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831U -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831U
CN217014831U CN202123065984.6U CN202123065984U CN217014831U CN 217014831 U CN217014831 U CN 217014831U CN 202123065984 U CN202123065984 U CN 202123065984U CN 217014831 U CN217014831 U CN 217014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apture
enrichment
ai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59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要茂盛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Guangzhou National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0659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机壳、富集筒、收集瓶、风机、电池和电路控制板,所述富集筒为旋风分离结构,其顶端连接风机,底端连接收集瓶;风机驱动空气由富集筒上部的多个矩形进气孔进入,在筒内形成旋风体,气流携带的污染颗粒由于离心力与空气分离,向下落入收集瓶内,洁净空气由筒中心向上运动经风机排出。该装置的旋风稳定性好,捕获效率高,通过设置紫外灯及除菌液即时消除有害污染,防止二次悬浮释放;通过设置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模块等进行智能化运行,及时将密闭空间人体排放的可能致病菌搜集清除,保障人体呼吸安全;该装置携带方便,体积小,流量大,捕获污染部件易于清洗更换,避免耗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控气溶胶传播疾病的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境与呼吸气溶胶病原体污染的捕获采集消杀的除菌装置,具体为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传播疾病防控是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现有的日常防控方法是戴口罩,而人们在吃饭、聊天以及开会过程中难免会摘掉口罩,因为长时间佩戴存在诸多不适。此外,在密闭空间,人体排放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在空气悬浮较长时间,容易导致呼吸感染。在新冠疫情的时代,人们急需相关的空气净化器。现有的空气采集除菌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空气净化的功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体积重量较大,不便携;(2)采集流量太小,对于空气流通小的地方净化单位体积空气需要时间长,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及时防控疫情的需要;(3)更为不方便的是需要更换过滤膜,或者清洗收集板,这些给净化器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空气净化器长期不更换滤膜,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容易发生二次悬浮再释放。现有空气净化器只是将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采集到滤膜上面,而没有彻底从房间中清除,存在二次暴露的风险。因此,当前人们急需一种能够方便清洗更换,而且可以彻底清除家庭空气中的生物颗粒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要求稳定性好,捕获效率高,可即时消除有害污染,防止二次悬浮释放,且能够智能化运行,捕获污染部件易于清洗更换。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富集筒、收集瓶、风机、电池和电路控制板,其中所述富集筒上部为圆筒形,与机壳固定连接,下部为圆锥形漏斗状,底端连接收集瓶;风机安装在机壳内,位于富集筒的顶部;电路控制板和电池置于机壳内,风机和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池分别与电路控制板、风机电连接;富集筒的圆筒形上部在侧壁上均匀地切向开有多个矩形进气孔,顶端设有排风孔,排风孔与风机的进气端密封连接;富集筒的圆锥形漏斗状下部在底端设有圆形除菌孔;风机驱动空气由富集筒的矩形进气孔进入,在富集筒内形成旋风体,气流携带的污染颗粒由于离心力与空气分离,经圆形除菌孔落入收集瓶内,洁净空气由富集筒中心向上运动经排风孔至风机排出。
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中,所述富集筒在其圆筒形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地切向开有 2-8个矩形进气孔,矩形进气孔的长边与富集筒的顶端平面垂直。所述排风孔与风机的进气端之间置有密封圈,使二者密封连接。富集筒的圆锥形漏斗状下部的锥形斜面与垂直方向呈 10°—50°夹角。收集瓶的瓶口设有螺纹并置有密封圈,与富集筒底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瓶为圆形透明瓶,内置除菌液。
所述风机为涡轮大风量风机,设有多个挡位,在机壳上设置有挡位转换开关和调速旋钮,挡位转换开关和调速旋钮均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用于调控风机的工作方式。
所述电池优选为锂电池,在机壳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电的电源开关、给电池充电的充电口、显示电池剩余电量的电量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还包括紫外灭菌灯,所述紫外灭菌灯设置在机壳内风机的出风口处,对出风口的空气进行紫外光照射灭菌。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还包括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安装在机壳侧壁上,该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颗粒物含量,并将监测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还包括LED灯珠和照明开关,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机壳上,正对收集瓶,照明开关设置在机壳底部侧面。所述LED灯珠的照射发散角度为 3°—15°,用于观测收集瓶中的收集物。所述照明开关控制LED灯珠的亮灭。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还包括时间设定模块,设置在机壳侧面,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用于对除菌装置的开启时间进行预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还包括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设置在机壳正面,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将探测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模块,对所述除菌装置的启停进行智能控制。
进一步的,上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在机壳顶部设置有把手,方便移动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通过利用大流量旋风颗粒采集去除灭活来快速净化空气,收集到的污染物可以方便地倒入下水道等废水池,从而实现真正的颗粒去除。该装置的富集筒为旋风分离结构,多矩形进气孔旋风稳定性更好,捕获效率高,紫外灯及除菌液可即时消除有害污染,防止二次悬浮释放,且能够智能化运行,捕获污染部件也易于清洗更换,防止耗材二次污染。智能化控制电路,多种模式智能选择以及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的利用,自动启动大流量旋风捕获采集浓缩人体呼出排放于密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病原体,实现高倍浓缩富集“垃圾空气”并进一步消杀灭活,及时地将密闭空间人体排放的可能致病菌搜集清除,保障人体呼吸安全。该装置采用便携式设计,携带方便,体积小,流量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的富集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图为俯视图,下图为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2-富集筒,3-收集瓶,4-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5-时间设定模块,6-除菌液, 7-电池,8-风机,9-电源开关,10-三挡转换开关,11-调速旋钮,12-电量显示模块,13-充电口,14-紫外灭菌灯,15-LED灯珠,16-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17-照明开关,18-把手,19-排风孔,20-矩形进气孔,21-圆形除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机壳1、富集筒2、收集瓶3、电路控制板、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4、时间设定模块5、除菌液6,电池7、风机8、电源开关9、三挡转换开关10、调速旋钮11、电量显示模块12、充电口13、紫外灭菌灯14、LED灯珠15、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16、照明开关17、把手18,其中,富集筒2主体的上部为圆筒形,与机壳1固定连接,下部为圆锥形漏斗状,底端连接收集瓶3,收集瓶3 中盛有除菌液6;风机8安装在机壳1内,位于富集筒2的顶部;电路控制板和电池7置于机壳1内,风机8和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池7分别与电路控制板、风机8电连接;紫外灭菌灯14设置在风机8的出风口处,对出风口的空气进行紫外光照射;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 4、时间设定模块5、电源开关9、三挡转换开关10、调速旋钮11、电量显示模块12、充电口13、LED灯珠15、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16和照明开关17安装在机壳1上,均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把手18安装在机壳1顶部,方便移动所述除菌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富集筒2上部的圆筒形部分在侧壁上均匀地切向开有6个矩形进气孔 20,矩形进气孔20的长边与圆筒顶端平面垂直;圆筒形部分顶端设有排风孔19,在排风孔 19与风机8的进气端之间置有密封圈,使二者密封连接;富集筒2下部的圆锥形部分的锥形斜面与垂直方向呈25°夹角,圆锥形部分的底部设有圆形除菌孔21;收集瓶3的瓶口设有螺纹并置有密封圈,与富集筒2底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从圆形除菌孔21流出的颗粒物进入收集瓶3中。收集瓶3为圆形透明瓶,内置除菌液6。
风机8为涡轮大风量风机,设有三个挡位,三挡转换开关10和调速旋钮11设置在机壳 1背面靠近底部位置,均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用于调整风机8的工作方式。
控制通断电的电源开关9和给电池7充电的充电口13、显示电池7剩余电量的电量显示模块12设置在机壳1侧面。
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4安装在机壳1侧壁上,并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颗粒物含量,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在富集筒2正下方的机壳1位置,即富集筒2圆心的垂直方向上设置LED灯珠15,所述LED灯珠15的照射发散角度为3°—15°,用于观测收集瓶3中的收集物。在机壳1底部侧面装有照明开关17,控制LED灯珠15的亮灭。
在机壳1的底部侧面还设置有时间设定模块5,与电路控制板连接,可以对该除菌装置的开启时间进行预设置。
进一步的,在机壳1的上部正面还设置有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16,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联合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16对该除菌装置的启停进行智能控制。
使用时,首先在收集瓶3内加入除菌液6,所述除菌液6可以是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其它任何对微生物有灭活作用的液体等。进行除菌时,风机8工作,风机8驱动空气由富集筒2的矩形进气孔20进入,经过切向矩形进气孔20整流,进入的空气形成旋风体,气流携带的污染颗粒由于离心力与空气分离,经过圆形除菌孔21落入收集瓶3内。洁净空气由富集筒2中心向上运动至风机8排出。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技术与装置。其富集筒为旋风分离结构,多矩形进气孔旋风稳定性更好,捕获效率高,紫外灯及杀菌液可即时消除有害污染,防止二次悬浮释放,且能够智能化运行,捕获污染部件也易于清洗更换,防止耗材二次污染。智能化控制电路,多种模式智能选择。便携式设计,携带方便,体积小,流量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本实用新型为室内空气颗粒物去除净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这样,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富集筒、收集瓶、风机、电池和电路控制板,其中,所述富集筒上部为圆筒形,与机壳固定连接,下部为圆锥形漏斗状,底端连接收集瓶;风机安装在机壳内,位于富集筒的顶部;电路控制板和电池置于机壳内,风机和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池分别与电路控制板、风机电连接;富集筒的圆筒形上部在侧壁上均匀地切向开有多个矩形进气孔,顶端设有排风孔,排风孔与风机的进气端密封连接;富集筒的圆锥形漏斗状下部在底端设有圆形除菌孔;风机驱动空气由富集筒的矩形进气孔进入,在富集筒内形成旋风体,气流携带的污染颗粒由于离心力与空气分离,经圆形除菌孔落入收集瓶内,洁净空气由富集筒中心向上运动经排风孔至风机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筒在其圆筒形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地切向开有2-8个矩形进气孔,矩形进气孔的长边与富集筒的顶端平面垂直;所述富集筒的圆锥形漏斗状下部的锥形斜面与垂直方向呈10°—50°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孔与风机的进气端之间置有密封圈;所述收集瓶为内置除菌液的圆形透明瓶,其瓶口设有螺纹并置有密封圈,与富集筒底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设有多个挡位的涡轮大风量风机,在机壳上设置有调控风机工作方式的挡位转换开关和调速旋钮,所述挡位转换开关和调速旋钮均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电池,在机壳上设置有控制通断电的电源开关、给电池充电的充电口和显示电池剩余电量的电量显示模块;在机壳顶部设置有把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紫外灭菌灯,所述紫外灭菌灯设置在机壳内风机的出风口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用于监测环境中颗粒物含量的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安装在机壳侧壁上,该颗粒物传感及显示模块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LED灯珠和用于控制LED灯珠亮灭的照明开关,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机壳上正对收集瓶的位置,其照射发散角度为3°—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对其开启时间进行预设置的时间设定模块,位于机壳侧面,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包括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设置在机壳正面,与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人体红外探测传感器将探测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模块,对所述除菌装置的启停进行智能控制。
CN202123065984.6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Active CN217014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5984.6U CN217014831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5984.6U CN217014831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831U true CN21701483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5984.6U Active CN217014831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8346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空气杀菌消毒净化器
CN209386448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8075167U (zh) 智能控制型空气净化器
CN207299243U (zh) 一种室内空气消毒加湿净化器
CN213577960U (zh) 可杀菌的空气净化器
CN113883633A (zh) 灭菌环保型室内空气多级动态净化方法
CN217014831U (zh) 一种便携气旋式捕获除菌装置
CN208431876U (zh) 一种家用环保型空气净化器
CN206540277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6593223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除尘空气净化器
CN212566155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家用空气过滤消毒装置
CN215929982U (zh) 一种除细菌、病毒和尘螨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11974502U (zh) 医疗废物暂存间
CN113847671A (zh) 一种自动检测的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0373851U (zh) 一种空气杀菌净化器
CN110207282A (zh) 一种人工智能室内空气占比平衡系统
CN208504598U (zh) 一种挂壁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08124470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多功能清洁装置
CN207570025U (zh) 一种环境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20083269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消毒净化器
CN108709266A (zh) 一种挂壁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6080221U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
KR102594289B1 (ko) 미세먼지와 세균 및 바이러스 제거기능을 갖는 공기정화살균장치
CN211953071U (zh) 一种室内全面循环式空气净化器
CN211133294U (zh) 一种多功能烟雾净化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100871 No. 5, the Summer Palac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ational Laboratory

Address before: 100871 No. 5, the Summer Palac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