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0531U -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0531U
CN217000531U CN202220567023.0U CN202220567023U CN217000531U CN 217000531 U CN217000531 U CN 217000531U CN 202220567023 U CN202220567023 U CN 202220567023U CN 217000531 U CN217000531 U CN 217000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layer
double
drainag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70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位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uc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670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0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0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0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包括双层排水装置,双层排水装置在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内固定安装;双层排水装置具有双层L型导水结构;双层L型导水结构由连为一体的L型上、下层排水通道组成;L型上、下层排水通道的入水口Ⅰ、Ⅱ均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内,且并分别衔接屋顶表层、屋顶表层以下,从而排出屋顶表层和表层以下积水;L型上、下层排水通道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Ⅰ、Ⅱ均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外并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衔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解决了现有屋面双层排水结构施工复杂,投资过大,使用寿命有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房建住宅屋面排水以及彩钢房屋面排水一般安装的是单层排水装置,只能排除屋面上层明水,而隔气层中水无法排出;因此,有的房屋年久失修后会出现渗水,导致水流至隔气层内后无法排出,累积后从而导致屋顶大面积漏水或渗漏问题。
对此,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93535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双层排水沟系统。该系统在实施时,需要在建筑屋面主体结构的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预留排水沟,然后在排水沟内安装多个双层排水结构,从而实现保温层内和屋顶的双效排水效果。由于其主要依靠防水卷材的寿命控制屋面排水系统的寿命,一旦防水卷材到达寿命极限,水仍会流到保温层下面,导致漏水;再者,由于其需要在屋面大面积修筑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的排水沟,施工复杂,工艺要求高;且施工完成后,排水沟上方还要加装透水性支撑块,预算成本过高,不适合推广。对此,现提出如下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解决现有屋面双层排水结构施工复杂,投资过大,使用寿命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包括双层排水装置,双层排水装置在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内固定安装;双层排水装置具有双层L型导水结构;双层L型导水结构由连为一体的L型上层排水通道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组成;L型上层排水通道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Ⅰ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内并衔接屋顶表层以排出屋顶表层积水;L型上层排水通道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Ⅰ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外并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衔接;L型下层排水通道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Ⅱ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内并衔接屋顶表层以下以排出屋顶表层以下积水;L型下层排水通道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Ⅱ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外并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衔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L型上层排水通道的入水口Ⅰ适配安装雨水箅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入水口Ⅰ具有外翻的翻边,翻边具有安装孔;雨水箅子使用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翻边连为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雨水箅子具有多个间隔平行的条形槽;条形槽用于过滤树叶、树枝杂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L型上层排水通道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分别使用多个板材和一个管材密封拼接制成双层排水装置;管材下端对接PVC排水管;管材直径小于PVC排水管顶端PVC落水斗敞口端尺寸,且管材底端纳入PVC落水斗敞口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管材顶端入口处设有竖直隔板;竖直隔板用于分隔形成出水口Ⅰ和出水口Ⅱ。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屋顶表层由底部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表层的防水保护层组成;防水保护层为倾斜的坡面,坡面最低处朝PVC排水管倾斜以导流屋顶表层积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屋顶表层以下,从上到下依次由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第二防水层、屋顶混凝土顶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沿用双层排水结构,既可以排出屋面上层雨水,也可以排出屋面防水层下面隔气层中的水分;且上、下层分别独立排水,并排到同一管道即PVC排水管内,互不干涉穿水;尤其下层排水口,若隔气层有水时可以排水;若隔气层无水时,可以排出多余气压,从而减少屋面膨胀系数,有效增加屋面防水使用年限,使得屋面防水满足最新规范要求,为屋面防水质保二十五年打下良好基础。
2、本实用新型屋面无需在屋面主体结构东西和南北方向预留排水沟,可直接在屋顶外侧混凝土剪力墙体嵌入式安装,施工简单,实施方便快捷高效,节省屋面施工造价,经济实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以及侧排水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双层排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双层排水原理图;
图4为去掉雨水箅子的双层排水装置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L型上层排水通道的板材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L型下层排水通道的板材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楼体屋顶安装侧排水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双层排水装置,101-板材,102-管材,103-竖直隔板;2-混凝土剪力墙,3-L型上层排水通道,301-入水口Ⅰ,302-出水口Ⅰ,303-翻边;4-L型下层排水通道,401-入水口Ⅱ,402-出水口Ⅱ;5-屋顶表层,501-第一防水层,502-防水保护层,503-水泥砂浆找平层,504-保温隔热层,505-第二防水层,506-屋顶混凝土顶板;6-PVC排水管,601-PVC落水斗;7-雨水箅子,701-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包括双层排水装置1。所述双层排水装置1具有双层L型导水结构;所述双层L型导水结构由连为一体的L型上层排水通道3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4组成。
之所以采用L型排水通道,是因为:所述双层排水装置1在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固定安装。以实现屋顶的双层侧排水功能。
所述双层排水装置1采用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固定安装:较现有技术而言,只需在剪力墙开孔就能实现双层排水装置1的安装和侧排水功能;结合双层排水结构,还能实现屋顶排水和屋顶以下积水排水的双层排水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屋面无需在屋面主体结构东西和南北方向预留排水沟,可直接在屋顶外侧混凝土剪力墙体嵌入式安装,施工方便,省去多个冗余结构,节省屋面施工造价,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排水效果,经济实用,因此更适合推广和普及。
如图1所示,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Ⅰ301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且L型水平部入水口Ⅰ301衔接屋顶表层5以排出屋顶表层5积水。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屋顶表层5由底部的第一防水层501和第一防水层501表层的防水保护层502组成。
所述防水保护层502为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最低处朝PVC排水管6倾斜以导流屋顶表层积水。
可见,结合图1,施工时,只需保证入水口Ⅰ301衔接第一防水层501即可,无需在屋顶开沟,无需增加透水性支撑块,大大节省施工时间,减少施工造价成本,快速、高效、可靠,适合普及。
参见图1,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Ⅰ302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外,且出水口Ⅰ302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6衔接。即通过L型上层排水通道3将屋顶表层5的积水导流至PVC排水管6以排出。
在此基础上,同理地:如图1,所述L型下层排水通道4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Ⅱ401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且入水口Ⅱ401衔接屋顶表层5以下以排出屋顶表层5以下积水。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屋顶表层5以下,从上到下依次由水泥砂浆找平层503、保温隔热层504、第二防水层505、屋顶混凝土顶板506组成。
施工时:只需保证入水口Ⅱ401衔接厚度与屋顶表层5以下水泥砂浆找平层503、保温隔热层504、第二防水层505、屋顶混凝土顶板506的总厚度一致即可,这样就能实现屋顶表层5以下所有积水的导流排出。
不仅如此:同理地,所述L型下层排水通道4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Ⅱ402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外,且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Ⅱ402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6衔接,以通过PVC排水管6排出屋顶表层5以下积水。即采用最简单的施工,最低造价,实现屋顶和屋面下的双层排水功能。
因此,实用新型沿用双层排水结构,既可以排出屋面上层雨水,也可以排出屋面防水层下面隔气层中的水分;且上、下层分别独立排水,并排到同一管道即PVC排水管6内,互不干涉穿水;尤其下层出水口Ⅱ402,若隔气层有水时可以排水;若隔气层无水时,可以排出多余气压,从而减少屋面膨胀系数,有效增加屋面防水使用年限,使得屋面防水满足最新规范要求,为屋面防水质保25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造价,并方便裁切和加工制作:如图4、图5、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4分别使用多个板材101和一个管材102密封拼接制成双层排水装置1。
所述板材101可以为不锈钢板,还可以为普通铁板或钢板表面刷保护漆层,或者采用PVC材料板材密封拼接,保证导流效果,降低成本,保证双层导水结构互不干涉。
所述管材102下端对接PVC排水管6;为降低制作难度,对接的方式为:所述管材102直径小于PVC排水管6顶端PVC落水斗601敞口端尺寸,且所述管材102底端纳入PVC落水斗601敞口内。
可见,如图1、图7所示,不改变现有PVC排水管6结构,组装对接简单方便;且纳入的方式,尺寸匹配精度要求低,方便制作和施工装配。
如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管材102顶端入口处设有竖直隔板103;所述竖直隔板103用于分隔形成出水口Ⅰ302和出水口Ⅱ402,使得双层导水结构互不干涉。
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的入水口Ⅰ301适配安装雨水箅子7。
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雨水箅子7具有多个间隔平行的条形槽701;所述条形槽701用于过滤树叶、树枝杂质。
如图2、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Ⅰ301具有外翻的翻边303,所述翻边303具有安装孔;所述雨水箅子7使用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翻边303连为一体。雨水箅子紧固式安装,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图3所示,屋顶表面的积水从L型上层排水通道3导流至PVC落水斗601内,屋顶底层的积水从L型下层排水通道4也被导流至PVC落水斗601内。本实用新型沿用双层排水结构,既可以排出屋面上层雨水,也可以排出屋面防水层下面隔气层中的水分;且上、下层分别独立排水,并通过同一PVC落水斗601最终排到同一管道即PVC排水管6内,互不干涉穿水;尤其下层出水口Ⅱ402,若隔气层有水时可以排水;若隔气层无水时,可以排出多余气压,从而减少屋面膨胀系数,有效增加屋面防水使用年限,使得屋面防水满足最新规范要求,为屋面防水质保25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者,本实用新型屋面无需在屋面主体结构东西和南北方向预留排水沟,可直接在屋顶外侧混凝土剪力墙体嵌入式安装,施工方便,节省屋面施工造价,经济实用,适合推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经济实用,牢固可靠,适合推广。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包括双层排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排水装置(1)在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固定安装;所述双层排水装置(1)具有双层L型导水结构;所述双层L型导水结构由连为一体的L型上层排水通道(3)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4)组成;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Ⅰ(301)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并衔接屋顶表层(5)以排出屋顶表层(5)积水;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Ⅰ(302)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外并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6)衔接;所述L型下层排水通道(4)的L型水平部入水口Ⅱ(401)嵌入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内并衔接屋顶表层(5)以下以排出屋顶表层(5)以下积水;所述L型下层排水通道(4)竖直朝下的出水口Ⅱ(402)伸出屋顶竖直侧壁混凝土剪力墙(2)外并与楼体外墙PVC排水管(6)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的入水口Ⅰ(301)适配安装雨水箅子(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Ⅰ(301)具有外翻的翻边(303),所述翻边(303)具有安装孔;所述雨水箅子(7)使用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翻边(303)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箅子(7)具有多个间隔平行的条形槽(701);所述条形槽(701)用于过滤树叶、树枝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上层排水通道(3)和L型下层排水通道(4)分别使用多个板材(101)和一个管材(102)密封拼接制成双层排水装置(1);所述管材(102)下端对接PVC排水管(6);所述管材(102)直径小于PVC排水管(6)顶端PVC落水斗(601)敞口端尺寸,且所述管材(102)底端纳入PVC落水斗(601)敞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102)顶端入口处设有竖直隔板(103);所述竖直隔板(103)用于分隔形成出水口Ⅰ(302)和出水口Ⅱ(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表层(5)由底部的第一防水层(501)和第一防水层(501)表层的防水保护层(502)组成;所述防水保护层(502)为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最低处朝PVC排水管(6)倾斜以导流屋顶表层积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表层(5)以下,从上到下依次由水泥砂浆找平层(503)、保温隔热层(504)、第二防水层(505)、屋顶混凝土顶板(506)组成。
CN202220567023.0U 2022-03-15 2022-03-15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Active CN217000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7023.0U CN217000531U (zh) 2022-03-15 2022-03-15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7023.0U CN217000531U (zh) 2022-03-15 2022-03-15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0531U true CN217000531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7023.0U Active CN217000531U (zh) 2022-03-15 2022-03-15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0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00531U (zh) 屋顶双层侧排水结构
CN209855080U (zh) 一种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处理施工结构
CN214941725U (zh) 一种被动房屋面雨水收集口处断热桥节点构造
CN215948710U (zh) 建筑绿化屋面泄排水结构
CN213268624U (zh) 女儿墙内排水防水隔热结构
CN211597426U (zh) 一种轻钢房的防水檐口结构
CN211523798U (zh) 一种被动房种植屋面节点结构
CN208830496U (zh) 三元防水结构建筑
CN207277712U (zh) 防水保温的屋顶结构
CN215563905U (zh) 一种块瓦屋面挑檐节点结构
CN109736456B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构造
CN218758371U (zh) 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N217000530U (zh) 屋面双层直排水结构
CN216276545U (zh) 一种屋面防水体系的防护结构
CN212026878U (zh) 一种屋面天井防水修缮结构
CN216893202U (zh) 一种体育馆轻钢屋面光导管防水结构
CN220336274U (zh) 一种金属屋面用的导水槽
CN217000541U (zh) 一种上人屋面出水口防水节点结构
CN217500838U (zh) 一种坡瓦屋面管道井结构
CN217054068U (zh) 一种屋面侧排水防水结构
CN218479413U (zh) 住宅楼屋顶防水结构
CN219137901U (zh) 一种用于敞开式走廊的排水结构
CN212478298U (zh) 一种屋面排汽道在檐口处密封防水结构
CN220889210U (zh) 斜屋面喷淋管道电伴热接线装置
CN220301657U (zh) 一种自带排水槽的建筑屋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6

Address after: No. 2612, Unit 1, Building 186, Sandi Hongxing Community, Jintai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721000

Patentee after: Shaanxi Xuc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63400 front position of Xinzhang Huying village committee, gaoyangdian Town, Pingyu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 Zhiq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