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2159U -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2159U
CN216982159U CN202122860472.2U CN202122860472U CN216982159U CN 216982159 U CN216982159 U CN 216982159U CN 202122860472 U CN202122860472 U CN 202122860472U CN 216982159 U CN216982159 U CN 216982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temperature
circuit
terminal
control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04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永翔
张安福
张周
周扬
陈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04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2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2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2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上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以及色温调节保护电路;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连接;色温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分路电源电路、色温调控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管,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连接,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光源的色温。在光源的正负极出现短路时,色温调控管上的电压独立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不受恒流源电路的输出影响,使得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色温调控管在工作时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色温调控管的功耗减小。

Description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温调控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驱动调光调色温电源在灯具上调节色温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两路DC-DC(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直流-直流)分别控制方案,此方案体积大,成本高;另一种是通过一组直流恒流源,其中一路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直接控制DC-DC芯片做为调光信号,另一路PWM信号作为调色信号来控制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形成互补信号实现色温之间的切换,即CCT(Correlated Colour Temperature,相关色温)模式,CCT模式与调光调色电路相对应。
然而,当输出短路时,MOS管无法快速进入短路状态,且其栅极存在一定的电压,但此电压略大于MOS的阈值电压,此状态下,如果没有迅速解除短路,使得MOS管处于变阻区,即此时MOS管的内阻较大,从而使得MOS管的功耗增大,进而使得MOS管的温度持续升高,最终将导致MOS管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短路状态下的功耗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以及色温调节保护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色温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分路电源电路、色温调控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管,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连接,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控制端用于与调色温控制主板的色温控制端连接,所述调色温控制主板用于向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输出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所述色温调控电路包括第一调控电路以及第二调控电路,所述第一调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暖光色温信号,所述第一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暖光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二调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冷光色温信号,所述第二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冷光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路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电路包括第三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二电阻,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色温调控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三电阻,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二电容以及恒流输出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恒流输出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输出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
一种灯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光源的正负极出现短路时,由于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取自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即色温调控管上的电压独立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不受恒流源电路的输出影响,使得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色温调控管在工作时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色温调控管的功耗减小,便于降低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短路状态下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图1所示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中的色温调控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图1所示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中的分路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图1所示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中的恒流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以及色温调节保护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色温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分路电源电路、色温调控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管。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连接,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控制端用于与调色温控制主板的色温控制端连接,所述调色温控制主板用于向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输出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二端接浮地。在光源的正负极出现短路时,由于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取自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即色温调控管上的电压独立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不受恒流源电路的输出影响,使得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色温调控管在工作时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色温调控管的功耗减小,便于降低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短路状态下的功耗。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10包括恒流源电路100以及色温调节保护电路200。所述恒流源电路100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T1C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100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V+连接。所述色温调节保护电路200包括分路电源电路210、色温调控电路220以及色温调控管。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连接,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控制端用于与调色温控制主板的色温控制端连接,所述调色温控制主板用于向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输出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源的正负极出现短路时,由于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取自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即色温调控管上的电压独立于恒流源电路100的输出,不受恒流源电路100的输出影响,使得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色温调控管在工作时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色温调控管的功耗减小,便于降低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短路状态下的功耗。其中,分路电源电路用于输出10V至20V的直流电,例如,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为15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色温调控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M1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M2,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包括第一调控电路222以及第二调控电路224,所述第一调控电路222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冷光色温信号PWM1,所述第一调控电路22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冷光负极CC-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二调控电路224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暖光色温信号PWM2,所述第二调控电路22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暖光负极CW-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第二端接浮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作为对光源的不同色温进行调控,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作为光源的冷暖光进行开关控制,例如,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为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第一端为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第二端为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控制端为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的控制端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控电路222的冷光色温信号PWM1,便于启闭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M2,从而便于将光源的正极V+与冷光负极CC-导通,进而便于光源输出冷光色温,而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二调控电路的暖光色温信号PWM2,便于启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M1,从而便于将光源的正极V+与暖光负极CW-导通,进而便于光源输出暖光色温。这样,通过调整暖光色温信号PWM2以及冷光色温信号PWM1,便于在对应的时间内开启光源对应的色温,实现对光源色温的调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管包括多个电子开关管,每一电子开关管对应于一种色温,其中的色温包括冷白、自然白、正白以及暖白,便于对不同的色温需求时控制对应的电子开关管导通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3,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的异名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对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输出的电压进行整流,即对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输出的电压进行半波整流,确保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从而使得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端接收直流电,便于作为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还包括第一电阻R9,所述第二次级侧T1D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9串联在所述第二次级侧T1D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一电阻R9对所述第二次级侧T1D输出的电流进行限流,以降低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输出电流过大的情况,确保了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正常运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级侧T1D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9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端连接。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还包括第一电容E3,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T1D的异名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E3并联在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出端上,即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二端接浮地,即所述第一电容E3的第二端连接在直流源的公共接地端上,所述第一电容E3对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对输入至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电压信号进行干扰滤除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端接收的电压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确保了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的基准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为电解电容的负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包括第三电子开关管Q3以及第二电阻R6,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第二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用于接收色温调控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接收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信号是对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导通与截止的控制信号,即通过所述色温调控信号的电压变化,使得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控制端的电压大于或小于阈值电压。所述第二电阻R6作为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的上拉电阻,为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提供一定的采样电压,便于区分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通断状态,从而便于在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工作状态在导通状态与截止状态之间变换时,控制所述色温调控管的工作状态,进而便于对光源的色温调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还包括第四电子开关管Q1以及第三电阻R5,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浮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三电阻R5对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输出信号进行同相,即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三电阻R5形成同相器,也即对所述色温调控信号进行同相处理,例如,当所述色温调控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导通,使得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上有电流,从而使得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压由高电平降低为低电平,进而使得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关闭。这样,此时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上的电压为所述分路电源电路210的输出电压,即此时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为高电平,使得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为高电平,从而使得所述色温调控管导通,进而便于开启光源对应的色温。其中,在所述色温调控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的电压同样为高电平,实现了所述色温调控信号的电平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的电平同相,便于通过控制所述色温调控信号调整光源的色温状态的变换。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D4,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位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之前,即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串联在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4对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Q3的第一端流入至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控制端的电流进行单向导通,确保了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Q1的正常通断,从而确保了所述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对光源的正常色温调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控电路220还包括与第三电子开关管Q3、第二电阻R6、第四电子开关管Q1、第三电阻R5以及第二整流二极管D4类似的电子元器件,便于对冷暖色温分开进行控制,即此时色温调控管对应有暖光色温调控管和冷光色温调控管,从而便于实现对光源的冷暖光的调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恒流源电路100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D1、第二电容E2以及恒流输出器U1,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T1C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E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恒流输出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输出器U1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V+连接,所述第二电容E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E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T1C的异名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D1与所述第二电容E2形成对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T1C输出信号的整流滤波,其中,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D1进行半波整流,第三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用于输出3V至100V的直流电,例如,第三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的输出电压48V,所述第二电容E2进行干扰滤波,确保了所述恒流输出器U1的输入信号为稳定的直流信号,从而便于所述恒流输出器U1输出恒定的直流电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容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为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为电解电容的负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以及色温调节保护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色温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分路电源电路、色温调控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管。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连接,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控制端用于与调色温控制主板的色温控制端连接,所述调色温控制主板用于向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输出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二端接浮地。在光源的正负极出现短路时,由于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取自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即色温调控管上的电压独立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不受恒流源电路的输出影响,使得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上的电压稳定,从而使得色温调控管在工作时处于完全导通状态,进而使得色温调控管的功耗减小,便于降低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在短路状态下的功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恒流源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
色温调节保护电路,所述色温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分路电源电路、色温调控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管,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连接,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控制端用于与调色温控制主板的色温控制端连接,所述调色温控制主板用于向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输出色温调控信号,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对应的色温负极连接,以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所述色温调控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控管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管,所述色温调控电路包括第一调控电路以及第二调控电路,所述第一调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暖光色温信号,所述第一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暖光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二调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冷光色温信号,所述第二调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光源的冷光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电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的基准电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浮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包括第三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二电阻,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接收色温调控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子开关管以及第三电阻,所述分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色温调控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浮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控电路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第二电容以及恒流输出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的同名端与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恒流输出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输出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光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侧的异名端连接。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
CN202122860472.2U 2021-11-19 2021-11-19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Active CN216982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0472.2U CN216982159U (zh) 2021-11-19 2021-11-19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0472.2U CN216982159U (zh) 2021-11-19 2021-11-19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2159U true CN216982159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0472.2U Active CN216982159U (zh) 2021-11-19 2021-11-19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2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88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调光器及调光调色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88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调光器及调光调色控制方法
CN117896883B (zh) * 2024-03-14 2024-05-14 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调光器及调光调色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6773B1 (ko) Led들을 위한 딤 투 웜 제어기
CN103997812B (zh) Led驱动装置和led照明装置
CN104902614A (zh) 以交流供电的led光引擎及具有该led光引擎的集成电路与照明装置
CN111225475B (zh) 电流驱动电路、方法及应用其的led照明装置
RU2621883C1 (ru) Система сд-подсвет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EP2326145A1 (en) LED lamp and LED lamp module
CN105025632A (zh) 一种开关调色的led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109714869A (zh) 一种led照明驱动电流线性调整及调光控制电路
CN216982159U (zh) 调色温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EP3580842B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EP3661330B1 (en) Load controller
CN205005298U (zh) 一种开关调色的led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210986506U (zh) 一种混色led照明系统及其驱动电路
TW201433201A (zh) 發光二極體驅動裝置之維持電流電路及其運作方法
US20040155638A1 (en) Switch mode power converter
JP6011011B2 (ja) 点灯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調光方法
CN109716862B (zh) 用于led的调暗变暖控制器
JPH03285289A (ja) 調光点灯装置
US20120019158A1 (en) Polarity-reversible dimming controller having function of switching light source
US10440785B2 (en) Current holding circuit for bidirectional triode thyristor dimmer and linear dimming dr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CN208424843U (zh) 一种具有纹波抑制和调光功能的led线性恒流电路
US11653430B2 (en) Lamp control system
CN212970175U (zh) 一种开关控制的无极调光电路
CN209170706U (zh) 一种电压自动跟随的智能led调光电路
CN206380128U (zh) 一种led调光调色恒温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