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3780U - 一种塑适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适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3780U
CN216983780U CN202220709297.9U CN202220709297U CN216983780U CN 216983780 U CN216983780 U CN 216983780U CN 202220709297 U CN202220709297 U CN 202220709297U CN 216983780 U CN216983780 U CN 216983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full
code
size
cod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92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奇宇
朱思莹
畅蓓蕾
肖鸿辉
黄福开
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yu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iyu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iyu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iyue Fu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92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3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3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3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适尺,其包括测量尺本体,测量尺本体的一表面设置有下胸围尺寸标识区,测量尺本体的另一表面设置有罩杯尺寸标识区;测量尺本体具有用于对准读数的测量对准端;下胸围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小9‑10cm。本申请通过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则能直接测得下胸围尺寸,并结合下胸围尺寸,可在罩杯尺寸标识区直接读出罩杯尺寸,使得整个罩杯码数的测量步骤简单;同时设置下胸围全码区、下胸围半码区、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能使得该塑适尺可适用于全码罩杯和半码罩杯的测量,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塑适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适尺。
背景技术
罩杯码数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两部分构成的,其中胸罩尺寸是指女性的下胸围,即沿女性乳根绕胸一周的长度,罩杯尺寸是指女性的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而上胸围是胸部最丰满处一周的长度,即乳点所在人体周向一周的长度。
目前对于女性罩杯码数的测量,先是在笔直的站立状态下,用软皮尺水平测量人体轻缓呼吸时的胸底部一周的长度,即得到下胸围尺寸,确定胸罩尺寸;再而将上本身前倾45°,以乳垫作为测点,用软皮尺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上胸围尺寸;再依照上胸围与下胸围之差来确定罩杯尺寸。以75B为例,75则为先量取得到的人体下胸围尺寸,B则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之差所对应的罩杯尺寸。
罩杯尺寸的对应性关系具体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罩杯码数的对应性关系具体如下:
Figure 549267DEST_PATH_IMAGE002
但发明人认为,采用目前的测量标尺进行上胸围以及下胸围的测量后,需要逐一记录上胸围、下胸围,并计算上胸围与下胸围之差,再依照下胸围、上胸围与下胸围之差来对照对应的罩杯尺寸和罩杯码数,此数据记录、换算及对照码数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操作者快速测量并得出精准的罩杯码数,尤其在内衣文胸销售门店中,罩杯码数测量、换算、对照码数较为繁琐耗时,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感,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测量标尺进行罩杯码数确定的使用不便利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塑适尺,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适尺,包括测量尺本体,所述测量尺本体的一表面设置有下胸围尺寸标识区,测量尺本体的另一表面设置有罩杯尺寸标识区;测量尺本体具有用于与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对准读数的测量对准端;
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和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均沿着测量尺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下胸围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小9-11cm。
通过在测量尺本体的一表面设置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在测量尺本体的另一表面设置罩杯尺寸标识区,能利用该测量尺本体的正反两面分别测量下胸围尺寸以及罩杯尺寸;具体地,人体自然站立状态下,先用测量尺本体沿女性乳根绕胸一周,测量对准端对应下胸围尺寸标识区的相应位置则为下胸围尺寸;然后,翻过测量尺本体的另一面,人体上半身倾斜45°,用测量尺本体沿女性乳点所在位置的人体周向绕胸一周,测量对准端对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相应位置,结合已测量的下胸围尺寸,则得到罩杯尺寸。利用该塑适尺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则能直接测得下胸围尺寸,并结合下胸围尺寸,可在罩杯尺寸标识区直接读出罩杯尺寸,使得整个罩杯码数的测量步骤简单,便于内衣文胸门店工作人员为消费者进行的测量,提高消费体验感,实用性高。
其中,下胸围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小,使得下胸围尺寸标识区能准确测量人体乳根部位一周的长度,罩杯尺寸标识区能准确测量人体胸部最丰满处一周的长度,提高塑适尺的测量准确性,减少乳根部位一周、胸部最丰满出一周的测量误差,实用性高。
可选的,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包括下胸围全码区和下胸围半码区,所述下胸围全码区和下胸围半码区均沿着测量尺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
下胸围全码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小于下胸围半码区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的距离。
目前对于下胸围尺寸的划分,一个码数的下胸围范围为5cm,跨度较大,而人体实际的胸型多样,5cm的范围跨度会直接影响选购相邻码数,会使得胸型介乎于两种内衣胸杯之间女性难以选购合适的内衣文胸,若穿着小一码的内衣胸杯则会出现包覆胸部不全的情况,若穿着大一码的内衣胸杯则会出现空杯现象。
对此,本申请通过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设置下胸围全码区和下胸围半码区,且下胸围全码区和下胸围半码区均沿着测量尺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使得利用下胸围尺寸标识区进行下胸围尺寸测量时,测量对准端对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相应位置,可同时读出一全码尺寸以及一半码尺寸,利用该下胸围半码区可进一步精准细化人体下胸围的码数区间,使得该塑适尺可适用于全码罩杯和半码罩杯的测量,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可选的,所述下胸围全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六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所述下胸围半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十二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
所述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所述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两倍;
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为一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通过将下胸围全码区划分至少六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使得该塑适尺能测量至少六个全码码数范围的下胸围尺寸,适用范围广;而通过将下胸围半码区划分至少十二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使得该塑适尺能对应测量至少十二个半码码数范围的下胸围尺寸,提高了罩杯码数测量的精准度和应用范围,实用性高。
另外,本申请的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是将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拆分为两个单元,因而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两倍,能使下胸围尺寸测量的精准度高;而且将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与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相错位设置,具体是将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即将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与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相错位半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位置,使得一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范围可读取三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下胸围尺寸,提高了下胸围尺寸测量的精准度和应用范围,实用性高。
可选的,每个所述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5cm,每个所述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2.5cm。
通过设置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5cm,能与罩杯的下胸围码数范围5cm相对应,使得该塑适尺的测量精准度较高;因而相应地,设置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2.5cm,能将一个下胸围码数范围进行划分,使得该塑适尺能适用于半码罩杯码数的测量,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可选的,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沿测量尺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有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四个所述罩杯全码区沿测量尺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四个所述罩杯半码区间隔设置于四个罩杯全码区的间隔位置。
罩杯码数包括下胸围尺寸以及罩杯尺寸两部分,目前人们往往是测量得出下胸围尺寸后,结合上胸围尺寸与下胸围尺寸之差得出罩杯尺寸,进而将下胸围尺寸与罩杯尺寸相结合得到罩杯码数。但现实中,女性的体型及胸型多样,有体型偏壮而胸型偏小的情况,此类女性的下胸围尺寸则偏大、罩杯尺寸则偏小;也有体型瘦弱而胸型偏大的情况,此类女性的下胸围则偏小、罩杯尺寸则偏大。可见,若仅仅通过下胸围与上下胸围之差来判断女性的罩杯码数,则可能存在误差情况。
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且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沿测量尺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并沿着测量尺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利用罩杯尺寸标识区精准测量读出多个罩杯全码码数以及多个罩杯半码码数,结合下胸围尺寸,可得到多个“姐妹码数”。该“姐妹码数”则是在塑适尺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的多个码数,如测量对准端对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同一位置上,包括有36A、35B、34C、33D,若结合已经测量的下胸围尺寸,则可准确得出对应的罩杯码数,如下胸围尺寸为34,则得出罩杯码数为C;亦可是根据这四个“姐妹码数”,试穿对应的内衣文胸,以挑选出某款式中较为合适的罩杯码数。
可见,利用本申请划分的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当选购不同款式的内衣文胸时,由于不同款色的内衣文胸在码数上可能存在部分误差,因而依据多个“姐妹码数”,可供内衣文胸穿着者从多个“姐妹码数”中试穿出较为合适的款式码数,提高穿着适配度以及舒适性。
可选的,每个所述罩杯全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六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每个所述罩杯半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十二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
所述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所述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两倍;
每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的距离为一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对于本申请的罩杯尺寸标识区,通过将罩杯全码区划分至少六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使得该塑适尺能测量至少六个全码码数范围的罩杯尺寸,适用范围广;而通过将罩杯半码区划分至少十二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使得该塑适尺能对应测量至少十二个半码码数范围的罩杯尺寸,提高了罩杯码数测量的精准度和应用范围,实用性高。
另外,本申请的罩杯半码标识单元是将罩杯全码标识单元拆分为两个单元,因而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两倍,能使罩杯码数测量的精准度高;而且将罩杯全码标识单元与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相错位设置,具体是将每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即将罩杯全码标识单元与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相错位半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位置,使得一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范围可读取三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罩杯尺寸,提高了罩杯码数测量的精准度和应用范围,实用性高。
可选的,每个所述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5cm,每个所述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2.5cm。
通过设置每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5cm,能与罩杯码数范围5cm相对应,使得该塑适尺的测量精准度较高;因而相应地,设置每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2.5cm,能将一个罩杯码数范围进行划分,使得该塑适尺能适用于半码罩杯码数的测量,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可选的,所述测量尺本体由一表面至另一表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第一印刷层、面料层、第二印刷层、第二薄膜层,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层,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设置于第二印刷层。
本申请的面料层优选采用无弹力的面料制得,且在布料层的两面均印刷有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及罩杯尺寸标识区,以形成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设置的第一薄膜层能对第一印刷层起到包覆保护作用,设置的第二薄膜层能对第二印刷层起到包覆保护作用,减少第一印刷层和第二油墨层的油墨脱色现象,并能减少外界水分、墨水等成分接触到面料而造成印刷层油墨化色、面料层吸色等情况,保护作用好。
而且,由于测量下胸围尺寸及罩杯尺寸的过程中,是需要将塑适尺拉紧并对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或罩杯尺寸标识区,但面料层在拉紧过程中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形变,会影响测量准确性,因此,设置的第一薄膜层以及第二薄膜层,能对面料起到包覆作用,减少面料层在拉扯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均分散有磁粉,所述测量尺本体的测量对准端设置有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分散有磁粉的第一印刷层、第二印刷层相磁吸连接。
通过在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的油墨中分散有磁粉,使得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均具有一定磁性,同时测量尺本体的测量对准端沿着边缘设置有磁吸条,在测量过程中,磁吸件能与含有磁粉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及罩杯尺寸标识区相对应,并起到磁吸作用,以提高测量精准度;另外,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较低,不影响磁吸件与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和罩杯尺寸标识区的磁粉相磁吸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测量尺本体的一表面设置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在测量尺本体的另一表面设置罩杯尺寸标识区,利用该塑适尺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则能直接测得下胸围尺寸,并结合下胸围尺寸,可在罩杯尺寸标识区直接读出罩杯尺寸,使得整个罩杯码数的测量步骤简单,便于内衣文胸门店工作人员为消费者进行的测量,提高消费体验感,实用性高;
2、通过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设置下胸围全码区和下胸围半码区,使得测量对准端对应罩杯尺寸标识区的相应位置时,可同时读出一全码尺寸以及一半码尺寸,利用该下胸围半码区可进一步精准细化人体下胸围的码数区间,使得该塑适尺可适用于全码罩杯和半码罩杯的测量,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3、通过将罩杯尺寸标识区设置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使得利用罩杯尺寸标识区精准测量读出多个罩杯全码码数以及多个罩杯半码码数,结合下胸围尺寸,可得到多个“姐妹码数”,当选购不同款式的内衣文胸时,内衣文胸穿着者从多个“姐妹码数”中试穿出较为合适的款式码数,提高穿着适配度以及舒适性;
4、设置的第一薄膜层能对第一印刷层起到包覆保护作用,设置的第二薄膜层能对第二印刷层起到包覆保护作用,能减少外界水分、墨水等成分接触到面料而造成印刷层油墨化色、面料层吸色等情况,保护作用好;且能对面料起到包覆作用,减少使用塑适尺时面料层在拉扯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情况;
5、通过在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的油墨中分散有磁粉,使得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均具有一定磁性,使得具有磁吸件的测量对准端能与含有磁粉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及罩杯尺寸标识区相对应,并起到磁吸作用,以提高测量精准度,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塑适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塑适尺的下胸围测量面和罩杯测量面的平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塑适尺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塑适尺的下胸围测量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塑适尺的罩杯尺寸标识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塑适尺的罩杯测量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塑适尺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测量尺本体;101、第一薄膜层;102、第一印刷层;103、面料层;104、第二印刷层;105、第二薄膜层;1、下胸围测量面;11、第一步骤操作标识区;12、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1、下胸围全码区;1211、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2、下胸围半码区;1221、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2、罩杯测量面;21、第二步骤操作标识区;22、罩杯尺寸标识区;221、A杯全码标识区;2211、A杯全码标识单元;222、A杯半码标识区;2221、A杯半码标识单元;223、B杯全码标识区;2231、B杯全码标识单元;224、B杯半码标识区;2241、B杯半码标识单元;225、C杯全码标识区;2251、C杯全码标识单元;226、C杯半码标识区;2261、C杯半码标识单元;227、D杯全码标识区;2271、D杯全码标识单元;228、D杯半码标识区;2281、D杯半码标识单元;3、测量对准端;31、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塑适尺。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2,塑适尺包括测量尺本体1,测量尺本体1具有两表面,本实施例将其中一表面定义为下胸围测量面1,将另一表面定义为罩杯测量面2;下胸围测量面1设置有第一步骤操作标识区11和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罩杯测量面2设置有第二步骤操作标识区21和罩杯尺寸标识区22,且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和罩杯尺寸标识区22均是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步骤操作标识区11则设置于下胸围测量面1中除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的空白区域,第二步骤操作标识区21则设置于罩杯测量面2中除罩杯尺寸标识区22的空白区域,通过第一步骤操作标识区11和第二步骤操作标识区21便于教导使用者按步骤使用该塑适尺。
而测量尺本体1的起始端设置有测量对准端3,将测量尺本体1绕乳根一周后可将测量对准端3对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则能读出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中的下胸围尺寸,或是将测量尺本体1以乳点为测量基准点,绕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后可将测量对准端3对准罩杯尺寸标识区22,则能读出罩杯尺寸标识区22中的罩杯尺寸。
参照图2至图3,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胸围比罩杯尺寸标识区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罩杯小9-11c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胸围为60cm,罩杯尺寸标识区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罩杯为70cm,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胸围比罩杯尺寸标识区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罩杯小10cm。
参照图3至图4,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包括下胸围全码区121和下胸围半码区122,且下胸围全码区121和下胸围半码区122均沿着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同时,下胸围全码区121和下胸围半码区122沿着测量尺本体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其中,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全小于下胸围半码区1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半;本实施例中,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全为60cm,下胸围半码区1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半为61.25c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下胸围全码区121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八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依次为30全码标识单元、32全码标识单元、34全码标识单元、36全码标识单元、38全码标识单元、40全码标识单元、42全码标识单元、44全码标识单元。其中,30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全为60cm,且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长度L下-全为5cm。
本实施例的下胸围半码区122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十六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依次为30半码标识单元、31半码标识单元、32半码标识单元、33半码标识单元、34半码标识单元、35半码标识单元、36半码标识单元、37半码标识单元、38半码标识单元、39半码标识单元、40半码标识单元、41半码标识单元、42半码标识单元、43半码标识单元、44半码标识单元、45半码标识单元。其中,30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半为61.25cm,且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L下-半为2.5cm。
由此而知,本实施例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全比下胸围半码区1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下-半小2.5cm;且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长度L下-全为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L下-半的两倍,同时,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起始端与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D下-全-半为1.25cm,为一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L下-半的二分之一,即是一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与一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在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错位1.25cm,以使得一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长度范围可读取三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下胸围尺寸,使得下胸围尺寸测量的精准度高、应用范围广,实用性高。
参照图5和图6,罩杯尺寸标识区22设置有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且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均是沿着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四个罩杯全码区沿测量尺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四个罩杯半码区间隔设置于四个罩杯全码区的间隔位置,使得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沿测量尺本体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中,四个罩杯全码区包括A杯全码标识区221、B杯全码标识区223、C杯全码标识区225、D杯全码标识区227,四个罩杯半码区包括A杯半码标识区222、B杯半码标识区224、C杯半码标识区226、D杯半码标识区228,且依照测量尺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并列设置次序为A杯全码标识区221、A杯半码标识区222、B杯全码标识区223、B杯半码标识区224、C杯全码标识区225、C杯半码标识区226、D杯全码标识区227、D杯半码标识区228。
A杯全码标识区221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八个A杯全码标识单元2211,依次为30A全码标识单元、32A全码标识单元、34A全码标识单元、36A全码标识单元、38A全码标识单元、40A全码标识单元、42A全码标识单元、44A全码标识单元。A杯半码标识区222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十六个A杯半码标识单元2221,依次为30A半码标识单元、31A半码标识单元、32A半码标识单元、33A半码标识单元、34A半码标识单元、35A半码标识单元、36A半码标识单元、37A半码标识单元、38A半码标识单元、39A半码标识单元、40A半码标识单元、41A半码标识单元、42A半码标识单元、43A半码标识单元、44A半码标识单元、45A半码标识单元。其中,30A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罩杯为70cm,30A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的距离为9-10cm,30A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大9-10cm。
B杯全码标识区223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八个B杯全码标识单元2231,依次为30B全码标识单元、32B全码标识单元、34B全码标识单元、36B全码标识单元、38B全码标识单元、40B全码标识单元、42B全码标识单元、44B全码标识单元。B杯半码标识区224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十六个B杯半码标识单元2241,依次为30B半码标识单元、31B半码标识单元、32B半码标识单元、33B半码标识单元、34B半码标识单元、35B半码标识单元、36B半码标识单元、37B半码标识单元、38B半码标识单元、39B半码标识单元、40B半码标识单元、41B半码标识单元、42B半码标识单元、43B半码标识单元、44B半码标识单元、45B半码标识单元。
C杯全码标识区225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八个C杯全码标识单元2251,依次为30C全码标识单元、32C全码标识单元、34C全码标识单元、36C全码标识单元、38C全码标识单元、40C全码标识单元、42C全码标识单元、44C全码标识单元。C杯半码标识区226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十六个C杯半码标识单元2261,依次为30C半码标识单元、31C半码标识单元、32C半码标识单元、33C半码标识单元、34C半码标识单元、35C半码标识单元、36C半码标识单元、37C半码标识单元、38C半码标识单元、39C半码标识单元、40C半码标识单元、41C半码标识单元、42C半码标识单元、43C半码标识单元、44C半码标识单元、45C半码标识单元。
D杯全码标识区227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八个D杯全码标识单元2271,依次为30D全码标识单元、32D全码标识单元、34D全码标识单元、36D全码标识单元、38D全码标识单元、40D全码标识单元、42D全码标识单元、44D全码标识单元。D杯半码标识区228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十六个D杯半码标识单元2281,依次为30D半码标识单元、31D半码标识单元、32D半码标识单元、33D半码标识单元、34D半码标识单元、35D半码标识单元、36D半码标识单元、37D半码标识单元、38D半码标识单元、39D半码标识单元、40D半码标识单元、41D半码标识单元、42D半码标识单元、43D半码标识单元、44D半码标识单元、45D半码标识单元。
另外,本申请的A杯全码标识单元2211的长度、B杯全码标识单元2231的长度、C杯全码标识单元2251的长度、D杯全码标识单元2271的长度均为5cm,A杯半码标识单元2221的长度、B杯半码标识单元2241的长度、C杯半码标识单元2261的长度、D杯半码标识单元2281的长度均为2.5cm,即是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L罩-全为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L罩-半的两倍。
对于本申请的罩杯尺寸标识区22,A杯全码标识区2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A-全小于A杯半码标识区2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A-半,具体是DA-全比DA-半小1.25cm,为A杯半码标识单元222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A杯半码标识区2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A-半小于B杯全码标识区223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B-全,具体是DA-半比DB-全小1.25cm,为A杯半码标识单元222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B杯全码标识区223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B-全小于B杯半码标识区224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B-半,具体是DB-全比DB-半小1.25cm,为B杯半码标识单元224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B杯半码标识区224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B-半小于C杯全码标识区225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C-全,具体是DB-半比DC-全小1.25cm,为B杯半码标识单元224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C杯全码标识区225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C-全小于C杯半码标识区226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C-半,具体是DC-全比DC-半小1.25cm,为C杯半码标识单元226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C杯半码标识区226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C-半小于D杯全码标识区227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D-全,具体是DC-半比DD-全小1.25cm,为C杯半码标识单元226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D杯全码标识区227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D-全小于D杯半码标识区228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DD-半,具体是DD-全比DD-半小1.25cm,为D杯半码标识单元228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综上,本申请罩杯尺寸标识区22中,每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D罩-全-半为1.25cm,为一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长度L罩-半的二分之一,即是一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与一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在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错位1.25cm。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步,人体先直立自然站立,然后用测量尺本体1的罩杯测量面2贴进人体皮肤,再将测量尺本体1绕人体乳根部位一周,将测量对准端3与下胸围测量面1的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相对应,从测量对准端3的对准位置确定下胸围全码区121所对应的下胸围全码尺寸以及下胸围半码区122所对应的下胸围半码尺寸,优选采用下胸围半码区122的具体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来确定下胸围尺寸,如35。
第二步,人体上半身倾斜45°,用测量尺本体1的下胸围测量面1贴进人体皮肤,再以人体乳点所在位置,将测量尺本体1绕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将测量对准端3与罩杯测量面2的罩杯尺寸标识区22相对应,从测量对准端3的对准位置确定罩杯尺寸标识区22对应的系列罩杯全码尺寸和罩杯半码尺寸,如36A、35B、34C、33D,常规可通过35的下胸围尺寸得知罩杯选用B杯,而同时可将36A、34C、33D亦作为35B的“姐妹码数”,可试穿这四个罩杯码数的内衣文胸,以选购穿着更为合适的文胸内衣。
实施例2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测量尺本体1从其截面剖视结构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101、第一印刷层102、面料层103、第二印刷层104、第二薄膜层105,其中,第一印刷层102是由分散有磁粉的印刷油墨在面料层103的一表面印刷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而形成,同理,第二印刷层104是由分散有磁粉的印刷油墨在面料层103的另一表面印刷罩杯尺寸标识区22而形成,使得第一印刷层102和第二印刷层104具有一定的磁吸作用。同时,参照图2,沿测量尺本体1的测量对准端3的边缘,设置有磁吸件31,该磁吸件31能与分散有磁粉的第一印刷层102、第二印刷层104相磁吸,使得测量对准端3能精确对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或罩杯尺寸标识区22,提高测量尺本体1的测量准确性。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测量尺本体1进行下胸围尺寸以及罩杯尺寸测量时,在实施例1的操作基础上,将测量对准端3精确对准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时,磁吸件31与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相磁吸,而将测量对准端3精确对准罩杯尺寸标识区22时,磁吸件31与罩杯尺寸标识区22相磁吸,能提高下胸围尺寸与罩杯尺寸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塑适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尺本体(1),所述测量尺本体(1)的一表面设置有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测量尺本体(1)的另一表面设置有罩杯尺寸标识区(22);测量尺本体(1)具有用于与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22)对准读数的测量对准端(3);
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和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22)均沿着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比罩杯尺寸标识区(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小9-11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包括下胸围全码区(121)和下胸围半码区(122),所述下胸围全码区(121)和下胸围半码区(122)均沿着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
下胸围全码区(121)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小于下胸围半码区(122)的起始端与测量对准端(3)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胸围全码区(121)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六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所述下胸围半码区(122)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十二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
所述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长度为所述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的两倍;
每个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起始端与每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为一个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胸围全码标识单元(1211)的长度为5cm,每个所述下胸围半码标识单元(1221)的长度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22)沿测量尺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设置有四个罩杯全码区和四个罩杯半码区,四个所述罩杯全码区沿测量尺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四个所述罩杯半码区间隔设置于四个罩杯全码区的间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罩杯全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六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每个所述罩杯半码区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十二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
所述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所述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两倍;
每个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与每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起始端的距离为一个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罩杯全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5cm,每个所述罩杯半码标识单元的长度为2.5c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本体(1)由一表面至另一表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101)、第一印刷层(102)、面料层(103)、第二印刷层(104)、第二薄膜层(105),所述下胸围尺寸标识区(12)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层(102),所述罩杯尺寸标识区(22)设置于第二印刷层(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适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层(102)和第二印刷层(104)均分散有磁粉,所述测量尺本体(1)的测量对准端(3)设置有磁吸件(31),所述磁吸件(31)与分散有磁粉的第一印刷层(102)、第二印刷层(104)相磁吸连接。
CN202220709297.9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适尺 Active CN216983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9297.9U CN216983780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适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9297.9U CN216983780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适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3780U true CN21698378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9297.9U Active CN216983780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塑适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3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6765B2 (en) Shaped fit sizing system
US81235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sizing brassieres
US5956525A (en) Method of measuring body measurements for custom apparel manufacturing
EP2830450B1 (en) A breast measuring device for determining bra size
US6467180B1 (en) Measuring tape for determining bra size
CA2372396A1 (en) Modular brassiere fitment apparatus
US482347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hysical attributes of a human body
CN216983780U (zh) 一种塑适尺
US2880731A (en) Bathing suit and brassiere or like combination of wearing apparel
US4137634A (en) Universal custom fit garment pattern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6380763U (zh) 一种服装剪裁模板
US3907107A (en) Dress form method and means
CN207152009U (zh) 一种男西服多功能号衣裤套装
CN1653980A (zh) 生产适合个人体形的全帮的方法
US2922555A (en) Precision adjustable dress form
Handford Professional pattern grading for women's, men's and children's apparel
CN209152455U (zh) 一种新型文胸号型测量装置
CN213309799U (zh) 一种脑电图检测固定装置
US3369300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leeve pattern
GB2368643A (en) Bra size measuring tape
US361292A (en) Tailor s measure
GB2485760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aking measurements
CN111743536A (zh) 一种脑电图检测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775789U (zh) 一种罩杯测量尺
CN220529359U (zh) 一种测量人体胸部三维结构的文胸定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