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8092U -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8092U
CN217028092U CN202123455346.5U CN202123455346U CN217028092U CN 217028092 U CN217028092 U CN 217028092U CN 202123455346 U CN202123455346 U CN 202123455346U CN 217028092 U CN217028092 U CN 217028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leeve body
template
connecting ro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53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qiangsh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qiangsh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qiangsh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qiangsh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53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8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8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8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设置有贯穿孔,套筒本体的一端设置直径大于贯穿孔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套筒组件还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连接杆和连接部。连接部安装于安装槽内,且外形与安装槽的内壁贴合;套筒本体设置有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一模板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的内壁抵接,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模板和贯穿孔并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只需要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将连接杆装入套筒本体之后将连接杆锁紧在合金模板上就完成套筒的安装同时在拆卸套筒本体的时候,只需要拆下装有连接杆的合金模板就可以将整个套筒本体拆卸下来,使得套筒本体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管道工程施工中,在墙体上生成预留孔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而现在在墙体生成预留孔的常见办法是在两个金属模板之间装入套筒,然后向两个金属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固定后,拆下金属模板和套筒即可在形成带有预留孔的腔体。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确保套筒不发生偏移才能生成良好的预留孔。
而为了声场良好的预留孔,现有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在预留孔位置的套管,套管的一端抵靠在模板上,套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提手,套管上固定提手端同时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模板上对应设有一对通孔,支撑板与模板之间通过安装在该对通孔内的对拉螺栓固定。该方案在使用时,待开始支模时,在模板上标记预留套管的位置,并用电钻在相应位置钻孔;在绑扎钢筋前,用对拉螺栓将套管上的废旧多层板制成支撑板与模板固定在一起;待浇筑完混凝土,其强度达到可以上人的要求时,拔出套管。
但是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该方案由于需要对拉螺栓穿过模板且远离模板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其只能用于单侧模板的方案,而且无论是在安装还是拆卸的时候,都要两侧操作套管和对拉螺栓,使用安装和后期的拆卸循环再用都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套筒组件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能够快速固定在两个金属模板之间,并且在墙体成型后能够快速拆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设置有贯穿所述套筒本体的贯穿孔,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设置直径大于贯穿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截面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套筒本体的使用方法为在安装槽内装于一个连接部,然后将套筒放置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令套筒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合金模板的内壁抵接,然后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上开孔,从孔内伸入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伸入至贯穿孔后与连接部连接,然后连接杆在与合金模板连接,当两个合金模板被固定后,套筒本体因受到连接杆的支撑也稳固地固定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当完成浇筑后,由于连接部在安装槽内不能从贯穿孔的一侧退出,因此只要拆下与连接杆连接的模板,连接杆就会带着连接部和套筒本体一起脱出。而套筒本体和连接杆以及连接部均可分离,更加方便翻新循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为圆台状且所述安装槽位于面积较小的一端。套筒本体脱膜墙体的时候,是从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脱离,因此将套筒本体设置为圆台状能够更加便于套筒本体脱离墙体。
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加强筋。加强筋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够加强套筒本体的强度,避免套筒本体在受到混凝土挤压力的时候发生变形,确保预留孔成形的外形完整且质量好。另一个作用是能够引导连接杆快速穿过贯穿孔并且通过均布的加强筋对连接杆的位置产生一定的限位,使其余套筒本体的中心线同轴。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弧角。圆弧角能够更好地引导连接杆,在连接杆接触加强筋的时候能够顺着圆弧角进入至贯穿孔内。
优选的,所述套筒本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导引孔,所述导引孔延伸至所述加强筋处。加强筋所围成的空腔直径与连接杆的直径接近,连接杆要对得较为准确才能伸入套筒本体内。而设置导引孔的作用就是先让连接杆伸入套筒本体内进行一个初步的定位,当连接杆伸入至导引孔的末端后就会与圆弧角接触,就能顺着圆弧角进入贯穿孔内,让连接杆能够更快速与套筒本体装配。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包括模板、套筒、连接杆和连接部,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套筒为上述套筒;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外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贴合;所述套筒本体设置有安装槽的一端与第一模板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内壁抵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可拆卸连接。在上述组件搭建完成后,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由于连接杆贯穿整个套筒本体且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配重作用,让连接杆只用一端与第二模板连接也能够确保套筒本体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当混凝土成型后,由于连接部在安装槽内不能从贯穿孔的一侧退出,因此只要拆下与连接杆连接的模板,连接杆就会带着连接部和套筒本体一起脱出。而套筒本体和连接杆以及连接部均可分离,更加方便翻新循环使用。连接部和连接杆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或者卡槽连接的方式,为了避免连接杆和连接部在连接的时候发生转动,连接部外形与安装槽的内壁贴合,使得连接部不会自转。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装入所述安装槽后,其端面与所述套筒本体的端面平齐。避免连接部凸出套筒本体外形成预留孔的末端内径不合规格,也防止连接部凹进套筒本体内,混凝土可能灌入套筒本体内,后续不利与翻新在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确保两者能够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螺母,所述安装槽的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将连接部变为标准件,连接杆可以使用螺杆,降低组件的整体成本。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模板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母,通过螺母将连接杆锁紧在第二模板上,连接杆有足够的支撑力撑起套筒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安装套筒本体的时候,只需要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将连接杆装入套筒本体之后将连接杆锁紧在合金模板上就完成套筒的安装,只需要在一侧操作即可。同时在拆卸套筒本体的时候,只需要拆下装有连接杆的合金模板就可以将整个套筒本体拆卸下来,使得套筒本体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便捷。
(2)连接杆贯穿套筒本体,能够同时为套筒本体的两端提供支撑力,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确保套筒本体不会发生任何的偏移,预留孔成形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立体图;
图3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的实施例1,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设置有贯穿套筒本体1的贯穿孔101,套筒本体1的一端设置直径大于贯穿孔101的安装槽102,安装槽102的截面为正六变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套筒本体1的使用方法为在安装槽102内装于一个连接部3,然后将套筒放置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令套筒本体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合金模板的内壁抵接,然后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上开孔,从孔内伸入一根连接杆2,连接杆2伸入至贯穿孔101后与连接部3连接,然后连接杆2在与合金模板连接,当两个合金模板被固定后,套筒本体1因受到连接杆2的支撑也稳固地固定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当完成浇筑后,由于连接部3在安装槽102内不能从贯穿孔101的一侧退出,因此只要拆下与连接杆2连接的模板,连接杆2就会带着连接部3和套筒本体1一起脱出。而套筒本体1和连接杆2以及连接部3均可分离,更加方便翻新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安装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将连接杆2装入套筒本体1之后将连接杆2锁紧在合金模板上就完成套筒的安装,只需要在一侧操作即可。同时在拆卸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拆下装有连接杆2的合金模板就可以将整个套筒本体1拆卸下来,使得套筒本体1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便捷。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的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设置有贯穿套筒本体1的贯穿孔101,套筒本体1的一端设置直径大于贯穿孔101的安装槽102,安装槽102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具体的,套筒本体1为圆台状且安装槽102位于面积较小的一端。套筒本体1脱膜墙体的时候,是从远离安装槽102的一端脱离,因此将套筒本体1设置为圆台状能够更加便于套筒本体1脱离墙体。
其中,贯穿孔10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加强筋103,且加强筋103远离安装槽102的一端设置有圆弧角1031。加强筋103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够加强套筒本体1的强度,避免套筒本体1在受到混凝土挤压力的时候发生变形,确保预留孔成形的外形完整且质量好。另一个作用是能够引导连接杆2快速穿过贯穿孔101并且通过均布的加强筋103对连接杆2的位置产生一定的限位,使其余套筒本体1的中心线同轴。圆弧角1031能够更好地引导连接杆2,在连接杆2接触加强筋103的时候能够顺着圆弧角1031进入至贯穿孔101内。
进一步的,套筒本体1远离安装槽102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贯穿孔101的导引孔104,导引孔104延伸至加强筋103处。加强筋103所围成的空腔直径与连接杆2的直径接近,连接杆2要对得较为准确才能伸入套筒本体1内。而设置导引孔104的作用就是先让连接杆2伸入套筒本体1内进行一个初步的定位,当连接杆2伸入至导引孔104的末端后就会与圆弧角1031接触,就能顺着圆弧角1031进入贯穿孔101内,让连接杆2能够更快速与套筒本体1装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套筒本体1的使用方法为在安装槽102内装于一个连接部3,然后将套筒放置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令套筒本体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合金模板的内壁抵接,然后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上开孔,从孔内伸入一根连接杆2,连接杆2伸入至贯穿孔101后与连接部3连接,然后连接杆2在与合金模板连接,当两个合金模板被固定后,套筒本体1因受到连接杆2的支撑也稳固地固定在两个合金模板之间。当完成浇筑后,由于连接部3在安装槽102内不能从贯穿孔101的一侧退出,因此只要拆下与连接杆2连接的模板,连接杆2就会带着连接部3和套筒本体1一起脱出。而套筒本体1和连接杆2以及连接部3均可分离,更加方便翻新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安装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将连接杆2装入套筒本体1之后将连接杆2锁紧在合金模板上就完成套筒的安装,只需要在一侧操作即可。同时在拆卸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拆下装有连接杆2的合金模板就可以将整个套筒本体1拆卸下来,使得套筒本体1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便捷。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套筒本体1,第一模板4、第二模板5、连接杆2和连接部3。连接部3安装于安装槽102内,且外形与安装槽102的内壁贴合;套筒本体1设置有安装槽102的一端与第一模板4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5的内壁抵接,连接杆2的一端穿过贯穿孔101并与连接部3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5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连接部3装入安装槽102后,其端面与套筒本体1的端面平齐。避免连接部3凸出套筒本体1外形成预留孔的末端内径不合规格,也防止连接部3凹进套筒本体1内,混凝土可能灌入套筒本体1内,后续不利与翻新在再利用。
具体的,连接部3与连接杆2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为螺母,安装槽102的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将连接部3变为标准件,连接杆2可以使用螺杆,降低组件的整体成本。
其中,连接杆2穿过第二模板5后通过紧固件6与第二模板5连接。紧固件6可以为螺母,通过螺母将连接杆2锁紧在第二模板5上,连接杆2有足够的支撑力撑起套筒本体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原理:组件搭建完成后,在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之间浇筑混凝土,由于连接杆2贯穿整个套筒本体1且连接部3具有一定的配重作用,让连接杆2只用一端与第二模板5连接也能够确保套筒本体1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之间。当混凝土成型后,由于连接部3在安装槽102内不能从贯穿孔101的一侧退出,因此只要拆下与连接杆2连接的模板,连接杆2就会带着连接部3和套筒本体1一起脱出。而套筒本体1和连接杆2以及连接部3均可分离,更加方便翻新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在安装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从其中一个合金模板将连接杆2装入套筒本体1之后将连接杆2锁紧在合金模板上就完成套筒的安装,只需要在一侧操作即可。同时在拆卸套筒本体1的时候,只需要拆下装有连接杆2的合金模板就可以将整个套筒本体1拆卸下来,使得套筒本体1无论安装还是拆卸都十分便捷。
(2)连接杆2贯穿套筒本体1,能够同时为套筒本体1的两端提供支撑力,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确保套筒本体1不会发生任何的偏移,预留孔成形质量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1)设置有贯穿所述套筒本体(1)的贯穿孔(101),所述套筒本体(1)的一端设置直径大于贯穿孔(101)的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的截面为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1)为圆台状且所述安装槽(102)位于面积较小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0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加强筋(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3)远离所述安装槽(102)的一端设置有圆弧角(10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1)远离所述安装槽(102)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贯穿孔(101)的导引孔(104),所述导引孔(104)延伸至所述加强筋(103)处。
6.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包括模板和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2)和连接部(3),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4)和第二模板(5),所述套筒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套筒本体(1);所述连接部(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02)内,且外形与所述安装槽(102)的内壁贴合;所述套筒本体(1)设置有安装槽(102)的一端与第一模板(4)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5)的内壁抵接,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贯穿孔(101)并与所述连接部(3)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5)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装入所述安装槽(102)后,其端面与所述套筒本体(1)的端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包括模板和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连接杆(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为螺母,所述安装槽(102)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穿过所述第二模板(5)后通过紧固件(6)与所述第二模板(5)连接。
CN202123455346.5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Active CN217028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346.5U CN21702809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346.5U CN21702809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8092U true CN217028092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5346.5U Active CN217028092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8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28092U (zh) 一种用于制备预留孔的套筒及其组件
CN217631307U (zh) 一种铝模板高支模用快拆式支撑装置
CN216276880U (zh) 一种弧形屋面施工结构
CN2161423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墙面脚手架连接机构
CN216042602U (zh) 一种加固铝合金模板拉片体系斜撑
CN212201267U (zh) 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14479067U (zh) 异形绝缘子更换装置
CN210827850U (zh) 一种易拆卸临时房建固定结构
CN208763436U (zh) 一种pc构件临时支撑装置
CN212192982U (zh) 一种应用于减速机的拆卸装置
CN206829589U (zh) 一种可回收的脚手架连墙件
CN220146294U (zh) 一种建筑搅拌器
CN218116135U (zh) 一种桥梁防撞墙模板组件
CN212053721U (zh) 一种有防护盖的混凝土内的预埋装置
CN111021714A (zh) 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18758664U (zh) 连墙组件
CN213174199U (zh) 一种建筑构件内的预埋传力装置
CN221001950U (zh) 一种用于建筑变形缝的整体式模板
CN214834661U (zh) 一种可拆卸建筑连墙构件
KR200275103Y1 (ko) 건축물의 슬래브 서포트파이프 고정 및 보강구조
CN215107270U (zh) 一种新型模板结构
CN21280255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浇筑模板固定装置
CN217268894U (zh) 异型对拉螺丝
CN215443137U (zh) 一种建筑施工装配式的支撑结构
CN212836664U (zh) 一种快速组合的脚手架用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