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743U -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7743U
CN217057743U CN202220087904.2U CN202220087904U CN217057743U CN 217057743 U CN217057743 U CN 217057743U CN 202220087904 U CN202220087904 U CN 202220087904U CN 217057743 U CN217057743 U CN 217057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eat recovery
dehumidification
regeneration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79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超
郭改英
何华明
王诗武
宋清福
丁水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lan Fuji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lan Fuj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lan Fuji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lan Fuj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79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7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7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它涉及空调机组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箱体以及放置在箱体内部的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再生模块和热泵模块。第一热回收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第二热回收模块与除湿模块连接;热泵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将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大大提高热回收效率、除湿效率以及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除湿设备,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使得室内具有更舒服的环境。现有的除湿设备通过盐溶液对空气除湿以及降温;现有的除湿设备为横流式,即盐溶液的流向与空气的流向是相互垂直的,导致除湿设备在热回收、除湿以及制冷阶段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解决热回收、除湿以及制冷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包含箱体以及放置在箱体内部的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再生模块和热泵模块;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与除湿模块连接;所述热泵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把箱体分隔成上下两个放置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均放置在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和第二热回收模块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
其中,所述热泵模块包含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四通换向阀和膨胀阀;所述冷凝器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冷凝器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再生泵;所述蒸发器与除湿模块连接;所述蒸发器与除湿模块之间设置有除湿泵;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通过压缩机、四通换向阀以及膨胀阀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第二热回收模块之间设置有两个热泵,分别为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包含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包含第二喷淋组件和第二储液箱;
所述第一热泵的进液口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一热泵的出液口与第二热喷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热泵的进液口与第二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热泵的出液口与第一喷淋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第二热回收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所述第一平衡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及第二储液箱连接。
其中,所述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除湿模块包含第三喷淋组件和第三储液箱;所述再生模块包含第四喷淋组件和第四储液箱;
所述第二平衡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储液箱及第四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喷淋组件及第四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喷淋组件及第三储液箱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与除湿模块之间设置有除湿风机;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将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为相反设置;提高了空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高热回收效率、除湿效率以及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箱体及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箱体;1a、第一腔室;1b、第二腔室;
2、第一热回收模块;21、第一喷淋组件;22、第一储液箱;
3、第二热回收模块;31、第二喷淋组件;32、第二储液箱;
4、除湿模块;41、第三喷淋组件;42、第三储液箱;
5、再生模块;51、第四喷淋组件;52、第四储液箱;
6、热泵模块;61、冷凝器;62、压缩机;63、蒸发器;64、四通换向阀;65、膨胀阀;
7、再生泵;8、除湿泵;9、第一热泵;10、第二热泵;11、第一平衡管;12、第二平衡管;13、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除湿风机;16、再生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包含箱体1以及放置在箱体内部的第一热回收模块2、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再生模块5和热泵模块6;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与除湿模块4连接;所述热泵模块6分别与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将第一热回收模块2、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为相反设置;提高了空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高热回收效率、除湿效率以及制冷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内通过隔板把箱体分隔成上下两个放置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a和第二腔室1b;所述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均放置在第一腔室1a内;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和第二热回收模块3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1b。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能够充分利用箱体1的放置空间;更有利于各部件之间的管道连接;优化箱体1的结构,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模块6包含冷凝器61、压缩机62、蒸发器63、四通换向阀64和膨胀阀65;所述冷凝器61与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冷凝器61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再生泵7;所述蒸发器63与除湿模块4连接;所述蒸发器63与除湿模块4之间设置有除湿泵8;所述冷凝器61与蒸发器63之间通过压缩机62、四通换向阀64以及膨胀阀65进行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制冷剂在冷凝器61、压缩机62以及蒸发器63之间的流通;通过再生泵7,能够将再生模块5内的溶液输送到冷凝器61内,经冷凝器61处理后,再次进入再生模块5内进行喷淋;通过除湿泵8,能够将除湿模块4内的溶液输送到蒸发器63内,经蒸发器63处理后,再次进入除湿模块4内进行喷淋;通过四通换向阀64,能够切换冷凝器61与蒸发器63之间的工作状态;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第二热回收模块3之间设置有两个热泵,分别为第一热泵9和第二热泵10;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包含第一喷淋组件21和第一储液箱22;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包含第二喷淋组件31和第二储液箱32;
所述第一热泵9的进液口与第一储液箱22连接,所述第一热泵9的出液口与第二热喷淋组件31连接;所述第二热泵10的进液口与第二储液箱31连接;所述第二热泵10的出液口与第一喷淋组件21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储液箱22内的溶液通过第一热泵9,直接输送至第二喷淋组件31内进行喷淋;第二储液箱32内的溶液通过第二热泵10,直接输送至第一喷淋组件21内进行喷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第二热回收模块3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11,所述第一平衡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22及第二储液箱32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平衡管11,能够确保第一储液箱22内的溶液存储量与第二储液箱32内的溶液存储量相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模块4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12、第一连通管13和第二连通管14;所述除湿模块4包含第三喷淋组件41和第三储液箱42;所述再生模块5包含第四喷淋组件51和第四储液箱52;
所述第二平衡管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储液箱42及第四储液箱52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喷淋组件41及第四储液箱52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14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喷淋组件51及第三储液箱42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平衡管12,能够保证第三储液箱42内的溶液存储量与第四储液箱52内的溶液存储量相平衡;通过第一连通管13,使得第四储液箱52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到第三喷淋组件41内进行喷淋;通过第二连通管14,使得第三储液箱42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到第四喷淋组件51内进行喷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与除湿模块4之间设置有除湿风机15;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16。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除湿风机15及再生风机16,能够保证空气通过各个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热泵模块2内设置有两个冷凝器61和两个蒸发器63;所述两个冷凝器61为串联连接;所述两个蒸发器63为串联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双冷凝器61及双蒸发器63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回收压缩机的余热及余冷,提高压缩机运行时的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不仅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效率,还能减少压缩机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调节室内温度及湿度。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3,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包含箱体1以及放置在箱体内部的第一热回收模块2、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再生模块5和热泵模块6;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与除湿模块4连接;所述热泵模块6分别与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箱体1内通过隔板把箱体分隔成上下两个放置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a和第二腔室1b;所述除湿模块4和再生模块5均放置在第一腔室1a内;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和第二热回收模块3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1b;
所述热泵模块6包含冷凝器61、压缩机62、蒸发器63、四通换向阀64和膨胀阀65;所述冷凝器61与再生模块5连接;所述冷凝器61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再生泵7;所述蒸发器63与除湿模块4连接;所述蒸发器63与除湿模块4之间设置有除湿泵8;所述冷凝器61与蒸发器63之间通过压缩机62、四通换向阀64以及膨胀阀65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第二热回收模块3之间设置有两个热泵,分别为第一热泵9和第二热泵10;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包含第一喷淋组件21和第一储液箱22;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包含第二喷淋组件31和第二储液箱32;
所述第一热泵9的进液口与第一储液箱22连接,所述第一热泵9的出液口与第二热喷淋组件31连接;所述第二热泵10的进液口与第二储液箱31连接;所述第二热泵10的出液口与第一喷淋组件21连接;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第二热回收模块3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11,所述第一平衡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22及第二储液箱32连接;
所述除湿模块4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12、第一连通管13和第二连通管14;所述除湿模块4包含第三喷淋组件41和第三储液箱42;所述再生模块5包含第四喷淋组件51和第四储液箱52;
所述第二平衡管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储液箱42及第四储液箱52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喷淋组件41及第四储液箱52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14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喷淋组件51及第三储液箱42连接;
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3与除湿模块4之间设置有除湿风机15;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2与再生模块5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16。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热泵模块2内设置有两个冷凝器61和两个蒸发器63;所述两个冷凝器61为串联连接;所述两个蒸发器63为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分为除湿阶段和再生阶段;除湿阶段的空气流向为:室外空气→第二热回收模块3→除湿模块4→出风口;再生阶段的空气流向为:室内空气→第一热回收模块2→再生模块5→排风口;
夏季模式:室外高温潮湿的空气经第二热回收模块3内的第二喷淋组件31进行了初步的降温与除湿后,再由除湿风机15送入除湿模块4内;通过第三喷淋组件41对空气进一步的制冷与除湿,进而送出低温干燥的空气;相对低温干燥的回风空气经过第一热回收模块2内的第一喷淋组件21进行初步的升温与加湿,再由再生风机16送入再生模块5,通过第四喷淋组件51对空气进一步升温并加湿,最后将湿热的空气排出。
冬季模式:热泵模块6中的四通换向阀64自动切换,将原来的蒸发器63与冷凝器61的整体功能进行切换。空气处理过程变为:室外低温干燥的空气经第二热回收模块3内的第二喷淋组件31进行升温与初步加湿后,由除湿风机15送入除湿模块4内,通过第三喷淋组件41对空气进一步的升温与加湿,进而送出相对高温潮湿的空气;相对高温潮湿的回风空气经第一热回收模块2内的第一喷淋组件21进行初步的降温干燥,再由再生风机16送入再生模块5,通过第四喷淋组件51对空气进一步的干燥与降温,最后将排除干冷的空气。
夏季模式,当除湿设备工作时,热泵模块6的工作原理如下:
1、压缩机62出口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61冷却后,通过膨胀阀65节流,使得制冷剂在蒸发器63中蒸发吸热,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62压缩,如此循环。
2、再生模块5内汇集到第四储液箱52的溶液通过再生泵7的输送,先经过冷凝器61加热后进入第四喷淋组件51进行喷淋,使溶液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与溶液流向互逆。
3、除湿模块4内汇集到第三储液箱42的溶液通过除湿泵8的输送,先经过蒸发器63冷却后再进入第三喷淋组件41进行喷淋,使得溶液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与溶液流向互逆。
4、冬季模式,当除湿设备工作时,热泵模块6的工作热冷切换。
第一热泵9:第一储液箱22内的溶液通过第一热泵9,直接输送至第二喷淋组件21进行喷淋,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与溶液流向互逆。
第二热泵10:第二储液箱32内的溶液通过第二热泵10,直接输送至第一喷淋组件21进行喷淋,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与溶液流向互逆。
第一平衡管11:连通第一储液箱22与第二储液箱32。
第二平衡管12:连通第三储液箱42与第四储液箱52。
第一连通管13:第四储液箱52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到第三喷淋组件41进行喷淋。
第二连通管14:第三储液箱42内的溶液能够循环到第四喷淋组件51进行喷淋。
当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中,设置有两个冷凝器61和两个蒸发器63时,热泵模块6的工作原理区别为:压缩机63出口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第一个冷凝器61冷却后,再次进入第二个冷凝器61进一步冷却,而后通过膨胀阀65节流,使得制冷剂先在第一个蒸发器63内蒸发吸热,进而进入第二个蒸发器63中蒸发吸热,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61内压缩,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箱体以及放置在箱体内部的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再生模块和热泵模块;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与除湿模块连接;所述热泵模块分别与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第二热回收模块、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内的溶液流动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把箱体分隔成上下两个放置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除湿模块和再生模块均放置在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和第二热回收模块均设置在第二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模块包含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四通换向阀和膨胀阀;所述冷凝器与再生模块连接;所述冷凝器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再生泵;所述蒸发器与除湿模块连接;所述蒸发器与除湿模块之间设置有除湿泵;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通过压缩机、四通换向阀以及膨胀阀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第二热回收模块之间设置有两个热泵,分别为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包含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包含第二喷淋组件和第二储液箱;
所述第一热泵的进液口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一热泵的出液口与第二热喷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热泵的进液口与第二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热泵的出液口与第一喷淋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第二热回收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所述第一平衡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及第二储液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除湿模块包含第三喷淋组件和第三储液箱;所述再生模块包含第四喷淋组件和第四储液箱;
所述第二平衡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储液箱及第四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喷淋组件及第四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喷淋组件及第三储液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回收模块与除湿模块之间设置有除湿风机;所述第一热回收模块与再生模块之间设置有再生风机。
CN202220087904.2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Active CN217057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904.2U CN21705774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7904.2U CN21705774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7743U true CN217057743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7904.2U Active CN21705774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7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1975A (zh) 一种基于膜法除湿和室内再生加湿的无霜空气源热泵装置及方法
CN109373480B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结合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107677010B (zh) 一种无露点控制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990398A (zh) 节能型锂电池生产环境处理系统
CN110375396A (zh) 一种大型深度除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900310A (zh) 溶液除湿预防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结霜的系统及方法
CN104676782A (zh) 一种多级叉流的溶液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07388657B (zh) 一种基于低压压缩溶液再生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0375397A (zh) 热泵溶液与转轮复合式深度除湿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766355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10375395A (zh) 工业用复合式深度除湿系统
CN108224628A (zh) 结合热泵驱动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与溶液除湿的空调机组
CN104676760A (zh) 一种无露点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10388815A (zh) 用于粮库干燥的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884059Y (zh) 冷热联供冷水机组
CN113446764A (zh)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植物舱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CN102908879A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除湿系统
CN210441356U (zh) 一种热泵溶液与转轮复合式深度除湿装置
CN217057743U (zh) 一种双逆流式溶液除湿设备
CN113654123A (zh) 两级压缩式热泵驱动的低温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
CN202993383U (zh) 溶液式恒温除湿机
CN112963907B (zh) 一种除湿换热器耦合压缩热泵的热湿独立控制系统
CN113983559A (zh) 基于溶液除湿与真空再生的热泵型空调系统
CN202993429U (zh) 溶液控温控湿新风机
CN21003596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化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