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3169U -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3169U
CN217063169U CN202220305991.4U CN202220305991U CN217063169U CN 217063169 U CN217063169 U CN 217063169U CN 202220305991 U CN202220305991 U CN 202220305991U CN 217063169 U CN217063169 U CN 217063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bushing
connecting end
wall
swi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59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群波
黄章雄
潘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ink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ink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ink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ink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059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3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3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3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用于与软管插接连接的接管端以及与接管端贯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端插入其中且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与第二连接端贯通连接的第三连接端;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包括供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其中的第四连接端及与第四连接端贯通连接的安装螺纹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内壁与第三连接端外壁之间设有旋转连接结构,以通过旋转连接结构实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三接头可旋转连接。接头之间可相对转动,使得接头内部的软管能够自由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软管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
在机械设备中,为了对电线等线材进行保护,可以将线材布置在波纹管内。软管安装时通常需要采用管路接头与设备的壳体或其他安装面固定连接。目前市场上软管接头结构简单,没有转动装置,软管接头安装软管后,接头被锁到箱体上锁死,无法转动。如果软管受到外力发生转动,软管卡扣将软管卡死,导致软管发生扭曲、损伤、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接头之间可相对转动,使得接头内部的软管能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用于与软管插接连接的接管端以及与接管端贯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端插入其中且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与第二连接端贯通连接的第三连接端;
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包括供所述第三连接端插入其中的第四连接端及与第四连接端贯通连接的安装螺纹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内壁与第三连接端外壁之间设有旋转连接结构,以通过旋转连接结构实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三接头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内壁连接的外衬套、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外壁的内衬套及位于外衬套及内衬套之间的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靠内侧部分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接触,所述旋转轴承靠外侧部分与所述外衬套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承靠内侧部分与所述内衬套为过盈配合,所述述旋转轴承靠外侧部分与所述外衬套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端外部形成有供所述内衬套及旋转轴承靠内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外台阶结构,所述外衬套内部设有供旋转轴承靠外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内台阶结构,所述内衬套外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靠内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外台阶结构,所述第四连接端内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靠外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内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衬套的外壁设有外衬套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端内壁设有与外衬套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衬套内壁设有内衬套螺纹,所述第三连接端外壁设有与内衬套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外衬套设有能活动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套为金属材质,所述外衬套、第二接头及第三接头均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内壁设有卡扣台阶,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与卡扣台阶相互卡接的第一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接管端内部插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为中空圆筒形,所述插接件从底部轴向延伸有设有多个插脚,所述插脚向着接管端的内部空间延展,所述插脚设有与所述开口卡接的卡扣部,每个所述卡扣部向内侧延伸有用于卡住软管的第二卡爪。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旋转连接结构实现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可旋转连接,由于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这样使得第一接头能相对第三接头能够旋转360度,从而通过旋转接头的方式改变软管的方向,如此软管可自由转动不受限制,从而保护软管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扭转时不受到破坏,达到方便、高效率地引导软管改变方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接头;10、接管端;101、开口;11、第一连接端;111、第一卡爪;2、第二接头;21、第二连接端;211、卡扣台阶;212、环形凹槽;22、第三连接端;221、第一外台阶结构;3、第三接头;31、第四连接端;311、第二内台阶结构;32、安装螺纹端;4、旋转连接结构;41、内衬套;411、第二外台阶结构;42、旋转轴承;43、外衬套;431、第一内台阶结构;432、插接部;433、外凸缘;5、插接件;51、插脚;52、卡扣部;53、第二卡爪;6、密封圈;7、密封件;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构相同、功能类似)。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包括:
第一接头1,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用于与软管插接连接的接管端10以及与接管端10贯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1;
第二接头2,所述第二接头2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端11插入其中且与第一连接端11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1以及与第二连接端21贯通连接的第三连接端22;
第三接头3,所述第三接头3包括供所述第三连接端22插入其中的第四连接端31及与第四连接端31贯通连接的安装螺纹端32,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与第三连接端22外壁之间设有旋转连接结构4,以通过旋转连接结构4实现第二接头2与所述第三接头3可旋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及第三接头3均具有相互贯通的轴向通道;采用旋转连接结构4实现第二接头2与第三接头3可旋转连接,由于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连接,这样使得第一接头1能相对第三接头3能够旋转360度,从而通过旋转接头的方式改变软管的方向,如此软管可自由转动不受限制,从而保护软管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扭转时不受到破坏,达到方便、高效率地引导软管改变方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接头适用于软管的连接,软管可以是波纹软管,波纹软管由第一接头1的接管端10处插入,插入的波纹软管在接管端10中固定和密封,其可以通过接管端10内的密封圈6进行密封;波纹软管中电线可通过该贯通的内部通过和穿出;安装螺纹端32与其他设备连接,可采用内螺纹的形式进行螺纹安装,其中,安装螺纹端32套设有垫片8。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连接结构4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连接的外衬套43、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壁的内衬套41及位于外衬套43及内衬套41之间的旋转轴承42,所述旋转轴承42靠内侧至少部分与所述内衬套41的外壁接触,所述旋转轴承42靠外侧至少部分与所述外衬套43的内壁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头2与第三接头3通过旋转轴线发生相对转动,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同时旋转轴承42的外侧和内侧分别与外衬套43及内衬套41接触,减少了旋转轴承42转动中的磨损,延长了旋转轴承42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接头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与所述内衬套41为过盈配合,所述述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与所述外衬套43为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部形成有供所述内衬套41及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外台阶结构221,所述外衬套43内部设有供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内台阶结构431,所述内衬套41外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外台阶结构411,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内台阶结构311。通过设置第一外台阶结构221、第二外台阶结构411、第一内台阶结构431及第二内台阶结构311相互配合,有利于提高旋转轴承42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衬套43的外壁设有外衬套43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设有与外衬套43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衬套41内壁设有内衬套41螺纹,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壁设有与内衬套41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内衬套41与第三连接端22螺纹连接,外衬套43与第四连接端31螺纹连接,具有装配容易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承42通过轴承装配工装安装在内衬套41上,然后安装外衬套43,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抵靠在外衬套43的第一内台阶结构431,完成旋转轴承42可旋转部分的装配。然后将内衬套41拧紧在第二接头2的第三连接端22的外部,利用扳手通过内衬套41扳手位,加强螺纹连接的强度。然后在第三接头3的第四连接端31的内螺纹上打上螺纹胶,通过外衬套43的外螺纹和第三接头3内螺纹拧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衬套43外部形成有供所述第四连接端31的下端面抵靠的外凸缘433。外凸缘433在装配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端21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212,所述外衬套43设有能活动插入所述环形凹槽212内的插接部43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衬套41为金属材质,所述外衬套43、第二接头2及第三接头3均为塑料材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端21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7。本实施例的密封件7优选为O型密封环,O型密封环形成所述第一接头1与第二之间的密封防漏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端21内壁设有卡扣台阶211,所述第一连接端11设有与卡扣台阶211相互卡接的第一卡爪111。第一连接端11通过卡扣方式与第二连接端21相连接,具有装配容易,连接稳定的特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管端10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101,所述接管端10内部插接有插接件5,所述插接件5为中空圆筒形,所述插接件5从底部轴向延伸有设有多个插脚51,所述插脚51向着接管端10的内部空间延展,所述插脚51设有与所述开口101卡接的卡扣部52,每个所述卡扣部52向内侧延伸有用于卡住软管的第二卡爪53。通过第二卡爪53卡住软管,防止软管在接头旋转过程中从第一接头1上出现松动和脱落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1),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用于与软管插接连接的接管端(10)以及与接管端(10)贯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1);
第二接头(2),所述第二接头(2)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端(11)插入其中且与第一连接端(11)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1)以及与第二连接端(21)贯通连接的第三连接端(22);
第三接头(3),所述第三接头(3)包括供所述第三连接端(22)插入其中的第四连接端(31)及与第四连接端(31)贯通连接的安装螺纹端(32),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与第三连接端(22)外壁之间设有旋转连接结构(4),以通过旋转连接结构(4)实现第二接头(2)与所述第三接头(3)可旋转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结构(4)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连接的外衬套(43)、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壁的内衬套(41)及位于外衬套(43)及内衬套(41)之间的旋转轴承(42),所述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与所述内衬套(41)的外壁接触,所述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与所述外衬套(43)的内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与所述内衬套(41)为过盈配合,所述述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与所述外衬套(43)为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部形成有供所述内衬套(41)及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外台阶结构(221),所述外衬套(43)内部设有供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抵靠的第一内台阶结构(431),所述内衬套(41)外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42)靠内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外台阶结构(411),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部形成有供旋转轴承(42)靠外侧部分的顶端面抵持的第二内台阶结构(3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43)的外壁设有外衬套(43)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端(31)内壁设有与外衬套(43)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衬套(41)内壁设有内衬套(41)螺纹,所述第三连接端(22)外壁设有与内衬套(41)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1)外部形成有环形凹槽(212),所述外衬套(43)设有能活动插入所述环形凹槽(212)内的插接部(432)。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41)为金属材质,所述外衬套(43)、第二接头(2)及第三接头(3)均为塑料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1)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1)内壁设有卡扣台阶(211),所述第一连接端(11)设有与卡扣台阶(211)相互卡接的第一卡爪(11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端(10)沿周向设有多个开口(101),所述接管端(10)内部插接有插接件(5),所述插接件(5)为中空圆筒形,所述插接件(5)从底部轴向延伸有设有多个插脚(51),所述插脚(51)向着接管端(10)的内部空间延展,所述插脚(51)设有与所述开口(101)卡接的卡扣部(52),每个所述卡扣部(52)向内侧延伸有用于卡住软管的第二卡爪(53)。
CN202220305991.4U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Active CN217063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5991.4U CN217063169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5991.4U CN217063169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3169U true CN217063169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5991.4U Active CN217063169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3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71456A1 (en) Swivel single po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3582776A (zh) 连接器装置
EP0485437B1 (en) Abdi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unter Druck stehende Leitung
US7922511B1 (en) Rotationally adjus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7063169U (zh)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AU683637B2 (en) Conduit coupling
CN114530806A (zh) 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
GB228451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342288A (zh) 一种电缆连接结构
US102366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duit adapter
CN215378347U (zh) 一种旋转式软管接头
GB2072792A (en) Hose-cables with coupling devices
CN216624738U (zh) 一种防松动电缆连接器
CN215266997U (zh) 一种可旋转式的电缆接头
CN113067202B (zh) 一种一次包胶军规电缆连接器
CN209977484U (zh) 一种强固定性的不锈钢防爆挠性连接管
CN218671039U (zh) 一种旋转软管接头
CN218678329U (zh) 一种快插软管接头
CN110571587B (zh) 一种适配软管的尾部附件及使用该附件的连接器
CN218914045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CN218976249U (zh) 防止电缆转动的快插接头
CN114069324B (zh) 一种耐辐照水下连接器
CN218671042U (zh) 一种可旋转式防水软管接头
CN215267593U (zh) 一种屏蔽电缆接头
CN217063170U (zh) 一种可旋转的软管直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