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8174U - 点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8174U
CN217008174U CN202220554824.3U CN202220554824U CN217008174U CN 217008174 U CN217008174 U CN 217008174U CN 202220554824 U CN202220554824 U CN 202220554824U CN 217008174 U CN217008174 U CN 217008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optical element
song
index optical
refractiv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48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峰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aspe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asp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aspe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aspe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48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8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8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8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歌装置,点歌装置包括本体及无接触模块,本体内构造出容纳腔;无接触模块设在容纳腔内,无接触模块适于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浮空实像适于显示点歌按键的界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无接触模块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碰浮空实像实现无接触点歌操作,避免了用户在进行点歌操作时与点歌装置的接触,从而避免了细菌、病毒以点歌装置为媒介进行传播,避免了不同用户间的交叉感染,提高了点歌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因用户不必接触点歌装置即可完成点歌操作,使得点歌装置上不会留下用户的指纹,从而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点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细菌和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保证卫生健康安全愈发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点歌装置,用户在点歌时会点击图像所显示的点歌按键的界面,而导致用户会接触点歌装置的设备外壳或显示屏,在点歌装置的表面留下病毒或细菌,这样可能造成不同用户间的交叉传染,对用户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留下指纹,可能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影响个人信息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点歌装置,点歌装置的安全性高,隐私保护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包括本体和无接触模块,所述本体内构造出容纳腔;所述无接触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无接触模块适于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所述浮空实像适于显示点歌按键的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无接触模块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碰浮空实像实现无接触点歌操作,避免了用户在进行点歌操作时与点歌装置的接触,从而避免了细菌、病毒以点歌装置为媒介进行传播,避免了不同用户间的交叉感染,提高了点歌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因用户不必接触点歌装置即可完成点歌操作,使得点歌装置上不会留下用户的指纹,从而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无接触模块包括: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设于所述开口处;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相对,所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后,在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浮空实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接触模块还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端相连,所述显示元件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接触模块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支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一端;和/或
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支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显示元件的一侧上,
所述第一侧板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显示元件凸出且支撑所述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显示元件的另一部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与所述本体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歌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检测模块的感应区域覆盖所述浮空实像以检测用户在所述浮空实像处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接触模块上形成有插槽,所述检测模块配合在所述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的无接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的A处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沿厚度方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光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波导阵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内部光路原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成像示意图。
附图标记:
点歌装置100;
本体10;容纳腔11;开口111;
无接触模块20;
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第一光波导阵列211;第二光波导阵列212;透明基板213;反射单元214;反射膜215;胶粘剂216;
显示元件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一支撑平台25;第一挡板251;第二支撑平台26;凸起部27;通孔271;插槽28;紧固件29;
浮空实像30;控制模块40;检测模块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点歌装置100。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100,包括本体10和无接触模块20。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本体10内构造出容纳腔11,无接触模块20设在容纳腔11内,无接触模块20适于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30,浮空实像30适于显示点歌按键的界面。
例如,本体10可以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本体10的内部构造出容纳腔11,无接触模块20可以设置于容纳腔11的内部,点歌装置100工作时无接触模块20可以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30,浮空实像30可以显示点歌按键的界面,由此,用户可以通过触碰空中的浮空实像30显示的点歌按键实现对点歌装置100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歌装置100,通过在本体10内设置无接触模块20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30,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碰浮空实像30实现无接触点歌操作,避免了用户在进行点歌操作与点歌装置100直接接触,以防止细菌、病毒以点歌装置100为媒介进行传播而导致不同用户间的交叉感染,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因用户不必接触点歌装置100即可完成点歌操作,使得点歌装置100上不会留下用户的指纹,从而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容纳腔11具有开口111,无接触模块20包括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和显示元件22,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设于开口111处,通过设置开口111,可以使浮空实像30形成在容纳腔11外,开口111可以位于容纳腔11的上端,以使浮空实像30可以形成在本体10的上端以便于用户进行点歌操作。显示元件22设于容纳腔11内且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侧相对,显示元件22发出的光线经过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后,在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侧形成浮空实像30,通过设置显示元件22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形成浮空实像30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显示屏,避免了用户对电子显示屏的触摸,避免了不同用户间的交叉感染,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以浮空实像30显示点歌按键界面代替电子显示屏显示点歌按键界面,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无接触模块20还包括第一侧板23,第一侧板23的一端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端相连,显示元件22设在第一侧板23的朝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侧上,以便于显示元件22朝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发出光线。例如,第一侧板23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之间所呈的夹角为锐角,显示元件22设在第一侧板23的朝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侧上,使得显示元件22发出的光线可以经过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后,在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侧汇聚成浮空实像30,提高浮空实像30的成像效果,同时,可以便于用户查看点歌按键的界面,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无接触模块20还包括第二侧板24,第二侧板24的一端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侧板2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4的另一端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第二侧板24,可以便于第一侧板与本体10的安装固定,提高无接触模块2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点歌装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垂直设置。也就是说,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之间的夹角均为45°,显示元件22可以与第一侧板23贴合设置,进而可以保证形成的浮空实像30的清晰度。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垂直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无接触模块20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点歌装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将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垂直设置可以提高无接触模块20的加工速度,例如,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可以分别制造,将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垂直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并参考图4,第一侧板23的一端具有第一支撑平台25,第一支撑平台25支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端;和/或第二侧板24的一端具有第二支撑平台26,第二支撑平台26支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端。第一侧板23的一端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平台25,第一支撑平台25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3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一侧板23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平台的至少部分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端贴合,第二侧板24的一端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平台26,第二支撑平台26的一端与第二侧板24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二侧板24的方向延伸且第二平台的至少部分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端贴合,由此可以提高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第一侧板23及第二侧板24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脱出,进一步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平台25的边缘设有朝向开口111延伸的第一挡板251,第一挡板251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29连接;和/或第二支撑平台26的边缘设有朝向开口111延伸的第二挡板(图未示出),第二挡板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29连接。第一支撑平台25的靠近第一侧板23的一端的边缘设有朝向开口111延伸的第一挡板251,第一挡板251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29连接,第二支撑平台26的靠近第二侧板24的一端的边缘设有朝向开口111延伸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29连接,例如,紧固件29可以为螺栓、螺钉等,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第一侧板23及第二侧板24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防止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脱出,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点歌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设在第一侧板23的朝向显示元件22的一侧上,第一侧板23具有凸起部27,凸起部27朝向显示元件22凸出且凸起部27支撑显示元件22的一部分,控制模块40与显示元件22的另一部分连接。控制模块40设在第一侧板23的朝向显示元件22的一侧上,控制模块40可以接收用户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显示元件22的显示,从而控制浮空实像30显示的点歌按键的界面,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操作性,提高了用户与点歌装置100的互动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侧板23具有凸起部27,凸起部27为第一侧板23的一部分朝向显示元件22凸出形成,凸起部27朝向显示元件22凸出且可以支撑显示元件22的一部分,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元件22与第一侧板23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点歌装置100的可靠性。
控制模块40可以与显示元件22的另一部分连接,且控制模块40的至少部分可以与凸起部27贴合,凸起部27与控制模块40贴合的表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271,通孔271内可以设置与控制模块40连接的连接线,连接线可以用于控制模块40输送电信号、用于为控制模块40提供电力或用于其他用途,由此可以便于控制模块40与无接触模块20外的其他元器件的连接,提高点歌装置100的装配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本体10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密封胶可以设置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本体10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本体10可以提高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本体10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点歌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密封胶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点歌装置100内部,防止灰尘贴附在显示元件22的显示表面,保证了显示元件22发出的光线经过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后形成的浮空实像30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点歌装置100还包括检测模块50,检测模块50设在容纳腔11内,检测模块50的感应区域覆盖浮空实像30以检测用户在浮空实像30处的操作。检测模块50可以设置于第一侧板23的朝向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一侧,检测模块50的感应区域向远离第一侧板23的方向延伸且覆盖浮空实像30以检测用户在浮空实像30处的操作,检测模块50可以将获得方用户在浮空实像30处的操作位置传递至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控制显示元件22显示图像对用户的操作完成反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碰浮空实像30实现点歌等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点歌装置100的操作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无接触模块20上形成有插槽28,检测模块50配合在插槽28内。例如,插槽28可以形成在第一侧板23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相连的上述一端上,检测模块50配合在插槽28内,由此可以提高检测模块50与无接触模块20连接的稳定性,保证检测模块50检测用户在浮空实像30处的操作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图5-图11对本实用新型中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结构及成像原理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如图5-图6所示,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包括两个透明基板213,以及置于两个透明基板之间的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其中,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在同一平面紧密贴合且正交布置。优选地,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厚度相同,便于设计和生产。具体地,如图5所示,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从显示元件22一侧到浮空实像30一侧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13、第一光波导阵列211、第二光波导阵列212和第二透明基板213。
其中,第一透明基板213和第二透明基板213均具有两个光学面,透明基板213对波长在390nm至760nm之间的光线具有90%—100%的透射率。透明基板213的材料可以为玻璃、塑料、聚合物和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保护光波导阵列及滤去多余光线。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紧密正交贴合后的强度足够,或安装的环境有厚度限制,则也可以只配置一个透明基板213或完全不配置透明基板213。
如图6所示,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由多个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214组成,各反射单元214的长度由光波导阵列外围尺寸限制从而长短不一。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中反射单元214的延伸方向为X,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反射单元214的延伸方向为Y,Z方向为光波导阵列的厚度方向。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中反射单元214的延伸方向(光波导阵列方向)相互垂直,即从Z方向(厚度方向)看,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之间正交布置,从而使处于正交方向的两个光束会聚于一点,且保证物像面(光源侧和成像侧)相对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对称,产生等效负折射现象,形成浮空实像30。
如图7所示,第一光波导阵列211或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由以用户视角偏转45°斜向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反射单元214组成。具体地,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可由呈左下方向45°并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214组成,第二光波导阵列212可由呈右下方向45°并排且横截面为矩形的反射单元214组成,两组光波导阵列中反射单元214的排列方向可以互换。例如,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中反射单元214的延伸方向为Y,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反射单元214的延伸方向为X,Z方向为光波导阵列的厚度方向,从Z方向(厚度方向)看,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之间正交布置,使处于正交方向的两个光束会聚于一点,且保证物像面(光源侧和成像侧)相对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对称,产生等效负折射现象,汇聚形成浮空实像30。其中,光波导材料具有光学折射率n1,在一些实施例中,n1>1.4,例如n1取值为1.5、1.8、2.0等。
如图8所示,对于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和第二光波导阵列212,各反射单元214与其相邻的反射单元214之间存在两个交接面,各交接面之间由透光性较好的胶粘剂216接合。优选地,胶粘剂216可以选择光敏胶或热固胶,胶粘剂13的厚度为T1,且满足T1>0.001mm,例如,T1=0.002mm或者T1=0.003mm或者T1=0.0015mm,具体厚度可以依据具体需要设置。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中相邻的光波导阵列之间以及光波导阵列与透明基板213之间均设置有胶粘剂216,增加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单元214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且沿反射单元214的排布方向的一侧或两侧面设置有反射膜215。具体地,在光波导阵列排布方向上,各反射单元214两侧均镀有反射膜215,该反射膜215的材料可以为实现全反射的铝、银等金属材料或其他非金属化合物材料。反射膜215的作用是防止光线因没有全反射而进入相邻光波导阵列中形成杂光影响成像。或者,各反射单元214也可以在反射膜215上添加介质膜,介质膜的作用是提高光反射率。
单个反射单元214的横截面宽a和横截面长b,满足0.1mm≤a≤5mm,0.1mm≤b≤5mm,进一步地,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满足0.1mm≤a≤2mm,0.1mm≤b≤2mm。例如a=0.2mm,b=0.2mm;或者,a=0.5mm,b=0.5mm。在大屏幕显示时可以通过拼接多块光波导阵列来实现大尺寸需求。光波导阵列的整体形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两组光波导阵列整体呈矩形结构,两对角的反射单元214为三角形,中间的反射单元214为梯形结构。单个反射单元214的长度不等,位于矩形对角线的反射单元214长度最长,两端的反射单元214长度最短。此外,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还可以包括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增透部件可以提高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整体透过率,提高浮空实像30的清晰度和明亮度。视角控制部件可以用于消除浮空实像30的残像,降低观察者的眩晕感,同时防止观察者从其他角度窥视到装置内部,提升装置整体的美观度。其中,增透部件和视角控制部件可以组合,或者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在透明基板213与波导阵列的之间、两层波导阵列之间或透明基板213的外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浮空实像30的形成原理如下:
在微米尺度上,使用相互正交的双层波导阵列结构,来对任意光信号进行正交分解。原始信号投射在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以原始信号投射点作为原点、垂直于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该直角坐标系内原始信号被分解为位于x轴的信号X和位于y轴的信号Y两路相互正交信号。其中,信号X在经过第一光波导阵列211时,按照与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在反射膜215表面进行全反射;此时,信号Y保持平行于第一光波导阵列211,穿过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后,在第二光波导阵列212表面按照与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在反射膜215表面进行全反射,反射后的信号Y与信号X组成的反射后的光信号便与原始光信号成镜面对称。因此任意方向的光线经过此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均可实现镜面对称,任意光源的发散光经过此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便会在对称位置重新汇聚成浮空实像30,浮空实像30的成像距离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到像源即显示元件22的距离相同,为等距离成像,且浮空实像30的位置在空中,不需要具体载体,而是直接在空气中呈现实像。因此,用户所看到的空间中的影像即是显示元件22发出的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元件22发出的光线在穿过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时,在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上发生上述过程。具体地,如图10所示,光线在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上的入射角分别为α1、α2和α3,光线在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上的反射角为β1、β2和β3,其中α1=β1,α2=β2,α3=β3,经过第一光波导阵列211反射后,在第二光波导阵列212上的入射角分别为γ1、γ2和γ3,在第二光波导阵列212上的反射角分别为δ1、δ2和δ3,其中,γ1=δ1,γ2=δ2,γ3=δ3。
进一步地,汇聚成像后的入射角分别为α1,α2,α3…αn,显示元件22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距离为L,则浮空实像30的成像位置与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距离也为L,且该浮空实像30的可视角度ε为2倍max(α)。
可以理解的是,若光波导阵列的尺寸较小,则仅在距离光波导阵列成像侧的一定距离才可看到影像;而若光波导阵列的尺寸变大,即可实现更大的成像距离,从而增大视野率。
优选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与显示元件22的夹角设置为45°±5°的范围,从而可以有效利用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尺寸,提高成像质量和降低残像影响。此外,如果对成像位置有其他需求,则也可以在牺牲部分成像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角度,优选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大小设置为可以显示整个显示元件22所呈现的浮空实像30的画面。但如果实际使用时仅需要看到显示元件22的部分画面,则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显示画面自由调整大小和位置,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以上主要表述采用双层光波导阵列结构的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成像原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将四周面均设为附有反射膜215的多个立方柱状反射单元214,且多个立方柱状反射单元214均在一层光波导阵列结构中沿X和Y方向呈阵列排布,即将两层光波导阵列合并成一层,其成像原理与双层光波导阵列结构的成像原理相同,也可以作为负折射率光学元件21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与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厚度相同,从而可以简化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与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结构的复杂度,降低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与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制造难度,提升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与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生产效率,减少第一光波导阵列211与第二光波导阵列212的生产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厚度相同为一个相对的范围,并非是绝对相同,即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在不影响浮空实像30质量的前提下,光波导阵列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厚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元件22的成像模式可以包括RGB(红色、绿色、蓝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液晶附硅)器件、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投影、激光、激光二极管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显示器或立体显示器,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构造出容纳腔;
无接触模块,所述无接触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无接触模块适于在空中形成浮空实像,所述浮空实像适于显示点歌按键的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
所述无接触模块包括:
负折射率光学元件,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设于所述开口处;
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相对,所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后,在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侧形成浮空实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触模块还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端相连,所述显示元件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触模块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一支撑平台支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一端;和/或
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支撑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显示元件的一侧上,
所述第一侧板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显示元件凸出且支撑所述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显示元件的另一部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折射率光学元件与所述本体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检测模块的感应区域覆盖所述浮空实像以检测用户在所述浮空实像处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点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触模块上形成有插槽,所述检测模块配合在所述插槽内。
CN202220554824.3U 2022-03-10 2022-03-10 点歌装置 Active CN217008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824.3U CN217008174U (zh) 2022-03-10 2022-03-10 点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824.3U CN217008174U (zh) 2022-03-10 2022-03-10 点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8174U true CN217008174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8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4824.3U Active CN217008174U (zh) 2022-03-10 2022-03-10 点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8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69682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
US865956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optical sensing frame and method of sensing touch
CN213405315U (zh) 用于会议桌的成像装置及具有其的会议桌
CN212181213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12777559U (zh) 非接触操控式吸油烟机
CN213418830U (zh) 用于保险箱的无接触光学密码输入装置及具有其的保险箱
CN113324265A (zh) 无接触操控式电磁炉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1082880A1 (zh)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CN212777491U (zh) 非接触操控式燃气灶
CN212181212U (zh)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装置
CN217008174U (zh) 点歌装置
CN214536740U (zh) 无触摸空调
CN212777926U (zh) 非接触操控式电热水器
CN215474583U (zh) 充电桩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2675541U (zh) 无接触光学密码输入装置及自动取款机
CN115366792A (zh) 公交车提醒装置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251741A (zh) 操控面板及冰箱
US11307459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switchable diffuser and a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region, and a mobile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3357806A (zh) 无触摸空调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785762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902539A (zh) 冰箱及操作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154474A (zh) 无接触操控式微波炉及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21003626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isplay With Internal Light Reflection Suppression
CN216718891U (zh) 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