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5449U - 一种新型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5449U
CN216985449U CN202220765801.7U CN202220765801U CN216985449U CN 216985449 U CN216985449 U CN 216985449U CN 202220765801 U CN202220765801 U CN 202220765801U CN 216985449 U CN216985449 U CN 216985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supporting device
movable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5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姗姗
韩会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u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u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u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765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5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5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54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椅,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与第三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远离第一支撑装置的一侧,第三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可变形,自如的在轮椅状态与平车状态之间切换,便于运送难以移动的患者;并在内部设置用于储存物品的第一储物结构以及用于存放垃圾的第二储物结构,便于储存医疗用品以及储存医疗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轮椅。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病房每天有大量的治疗检查及年老体弱的患者需要使用轮椅前往检查科室及返回病房,如内镜下治疗、肝穿、CT检查等。对于内镜治疗的患者,返回病房的途中有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如呕血或不适,使用轮椅不能立刻实施抢救,坐位时如出现失血性休克极有可能导致患者跌倒,此时需要的是患者可以改平卧体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此时有一个可以变形的轮椅体现的尤为重要了,可以在紧急状态下迅速更改体位,为下一步实施抢救做准备。
救护车内通常装备有担架,以便于病人或伤员躺卧。担架可分为升降担架、走轮担架、铲式担架、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篮式担架和卷式担架等,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担架,通常都包含有便于病人或伤员平躺的平台,支撑平台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以便于移动担架的滚轮;这种结构的担架由于其自身长度的限制,通常无法平推进入民用电梯,这给高层楼房的救护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轮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轮椅。
一种新型轮椅,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与第三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远离第一支撑装置的一侧,第三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纵向支撑结构、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与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结构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顶部,收纳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底部包括第一滚动结构;所述第一滚动结构包括前端滑轮。
进一步,所述收纳结构包括储存物品的第一储物结构以及用于存放垃圾的第二储物结构;所述第一储物结构与第二储物结构均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顶部,第一储物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储物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包括活动架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的变形以及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滑动连接的关系,实现第一支撑装置的变形,即可升起成为平车的一部分,又能降下成为轮椅的脚踏结构;所述活动架与固定架保持竖直状态时,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从第二支撑装置内部滑出,第一支架升起,实现第一支撑装置升起成为平车的一部分;所述活动架与固定架弯曲时,第一横向支撑结构收回到第二支撑装置内部,第一支架降下,实现第一支撑装置升起成为轮椅的脚踏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内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复位结构、控制结构、锁定结构与锁定卡口;所述复位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内部,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内部,锁定结构与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外部,控制结构与活动架滑动连接,控制结构与锁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卡口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结构与锁定卡口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限定活动架与固定架的相对位置,使用时使活动架与固定架保持竖直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主架与第二滚动结构;所述主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动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侧面,第二滚动结构与主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架包括第二支架、扶手、固定组件、底部支撑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与第二滚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动结构包括中部滑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与扶手固定连接,底部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扶手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的顶部两侧。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纵向支撑结构与滚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边角处,第二纵向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边角处的两侧,滚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中部与第二滚动结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扶手包括置物架、滑块、滑道与限制结构;所述滑道的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置物架转动连接;所述限制结构分别设置在滑道顶部的两侧;当需要使用置物架时,将置物架从滑道内部拉出,后向远离患者方向反折,搭在限制结构的顶部,使置物架处于水平状态;当不需要置物架时,将置物架抬起,使置物架处于竖直状态,之后将置物架收纳进滑道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一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三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第一活动支撑结构、第二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形成四角转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使第三支撑装置成为可变形结构,即可升起成为轮椅的靠背,又能降下成为平车的一部分。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撑结构与底部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三支架靠近第一活动支撑结构的一侧,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升起成为轮椅的靠背时,第一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的转轴固定在第二限位结构上,使第三支撑装置保持升起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滚动结构;所述第三滚动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活动支撑结构远离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三滚动结构与第一活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动结构包括后端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可变形,自如的在轮椅状态与平车状态之间切换,便于运送难以移动的患者;并在内部设置用于储存物品的第一储物结构以及用于存放垃圾的第二储物结构,便于储存医疗用品以及储存医疗垃圾。急诊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在输液椅坐位输液时,若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改变体位实施抢救,本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轮椅,抢救时转换成平车模式,放置时转换成轮椅模式,不仅小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对于日常应用变形轮椅也很重要,救护车内通常装备有担架,以便于病人或伤员躺卧。这种结构的担架由于其自身长度的限制,通常无法平推进入民用电梯,这给高层楼房的救护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本设计方案可以将平车变形成轮椅,解决了空间狭小不能搬运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轮椅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车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纵向支撑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车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轮椅状态横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轮椅状态纵向剖视图;
图中,1、第一支撑装置;11、第一支架;12、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1、活动架;122、固定架;13、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1、第一滚动结构;14、收纳结构;A、第一限位结构;A1、复位结构;A2、控制结构;A3、锁定结构;B1、锁定卡口;2、第二支撑装置;21、主架;211、第二支架;212、扶手;C1、置物架;C2、滑块;C3、滑道;C4、限制结构;213、固定组件;214、底部支撑结构;22、第二滚动结构;3、第三支撑装置;31、第三支架;311、第二限位结构;32、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1、第三滚动结构;33、第二活动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轮椅,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第二支撑装置2与第三支撑装置3;第一支撑装置1与第二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第三支撑装置3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2远离第一支撑装置1的一侧,第三支撑装置3与第二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
第一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与收纳结构14;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与第二支撑装置2滑动连接。
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固定连接;收纳结构14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的顶部,收纳结构14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可拆卸连接;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的底部包括第一滚动结构131;第一滚动结构131包括前端滑轮。
收纳结构14包括储存物品的第一储物结构以及用于存放垃圾的第二储物结构;第一储物结构与第二储物结构均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的顶部,第一储物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可拆卸连接,第二储物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可拆卸连接。
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包括活动架121与固定架122;固定架122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121转动连接;活动架12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122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的变形以及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与第二支撑装置2滑动连接的关系,实现第一支撑装置1的变形,即可升起成为平车的一部分,又能降下成为轮椅的脚踏结构;活动架121与固定架122保持竖直状态时,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从第二支撑装置2内部滑出,第一支架11升起,实现第一支撑装置1升起成为平车的一部分;活动架121与固定架122弯曲时,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3收回到第二支撑装置2内部,第一支架11降下,实现第一支撑装置1升起成为轮椅的脚踏结构。
第一纵向支撑结构12内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A,第一限位结构A包括复位结构A1、控制结构A2、锁定结构A3与锁定卡口B1;复位结构A1设置在活动架121的内部,复位结构A1的一端与活动架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A3固定连接;锁定结构A3设置在活动架121的内部,锁定结构A3与活动架121滑动连接;控制结构A2设置在活动架121的外部,控制结构A2与活动架121滑动连接,控制结构A2与锁定结构A3固定连接;锁定卡口B1与固定架122固定连接;锁定结构A3与锁定卡口B1滑动连接;第一限位结构A限定活动架121与固定架122的相对位置,使用时使活动架121与固定架122保持竖直状态。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第二支撑装置2包括主架21与第二滚动结构22;主架2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装置3转动连接;第二滚动结构22分别设置在主架21的侧面,第二滚动结构22与主架21转动连接。
主架21包括第二支架211、扶手212、固定组件213、底部支撑结构214;底部支撑结构214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1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3转动连接;第二支架21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1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3转动连接;固定组件213的两侧与第二滚动结构22转动连接;第二滚动结构22包括中部滑轮。
第二支架211的顶部与扶手212固定连接,底部与固定组件213固定连接;固定组件213远离第二支架211的一侧与底部支撑结构214固定连接;扶手212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211的顶部两侧。
扶手212包括置物架C1、滑块C2、滑道C3与限制结构C4;滑道C3的一端与第二支架2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C2滑动连接;滑块C2与置物架C1转动连接;限制结构C4分别设置在滑道C3顶部的两侧;当需要使用置物架C1时,将置物架C1从滑道C3内部拉出,后向远离患者方向反折,搭在限制结构C4的顶部,使置物架C1处于水平状态;当不需要置物架C1时,将置物架C1抬起,使置物架C1处于竖直状态,之后将置物架C1收纳进滑道C3内部。
第二支架211的顶部设置用于输液的输液架,输液架与第二支架211可拆卸连接。
固定组件213包括第二纵向支撑结构与滚动支撑结构;第二纵向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21的边角处,第二纵向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214固定连接;滚动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21的边角处的两侧,滚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214固定连接,中部与第二滚动结构22转动连接。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第三支撑装置3包括第三支架31、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第三支架31与第二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与第二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的一端与第三支架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转动连接;第三支架31、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与第二支撑装置2形成四角转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使第三支撑装置3成为可变形结构,即可升起成为轮椅的靠背,又能降下成为平车的一部分。
第三支架31与第二支架211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与底部支撑结构214转动连接。
第三支架31包括第二限位结构311;第二限位结构311设置在第三支架31靠近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的一侧,第二限位结构311与第三支架31固定连接;第三支撑装置3升起成为轮椅的靠背时,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33的转轴固定在第二限位结构311上,使第三支撑装置3保持升起状态。
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包括第三滚动结构321;第三滚动结构321分别设置在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远离第三支架31的一端,第三滚动结构321与第一活动支撑结构32固定连接;第三滚动结构321包括后端滑轮。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轮椅,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与第三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撑装置远离第一支撑装置的一侧,第三支撑装置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纵向支撑结构、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与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结构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顶部,收纳结构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底部包括第一滚动结构;所述第一滚动结构包括前端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包括活动架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结构内部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复位结构、控制结构、锁定结构与锁定卡口;所述复位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内部,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内部,锁定结构与活动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活动架的外部,控制结构与活动架滑动连接,控制结构与锁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卡口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结构与锁定卡口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主架与第二滚动结构;所述主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动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侧面,第二滚动结构与主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第二支架、扶手、固定组件、底部支撑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与第二滚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动结构包括中部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与扶手固定连接,底部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扶手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的顶部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纵向支撑结构与滚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边角处,第二纵向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主架的边角处的两侧,滚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主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中部与第二滚动结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置物架、滑块、滑道与限制结构;所述滑道的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置物架转动连接;所述限制结构分别设置在滑道顶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一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第三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三支架靠近第一活动支撑结构的一侧,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滚动结构;所述第三滚动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活动支撑结构远离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三滚动结构与第一活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动结构包括后端滑轮。
CN202220765801.7U 2022-04-05 2022-04-05 一种新型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85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5801.7U CN216985449U (zh) 2022-04-05 2022-04-05 一种新型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5801.7U CN216985449U (zh) 2022-04-05 2022-04-05 一种新型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5449U true CN216985449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58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85449U (zh) 2022-04-05 2022-04-05 一种新型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5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7094C (en) Improved multiple level roll-in cot
AU686835B2 (en) Patient transfer chair system
CN103006398A (zh) 多功能护理床
US8157287B1 (en) Convertible wheelchair
CN108158752B (zh) 一种具有自延减压功能的医疗护理床
CN216985449U (zh) 一种新型轮椅
CN209899961U (zh) 一种老人体检装置
CN201337593Y (zh) 120救护车急诊担架床
KR200477365Y1 (ko) 의료용 휠체어
CN210114599U (zh) 一种方便随同病床转移的医疗仪器架
CN111134973A (zh) 一种改进型轮椅
JP3162335U (ja) ストレッチャー
CN208591220U (zh) 电动升降轮椅床
CN201052220Y (zh) 一种心内科用担架推车
CN21606112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换药支撑架
US3606302A (en) Life support cart
CN211933799U (zh) 具有举升机构的洗浴装置及洗浴设施
CN210472543U (zh) 一种癌症患者辅助用多角度调节防倾倒的护理座椅
CN207462380U (zh) 输液椅
CN214231786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护理推车
CN201481675U (zh) 坐卧多用护理担架车床
CN211067500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担架
CN212997258U (zh) 一种用于产检的多功能床
CN212186925U (zh) 一种改进型轮椅
CN219184593U (zh) 一种人体转运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