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422U -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1422U
CN217031422U CN202220482833.6U CN202220482833U CN217031422U CN 217031422 U CN217031422 U CN 217031422U CN 202220482833 U CN202220482833 U CN 202220482833U CN 217031422 U CN217031422 U CN 217031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line
outdoor unit
air conditioning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2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晓辰
高志华
张美美
彭敏文
张宇峰
李海峰
马东升
刘炀
张红
杨莉洁
沈彤
邓华洪
李金海
于瑞
佟景燊
田顺心
张月
施玉超
王建勋
张�浩
方惠芬
朱志强
刘中伟
片野
马晓伟
陈开璇
魏文彬
高筱珊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20482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1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1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1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之间连接有供回水管路系统;空调室外机设置于不同于空调室内机所在区域的室内;还包括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的一端通过排风机连接至室外排风口,排风管道的另一端的管口与空调室外机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风冷空调室外机置于室内,解决了风冷空调室外机只能置于室外而产生的建筑限制、噪音污染以及影响美观等诸多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效率以及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节能环保的观念也越来越强。风冷空调系统因其技术成熟度较高已在各大建筑物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为了保证风冷空调室外机散热效果好,系统正常运行,其室外机需要设置在室外通风良好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建筑、景观等专业具有一定的限制。
目前风冷空调系统室外机常用以下几种情况:
1、设置在建筑屋面位置,该方式对顶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对机组进行隔音降噪等措施处理,以及重新核算屋面承重载荷,不适用于高度过高的建筑。
2、设置在建筑室外平台位置,该方式对建筑外立面的影响较大,对建筑等专业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外立面条件来固定安装室外机。
3、设置在室外地面位置,该方式可利用的机位面积相对较小,且影响景观专业的设计方案,影响美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将风冷空调室外机放置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将空调室外机放置在室外时位置难找、空间可能不够、影响室外景观、以及冬季化霜时间长;若直接放置在室内车库,夏季散热效果差、影响车库环境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既节能环保,又解决了室外机设置位置的局限性问题,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尤其适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之间连接有供回水管路系统;空调室外机设置于不同于空调室内机所在区域的室内;还包括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的一端通过排风机连接至室外排风口,排风管道的另一端的管口与空调室外机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废热利用系统,废热利用系统包括热回收装置、换热水箱和循环水泵;热回收装置与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相连接;换热水箱与生活热水系统通过管路相连,换热水箱还与热回收装置通过管路相连;循环水泵设置于换热水箱和热回收装置之间的管路中。
进一步地,换热水箱和热回收装置之间的管路中还包括泄水管,并在泄水管处设置有泄水阀。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水箱至少具有四个接口,其中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热回收装置相连接,另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生活热水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中设置有循环水泵;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均分别设置有支管,形成两条泄水管。
优选地,在靠近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泄水阀为电动阀;排风管道中还设置有电动风阀。
优选地,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与空调室外机、排风机、循环水泵、泄水阀、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动风阀均分别通过控制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为一个或多个,排风管道在靠近每个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均一一对应地设置有排风口。
优选地,在空调室外机外设置有室外机围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风冷空调室外机置于室内,解决了风冷空调室外机只能置于室外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对建筑专业的限制,使得建筑和景观等专业在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和景观方案设计的选择更丰富,外观更加美观,也彻底消除了室外机从高空掉落的风险;同时解决了室外机置于屋顶后对顶层的噪音影响,以及空调能效比偏低,冬季设备化霜时间过长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室外机置于室内的方案,夏季室内温度一般比室外低,空调制冷时室外机环境温度的降低有利于空调系统效率的提高,节约运行费用,反之冬季亦然。
3、本实用新型在设置室外机的室内位置设置有局部机械排风系统,降低了(夏季)室外机散热时对所在室内环境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设置有废热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减少需要排至室外的热量,还可以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节能减排。
5、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整套系统的自动、有序运行,减少物业人员对于运行维护上的人员配置,可大大节省系统运行时的人员维护成本,使得本系统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所指示的部件名称如下:
1、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外机;3、供回水管路系统;4、排风管道;5、排风机;6、热回收装置;7、换热水箱;8、循环水泵;9、泄水阀;10、温度传感器;11、电动风阀;12、集中控制器;13、室外机围挡;14、室外排风口;15、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风冷空调室外机置于室内的方案,对现有空调系统的不足加以改进,尤其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对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尤其例如地下部分建筑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备选方案;解决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因室外位置小,不能满足风冷空调室外机放置面积,影响室外景观,以及设备在室外冬季化霜时间长的难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室外机2,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室外机2之间连接有供回水管路系统3,当然地,供回水管路系统3中包括必须的阀门等,此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一在于将空调室外机2设置于室内并配以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等,为便于描述,下文主要以空调室外机2置于地下车库内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外机2设置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设置于不同于空调室内机1所在区域的室内即可,例如也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应用于地下车站等场所,而连接的管路等的具体布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计,这基于现有技术是容易实现的。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用于将空调室外机2产生的剩余的热量(或冷量)排出至室外,降低对车库环境带来的影响,确保车库温度与设计值的偏差处于可控范围内。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4,排风管道4的一端通过排风机5连接至室外排风口14,排风管道4的另一端的管口与空调室外机2相对应,位于空调室外机2附近。
空调室外机2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如图1所示,排风管道4在靠近每个空调室外机2的位置均一一对应地设置有排风口,这样更加有利于将空调室外机2附近的热/冷气快速排出,进一步确保车库环境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排风口例如为百叶窗形式,从而避免有虫或杂物等进入排风管道4。
优选地,在空调室外机2外设置有室外机围挡13。进一步优选地,室外机围挡13的高度大于等于1.8米,这样对空调室外机2起到防尘、防人员误碰等作用,可有效延长风冷空调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还包括废热利用系统,其将空调室外机2的散热量进行回收,通过热回收装置6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节约生活热水运行成本的同时又带走了一部分的散热量,减少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对于室外环境的影响。废热利用系统包括热回收装置6、换热水箱7和循环水泵8。热回收装置6与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相连接,例如热回收装置6设置于排风机5中;热回收装置6例如采用热管换热器。换热水箱7与生活热水系统通过管路相连,换热水箱7还与热回收装置6通过管路相连;循环水泵8设置于换热水箱7和热回收装置6之间的管路中。
再优选地,换热水箱7和热回收装置6之间的管路中还包括泄水管,并在泄水管处设置有泄水阀9。具体地,例如图1所示,换热水箱7至少具有四个接口,其中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热回收装置6相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其一用于将水从换热水箱7输入至热回收装置6,另一用于将水从热回收装置6送回至换热水箱7;另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生活热水系统相连接,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中其一用于向换热水箱7中输入水,另一用于将预热后的水从换热水箱7中输出至生活热水系统。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中设置有循环水泵8。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均分别设置有支管,形成两条泄水管,或者,换热水箱7与热回收装置6分别单独地设置有泄水管。
空调室外机2产生的热风被吸入排风管道4中,进而在经过热回收装置6时,将热量传输给其中循环流动的水,起到对生活热水进行预热的效果。需要时打开泄水阀9可将换热水箱7至热回收装置6设备及管道中的水排出,便于维护以及防止冬天发生冻坏。
进一步优选地,在靠近空调室外机2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控空调室外机2周围的环境温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或反馈给控制系统自动进行相应调整操作。具体一实施方式例如图2所示,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12。泄水阀9为电动阀(例如电动两通阀),排风管道4中设置有电动风阀11。集中控制器12与空调室外机2、排风机5、循环水泵8、泄水阀9、温度传感器10以及电动风阀11均分别通过控制线15电连接,从而对废热利用系统、局部机械排风系统以及空调室外机2通过逻辑运算进行自动的智能控制,节约人力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风冷空调系统的优选工作方式如下,具有三种工作模式:
一、夏季模式。空调室内机1到空调室外机2开启制冷模式,当车库内温度传感器10检测温度高于30℃时电动风阀11、排风机5(以及其中的热回收装置6)和循环水泵8均开启,将空调室外机2产生的热量通过排风管道4迅速排出室外,排风的同时将部分热量回收用于生活热水补充热源,同时联动生活热水系统部分优先使用此部分热源。
二、冬季模式。空调室内机1到空调室外机2开启采暖模式,热回收装置6不启动;集中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泄水管处的泄水阀9,将其开启(平时为常闭),换热水箱7至排风机热回收装置6设备及管道中的存水全部排净,防止冻坏;当车库内温度传感器10监测温度低于5℃时,开启电动风阀11、排风机5,将此区域产生的冷量迅速排到室外。
三、过度季节模式。除冬、夏季模式外均默认为过度季节模式,此模式下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和废热利用系统均不启动。
以上运行模式可根据风冷空调室外机2模式的转换、启停等操作自动转换,或通过集中控制器12根据设定日期或外界温度等自动转换,或者也可手动进行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冷空调系统,将空调室外机2设置于室内,解决了传统方案将其设置于室外的诸多问题,并在设置空调室外机2的位置局部增设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将多余的废热及时快速地排至室外。并且夏季车库的内温度一般比室外低,空调制冷时室外机环境温度的降低有利于空调系统效率的提高,节约运行费用;反之亦然,冬季室内温度比室外高,冬季空调制热时同样有利于空调系统效率的提高。以及本系统能够在夏季通过热回收装置6回收空调室外机2排放的热量对生活热水进行预热,有助于节能减排,同时可减少对周围环境温度场的影响;冬季不使用废热利用系统,将空调室外机2产生的冷量通过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直接排出室外。以及在上述基础上增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整套系统的自动、有序运行,减少物业人员对于运行维护上的人员配置,可大大节省系统运行时的人员维护成本,使得本系统更加经济、实用。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室外机(2),所述空调室内机(1)和所述空调室外机(2)之间连接有供回水管路系统(3);所述空调室外机(2)设置于不同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所在区域的室内;
还包括局部机械排风系统,所述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4),所述排风管道(4)的一端通过排风机(5)连接至室外排风口(14),所述排风管道(4)的另一端的管口与所述空调室外机(2)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热利用系统,所述废热利用系统包括热回收装置(6)、换热水箱(7)和循环水泵(8);所述热回收装置(6)与所述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相连接;所述换热水箱(7)与生活热水系统通过管路相连,所述换热水箱(7)还与所述热回收装置(6)通过管路相连;所述循环水泵(8)设置于所述换热水箱(7)和所述热回收装置(6)之间的管路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7)和所述热回收装置(6)之间的管路中还包括泄水管,并在所述泄水管处设置有泄水阀(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7)至少具有四个接口,其中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所述热回收装置(6)相连接,另两接口分别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所述生活热水系统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中设置有所述循环水泵(8);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均分别设置有支管,形成两条所述泄水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空调室外机(2)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阀(9)为电动阀;所述排风管道(4)中还设置有电动风阀(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12),所述集中控制器(12)与所述空调室外机(2)、所述排风机(5)、所述循环水泵(8)、所述泄水阀(9)、所述温度传感器(10)以及所述电动风阀(11)均分别通过控制线(15)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排风管道(4)在靠近每个所述空调室外机(2)的位置均一一对应地设置有排风口。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室外机(2)外设置有室外机围挡(13)。
CN202220482833.6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Active CN217031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833.6U CN2170314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833.6U CN2170314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1422U true CN217031422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2833.6U Active CN2170314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1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4021B2 (en) Fabricated air conditioner wal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0565026C (zh) 自然空调系统
CN201672618U (zh) 一种通信机房热量回收水冷空调系统
CN109451701B (zh) 一种全年可利用室外空气的数据中心节能制冷系统
CN201191049Y (zh) 基于再循环蒸发冷却塔和地源热泵冷热源的辐射空调系统
JP6805216B2 (ja) 太陽熱利用機器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06642296A (zh) 一种智能化房屋温度控制系统
CN101825322B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1881495B (zh) 基于蒸发冷却的蓄冷式辐射空调系统
CN209230065U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墙
CN217031422U (zh) 一种基于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风冷空调系统
CN206234903U (zh) 一种智能化房屋温度控制系统
CN111348065A (zh) 一种高寒地区地铁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34551A (zh) 太阳能、热泵空调综合系统
KR101844581B1 (ko) 열원 일체형 시스템 공기조화장치
CN102914005B (zh) 低高温显冷末端联合的蒸发制冷空调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40145U (zh) 一种采用蒸发冷却和蓄冷冷源的辐射空调装置
CN115560407A (zh) 一种将机房布置在地铁车站中部的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CN2819100Y (zh) 一种节能的空调通风装置
CN209230066U (zh) 一种节能式热泵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装配式空调墙
CN2898694Y (zh) 多联机地面辐射供暖中央空调装置
CN216844957U (zh) 防冻通风系统
CN201680527U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JPS6337621Y2 (zh)
CN202613589U (zh) 地铁站用蒸发冷却新风与局部机组相结合的通风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