而传统电机的转子的散热设计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
所述转轴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的进液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
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
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连接通道和喷液通道,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均与所述转轴的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喷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端板的喷液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让位孔,所述连接通道包括环形凹槽和与之连接的连接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并贯穿所述让位孔的孔壁,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通道包括多个所述连接凹槽,多个所述连接凹槽沿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喷液通道具有背离所述转子铁芯的喷液口,所述喷液口相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喷液通道呈弯折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多条喷液通道,每一个所述喷液通道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或者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可选地,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多条第一冷却通道和多条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分布,且每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之间设置一条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子铁芯面向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而固定至所述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子铁芯面向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设置第二固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而固定至所述第二固定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的变速器,所述电机包括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
所述转轴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的进液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至少两个出液孔;
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
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连接通道和喷液通道,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均与所述转轴的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喷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端板的喷液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驱动总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冷却液进入到转轴后,从转轴的出液孔分别流向转子铁芯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再进入到转子铁芯的不同冷却通道内,冷却液从出液孔流入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内,从第一端板的连接通道经过第一冷却通道流向第二端板的喷液通道,另一端从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经过第二冷却通道流向第一端板的喷液通道,从而使冷却液能够在转子铁芯中对向流动,并最终经过两端的喷液通道流出,实现冷却,且可以使得转子铁芯两端的散热效率接近一致,转子铁芯各处温度接近相同,避免出现入口一端换热效率高温度低,出口一端换热效率低温度高现象的产生,因此,本申请电机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中第一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中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端板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3449211520000031
Figure BDA000344921152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则“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则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电机是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电磁装置,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可以应用在电动车中,具体地,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例如,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等,还可以应用在电池管理、功率变换、电机驱动等设备中。
如图1所示,电机包括转轴10、转子20和定子30,转子20套设于转轴10,两者相互固定,因此转子20能够随转轴10一起转动。定子30套设在转子20外,定子30在电机的机壳内固定,因此转子20和转轴10能够相对定子30转动。
转轴10为电机的电机轴,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能够起到传递转矩、支撑转子20旋转的作用。转子20包括转子铁芯21和两个端板22,两个端板22分别连接于转子铁芯21的两相对端,转子铁芯21和两个端板22均套设于转轴10,从而可以在转轴10的旋转作用下被带动而一起旋转。
电机的转子20对工作温度比较敏感,一旦超过其许用规格温度,会造成转子20失效,进而导致电机报废。而在高转速的情况下,转子20若冷却不足,会对电机的高速化存在明显制约,基于此,通常需要针对转子20做相应的散热设计,以保证转子20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然而目前转子20的散热设计可靠性低,散热效果不足。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电机包括转轴10以及与转轴10固定的转子20,转子20包括转子铁芯21和两个端板22,两个端板22分别连接于转子铁芯21的两端。其中,转轴10的内部形成有进液通道11,转轴10的周壁设置有与进液通道11连通的出液孔12,出液孔12的数量可以根据转轴10的具体情况确定,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出液孔数量为2个,分别靠近两个端板22设置,以使冷却液更快的流入到两个端板22中。转子铁芯21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至少两条冷却通道211;端板22设有连接通道223,连接通道223分别连通出液孔12和冷却通道211,如此转轴10的进液通道11依次通过出液孔12、连接通道223而连接冷却通道211。可以理解的是,冷却通道211的数量可以是两条,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为方便描述,以两个端板22的其中一个为第一端板22a,另一个为第二端板22b,至少两条冷却通道211包括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为例进行说明,即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分别连接于转子铁芯的两端,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上均设有连接通道223和喷液通道225,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的连接通道223均与转轴的出液孔12连通,第一冷却通道211a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端板22a的连接通道223和第二端板22b的喷液通道225,第二冷却通道211b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端板22b的连接通道和第一端板22a的喷液通道。
以出液孔12包括2个,且分别靠近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靠近第一端板22a的出液孔12连接第一端板22a上的连接通道223,靠近第二端板22b的出液孔12连接第二端板22b上的连接通道223。
图1中虚线箭头代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当冷却液进入到转轴10的进液通道11内后,会从转轴10的出液孔12进行分流,一边进入第一端板22a的连接通道223,然后再流入到第一冷却通道211a,并从第二端板22b的喷液通道225喷出。另一边进入第二端板22b的连接通道223,然后再流入到第二冷却通道211b,并从第一端板22a的喷液通道225喷出。因此,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通过以上设计能够实现转轴10的内孔即进液通道11通冷却液之后,冷却液可以在转子铁芯21内对向流动,最终通过转子铁芯21两端喷出,实现对转轴10和转子铁芯21进行同时冷却的目的。由于转子铁芯21采用对向流动的冷却方式,可以使得转子铁芯21两端的散热效率接近一致,转子铁芯21各处温度接近相同,避免出现入口一端换热效率高温度低,出口一端换热效率低温度高现象的产生,因此,本申请电机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均较高。
此外,转子铁芯21设置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可以使冷却液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近转子铁芯21的发热点,确保转子铁芯21中应当进行散热的区域得到良好的散热,从而可以对转子铁芯21进行充分的冷却,以保证转子铁芯21的磁性稳定,可靠性高,有利于电机的高速化发展趋势。
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以是润滑油。当然,冷却液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绝缘性质的冷却工质,对此不做限制。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转子铁芯21内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可以是直线型通道或者是弯曲状通道,直线型通道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转子铁芯21的旋转轴10线平行或者是交叉,弯曲状通道可以是螺旋状。示例性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为与转子铁芯21的旋转轴10线平行设置的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211a的横截面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的横截面(指的是与旋转轴10线垂直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方形。
请结合参考图1、图3a、图3b和图4,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均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第一端面221面向转子铁芯21,第二端面222则背离转子铁芯21。连接通道223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端面221的凹槽,或者,连接通道223也可以为分别贯穿第一端面221以及端板22内孔壁的通孔,该通孔呈弯折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均具有供转轴10穿过的让位孔224,端板22的内孔壁指的是让位孔224的孔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端板22面向转子铁芯21的一侧即第一端面221设有凹槽以形成连接通道223。通过在端板22面向转子铁芯21的一侧设置凹槽形成连接通道223,直接在端面的外表面即可加工,因此可以方便连接通道223的加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通道223包括环形凹槽223a和与之连接的连接凹槽223b,环形凹槽223a环绕让位孔224设置,并贯穿让位孔224的孔壁,环形凹槽223a与出液孔12连通,连接凹槽223b与对应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者第二冷却通道211b连通。可选地,第一端板22a的每一个连接凹槽223b连通一条第一冷却通道211a,第二端板22b的每一个连接凹槽223b连通一条第二冷却通道211b。本实施例中,当将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套设在转轴10上后,第一端板22a和第二端板22b均与转子铁芯21之间贴合设置,转子铁芯21将连接通道223的槽口封闭。冷却液从出液孔12流向第一端板22a的环形凹槽223a,并沿着环形凹槽223a周向流动,冷却液被分配到环形凹槽223a侧边的连接凹槽223b内后流向第一冷却通道211a。同样的,冷却液从另一出液孔12流向第二端板22b的环形凹槽223a,并沿着环形凹槽223a周向流动,冷却液被分配到环形凹槽223a侧边的连接凹槽223b内后流向第二冷却通道211b。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23a可以引导冷却液周向流动而分配到连接凹槽223b内。当设置多个连接凹槽223b后,环形凹槽223a还可以起到均流的作用,使得冷却液被分配到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凹槽223b,从而使得不同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者不同第二冷却通道211b内均有冷却液通过。
进一步地,连接通道223包括多个连接凹槽223b,多个连接凹槽223b环绕环形凹槽223a间隔分布,每一个连接凹槽223b对应连接一条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者第二冷却通道211b。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凹槽223b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T型、半圆形、方形等等。示例性的,连接凹槽223b呈T形,连接凹槽223b包括第一连接段2231和第二连接段2232,第一连接段2231位于环形凹槽223a和第二连接段2232之间,因此第一连接段2231将环形凹槽223a和第二连接段2232连接,第一连接段2231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段2232的宽度。
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通道223的形状还可以是环形、扇形、方形等等。示例性的,连接通道223仅包括一较大的环形凹槽223a,环形凹槽223a直接与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者第二冷却通道211b连通。
转子铁芯设置多条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多条第二冷却通道211b,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可以分布在以旋转轴10线为中心的同一个圆周上;或者,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彼此分布在以旋转轴10线为中心的两个不同的圆周上;或者,部分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部分第二冷却通道211b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其它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其它第二冷却通道211b分布在另外一个相同的圆周上。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通道211a和第二冷却通道211b沿转子铁芯21的周向交替分布,每相邻两条第一冷却通道211a之间设置一条第二冷却通道211b。因此,相同流向的第一冷却通道211a之间夹杂一不同流向的第二冷却通道211b,对转子铁芯21各处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散热效率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液通道225具有背离转子铁芯的喷液口2253,即喷液口2253设置在第二端面222。为使得冷却液可以同时对定子30进行冷却,因此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倾斜设置。具体而言,喷液口2253可以是向内倾斜,也可以是向外倾斜。向内倾斜指的是喷液口2253的喷射方向朝向转轴10,向外倾斜指的是喷液口2253的喷射方向背离转轴10。将喷液口2253设置为倾斜后,冷却液倾斜喷出,能够喷向定子30的端部,对定子30起到冷却作用。
可选地,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设置。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向外的倾斜角度A包括但不限于30°、45°、50°、60°等等。示例性的,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向外倾斜45°。通过将喷液口2253向外倾斜后,喷液口2253可以直接面向定子端部31喷出冷却液,喷射距离相对较短,可以对定子端部31进行快速冷却。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转子20流道以及端板22上流道的设计,能够兼顾转子20和定子30的冷却,使得冷却液能一起带走转子20和定子30的热量。一方面有效避免转子20和定子30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而导致失效的问题发生,冷却性能优异,有利于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单独设置冷却定子30的流道所带来的电机的加工成本,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有效简化电机整体的冷却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液通道225呈弯折设置。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喷液通道225包括贯通连接的进液段2251和出液段2252,进液段2251为设置在第一端面221的凹槽,出液段2252为贯穿进液段2251和第二端面222的通道,出液段2252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设置,如此,相当于喷液通道225呈弯折设置。本实施例中,进液段2251一方面起到一个转向的作用,使得冷却液从冷却通道211喷出后到达进液段2251内改变方向,然后再从出液段2252倾斜喷出。另一方面,进液段2251直接面向冷却通道211设置,可以设置得较大,承接较多的冷却液后从出液段2252喷出,避免冷却通道211内流路不畅通的发生。
于其它实施例中,喷液通道225也可以呈一直线型的通道,或者喷液通道225呈更多段弯折设置。或者,喷液通道225的进液段2251朝外倾斜设置,喷液通道225的出液段2252也朝外倾斜设置,且进液段2251的倾斜角度小于出液段2252的倾斜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端板22上可以同时存在一种或多种角度的喷液口2253。即同一个端板22上所有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的角度可以相同;或者,同一个端板22上所有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的角度互不相同;或者,同一个端板22上部分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的角度相同,另外部分喷液口2253相对转轴10的轴线朝外倾斜的角度不同。此外,通过改变端板22上喷液通道225的结构,包括不限于喷液通道225的宽度、角度实现改善定子端部内圈喷淋面积的效果,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喷液通道225对应连接一个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者第二冷却通道211b,如此,在第一端板22a对应每一个第一冷却通道211a均设置一个喷液通道225,在第二端板22b对应每一个第二冷却通道211b均设置一个喷液通道225,形成一一对应。故而,每一个端板22上设置的多个喷液通道225是沿端板22周向间隔分布的,可以在四周均对定子端部31进行喷液,起到冷却效果。当然,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喷液通道225可以对应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是第二冷却通道211b;或者,两个或是更多个喷液通道225对应一个第一冷却通道211a或第二冷却通道211b。
定子30的长度大于转子20的长度,如此,定子30的端部超出于转子20的端部(即端板22的第二端面222),即转子20的端面与定子30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故而从喷液通道225喷出的冷却液可以直接喷向定子30的内周壁。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3a和图3b,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22a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6,所述转子铁芯21面向所述第一端板22a的表面设置第一固定孔(图未示出),第一紧固件(图未示出)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26而固定至所述第一固定孔,从而将第一端板22a和转子铁芯21固定。所述第二端板22b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7,所述转子铁芯21面向所述第二端板22b的表面设置第二固定孔(图未示出),第二紧固件(图未示出)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27而固定至所述第二固定孔,从而将第二端板22b和转子铁芯21固定。如此,可以保证安装时一个端板22的喷液通道225连通的是另一个端板22的连接通道223,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和提高安装速度。
第一安装孔226可设置在第一端板22a的其中一个连接凹槽223b和喷液通道225之间,第二安装孔227可设置在第二端板22b的其中一个连接凹槽223b和喷液通道225之间。可选地,第一安装孔226在第一端板22a上的开设位置,与第二安装孔227在第二端板22b上的开设位置不同。以顺时针方向为例,第一端板22a上连接凹槽223b、第一安装孔226和喷液通道225依次设置,第二端板22b上连接凹槽223b、第二安装孔227和喷液通道225依次设置。同时,转子铁芯21上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轴线是重合的。因此,第一安装孔226和第二安装孔227相当于起到防呆的效果,可以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26在第一端板22a上的开设位置,与第二安装孔227在第二端板22b上的开设位置可以相同,转子铁芯21上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轴线错开。
上述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销钉等。
进一步地,第一端板22a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26,第二端板22b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27。当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孔226和多个第二安装孔227时,多个第一安装孔226可在第一端板22a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安装孔227可在第二端板22b上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安装孔226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五个甚至更多个。第二安装孔227的数量同样也包括但不限于两个、三个、五个甚至更多个。
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以及变速器,变速器与电机的转轴10连接,电机可以为变速器提供驱动力。电机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电驱动总成,电驱动总成可以为车辆提供驱动力。车辆可以是电动汽车,例如,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电驱动总成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
所述转轴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的进液通道,所述转轴的周壁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
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
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连接通道和喷液通道,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均与所述转轴的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喷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和所述第一端板的喷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让位孔,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包括环形凹槽和与之连接的连接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并贯穿所述让位孔的孔壁,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的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连接通道包括多个所述连接凹槽,多个所述连接凹槽沿所述环形凹槽的周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通道具有背离所述转子铁芯的喷液口,所述喷液口相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通道呈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设有多条喷液通道,每一个所述喷液通道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或者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多条第一冷却通道和多条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交替分布,且每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之间设置一条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子铁芯面向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而固定至所述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子铁芯面向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设置第二固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而固定至所述第二固定孔。
9.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的变速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CN202123437786.8U 2021-12-30 2021-12-30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7063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786.8U CN21706342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786.8U CN21706342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3421U true CN217063421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7786.8U Active CN21706342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3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01268A1 (zh) 电机、电机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WO2020244284A1 (zh) 电机、电机冷却系统和电动车
CN113708525A (zh) 电机及车辆
EP4254737A2 (en) Oil-cooled motor
CN114629298A (zh) 一种电机油冷系统及电机油冷方法
CN215897411U (zh)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CN217063421U (zh) 电机、电驱动总成和车辆
CN113824224A (zh) 定子铁芯及电机
CN212726736U (zh) 混动变速箱电机冷却结构及车辆
CN111342586A (zh) 电机、动力总成和汽车
CN111740522A (zh)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油路结构
US20230198340A1 (en) Motor having multiple cooling flow channels
CN112865397B (zh) 一种电机冷却油路结构
CN114337106B (zh) 一种多孔型油冷电机散热结构及电机
CN115021437A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4421677A (zh) 转子组件、电机及汽车
CN113708550A (zh) 一种电机
CN216904454U (zh) 一种用于油冷电机的导油环、冷却结构及油冷电机
CN212366961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油路结构
CN212231279U (zh) 冷却组件、电机端盖、电机和新能源汽车
CN220358900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电机
CN216872941U (zh) 一种用于油冷电机的导油环、冷却结构及油冷电机
CN217159491U (zh) 一种电机油冷系统
CN216699649U (zh) 电机及包含该电机的车辆
CN210444109U (zh) 一种带有降温装置的电机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