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761U - 安抚棒 - Google Patents

安抚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761U
CN217014761U CN202023147016.5U CN202023147016U CN217014761U CN 217014761 U CN217014761 U CN 217014761U CN 202023147016 U CN202023147016 U CN 202023147016U CN 217014761 U CN217014761 U CN 217014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sound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pac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7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浙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nuo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nuo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nuo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nuo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7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抚棒,包括吸嘴部、容置部、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且所述吸嘴部与所述容置部相连;所述容置部内形成有第一腔体,且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嘴部内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吸嘴部上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承压部,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朝向所述承压部的发声面,且所述承压部的内侧与所述发声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承压部在受压时贴合到所述发声面。本实用新型的安抚棒仅在被吮吸或咬合时才能使婴儿感受到播放的音频,而在不吮吸及咬合时无法清晰感受到音频,大大提高了婴儿吮吸安抚棒的主动性。

Description

安抚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抚棒。
背景技术
安抚棒是供婴幼儿吮吸,以在他们哭闹时、睡觉时帮助他们安静的一种工具。安抚棒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满足婴儿天生的吮吸反应,并且使得婴儿的颌骨、腭骨和嘴唇得到高度锻炼。据研究发现,使用安抚棒能大大降低婴儿因尚未养成鼻呼吸习惯而导致的猝死率。长期使用安抚棒有助于婴儿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学会了鼻呼吸。
然而,现有的安抚棒的功能较为单一,导致很多婴儿对安抚棒缺乏兴趣,仍然需要父母将其抱于怀中对其哄骗方可停止哭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安抚棒功能单一、婴儿对其缺乏兴趣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安抚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抚棒,包括吸嘴部、容置部、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且所述吸嘴部与所述容置部相连;所述容置部内形成有第一腔体,且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嘴部内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吸嘴部上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承压部,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朝向所述承压部的发声面,且所述承压部的内侧与所述发声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承压部在受压时贴合到所述发声面。
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为骨传导装置,且所述骨传导装置包括振动板,所述发声面由所述骨传导装置的振动板或贴于所述振动板上的传振层的外侧面构成。
优选地,所述安抚棒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所述第一腔体延伸到第二腔体,且所述发声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并通过所述支撑杆悬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容置部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包裹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包裹体内;
所述吸嘴部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包裹体,且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二包裹体内;所述承压部由所述第二包裹体上与所述发声面相对的部分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一体形成,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
所述安抚棒还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容置盒,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分别装设于所述容置盒内,所述容置盒上与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面对应的位置具有开窗,且所述容置盒的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装有发声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中心相错开,且所述容置盒上装有发声装置的部分与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的中心相错开。
优选地,所述发声面上具有第一开关构件,所述承压部的内侧面具有第二开关构件,且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在所述承压部贴合到所述发声面时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或第二开关构件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仅在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电性连接时向所述发声装置输出声音播放信号。
优选地,所述容置部包括主体部、唇盾部和握持部,且所述唇盾部位于主体部与吸嘴部之间,所述握持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吸嘴部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点或凹穴。
优选地,所述声音播放装置包括电路板、控制按钮和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电池,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和发声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单元和用于播放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解码芯片。
优选地,所述骨传导装置包括磁轭、音圈和磁体,所述磁轭包括中央磁极和振动板固定部,且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磁轭的中央磁极上、所述磁体位于所述音圈的外侧;
所述振动板包括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支承板和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并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振动部件,所述支承板的两端延长并弯折成直角而形成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固定于所述振动板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抚棒,通过将发声装置设置在吸嘴部内,并使得发声装置的发声面与吸嘴部的承压部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仅在安抚棒被吮吸或咬合时婴儿才能清晰感受到声音播放装置播放的音频,而在不吮吸及咬合时无法清晰感受到音频,大大提高了婴儿吮吸安抚棒的主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抚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抚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安抚棒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抚棒中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抚棒中发声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时图5中的振动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抚棒的结构示意图,该安抚棒可用于供婴幼儿吮吸,以在他们哭闹时、睡觉时帮助他们安静。本实施例的安抚棒包括吸嘴部12、容置部、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20,且吸嘴部12与容置部相连。其中吸嘴部12的形状和大小适于婴儿吮吸或咀嚼。
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播放装置与发声装置20电性连接,该声音播放装置可解码存储器存储的或者流媒体形式的音频数据(例如歌曲、故事等),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发送到发声装置20,发声装置20则可将声音播放装置生成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
容置部内形成有第一腔体,且声音播放装置装设于该第一腔体内,即声音播放装置位于容置部内;吸嘴部12内形成有第二腔体,发声装置20设置于第二腔体内,即发声装置20位于吸嘴部12内;吸嘴部12上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承压部1211,发声装置20包括发声面201并通过发声面向外传送声音,且位于第二腔体内的发声装置20的发声面201朝向吸嘴部12的承压部1211。在承压部1211未受力时,其内侧与发声面201之间具有间隙,且承压部1211在受压(例如被吮吸或咬合)时贴合到发声面201。具体地,上述承压部1211可以位于吸嘴部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且在该吸嘴部12被送入口腔并被吮吸或咬合时,承压部1211的外侧可贴于口腔内的上颚、牙齿、牙床或舌部。
上述吸嘴部12的外表面可由食品级材料(例如食品级硅胶)构成,以避免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在吸嘴部12送入口腔并被吮吸或咬合时,承压部1211受压并贴合到发声面201,发声装置20发出的声波经发声面201传递到承压部1211,并由承压部1211传递到口腔内的上颚或舌部,进而传递到内耳,使其“听”到对应的声音。而在吸嘴部12不被吮吸或咬合时(例如婴儿张嘴哭闹时),承压部1211脱离发声面201,从而承压部1211不能直接从发声面201获得振动,并导致婴儿无法“听”到对应的声音或只能“听”到极小的声音。由于在奶嘴未被吮吸时,婴儿无法清楚“听”到音乐或故事,上述安抚棒可大大提高婴儿的吮吸的乐趣,即通过声音吸引婴儿主动吮吸或咬合吸嘴部12。并且,由于发声装置20位于吸嘴部12内,使得其发出的声音不会传导到外部,保证其在未被吮吸时,外界无法听到声音或只能听到极小的声音。
优选地,上述容置部具体可包括主体部111、唇盾部112和握持部113,且唇盾部112位于主体部111与吸嘴部12之间,第一腔体贯穿主体部111和唇盾部112之间。在使用时,吸嘴部12可塞至婴儿口腔,唇盾部112则位于口腔外,并且唇盾部112的横向尺寸是吸嘴部12的横向尺寸的两倍以上,避免婴儿将整个安抚棒吞入口腔内;吸嘴部12的表面可设有多个凸点、图台、凹穴或凹槽等,以增强吸吮的乐趣。握持部113则方便婴儿抓取安抚棒。
声音播放装置具体可包括电路板、控制按钮和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且电路板分别与控制按钮和发声装置20电性连接。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内存储有音乐、故事等音频数据)和用于播放存储单元存储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解码芯片,且通过控制按钮,可控制音频解码芯片进入工作状态或关闭,即开启和关闭声音播放装置。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电路板上还可包括蓝牙芯片或WIFI芯片,这样,可通过蓝牙芯片或WIFI芯片连接手机等电子设备,向存储单元中写入新的音频数据,或使音频解码芯片直接解码流媒体数据,实现音乐或故事的在线播放。
此外,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可采用充电电池,相应地,电路板上还可包括与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电路,声音播放装置还可包括与电路板上的充电电路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可延伸到容置部的表面,从而可通过连接充电设备为电池充电,保证安抚棒的续航,延长安抚棒的使用寿命。电路板上还可具有指示灯,该指示灯可透过容置部发光,并指示安抚棒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安抚棒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由第一腔体延伸到第二腔体,且发声装置固定在支撑杆上并通过支撑杆悬挂在第二腔体内。通过支撑杆,可使得在吸嘴部12未被吮吸或咬合时,发声装置20与第二腔体的内壁不接触,保证发声装置20产生的振动不被传导到吸嘴部12。在实际应用中,声音播放装置可固定在支撑杆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容置部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包裹体,第一腔体位于第一包裹体内。类似地,吸嘴部12具体可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包裹体121,且第二腔体位于第二包裹体121内;承压部1211由该第二包裹体121上与发声面201相对的部分构成。上述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121具体可采用食品级硅胶制成,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触感,且易于清洁、消毒等。
为便于生产制造,同时提高防水性能,上述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121一体形成,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相应地,结合图4所示,该安抚棒还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容置盒,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20分别装设于容置盒内。其中,容置盒上与发声装置20的发声面对应的位置具有开窗,且容置盒的装有发声装置的部分31位于第二包裹体121的第二腔体内、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32位于第一包裹体的第一腔体内。此外,容置盒上与声音播放装置的控制按钮对应的位置也可设置开孔,容置盒内的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钮通过该开孔伸出到容置盒外,从而可通过按压第一包裹体上与控制按钮对应的位置,可开启和关闭声音播放装置。
在生产加工时,可先将声音播放装置和发声装置20分别装设到容置盒内,然后再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硅胶包裹到容置盒外,并形成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121,不仅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可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防水性能,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与外界完全隔离,提高产品的卫生等级。当电路板包括充电接口时,该充电接口的开口可位于第一包裹体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置部内的第一腔体和吸嘴部12内的第二腔体的中心相错开,相应地,容置盒上装有发声装置20的部分31与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32的中心也相错开。通过该结构,可限制容置盒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移动,避免因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131变形而导致发声装置20移动到其他位置,影响安抚棒的使用。具体地,容置盒上装有发声装置20的部分31和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32可封闭呈长方体形,不仅便于生产制造,而且便于发声装置20和声音播放装置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声装置20的发声面201上可具有第一开关构件,吸嘴部12的承压部1211的内侧面具有第二开关构件,且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在承压部贴合到发声面201时电性连接。上述第一开关构件和/或第二开关构件与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且声音播放装置仅在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电性连接时向发声装置输出声音播放信号(即电压)。
例如,上述第一开关构件可以为接入到电路板上的音频解码芯片控制回路的两个金属触点,而第二开关构件则可为一个金属触片。在吸嘴部12被吮吸或咬住时,承压部1211的内侧面贴于发声面201时,作为第二开关构件的金属触片分别与作为第一开关构件的两个金属触点电性连接,从而使音频解码芯片控制回路导通,声音播放装置的音频解码芯片解码音频数据,并向发声装置输出声音播放信号,发声装置20产生声音。在吸嘴部12未被吮吸和咬住时,承压部1211的内侧面脱离发声面201,作为第二开关构件的金属触片与作为第一开关构件的两个金属触点分离,从而使音频解码芯片控制回路断开,声音播放装置的音频解码芯片停止工作,即声音播放装置中断播放音频数据,发声装置20停止发声。
通过上述方式,可在婴儿张嘴哭闹时,声音播放装置中断播放音频数据,而在婴儿重新吮吸吸嘴部时,声音播放装置继续播放音频数据,保证音频(例如故事)的连贯性。
为保证吸嘴部12未被吮吸时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分离,承压部1211的内侧面与发声面201之间可具有支撑构件,例如,并通过该支撑构件,在承压部1211未受压时(即吸嘴部12未被吮吸时),使承压部1211的内侧面与发声面201之间保持间隙。具体地,该支撑构件可以为平行于第二开关构件,并位于第二开关构件两侧的绝缘胶条。当然,在第二开关构件为金属触片时,也可直接通过金属触片本身的弹性,使得承压部1211未受压时,推动承压部1211朝远离发声面201的方向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上述发声装置20可采用骨传导装置,且该骨传导装置包括振动板,相应地,发声面201由骨传导装置的振动板的外侧面或贴于振动板上的传振层的外侧面构成。通过骨传导装置,可极大提高婴儿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度,具有较好的使用感受。并且,由于作为发声装置20的骨传导装置仅位于吸嘴部12内,其振动发声时不会传导到其他部位,从而在保证婴儿感受到声音的同时,唇部等处不会感受到振动,不会引起不适,提高使用体验。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发声装置20也可采用普通扬声器,但可能导致婴儿能感受到的音量不足,影响使用感受。
结合图5、图6所示,当发声装置20采用骨传导装置时,为使该骨传导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以适应婴儿的口腔,同时保证其仅在承压部1211接触到发声面201时才能感受到声音,该骨传导装置除了包括振动板外,包括磁轭21、音圈22和磁体23。其中磁轭21包括中央磁极211和振动板固定部212,且音圈22位于磁轭21的中央磁极211上、磁体23位于音圈22的外侧。音圈22通电后,使振动板振动发声。
该骨传导装置的振动板包括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支承板241和固定在支承板241上并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振动部件242,且支承板的两端延长并弯折成直角而形成弯折部2413,弯折部2413固定于磁轭21的振动板固定部2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磁轭21及其中央磁极211呈纵长状,两个振动板固定部212分别位于该磁轭2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而两个磁体23则分别设置于磁轭21的振动板固定部212的内侧。振动板的形状和尺寸与磁轭21的形状和尺寸匹配,且振动板的支承板241具有遍及大致全长地形成的纵长开口2412;振动部件242装设在开口2412上,其振动动作由支承板241支承,且振动部件242的尺寸比支承板241的开口2412的尺寸稍小,在振动部件242的两侧中间部,突出设置有固定在开口2412的长边侧端部上的固定部2421。振动部件242上设置有螺纹孔2422,以便于将振动部件242与其他结构相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抚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部、容置部、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且所述吸嘴部与所述容置部相连;所述容置部内形成有第一腔体,且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嘴部内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吸嘴部上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承压部,所述发声装置包括朝向所述承压部的发声面,且所述承压部的内侧与所述发声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承压部在受压时贴合到所述发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为骨传导装置,且所述骨传导装置包括振动板,所述发声面由所述骨传导装置的振动板或贴于所述振动板上的传振层的外侧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抚棒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由所述第一腔体延伸到第二腔体,且所述发声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并通过所述支撑杆悬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包裹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包裹体内;
所述吸嘴部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包裹体,且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二包裹体内;所述承压部由所述第二包裹体上与所述发声面相对的部分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体和第二包裹体一体形成,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
所述安抚棒还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容置盒,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以及发声装置分别装设于所述容置盒内,所述容置盒上与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面对应的位置具有开窗,且所述容置盒的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装有发声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中心相错开,且所述容置盒上装有发声装置的部分与装有声音播放装置的部分的中心相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面上具有第一开关构件,所述承压部的内侧面具有第二开关构件,且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在所述承压部贴合到所述发声面时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或第二开关构件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仅在所述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电性连接时向所述发声装置输出声音播放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主体部、唇盾部和握持部,且所述唇盾部位于主体部与吸嘴部之间,所述握持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吸嘴部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点或凹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包括电路板、控制按钮和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电池,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和发声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存储单元和用于播放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解码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抚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装置包括磁轭、音圈和磁体,所述磁轭包括中央磁极和振动板固定部,且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磁轭的中央磁极上、所述磁体位于所述音圈的外侧;
所述振动板包括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支承板和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并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振动部件,所述支承板的两端延长并弯折成直角而形成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固定于所述振动板固定部。
CN202023147016.5U 2020-12-23 2020-12-23 安抚棒 Active CN217014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016.5U CN217014761U (zh) 2020-12-23 2020-12-23 安抚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016.5U CN217014761U (zh) 2020-12-23 2020-12-23 安抚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761U true CN21701476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7016.5U Active CN217014761U (zh) 2020-12-23 2020-12-23 安抚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13522B2 (en) Toothbrush assembly with sound generating function
JP3169145U (ja) ミュージックおしゃぶり
JPH1190053A (ja) 音を伝達させる遊興デバイスおよび音の伝達方法
WO1999022833A1 (en) Denta-mandibular sound-transmitting system
CN106999354B (zh) 音乐出牙嚼器
KR20110031604A (ko) 골전도(骨傳導) 뮤직 칫솔
EP0185614B1 (en) Musical pacifier
CN112543403A (zh) 一种骨传导的蓝牙音乐棒棒糖
CN203722822U (zh) 一种牙齿传导的音乐棒棒糖
CN217014761U (zh) 安抚棒
US20170020788A1 (en) Lullaby Pacifier
CN213847000U (zh) 安抚棒
US6547630B2 (en) Heart shaped novelty device
TWM285388U (en) Pet toy combining with MP3 player
CN217660781U (zh) 一种便携充电的安抚奶嘴
CN209951825U (zh) 一种音乐互动型安抚奶嘴
JP2023501441A (ja) 集積式骨伝導音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11870379A (zh) 一种骨传导音乐洁牙设备
CN215302819U (zh) 一种可传导的音乐棒棒糖
CN212038998U (zh) 空气传导音乐玩具
CN215536739U (zh) 一种磨牙棒
KR100811218B1 (ko) 기능성 노리개 젖꼭지
CN219847431U (zh) 一种婴儿安抚牙胶
CN219660864U (zh) 分离式发光音乐棒棒糖
CN221081500U (zh) 一种自摇摆式卡通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