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5676U -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5676U
CN217035676U CN202123451052.5U CN202123451052U CN217035676U CN 217035676 U CN217035676 U CN 217035676U CN 202123451052 U CN202123451052 U CN 202123451052U CN 217035676 U CN217035676 U CN 217035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 plate
main body
rib
polar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1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留伟亮
刘春�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och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och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och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och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1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5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5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5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包括极板主体及贴附于极板主体前后两侧的涂板纸层;其中,所述的极板主体包括上边框及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布置有多个筋条组,各所述筋条组均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纵向筋条,相邻筋条组之间设置有一与各筋条组中每一纵向筋条都相连的横向筋条;极板采用交错式网孔设计可保证极板的导电性能,在连续涂板分切中保持了极板的一致性;极板主体采用无两侧边框结构设计,减轻了板栅的整体重量,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储能密度;极板主体采用双面覆盖涂板纸层设计,使极板活性物质之间隔离,能够避免相邻极板之间出现粘板的情况,且不容易出现松膏、掉膏现象;同时极板生产运输过程中铅灰污染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纯铅作为铅酸蓄电池板栅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在行业中被称之为“纯铅电池”。纯铅电池由于使用纯铅作为板栅,板栅耐腐蚀能力强,可以实现薄极板紧装配生产。因此纯铅电池的电池寿命、重量比能量和大电池放电能力等远超普通铅酸蓄电池。普通的电池极板设计无法发挥纯铅极板的特性,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极板结构,最大程度的利用纯铅板栅的耐腐蚀特性,提高电池性能。
纯铅材质本身比较柔软,极板和板栅在固化成型前十分容易变形损坏,因此必须采用平躺码放。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极板直接相互接触导致的极板在固化过程中相互粘连,一但产生极板粘连,加之纯铅柔软的特性,极板无法分离,会导致极板批量报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包括极板主体及贴附于极板主体前后两侧的涂板纸层;
其中,所述的极板主体包括上边框及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布置有多个筋条组,各所述筋条组均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纵向筋条,相邻筋条组之间设置有一与各筋条组中每一纵向筋条都相连的横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及横向筋条在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连线的方向构成所述极板主体的侧边框;
所述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之间围绕形成网孔,相邻筋条组之间的网孔相互错位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极板主体为铅板,其厚度为0.5-1.5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筋条及横向筋条400的宽度均为0.8-1.2mm。
上述方案中,相邻筋条组之间的网孔302在横向筋条400长度方向上的错位距离为2-2.5mm。
上述方案中,所述涂板纸层为AGM涂板纸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极板采用交错式网孔设计可保证极板的导电性能,在连续涂板分切中保持了极板的一致性;(在连续分切过程中,板栅受牵引力影响会出现少许变形,加上设备不可避免地会有机械偏差,极板分切的位置会出现偏移。如采用垂直式网孔设计,部分极板会出现缺少竖筋条的情况,极板的导电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障,采用交错式网孔设计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2、极板主体采用无两侧边框结构设计,减轻了板栅的整体重量,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储能密度;
3、极板主体采用双面覆盖涂板纸层设计,使极板活性物质之间隔离,能够避免相邻极板之间出现粘板的情况,且不容易出现松膏、掉膏现象;同时极板生产运输过程中铅灰污染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包括极板主体100及贴附于极板主体100前后两侧的涂板纸层200,涂板纸层200采用AGM涂板纸层,起分隔作用;
其中,所述的极板主体100包括上边框101及下边框102,所述上边框100与下边框102之间布置有多个筋条组300,各所述筋条组300均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纵向筋条301,相邻筋条组300之间设置有一与各筋条组300中每一纵向筋条301都相连的横向筋条400,所述纵向筋条301及横向筋条400在上边框101与下边框102之间连线的方向构成所述极板主体100的侧边框; 其中纵向筋条301及横向筋条400的宽度均为0.8-1.2mm;
所述横向筋条400与纵向筋条301之间围绕形成网孔302,相邻筋条组300之间的网孔30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筋条组300之间的网孔302在横向筋条400长度方向上的错位距离为2-2.5mm;
参见图1,相邻筋条组300之间的网孔302相互错位设置,形成交错式网孔,可保证极板的导电性能,在连续涂板分切中保持了极板的一致性;(在连续分切过程中,板栅受牵引力影响会出现少许变形,加上设备不可避免地会有机械偏差,极板分切的位置会出现偏移。如采用垂直式网孔设计,部分极板会出现缺少竖筋条的情况,极板的导电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障,采用交错式网孔设计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极板主体100采用无两侧边框结构设计,减轻了板栅的整体重量,可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储能密度;
极板主体100采用双面覆盖涂板纸层设计,使极板活性物质之间隔离,能够避免相邻极板之间出现粘板的情况,且不容易出现松膏、掉膏现象;同时极板生产运输过程中铅灰污染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板主体(100)及贴附于极板主体(100)前后两侧的涂板纸层(200);
其中,所述的极板主体(100)包括上边框(101)及下边框(102),所述上边框(101)与下边框(102)之间布置有多个筋条组(300),各所述筋条组(300)均包括多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纵向筋条(301),相邻筋条组(300)之间设置有一与各筋条组(300)中每一纵向筋条(301)都相连的横向筋条(400),所述纵向筋条(301)及横向筋条(400)在上边框(101)与下边框(102)之间连线的方向构成所述极板主体(100)的侧边框;
所述横向筋条(400)与纵向筋条(301)之间围绕形成网孔(302),相邻筋条组(300)之间的网孔(302)相互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主体(100)为铅板,其厚度为0.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筋条(301)及横向筋条(400)的宽度均为0.8-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筋条组(300)之间的网孔(302)在横向筋条(400)长度方向上的错位距离为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板纸层(200)为AGM涂板纸层。
CN202123451052.5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Active CN217035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1052.5U CN21703567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1052.5U CN21703567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5676U true CN217035676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1052.5U Active CN21703567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5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5618U (zh) 铅酸电池的板栅以及铅酸电池
CN109698317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复合正极片锂离子电池
CN217035676U (zh) 一种新型极板结构
CN201812884U (zh) 铅酸蓄电池板栅
CN202308207U (zh) 多极片卷绕型电芯及方形、软包装锂电池
CN112103513A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负极板及制造方法
CN215644573U (zh) 一种新型冲网板栅结构
CN110707368B (zh) 一种抗电解液分层的蓄电池极群及铅蓄电池
CN202977601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以及极板和电池
CN103682395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及液流电池系统
CN102324491B (zh) 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治具
CN208970633U (zh) 一种带复合电极的锂电池结构
CN211907615U (zh)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JPS63279568A (ja) 鉛蓄電池
CN210607461U (zh) 一种改善负极铜箔打皱的锂电池结构
CN207183448U (zh) 一种动力铅酸蓄电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板
CN218887236U (zh) 一种用于固体电池的双极板组件
CN20242346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
CN215184071U (zh) 一种蓄电池板栅
CN208570747U (zh) 一种铅蓄电池极群
CN216872028U (zh) 一种铅蓄电池的立体板栅结构
CN217881789U (zh) 一种胶体电池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板
CN118156414A (zh) 极片、电芯以及电池
CN215869469U (zh)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结构
CN219393424U (zh) 一种耐腐蚀正板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