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2746U -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2746U
CN217052746U CN202123211217.1U CN202123211217U CN217052746U CN 217052746 U CN217052746 U CN 217052746U CN 202123211217 U CN202123211217 U CN 202123211217U CN 217052746 U CN217052746 U CN 217052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ver
top opening
box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12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慧�
姚加旺
余德涛
严书福
李丹丹
吴赛军
张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12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2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2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2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所述储液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储液腔;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用于开闭所述顶部开口;把手,所述把手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Description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储液盒一般用于盛放洗涤剂、柔顺剂等,且储液盒内容易残留污渍,而用户很难对储液盒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并且用户在拿取储液盒时,储液盒容易从用户的手中滑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液盒,该储液盒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储液盒的投放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储液腔;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用于开闭所述顶部开口;把手,所述把手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储液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把手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避让凹部,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的状态下,所述盖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凹部内;和/或,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二避让凹部,在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凹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且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沿所述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且半包围所述盖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且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限定出所述储液腔;加强边框,所述加强边框设于所述盒本体的顶部且限定出所述顶部开口,其中,所述盖体和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加强边框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边框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把手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轴配合的第二轴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沿所述加强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在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轴靠近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固定轴设于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边框具有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相对布置的避让缺口,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的状态下,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盖体的一侧以适于握持所述盖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投放组件,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用于储存所述添加剂;投放装置,所述投放装置与所述储液盒相连,用于承接从所述储液盒流出的所述添加剂并投放所述添加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具有在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形成垂直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的竖直面,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形成从上至下朝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盒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储液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彼此靠近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组件,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储液盒,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洗涤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设备,通过利用上述投放组件,使其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盖体封闭顶部开口。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盖体打开顶部开口。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储液盒的正视图。
图5是图3处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3处B-B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的俯视图。
图8是图7处C-C的剖视图。
图9是图8处E的放大图。
图10是图7处D-D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处F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储液盒1、
盒体10、盒本体100、储液腔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
加强边框200、顶部开口201、避让缺口202、第一避让凹部210、第一固定轴211、第二固定轴221、第一加强部230、第二加强部240、
盖体300、第一轴孔310、
把手400、主体部401、第一连接部402、第二连接部403、第二轴孔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1。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1包括盒体10和盖体300。
盒体10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201的储液腔111,以将液体储存在储液腔111内,便于用户将液体从顶部开口201处添入储液盒1内。这里的液体可以为洗涤剂、柔顺剂、消毒剂等。
盖体300可转动地设于盒体10,用于开闭顶部开口201,一方面可以对顶部开口201进行密封,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储液腔111内,另一方面可以在需要时打开顶部开口201,便于用户将液体从顶部开口201处添入储液盒1内。
此外,在顶部开口201处设置可转动的盖体300,能够通过盖体300对顶部开口201进行封闭,这样即使将盒体10的顶部开口201设置的较大,储液腔111内的液体也不会从顶部开口201处流出。设置较大的顶部开口201便于用户对盒体10内部进行全面的清洗。
进一步地,储液盒1还包括把手400,把手400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盒体10,便于用户对储液盒1的拿取和收纳,避免用户在拿取储液盒1的过程中发生滑落。
具体而言,当把手400处于展开位置时,用户可通过把手400直接拿取或放置储液盒1,避免储液盒1上的液体沾到用户手上,同时便于用户对储液盒1的携带,避免储液盒1从用户手中滑落。当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时,把手400可收纳在盒体10表面,不占用其他空间,便于用户对储液盒1的收纳。
此外,在需要对储液盒1进行清洗时,用户可以通过把手400将储液盒1拿取至需要放置的位置,然后转动盖体300打开顶部开口201,对储液腔111进行清洗,避免液体在储液腔111内残留,滋生细菌。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1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1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储液盒1。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盒1包括盒体10、盖体300和把手4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300的转动轴线与把手400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使盖体300的可转动方向与把手400的可转动方向相同,能够避免把手400对盖体300的转动产生影响或盖体300对把手400的转动产生影响,保证盖体300和把手400可在盒体10上可顺畅的进行转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和盖体300的长度方向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盖体300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把手400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盖体300和把手400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当盖体300封闭顶部开口201时,把手400可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转动,当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时,盖体300可在打开顶部开口201的位置和关闭顶部开口201的位置之间可转动,避免盖体300和把手400在转动时互相产生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的上表面具有第一避让凹部210,在盖体300处于关闭顶部开口201的状态下,盖体30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避让凹部210内,以对盖体300进行收纳,避免在移动储液盒1时,外界物体剐蹭到盖体300表面,对盖体300造成损坏,还有利于保证储液盒1的外观平整。此外,在将盖体300装配至盒体10上时,可以通过第一避让凹部210对盖体300进行快速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避让凹部210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第一避让凹部210朝背向盖体300的方向凹陷,当盖体300封闭顶部开口201时,盖体300下表面的边沿处与第一避让凹部210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一避让凹部210可以对盖体300进行支撑,从而对盖体300可转动的范围进行限定,使盖体300能够封闭顶部开口201。
此外,当盖体300处于收纳位置时,第一避让凹部210的设置能够将盖体300收纳在盒体10表面,而不占用其他空间,便于收纳储液盒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的上表面具有第二避让凹部,在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把手400位于第二避让凹部内,以对把手400进行收纳,避免在移动储液盒1时,外界物体剐蹭到把手400,对把手400造成损坏,还有利于保证储液盒1的外观平整。此外,在将把手400装配至盒体10上时,可以通过第二避让凹部对把手400进行快速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凹部设置在盒体10边沿的外侧,并且第二避让凹部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当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时,把手400的下表面与第二避让凹部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避让凹部的设置便于对把手400可转动的范围进行限制,并在把手400转动至收纳位置时,将把手400收纳在第二避让凹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盖体300处于关闭顶部开口201且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把手400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并且把手400半包围盖体300,使盖体300和把手400相对设置的位置更加合理,便于储液盒1整体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盒体10的顶部开口201形成为长方形,第一避让凹部210位于盒体10上端周沿的内侧且位于盒体10的上端前部,第一避让凹部210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且形成缺少一个长边的长方形环形结构,第一避让凹部210的底壁延伸至顶部开口201,从而使盒体10的上表面形成容纳凹槽。
进一步地,盖体300形成为长方体,当盖体300封闭顶部开口201时,盖体300收纳于容纳凹槽内,第一避让凹部210可以对盖体300进行支撑。
第二避让凹部位于盒体10上端周沿的外侧且位于盒体10的上端后部,第二避让凹部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且形成长方形环形结构的一半。对应地,把手400的形状与第二避让凹部的形状相同,从而使把手400与第二避让凹部相适配。
具体地,把手400中部限定出避让孔,当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时,盖体300的一半位于避让孔内,以实现把手400和盖体300在盒体10上合理的分布,使盖体300和把手400均不占用盒体10的其它空间,便于实现储液盒1整体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盖体300处于关闭顶部开口201且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把手400的上表面与盖体300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可以使储液盒1整体的外观更加美观,并且便于实现对储液盒1整体的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0包括盒本体100和加强边框200,盒本体100限定出储液腔111,便于用户将液体储存在储液腔111内,加强边框200设于盒本体100的顶部且限定出顶部开口201,便于通过加强边框200增大顶部开口201边沿处的刚度,避免用户在拿取和放置储液盒1时盒本体100的顶部开口201边沿处发生变形。
其中,盖体300和把手400分别与加强边框200可转动地连接,以实现盖体300对顶部开口201的打开和封闭,以及,实现把手400在收纳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转动。
具体地,如图7所示,把手400包括主体部401、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在把手400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主体部401的长度方向沿加强边框2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的长度方向沿加强边框2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402的前端连接在加强边框200的左侧,第一连接部402的后端连接在主体部401的左端。第二连接部403的前端连接在加强边框200的右侧,第二连接部403的后端连接在主体部401的右端。
当把手400位于展开位置时,主体部401、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之间限定出避让孔,用户可将手穿过避让孔对主体部401进行握持,以拿取或放置储液盒1。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边框200沿顶部开口201的周向延伸,加强边框200与盒本体100的侧壁相配合,即加强边框200可以形成为中部具有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通孔形成顶部开口201。加强边框200具有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
其中,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分别形成凸出于加强边框200的朝向盒本体100的一侧表面的凸筋,以增大盒本体100顶部开口201边沿处侧壁的壁厚,增大顶部开口201处的刚度。
如图8、图9所示,第一加强部230形成为环状结构且位于盒本体100的外侧,第一加强部230形成凸筋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第二加强部240形成为环状结构且位于盒本体100的内侧,第二加强部240形成凸筋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之间形成向上凹陷的配合槽,配合槽的槽宽大于或者等于盒本体100的壁厚,以使盒本体100的侧壁上端可插接在配合槽内。
这样设置能够增加盒本体100顶部开口201边沿处的侧壁沿左右方向的壁厚,以增加盒本体100顶部开口201处的强度,避免盒本体100顶部开口201边沿处的侧壁发生形变。
此外,为了提高加强边框200与盒本体100配合的稳定性,可采用物理卡扣结构、胶粘、热熔焊等方式对加强边框200和盒本体100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强边框200设有第一固定轴211和第二固定轴221,盖体300具有与第一固定轴211配合的第一轴孔310,把手400具有与第二固定轴221配合的第二轴孔410,以实现盖体300和把手400可转动的设于加强边框200上。
具体而言,盖体300上的第一轴孔310与加强边框200上的第一固定轴211相配合,盖体300可绕第一固定轴211进行转动;把手400上的第二轴孔410与加强边框200上的第二固定轴221相配合,把手400体可绕第二固定轴221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轴211和第二固定轴221沿加强边框2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固定轴211和第二固定轴221在加强边框20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便于实现盖体300与把手400可转动的方向相同,避免盖体300和把手400在转动时相互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轴211靠近加强边框20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这样便于盖体300在转动时,可以较大程度的打开顶部开口201,便于用户从顶部开口201处向储液盒1内添加液体或对储液盒1的内部进行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8和图9所示,加强边框2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固定轴211,两个第一固定轴211分别位于第一避让凹部210的左右两侧,第一固定轴211位于加强边框200的内侧壁上,位于左侧的第一固定轴211沿左右方向向右延伸,位于右侧的第一固定轴211沿左右方向向左延伸,两个第一固定轴211靠近加强边框200的后侧设置。
相应的,盖体300具有两个第一轴孔310,两个第一轴孔310沿盖体3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并且第一轴孔310靠近盖体300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一轴孔310与两个第一固定轴211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从而使盖体300可绕第一固定轴211转动,便于用户从顶部开口201向储液盒1内添加液体或对储液盒1的内部进行清洗。
此外,通过在第一避让凹部210的左右两侧设置第一固定轴211,通过第一固定轴211与第一轴孔310的配合,能够将盖体300安装在容纳凹槽内,以对盖体300进行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轴221设于加强边框20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把手400可绕加强边框200的中部进行转动,便于在把手400处于展开位置时,用户操作把手400时能够稳定的提起储液盒1,以稳定的拿取和放置储液盒1。
具体地,加强边框200上设有两个第二固定轴221,两个第二固定轴221分别设置在第二避让凹部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第一固定轴211沿左右方向左延伸,位于右侧的第一固定轴211沿左右方向向右延伸,两个第一固定轴211分别位于加强边框200宽度方向的中部。
相应的,把手400具有两个第二轴孔410,两个第二轴孔410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上,并且每个第二轴孔410朝远离主体部401的方向设置。在将把手400安装在第二避让凹部内时,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可进行形变以使第二轴孔410与第二固定轴221配合。当第二轴孔410与第二固定轴221配合时,两个第二轴孔410位于两个第二固定轴221的内侧。当把手400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沿垂直方向设置在加强边框200的中部,便于用户对把手400进行操作,以稳定的拿取和放置储液盒1。
此外,通过在第二避让凹部的左右两侧设置第二固定轴221,通过第二固定轴221与第二轴孔410的配合,能够将把手400安装在第二避让凹部内,以对把手400进行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边框200具有与盖体300的转动轴线相对布置的避让缺口202,在盖体300处于关闭顶部开口201的状态下,避让缺口202位于盖体300的一侧以适于握持盖体300,便于用户通过避让缺口202对盖体300进行操作,以打开顶部开口201。
具体而言,避让缺口202位于加强边框200的上表面,并且避让缺口202朝远离盖体300的方向凹陷,便于用户通过避让缺口202对盖体300施力,使盖体300能够绕第一固定轴211进行转动,以打开顶部开口201。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盒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储液盒1包括盒体10、盖体300和把手400。
盒体10包括盒本体100和加强边框200,盒本体100限定出储液腔111,储液腔111可用于盛放洗涤剂、柔顺剂等液体添加剂,除此之外,储液盒1还可以作为调料盒使用。
加强边框200形成为中间具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加强边框200设置盒本体100的上端边沿处,通孔形成与储液腔111连通的顶部开口,加强边框200的前部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一避让凹部210,加强边框200的后部具有向下凹陷的第二避让凹部。
加强边框200的下表面具有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均形成为环状结构,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分别形成凸出于加强边框200的朝向盒本体100的一侧表面的凸筋。
如图9所示,在将加强边框200与盒本体100安装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加强部230位于盒本体100侧壁的外部,第二加强部240位于盒本体100侧壁的内部,一方面可以将盒本体100卡接在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之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加强部230和第二加强部240增大盒本体100侧壁的壁厚,以提高顶部开口201处的刚度。
其中,如图2所示,加强边框200的左右两端靠近后部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固定轴211,两个第一固定轴211分别位于第一避让凹部210的左右两侧,盖体30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轴孔310,第一轴孔310与第一固定轴211相配合,以实现盖体300可相对于加强边框200进行转动,以实现盖体300对顶部开口的打开或封闭,并可以将盖体300收纳在第一避让凹部210与顶部开口201形成的容纳凹槽内。
加强边框200的左右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固定轴221,两个第二固定轴221分别位于第二避让凹部的左右两侧,把手400包括主体部401、第一连接部402和第二连接部403,主体部401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主体部401的左端与第一连接部402的一端相连接,主体部401的右端与第二连接部40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部402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轴孔410,第二连接部40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轴孔410。第二轴孔410与第二固定轴221相配合,以实现把手400可相对于加强边框200进行转动,便于用户通过把手拿取或放置储液盒1,并可以将把手400收纳在第而避让凹部内。
通过设置第一避让凹部210和第二避让凹部,可以将盒体300和把手400均收纳在储液盒1的表面,无需占用储液盒1的其它空间,便于实现储液盒1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储液盒1和投放装置。储液盒1用于储存添加剂,投放装置与储液盒1相连,用于承接从储液盒1流出的添加剂并投放添加剂,以将储液盒1内的添加剂投放至需要的地方,同时避免添加剂一直储存在储液盒1内,滋生细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组件,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储液盒1,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对储液盒1内部进行清洗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盒体10具有在盖体30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其中,第一侧壁112的外表面形成垂直于盖体300的转动轴线的竖直面,第二侧壁113的外表面形成从上至下朝靠近第一侧壁112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便于对储液盒1进行收纳。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二侧壁113,盒体10上部形成的表面积大于盒体10下部形成的表面积,这样便于将多个盒体10进行叠放以对多个盒体10进行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储液盒1包括两个,两个储液盒1的第一侧壁112彼此靠近且相对设置,这样在安装这两个储液盒1时,在两个储液盒1中部可形成均匀的间隙,便于将两个储液盒1安装后,实现整体的美观性。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两个储液盒1是镜像对称设置的,将两个储液盒1做成镜像结构,可实现中间间隙装配均匀,使这两个储液盒1装配时整体更加的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储液盒1可采用全透明材质,方便用户直观的看到储液盒1内部液位高度,便于用户及时的对储液盒1内的添加剂进行补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投放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洗衣机,投放组件将储液盒1内的添加剂输送至洗衣机内,以对洗衣机内衣物进行清洗。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洗碗机,投放组件将储液盒1内的添加剂输送至洗碗机内,以对洗碗机内的餐具进行清洗。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拖地机,投放组件将储液盒1内的添加剂输送至拖地机内,便于拖地机对地板进行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组件、洗涤设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储液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储液腔;
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用于开闭所述顶部开口;
把手,所述把手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把手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避让凹部,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的状态下,所述盖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凹部内;和/或,
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二避让凹部,在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二避让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且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沿所述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且半包围所述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且所述把手处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
盒本体,所述盒本体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加强边框,所述加强边框设于所述盒本体的顶部且限定出所述顶部开口,
其中,所述盖体和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加强边框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边框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轴配合的第一轴孔,所述把手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轴配合的第二轴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沿所述加强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在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靠近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固定轴设于所述加强边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边框具有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相对布置的避让缺口,在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顶部开口的状态下,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盖体的一侧以适于握持所述盖体。
11.一种投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盒,用于储存添加剂;
投放装置,所述投放装置与所述储液盒相连,用于承接从所述储液盒流出的所述添加剂并投放所述添加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在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形成垂直于所述盖体的转动轴线的竖直面,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形成从上至下朝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储液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彼此靠近且相对设置。
14.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组件。
CN202123211217.1U 2021-12-17 2021-12-17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Active CN217052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1217.1U CN21705274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1217.1U CN21705274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2746U true CN217052746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1217.1U Active CN21705274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2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6689B2 (en) Refrigerator with cold storage unit
US2007007561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home appliance having a door
KR20070111716A (ko) 냉장고용 도어바스켓
US9822478B2 (en) Wall-mounted washing machine and dispenser thereof
US20170233939A1 (en) Liquid additive supply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EP3293303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liance with a slidable dispenser
CN217052746U (zh)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US11408111B2 (en) Easy-to-open storage container and clothes treat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JP6810262B2 (ja) 容器システム
KR101461952B1 (ko) 세탁장치
KR20140131809A (ko) 자동 세제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세탁기
US20180016731A1 (en) Washing machine appliance and lid assembly
CN212307758U (zh) 洗碗机
CN112442858A (zh) 洗涤剂供应装置和包括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ES2224827B1 (es) Maquina lavadora provista de un cajon inferior.
EP0050066B1 (fr) Machine à laver le linge étroite et encastrable
JP2006517811A (ja) 洗濯添加剤を自動機械に分配するための鍵付きインサート
US20210062392A1 (en) Drawer and clothes treat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7052744U (zh) 储液盒和投放组件、洗涤设备
JP5659044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ケース
CN112533524A (zh) 餐具筐和具有该餐具筐的餐具清洗机
US11549209B2 (en) Drawer and clothes treat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6585739U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洗剂盒
CN219846433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557193U (zh) 一种端板、内胆及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