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5407U -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5407U
CN217015407U CN202220575932.9U CN202220575932U CN217015407U CN 217015407 U CN217015407 U CN 217015407U CN 202220575932 U CN202220575932 U CN 202220575932U CN 217015407 U CN217015407 U CN 217015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hamber
cavity
solid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59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高磊
田君
王奉景
王亚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aozhil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5759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5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5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5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属于叶黄素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控制面板、收集箱和底座,所述主箱体、控制面板和收集箱并排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主箱体包括固液混合腔、破壁腔和冷凝分离腔,所述固液混合腔通过第一注料管与破壁腔连通,所述破壁腔通过第二注料管与冷凝分离腔连通,所述冷凝分离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收集箱连通。通过将固液混合腔、破壁腔、冷凝分离腔和收集箱集合于一体,为一种高效简便的复合提取装置,实现原料的混合、破碎与产物的分离、收集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黄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叶黄素,别名植物黄体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属α-胡萝卜素的衍生物,化学式为C40H56O2,分子量为568.85。叶黄素在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中广泛存在,其化学式中含有两个酮环,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因此它又被称为“蓝色过滤器”、“视黄金”。人类的眼睛有高含量的叶黄素,但叶黄素是人体自身无法制造的,必须靠外界食物补充。叶黄素不仅具有延缓动脉硬化、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器官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还对防止视网膜病变、降低白内障发生率、保护视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叶黄素工业化提取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因而导致市场上需求量很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专利号为CN207614395U 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公开了一种提取叶黄素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提取主机体、控制面板、清洁口、电动机支撑架、电动机、废液出口、萃取液出口、废渣排放口、底座,虽然可以使用有机溶剂对叶黄素进行单一相萃取,并且一次提取的工作容量较大,但是容易造成提取不够彻底的问题,同时封闭的主机体在提取过程中易因温度过高发生爆炸。专利号为CN214416549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公开了其提取叶黄素的装置,该装置结构包括包基板、侧板、固定架和破壁筒,并在基板上表面破壁筒的对应位置安装有偏心震动的过滤机,虽然能避免残渣堆积在过滤网的表面造成堵塞,且便于清理残渣,但破壁筒为一封闭结构,缺少排气口、温度计、压力表等构造,对破壁筒内的指标不能进行实时监测,安全隐患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该装置能多次重复提取,保证破壁充分,实现提取收集一体化,同时使用的安全性高,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包括主箱体、控制面板、收集箱和底座,所述主箱体、控制面板和收集箱并排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主箱体包括固液混合腔、破壁腔和冷凝分离腔,所述固液混合腔通过第一注料管与破壁腔连通,所述破壁腔通过第二注料管与冷凝分离腔连通,所述冷凝分离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收集箱连通;
还包括二次收集箱,所述二次收集箱的侧壁设置有入口管道,通过入口管道与冷凝分离腔连接,所述二次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管道,通过出口管道与破壁腔连接,所述二次收集箱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注液口,通过第二注液口向二次收集箱内注入有机溶剂,所述二次收集箱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料管与第二注料管上均设置有管道阀门,所述管道阀门与控制面板相连,控制面板控制管道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混合腔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口,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口,侧面内壁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排气口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混合腔底部设置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底盘和第一电机,所述旋转底盘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底盘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破壁腔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破壁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破壁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注液口,通过第一注液口向破壁腔内注入有机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破壁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破壁装置,所述破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转轴和搅拌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破壁腔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对破壁腔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破壁腔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对破壁腔进行加热,所述破壁腔的顶部位于加热管的两边还设置有多个防水荧光灯,利用防水荧光灯随时观察原料破壁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分离腔中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冷凝分离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位于过滤板上方的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表面与过滤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分离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冷凝管柱,为冷凝分离腔提供冷却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固液混合腔、破壁腔、冷凝分离腔和收集箱集合于一体,为一种高效简便的复合提取装置,实现原料的混合、破碎与产物的分离、收集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二次收集箱与刮板、输送泵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实现对原料的连续重复提取,节省了溶剂的使用量,极大地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收集箱为一可拆卸的结构,经过充分的重复提取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可通过拆卸二次收集箱进行彻底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叶黄素提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箱体;2、控制面板;3、收集箱;4、固液混合腔; 5、破壁腔;6、冷凝分离腔;7、二次收集箱;8、底座;9、进料口; 10、第一排气口;11、水位传感器;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旋转底盘;14、第一电机;15、第一注料管;16、搅拌杆;17、转轴;18、第二电机;19、防水荧光灯;20、加热管;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压力表;23、第二注料管;24、过滤板;25、冷凝管柱;26、伸缩杆; 27、刮板;28、出液口;29、输送泵;30、第一注液口;31、第二注液口;32、第二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包括主箱体1、控制面板2、收集箱3和底座8,所述主箱体1、控制面板2和收集箱3并排固定在底座8上,所述主箱体1包括固液混合腔4、破壁腔5和冷凝分离腔6,所述固液混合腔 4通过第一注料管15与破壁腔5连通,所述破壁腔5通过第二注料管23与冷凝分离腔6连通,所述冷凝分离腔6底部设置有出液口28,所述出液口28与收集箱3连通。
所述第一注料管15与第二注料管23上均设置有管道阀门,所述管道阀门与控制面板2相连,控制面板2控制管道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固液混合腔4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口9,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口10,侧面内壁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1,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温度传感器12、水位传感器11和第一排气口 10均与控制面板2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水位传感器11分别监测固液混合腔4内的温度与水位,当超出允许范围时,通过控制面板2进行报警,并控制第一排气口10打开进行排气处理。
所述固液混合腔4底部设置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底盘13和第一电机14,所述旋转底盘13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 14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14带动旋转底盘13旋转。使用时,固体原料与有机溶通过进料口9进入固液混合腔4,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将二者充分混匀,所述第一电机14与控制面板2连接,从而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
所述破壁腔5位于固液混合腔4的下部,所述第一注液管15连通固液混合腔4的底部与破壁腔5的顶部,在固液混合腔4充分混匀后的物料经过第一注料管15进入破壁腔5内。
所述破壁腔5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1,所述破壁腔5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表22和第二排气口3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1、压力表22和第二排气口32均与控制面板2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1与压力表22分别监测破壁腔5内的温度和压力,当超出允许范围时,通过控制面板2进行报警,并控制第二排气口32打开进行排气处理。
所述破壁腔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注液口30,通过第一注液口30向破壁腔5内注入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与充分混均后的物料混合,形成叶黄素混合液。
所述破壁腔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破壁装置,所述破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8、转轴17和搅拌杆16,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转轴 17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7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6,所述破壁腔5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管20,所述加热管20对破壁腔5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20与破壁装置的联合作用,对叶黄素混合液进行充分的破碎搅拌。
所述破壁腔5的顶部位于加热管20的两边还设置有多个防水荧光灯19,通过防水荧光灯19随时观察原料破壁程度。
所述冷凝分离腔6位于破壁腔5的下方,所述第二注料管23连通破壁腔5的底部与冷凝分离腔6的顶部,在破壁腔5破壁完成后的混合液通过第二注料管23进入冷凝分离腔6内。
所述冷凝分离腔6中部设置有过滤板24,通过过滤板24对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所述过滤板24将冷凝分离腔6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位于过滤板24上方的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26,所述伸缩杆26 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刮板27,所述刮板27的下表面与过滤板24的上表面相接触,在伸缩杆26的带动下,刮板27在过滤板24上表面往复运动,用于刮去过滤板24上表面的固体残渣。
所述冷凝分离腔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冷凝管柱25,为冷凝分离腔提供冷却条件。所述冷凝分离腔6通过出液口28与收集箱3连接,溶有叶黄素的有机滤液在冷却条件下透过过滤板24实现固液分离,过滤后的液体经过出液口28汇集到收集箱3内。
所述提取装置还包括二次收集箱7,所述二次收集箱7侧壁设置有入口管道,通过入口管道与冷凝分离腔6上部腔室连接,所述入口管道与伸缩杆26相对设置,所述伸缩杆26带动刮板27将过滤板上表面的残留固体刮取到二次收集箱7中,所述二次收集箱7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注液口31,通过第二注液口31向二次收集箱7内注入有机溶剂,二次收集箱体7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管道,顶部的出口管道与破壁腔5连通,所述出口管道的一端还设置有输送泵29,通过输送泵29将二次收集箱7中的混合液再次泵入破壁腔5中,进行连续重复提取,提高原料利用率。
所述二次收集箱7为一可拆卸结构,末次提取后剩余的固体废渣可通过拆卸二次收集箱7进行彻底的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控制面板、收集箱和底座,所述主箱体、控制面板和收集箱并排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主箱体包括固液混合腔、破壁腔和冷凝分离腔,所述固液混合腔通过第一注料管与破壁腔连通,所述破壁腔通过第二注料管与冷凝分离腔连通,所述冷凝分离腔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收集箱连通;
还包括二次收集箱,所述二次收集箱的侧壁设置有入口管道,通过入口管道与冷凝分离腔连接,所述二次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管道,通过出口管道与破壁腔连接,所述二次收集箱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注液口,通过第二注液口向二次收集箱内注入有机溶剂,所述二次收集箱可拆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料管与第二注料管上均设置有管道阀门,所述管道阀门与控制面板相连,控制面板控制管道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腔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口,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口,侧面内壁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排气口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腔底部设置有多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底盘和第一电机,所述旋转底盘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底盘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腔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破壁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控制面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注液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破壁装置,所述破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转轴和搅拌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腔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两边设置有多个防水荧光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离腔中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冷凝分离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位于过滤板上方的上腔室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表面与过滤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离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冷凝管柱。
CN202220575932.9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Active CN217015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932.9U CN2170154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932.9U CN2170154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5407U true CN217015407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5932.9U Active CN2170154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5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8351A (zh) * 2022-07-29 2022-10-25 中南大学 一种集成式固液混合-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8351A (zh) * 2022-07-29 2022-10-25 中南大学 一种集成式固液混合-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28351B (zh) * 2022-07-29 2023-10-17 中南大学 一种集成式固液混合-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15407U (zh) 一种叶黄素提取装置
CN213159467U (zh) 一种高含量栀子苷结晶制备装置
CN216320097U (zh) 一种提取浓缩设备
CN219399021U (zh) 一种封闭式中药提取浓缩罐
CN215790735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用蒸压釜
CN212757323U (zh) 一种葛根素提取装置
CN109136078A (zh) 一种新型香料生产用发酵设备
CN207012856U (zh) 一种高效钻山风合剂溶糖罐
CN221107182U (zh) 一种抽滤设备
CN221131282U (zh) 加重酸液配制用加热过滤装置
CN219463235U (zh) 一种新型催化材料生产用多功能乳化釜
CN221046245U (zh) 一种中医脾胃科药物粉碎装置
CN219399023U (zh) 一种药材萃取装置
CN221132020U (zh) 一种电解触媒空气净化液的搅拌设备
CN217103800U (zh) 一种葡萄酿酒用智能榨汁装置
CN215428762U (zh) 具有粉碎功能的土壤调理剂用混合装置
CN215387675U (zh) 一种栀子黄色素的制备用浸提装置
CN218686520U (zh) 一种中药的植株萃取装置
CN219463039U (zh) 一种固态医药中间体的纯化装置
CN217368703U (zh) 一种透明质酸生产用的物料处理装置
CN215693603U (zh)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19559372U (zh) 一种密封过滤式饮料原浆调配设备
CN216987166U (zh) 一种可多级调节的二次废液净化用搅拌装置
CN214680490U (zh) 一种青梅酒生产用双向挤压式固液分离机
CN218393655U (zh) 一种釜底抛向分散式油品介质固液混合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06

Address after: 437000, 2nd Floor, Building 9, Development New Space, Zhonghuopu Town, Chibi Ci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Hubei Zaozhilian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109 No. 700, the Great Wall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