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6557U -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6557U
CN217016557U CN202220234612.7U CN202220234612U CN217016557U CN 217016557 U CN217016557 U CN 217016557U CN 202220234612 U CN202220234612 U CN 202220234612U CN 217016557 U CN217016557 U CN 217016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liquid seal
liquid
buffer tank
overvoltag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继光
邵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kewe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kewe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kewe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kewe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6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6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6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6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涉及过压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尾气收集单元、尾气排放单元以及控制调节单元,所述尾气收集单元包括有尾气收集缓冲罐,所述液封结构设置为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等压设置,且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可缓冲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中的压力至大气压,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呈可视化的液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过压保护单元设置为可视化的液封结构,运用液封结构的液位差对尾气收集缓冲罐进行过压保护,具有可以看见、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压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线分析系统是工业生产和过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线分析系统中气相分析仪的尾气排放却是工业环保所面临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在线分析系统一方面在为工业控制提高生产率作贡献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排出尾气,让人们为其污染空气、破坏环境和损害健康付出代价。
为了改变传统在线分析系统尾气任意排放的状况,现代在线分析系统要求对尾气进行收集、增压,最后返回到工厂再生系统,或排放到废气处理装置。这种具有对尾气进行收集增压功能的装置被称作尾气回收装置。
尾气回收装置一般包括尾气回收装置底座、尾气收集单元、过压保护单元、尾气排放单元和控制调节单元。在控制调节单元控制下,在线分析系统尾气首先排入尾气收集单元中的尾气收集缓冲罐(以下称缓冲罐),再由尾气排放单元中的压缩机从缓冲罐抽出并压缩,最后经管道返回到工厂再生系统或排放到废气处理装置。这些环节中,控制缓冲罐在尾气收集和排放过程中始终保持内部压力稳定,是保证在线分析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要使缓冲罐内部压力在连续的收集和排放中始终稳定,就需要尾气回收装置中所有相关单元和部件都不能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例如压缩机故障,缓冲罐压力就会因为尾气不能被及时抽出而升高,压力升高会造成气相分析仪不能正常分析并出现报警,当压力继续升高超出所允许的极限值时,就会使整个在线分析系统瘫痪,影响工业生产和过程控制,严重时可导致生产装置停车。因此,在故障出现时,把缓冲罐内部压力限制在所允许的极限范围内,是尾气回收装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过压保护单元就是为尾气回收装置提供这个条件的过压保护设备。当缓冲罐压力接近(或达到)极限值时,控制打开其中的保护阀门,让缓冲罐气体立即排放到大气,就能使内部压力不再升高。
除了上述的保护方法,还可以在缓冲罐上安装一个高精度的安全阀,只要罐内压力超出设定值就自动打开,释放大气,也可使罐内压力不再升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中的保护阀门和高精度安全阀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问题却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因为不能直接看到它们的工作状态,所以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缓冲罐压力还是会失去保护。
因此,为缓冲罐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过压保护,可在平时看到它工作状态,并通过简单操作就能保证稳定运行,是保障现代在线分析系统为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和过程控制的迫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所述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尾气收集单元、尾气排放单元以及控制调节单元,所述尾气收集单元包括有尾气收集缓冲罐,所述液封结构设置为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等压设置,且所述过压保护单元设置可缓冲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中的压力至大气压,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呈可视化的液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液封罐体、液封管、溢流杯,所述液封罐体的顶部通过所述液封管与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的顶部连通设置,且所述液封管的一端浸没于所述液封罐体中,所述液封罐体的中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水平管与所述溢流杯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封罐体的正面设有可视窗,所述液封管为透明硬管。
进一步的,所述液封罐体上设有容量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杯上设有可视口,所述溢流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液管道,所述溢流杯的顶部通过设置阻火帽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封罐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补液管以及第二排液管道,所述补液管、第二排液管道上分别设有补液阀、排液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液管道和第二排液管道共同连接有主排液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可设置有保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过压保护单元设置为可视化的液封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液封结构的液位差对尾气收集缓冲罐进行过压保护,具有可以看见、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的特点。液封结构不仅为尾气收集缓冲罐的过压保护以及整个尾气回收装置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也在为工业生产和过程控制提供服务的同时,使现代在线分析系统实现更少排放和更少污染作贡献。
具体来说,通过连通管使尾气收集缓冲罐顶部与液封管连通,使液封管的压力与尾气收集缓冲罐压力相等;
当尾气收集缓冲罐压力高于大气压时,液封管的气体将管内液体向下挤压,从管底流入液封罐体,液封管液位下降,液封罐体液位上升,液封罐体的液位高于液封管的液位,表示尾气收集缓冲罐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当罐体液位上升到溢流口时,便流入溢流杯,从溢流杯的杯底排放;
当尾气收集缓冲罐压力持续升高,使液封管的液位向下挤压至管底时,液封管中的气体也从管底进入液封罐体中,并在液封罐体中形成气泡,快速上升从溢流口进入溢流杯,再从溢流杯顶部的阻火帽释放到大气。至此,尾气收集缓冲罐中的气体压力因得到释放而不再升高,气相分析仪也因此获得过压保护。
(2)通过设置可视窗,可通过可视窗观察到液封罐体和液封管的相对液位,就可掌握尾气收集缓冲罐的压力,再通过容量刻度线观察液位差变化趋势,就可判断整个尾气回收装置的运行状态。
(3)通过设置补液管和补液阀,在日常观察的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补液管给液封罐体补液。
(4)通过设置第一排液管道、第二排液管道以及排液阀,运行时可实现将溢流杯的液体排出,保证溢流杯有足够的空间接收来自液封罐体的液体;维护时可实现液封罐体液体排空和更换。
(5)液封结构作为尾气回收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合于露天安装,考虑到极端环境比如低气温对液封介质的影响,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必要时对液封结构进行伴热保温,保证内部的液体能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尾气收集单元;21、尾气收集缓冲罐;3、尾气排放单元;4、控制调节单元;5、过压保护单元;51、液封罐体;52、液封管;53、溢流杯;6、阻火帽;7、第一排液管道;8、第二排液管道;9、补液管;10、主排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用于现代在线分析系统中,对其中的尾气回收装置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如图1所示,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尾气收集单元2、尾气排放单元3以及控制调节单元4,其中的底座1、尾气收集单元2、尾气排放单元3以及控制调节单元4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不再具体阐述,参见现有技术。液封结构设置为过压保护单元5,本实用新型重点在于过压保护单元5,过压保护单元5与尾气收集单元2配合实现尾气收集单元2在正常大气压的状态下收集尾气。
尾气收集单元2包括有尾气收集缓冲罐21,本实用新型中的改进在于过压保护单元5与尾气收集缓冲罐21等压设置,且过压保护单元5可缓冲尾气收集缓冲罐21中的压力至大气压,过压保护单元5呈可视化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液封结构的液位差对尾气收集缓冲罐21进行过压保护,具有可以看见、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详述来说,过压保护单元5为立式管状形式,落地安装。过压保护单元5包括液封罐体51、液封管52、溢流杯53,液封罐体51的顶部通过液封管52与尾气收集缓冲罐21的顶部连通设置,使液封管52的压力与尾气收集缓冲罐21压力相等,且液封管52的一端浸没于液封罐体51中,液封罐体51的中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水平管与溢流杯53的中部连通设置,当液封罐体51液位上升至超过溢流口时,可通过溢流口进入溢流杯53中实现暂时性的收集,优化的,溢流杯5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液管道7,溢流杯53的顶部通过设置阻火帽6与大气连通。
若整个尾气回收装置在工作时出现异常,当尾气收集缓冲罐21压力高于大气压时,液封管52的气体将管内液体向下挤压,从管底流入液封罐体51,液封管52液位下降,液封罐体51液位上升,液封罐体51的液位高于液封管52的液位,表示尾气收集缓冲罐21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当罐体液位上升到溢流口时,便流入溢流杯53,从溢流杯53的杯底排放,进而进入第一排液管道7。
当尾气收集缓冲罐21压力持续升高,使液封管52的液位向下挤压至管底时,液封管52中的气体也从管底进入液封罐体51中,并在液封罐体51中形成气泡,快速上升从溢流口进入溢流杯53,由于阻火帽6是一种能够通过气体的、具有许多细小通道或缝隙的固体材料,气泡会从溢流杯53顶部的阻火帽6释放到大气。至此,尾气收集缓冲罐21中的气体压力因得到释放而不再升高,气相分析仪也因此获得过压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需选择合适的液封介质,使得液体从液封罐体51的溢流口到液封管52底部所形成的液位差略小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出口所允许的极限压力。
为实现上述的可视功能,本实施例中,液封罐体51的正面设有可视窗,液封管52为透明硬管,可通过可视窗观察到液封罐体51和液封管52的相对液位,就可实时掌握尾气收集缓冲罐21的压力。而且,液封罐体51上设有容量刻度线,通过容量刻度线观察液位差变化趋势,就可判断整个尾气回收装置的运行状态。优化的,溢流杯53上设有可视口,当液封罐体51中的液体进入溢流杯53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可视口看到溢流杯53内部的液位情况,同样具有可以看见、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的特点。
为提高液封罐体51的多功能性,液封罐体5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补液管9以及第二排液管道8,补液管9、第二排液管道8上分别设有补液阀、排液阀,在日常运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补液阀和补液管9给液封罐体51补液;在停车维修时,可根据需要先通过排液阀和第二排液管道8将液封罐体51中的液体排空,再通过补液阀和补液管9给液封罐体51充液进行更换。
优化的,第一排液管道7和第二排液管道8共同连接有主排液管道10,通过设置主排液管道10,所有排出的液体可通过同一路径进行安全排放或者回收。
液封结构作为尾气回收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合于露天安装,考虑到极端环境比如低气温对液封介质的影响,过压保护单元5可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可采用具有可视功能的高聚物材料,必要时对液封结构进行伴热保温,保证内部的液体能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所述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尾气收集单元(2)、尾气排放单元(3)以及控制调节单元(4),所述尾气收集单元(2)包括有尾气收集缓冲罐(2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结构设置为过压保护单元(5),所述过压保护单元(5)与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21)等压设置,且所述过压保护单元(5)可缓冲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21)中的压力至大气压,所述过压保护单元(5)呈可视化的液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5)包括液封罐体(51)、液封管(52)、溢流杯(53),所述液封罐体(51)的顶部通过所述液封管(52)与所述尾气收集缓冲罐(21)的顶部连通设置,且所述液封管(52)的一端浸没于所述液封罐体(51)中,所述液封罐体(51)的中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水平管与所述溢流杯(53)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罐体(51)的正面设有可视窗,所述液封管(52)为透明硬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罐体(51)上设有容量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杯(53)上设有可视口,所述溢流杯(5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液管道(7),所述溢流杯(53)的顶部通过设置阻火帽(6)与大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罐体(5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补液管(9)以及第二排液管道(8),所述补液管(9)、第二排液管道(8)上分别设有补液阀、排液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管道(7)和第二排液管道(8)共同连接有主排液管道(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5)可设置有保温装置。
CN202220234612.7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Active CN217016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612.7U CN21701655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612.7U CN21701655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6557U true CN217016557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612.7U Active CN217016557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6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7926A (zh) 一种液压系统及润滑系统的泵站漏油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13412347A (zh) 冲扫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214840062U (zh) 一种全浸式储氢系统
CN112524474A (zh) 一种全浸式储氢系统
CN217016557U (zh) 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缓冲罐的液封结构
CN109216732B (zh) 氢燃料电池船舶高压氢气供给系统
CN113803638A (zh) 一种智能化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03038B (zh)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泵前低压端的智能排气系统
CN215807810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轴承油槽油雾收集装置
CN112320756A (zh) 一种用于防止合成炉灯头结盐的系统
CN110136929B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自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8292933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水封自动补水系统
CN113755856A (zh) 一种全浸式垂直单元水电解制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95210A (zh) 一种组合式油缸防爆阀组件
CN220132369U (zh) 用于制氢装置液位偏差控制的安全装置及制氢系统
CN213656320U (zh) 一种低压管网温-压自适应保护系统
CN112254007B (zh) 一种低压管网温-压自适应保护系统及方法
CN214064579U (zh) 一种焦化厂储罐废气密闭安全回收系统
CN201255157Y (zh)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泵前低压端的智能排气系统
CN104973358A (zh) 化工槽罐压力平衡装置
CN215569641U (zh) 蓄能自动供油装置
CN217929857U (zh) 一种防止凝汽器补水系统掉真空的装置
CN112973195A (zh) 对氢侧密封油补油进行脱气的氢气纯度提高系统及方法
CN214149812U (zh) 油田钻井防喷器管理装置
CN210531257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油站油箱的压力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