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745U -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7745U
CN217057745U CN202220607926.7U CN202220607926U CN217057745U CN 217057745 U CN217057745 U CN 217057745U CN 202220607926 U CN202220607926 U CN 202220607926U CN 217057745 U CN217057745 U CN 217057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refrigerating system
filte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79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拴强
何强勇
张伦
李小军
胡勋满
茅贵华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79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7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包括机箱、空气调控组件和电控箱,空气调控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加湿装置设置在制冷系统的下风侧,制冷系统为单冷、单热或冷热结合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空气调控组件和压缩机组件整合在机箱中,不需要设置室内机,能简化新风机组的安装,避免占用室内空间,且能够满足用户对新风机组的多种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新风机组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各个家庭不仅对室内适宜的温度提出了需求,同时对室内的湿度、含氧量、洁净度等提出了需求。普通的空调仅仅有制冷或制热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还需要增加调节湿度、供应新风、除霾、杀菌等功能,现有的家用新风机已经无法满足上述的多种需求,且现有的新风机组均为内机和外机分体式结构设计,会占用室内空间,增加安装成本,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新风机组功能少,无法满足用户多种功能需求,且分体式的内机和外机结构,占用室内空间,增加安装成本等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包括机箱、空气调控组件和电控箱,空气调控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加湿装置设置在制冷系统的下风侧,制冷系统为单冷、单热或冷热结合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冷系统为冷热水盘管,冷热水盘管通过外接的冷热水管道与热泵连接。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将热泵的冷水或热水根据供冷或供热需要通过冷热水管道输送至换热器,对进入机箱的新风进行调温。调温方式可以是单冷或单热,也可以是兼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箱内还设有隔离座,隔离座设置在机箱的中部,隔离座将机箱内部空间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第二风机及制冷剂管道,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压缩机和冷凝器连接,在制冷剂管道上分别设有制冷附件,压缩机、第二风机和制冷附件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冷凝器设置在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一侧,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上并位于第二空腔壁上,空气过滤器、蒸发器、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二空腔中,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根据用户的需要,上述的制冷系统可以设置为单冷、单热或兼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上述的制冷附件通常包括四通阀、单向阀、除液器、气液分离器、节流组件等零部件,根据制冷系统的功能不同,制冷附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配。
通过这种设置,能将机箱内的空间分割为完全独立的两个空腔,两个空腔的分布方式可以是上下分布,也可以是左右分布,压缩机和第二风机位于第一空腔中,而将空气过滤器、第一风机、蒸发器、再热冷凝器、加湿装置设置在第二空腔中,通过隔离座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热量隔离开来,且能够将机组的组件都设置在一个机箱内,不需要设置室内机,能够简化新风机组的安装程序,降低安装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且能避免室内机产生的噪音,降低室内噪音,并避免占用室内空间。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再热冷凝器,再热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空腔内,并位于蒸发器的下风侧,再热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压缩机及冷凝器连接。通过设置再热冷凝器,能利用循环管道内的制冷剂的热量对经过蒸发器降温的新风进行加热,使新风温度调节至合适的温度,再从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通过这种设置,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中的一种或两种,且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机箱内,并位于进风口的内侧。通过这种设置,能增强对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的过滤作用,使新风出口输出的新风更加清洁。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组合设置或分开设置。通过设置三级过滤器,能进一步增强对对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的过滤作用,使新风出口输出的新风更加清洁,且三级过滤器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设置或分别设置。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风机有若干个,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内且位于出风口的内侧,或位于空气过滤器的下风侧。第一风机的数量和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设置,除了可以设置在出风口的内侧、空气过滤器的下风侧,还能设置在第二空腔的中部,例如位于制冷系统与加湿装置之间。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风机为蜗壳风机或无蜗壳风机。蜗壳风机或无蜗壳风机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风机,通过风机的抽吸力使机箱外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机箱内,经过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的过滤净化、调温调湿后从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作为上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湿装置为高分子微通道增焓加湿装置、湿膜加湿器、蒸汽加湿器、电极加湿器、电热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或高压微雾加湿器。通过选用加湿装置,能够更好的控制输出的新风的湿度,使新风的湿度符合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需要在室内设置室内机,能够简化新风机组的安装程序,降低安装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且能避免室内机产生的噪音,降低室内噪音,并避免占用室内空间,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能够对输送到室内的新风进行控温、控湿和净化,而且新风中氧含量高,还能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还能降低室内噪音,因而能够满足用户对新风机组的多种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机箱1,隔离座2,进风口3,出风口4,冷热水盘管5,空气过滤器6,蒸发器7,再热冷凝器8,加湿装置9,第一风机10,压缩机11,第二风机12,冷凝器13,制冷附件14,制冷剂管道15,电控箱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包括机箱1、空气调控组件和电控箱16。
机箱1为整体式的机箱,在机箱1上设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进风口3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吸收自然空气进入到机箱1内部,在出风口4处连接有新风输出管道,通过新风输出管道将新风输送至用户的室内。进风口3和出风口4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机箱1内部空气调控组件的具体布置方式来调节,通常可以设置在相对的侧壁上,或是设置在上壁或下壁上靠近机箱端部的位置。
电控箱16是与空气调控组件连接的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的组合。根据机箱的设计需求,电控箱16可以设置在机箱的外侧或内侧。
空气调控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6、制冷系统、加湿装置9和第一风机10,空气过滤器6、制冷系统、加湿装置9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1内并位于进风口3和出风口4之间,加湿装置9设置在制冷系统的下风侧,制冷系统为单冷、单热或冷热结合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10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
制冷系统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案是:制冷系统包括冷热水盘管5,冷热水盘管5设置在机箱1内,冷热水盘管5通过外接的冷热水管道与热泵连接。热泵向换热器循环输送冷水或热水,使冷热水盘管5的温度降低或升高,对进入机箱1的新风进行调温,调温方式可以是单冷或单热,也可以是兼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制冷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是: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7、冷凝器13、压缩机11、第二风机12及制冷剂管道15,采用这种实施方案时,机箱1的内部空间需要通过隔离座2隔离开来,隔离座2设置在机箱1的中部,将机箱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左右两个空腔或上下两个空腔,为了方便表述,两个空腔分别表述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压缩机11、冷凝器13和第二风机12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空气过滤器6、蒸发器7、加湿装置9和第一风机10设置在第二空腔中,通过隔离座2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热量隔离开来,避免了热交换导致的能量损耗。在第一空腔内,冷凝器13设置在第二风机12的出风口一侧,通过第二风机12的风对冷凝器13进行降温冷却,压缩机11通过制冷剂管道15与蒸发器7及冷凝器13连接,冷凝器13与蒸发器7通过制冷剂管道15连接。在压缩机11与蒸发器7之间、冷凝器13与蒸发器13之间都设有制冷附件14,制冷附件14通常包括四通阀、单向阀、除液器、气液分离器、节流组件等零部件,根据制冷系统的功能不同,制冷附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配,例如,对于单冷或单热的制冷系统,可以不设置四通阀,而对于兼有制冷和制热的制冷系统,就需要设置四通阀。制冷附件14与电控箱16电连接,压缩机11、加湿装置9、第一风机10、第二风机12分别与电控箱16电连接。根据需要,制冷系统可以有多种功能,可以是单制冷的,也可以是单制热的,还可以是制冷和制热相结合的。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案的更优选的实施例,制冷系统还包括再热冷凝器8,再热冷凝器8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空腔内,并位于蒸发器7的下风侧,再热冷凝器8通过制冷剂管道15与压缩机11及冷凝器13连接,在再热冷凝器8与压缩机11及冷凝器1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15上设有制冷附件14,制冷附件14与电控箱16电连接。通过设置再热冷凝器8,能利用循环管道内的制冷剂的热量对经过蒸发器7降温的新风进行加热,使新风温度调节至合适的温度,再从出风口输送至室内。例如在降温模式下,新风经过了蒸发器的降温后,温度比较低,在经过再热冷凝器时,新风与再热冷凝器发生热交换,制冷剂中的热量能够对新风进行加热,使新风的温度升高至合适的温度,通过这种设置,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
制冷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是:上述的两种换热器相结合的方案,即既有冷热水盘管5与外接的冷热水管道和热泵组成的制冷系统,又有压缩机11、冷凝器13、蒸发器7和第二风机12组成的制冷系统,附图1中所示的就是这种实施方案,前面的两种实施方案只需要在图1基础上根据组件及连接关系组装即可得到相应的结构图。
空气过滤器6用于对从进风口3进入到机箱1内的新风进行过滤,对新风进行除霾杀菌净化处理。空气过滤器6包括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可以组合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例如将初效过滤器设置在进风口出,将中效过滤器设置在出风口处。通过设置两级或三级过滤器,能进一步增强对对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的过滤作用,使新风出口输出的新风更加清洁。
加湿装置9为高分子微通道增焓加湿装置、湿膜加湿器、蒸汽加湿器、电极加湿器、电热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或高压微雾加湿器。这些加湿装置都是现有的加湿装置,都能增加新风中的水蒸气量,提高新风的湿度,加湿装置是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以及设定的温度和湿度值来启动的,例如当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为降温模式时,如果新风的湿度大于用户设定的湿度值,那么加湿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此时要通过除湿调温模块来降温除湿。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加湿装置采用高分子微通道增焓加湿装置时,加湿装置包括高分子加湿填料、集水盘、加湿循环泵及加湿补水装置,高分子加湿填料设置在集水盘中,通过加湿循环泵和加湿补水装置分别通过水管道与集水盘连通,通过加湿循环泵和加湿补水装置来控制集水盘中的水量。通过这种设置,当风通过高分子加湿填料时,其中的水分能气化进入新风中,提高新风的湿度,使新风的湿度符合用户的需求。通过控制高分子加湿填料的含水量,能够对经过加湿装置的新风的湿度进行调节,使其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一风机10可以选用蜗壳风机或无蜗壳风机,第一风机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第一风机10的设置位置,可以是设置在进风口内侧的空气过滤器的下风侧,也可以设置在出风口内侧,还可以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制冷系统与加湿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在夏季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本实用新型设备通电后将其启动,第一风机启动后从外界将新风从进风口吸入机箱内;
第二,新风经过机箱内的空气过滤器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后对新风进行除霾杀菌净化处理。
第三,然后新风经过换热器时降温,且新风中的水蒸气冷凝,实现了新风的降温除湿处理。
第四,新风流经再热冷凝器时,新风吸收再热冷凝器的热量后,升高到合适的温度,然后从新风出口通过新风输出管道输送至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在冬季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本实用新型设备通电后将其启动,第一风机启动后从外界将新风从进风口吸入机箱内;
第二,新风经过机箱内的空气过滤器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后对新风进行除霾杀菌净化处理。
第三,然后新风经过换热器时温度升高,加热至合适的温度;
第四,然后新风流经过加湿装置,加湿到合适的湿度后从新风出口通过新风输出管道输送至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在过渡季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过渡季一般指春天、秋天,或梅雨季、回南天等;
第二,当过渡季实时气象参数温度和湿度较高时,按照前述夏季工作原理进行工作;
第三,当过渡季实时气象参数温度和湿度较低时,按照前述冬季工作原理进行工作;
第四,当过渡季实时气象参数温度较低但湿度较高时,按照前述夏季工作原理同时增大再热冷凝器的加热量进行工作;
第五,当过渡季实时气象参数温度较高但湿度较低时,按照前述夏季工作原理同时运行加湿装置进行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箱、空气调控组件和电控箱,空气调控组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空气过滤器、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加湿装置设置在制冷系统的下风侧,制冷系统为单冷、单热或冷热结合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系统为冷热水盘管,冷热水盘管通过外接的冷热水管道与热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内还设有隔离座,隔离座设置在机箱的中部,隔离座将机箱内部空间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第二风机及制冷剂管道,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压缩机和冷凝器连接,在制冷剂管道上分别设有制冷附件,压缩机、第二风机和制冷附件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冷凝器设置在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一侧,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上并位于第二空腔壁上,空气过滤器、蒸发器、加湿装置和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二空腔中,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再热冷凝器,再热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空腔内,并位于蒸发器的下风侧,再热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压缩机及冷凝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中的一种或两种,且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机箱内,并位于进风口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组合设置或分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风机有若干个,第一风机设置在机箱内且位于出风口的内侧,或位于空气过滤器的下风侧,或位于机箱内其他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风机为蜗壳风机或无蜗壳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装置为高分子微通道增焓加湿装置、湿膜加湿器、蒸汽加湿器、电极加湿器、电热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或高压微雾加湿器。
CN202220607926.7U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Active CN217057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926.7U CN217057745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926.7U CN217057745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7745U true CN21705774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9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7926.7U Active CN217057745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7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1202U (zh) 双冷热源新风调湿机组
CN209279429U (zh) 双蒸发器新风除湿机组
CN110748970A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169296A (zh) 带除湿功能的热泵热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8964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74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8800371A (zh) 能量优化应用多功能热泵新风调湿机
CN110748963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WO2003021155A1 (fr) Climatiseur de type pompe a chaleur a echange d'air
CN206944379U (zh) 能量优化应用多功能热泵新风调湿机
CN217057745U (zh) 一种一体式新风调湿机组
CN201548000U (zh) 湿帘空气源空调机组
CN211146701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11146700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13872965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系统
CN211233112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706U (zh) 空调系统
CN102338425B (zh) 节能型排风热泵空调机
CN209165781U (zh) 高效制热的热泵热风机
CN111811041A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2585052U (zh) 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
CN214148180U (zh) 一种建筑物空调氟水联合机组
CN217464663U (zh) 一种基于再热结构的屋顶式空调机组
CN216346747U (zh) 新风除湿加湿机
CN213901271U (zh) 新风空调热水器一体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