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1633U -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1633U
CN216981633U CN202123323506.0U CN202123323506U CN216981633U CN 216981633 U CN216981633 U CN 216981633U CN 202123323506 U CN202123323506 U CN 202123323506U CN 216981633 U CN216981633 U CN 216981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tator
punching sheet
rotor
rotor pu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235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anda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anda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anda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anda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235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1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1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1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中间位置设有轴孔,转子冲片从内到外依次中心阵列有多个连接孔和磁钢孔,转子冲片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弧状凸部关于转子冲片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边缘,弧状凸部之间设有气隙辅助凹槽;定子冲片包括定子轭部和梯形定子齿部,定子齿部由定子轭部的内侧周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定子冲片轭部外侧设有工艺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弧状凸部和气隙辅助凹槽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在各类驱动电机中,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密度高,效率高、体积小、惯性低、响应快,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加工容易、容错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定子和转子是永磁同步电机最基本的组成结构。其中,定子由绝缘铜线绕制而成,转子包含永磁体建立电机的主磁场。
然而永磁同步电机在实际运行中产生较大噪音。经分析电机噪音源包括机械噪音与电磁噪音,机械噪音主要是由轴承等机械部件的振动以及电机本身的模态问题引起;电磁噪音主要是由电机内部径向力波的频率引起的,径向力波的频率又与转子的偏心、气隙长度以及电机自身变频的供电方式产生的谐波有关。其中,电磁噪音占据主要部分。目前现有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多采用均匀气隙的结构形式,该类的永磁体磁密波形呈梯形波分布,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这会导致附加的震动噪声的产生。同时增加电机损耗影响电机效率,导致电机效率降低。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仿真方法用以调节低电磁噪音永磁同步电机定转子,从而实现低噪音高转速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
实用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降低永磁同步电机噪音的电磁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永磁同步电机模型中输入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定子电压参数、转子电流参数、转子气隙长度参数、转子弧部参数、和定子轭部参数;
S20计算运动方程,根据电磁功率和机械功率求转子转速和角度,并分析电磁功率的误差用来判断是否需要迭代;
S30第一次运行电磁仿真得到定子磁链、转子磁链、定子电流与转子电流的仿真结果;
S40判断永磁同步电机是否发生动态偏心,作出探测线圈的电压时间历程ui波形图,若ui波形相同相位不同且存在极对数个不等的极大值则存在动态偏心故障,否则无动态偏心故障;
S50将S20中的仿真结果进行dq转换;
S60依据定转子磁链方程,计算电机电感值,电机电感值确定后,即可依据转子磁链方程计算工作点相对应的转子电流值;
S70将结果输出到指定文件,同时监测永磁同步电机的噪音曲线,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噪音波动进行判断;
S80将计算所得参数输入仿真模型,再次运行电磁仿真,即可得到在某一特定工作点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仿真结果。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
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中间位置设有轴孔,转子冲片从内到外依次中心阵列有多个连接孔和磁钢孔,转子冲片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弧状凸部关于转子冲片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边缘,弧状凸部之间设有气隙辅助凹槽;
定子冲片,定子冲片包括定子轭部和梯形定子齿部,定子齿部由定子轭部的内侧周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定子冲片轭部外侧设有工艺槽。
进一步的,气隙辅助凹槽在转子冲片上均匀间隔设置,气隙辅助凹槽于弧状凸部数量之比为1:2。
进一步的,弧状凸部数量为m,磁钢孔数量为n,m=n=8。
进一步的,磁钢孔包括相互接通的矩形部和设于矩形部两侧的第一弧形延伸部、第二弧形延伸部,第一弧形延伸部和第二弧形延伸部相对于矩形部中心线对称,矩形部长轴为8.50mm-8.56mm,矩形部短轴为2.27mm-2.33mm。
进一步的,转子冲片外切圆直径为41.2mm-41.22mm,磁钢孔所成八边形的外切圆直接为40.11mm,磁钢孔相对之间距离为 34.1mm-34.13mm。
进一步的,工艺槽包括第一工艺槽和第二工艺槽,第一工艺槽数量为3个,第一工艺槽两两所对圆心角为120°,第二工艺槽数量为1 个,第二工艺槽设于第一工艺槽一侧,第二工艺槽与相邻的第一工艺槽所对圆心角为30°。
进一步的,转子冲片和定子冲片的叠压系数均大于等于0.97,转子冲片和定子冲片的冲片毛刺均不大于0.04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该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仿真方法可实现低噪音高转速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该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弧状凸部关于转子冲片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边缘,弧状凸部之间还设有气隙辅助凹槽。通过弧状凸部和气隙辅助凹槽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的一种用于降低永磁同步电机噪音的电磁仿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降低永磁同步电机噪音的电磁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永磁同步电机模型中输入参数设置,参数包括定子电压参数、转子电流参数、转子气隙长度参数、转子弧部参数、和定子轭部参数;
S20计算运动方程,根据电磁功率和机械功率求转子转速和角度,并分析电磁功率的误差用来判断是否需要迭代;
S30第一次运行电磁仿真得到定子磁链、转子磁链、定子电流与转子电流的仿真结果;
S40判断永磁同步电机是否发生动态偏心,作出探测线圈的电压时间历程ui波形图,若ui波形相同相位不同且存在极对数个不等的极大值则存在动态偏心故障,否则无动态偏心故障;
S50将S20中的仿真结果进行dq转换;
S60依据定转子磁链方程,计算电机电感值,电机电感值确定后,即可依据转子磁链方程计算工作点相对应的转子电流值;
S70将结果输出到指定文件,同时监测永磁同步电机的噪音曲线,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噪音波动进行判断;
S80将计算所得参数输入仿真模型,再次运行电磁仿真,即可得到在某一特定工作点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仿真结果。
如图2和3所示,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
转子冲片1,转子冲片1中间位置设有轴孔3,转子冲片1从内到外依次中心阵列有多个连接孔6和磁钢孔4,轴孔3用于连接转子轴,磁钢孔4用于承载磁钢,由此形成永磁转子。转子冲片1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5,弧状凸部5关于转子冲片1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1边缘;弧状凸部5可均衡电机内部的磁力线分布,以此降低转子转动时产生的转矩脉动,从而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定子冲片2,如图2所示,定子冲片2包括定子轭部201和梯形定子齿部202,定子齿部202由定子轭部201的内侧周部沿径向内延伸形成,定子冲片2轭部201外侧设有工艺槽。定子冲片2使转子磁路不饱和,保证气隙磁场稳定而平滑,能够有效地控制气隙磁场稳定平滑。定子齿部202可有效地减少磁阻和紧固通电的导体受到横向力位移,从而减少振动和电磁噪音。从而减少了齿槽转矩和磁场波动,减少了振动和噪音,并提高转矩常数,满足负载突变时的承载能力。
优选的,弧状凸部5之间设有气隙辅助凹槽7。通过气隙辅助凹槽 7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优选的,气隙辅助凹槽7在转子冲片1上均匀间隔设置,气隙辅助凹槽7与弧状凸部5数量之比为1:2。通过气隙辅助凹槽7保证气隙磁场稳定而平滑,能够有效地控制气隙磁场稳定平滑。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优选的,弧状凸部5数量为m,磁钢孔4数量为n,m=n=8。
优选的,如图2和3所示,磁钢孔4包括相互接通的矩形部401 和设于矩形部401两侧的第一弧形延伸部402、第二弧形延伸部403,第一弧形延伸部402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相对于矩形部401中心线对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磁钢孔4的第一弧形延伸部402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距离为1mm。弧状凸部5、第一弧形延伸部402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对磁场的定向调制作用,使得电机磁场更加正弦,降低了谐波含量,从而大大改善了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
优选的,矩形部401长轴为8.50mm,矩形部401短轴为2.30mm。
优选的,转子冲片1外切圆直径为41.20mm,磁钢孔4所成八边形的外切圆直接为40.11mm,磁钢孔4相对之间距离为34.10mm。
优选的,工艺槽包括第一工艺槽8和第二工艺槽9,第一工艺槽8 数量为3个,第一工艺槽8两两所对圆心角为120°,第二工艺槽9 数量为1个,第二工艺槽9设于第一工艺槽8一侧,第二工艺槽9与相邻的第一工艺槽8所对圆心角为30°。
优选的,连接孔6数量为5,连接孔6直径为3.00mm,连接孔6 阵列于直径为24.00mm的同心圆上。
优选的,转子冲片1和定子冲片2的叠压系数均大于等于0.97,转子冲片1和定子冲片2的冲片毛刺均不大于0.04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该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1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5,弧状凸部5关于转子冲片1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1边缘,弧状凸部5之间还设有气隙辅助凹槽7。通过弧状凸部5和气隙辅助凹槽7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和3所示,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
转子冲片1,转子冲片1中间位置设有轴孔3,转子冲片1从内到外依次中心阵列有多个连接孔6和磁钢孔4,轴孔3用于连接转子轴,磁钢孔4用于承载磁钢,由此形成永磁转子。转子冲片1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5,弧状凸部5关于转子冲片1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1边缘;弧状凸部5可均衡电机内部的磁力线分布,以此降低转子转动时产生的转矩脉动,从而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定子冲片2,如图2所示,定子冲片2包括定子轭部201和梯形定子齿部202,定子齿部202由定子轭部201的内侧周部沿径向内延伸形成,定子冲片2轭部201外侧设有工艺槽。定子冲片2使转子磁路不饱和,保证气隙磁场稳定而平滑,能够有效地控制气隙磁场稳定平滑。定子齿部202可有效地减少磁阻和紧固通电的导体受到横向力位移,从而减少振动和电磁噪音。从而减少了齿槽转矩和磁场波动,减少了振动和噪音,并提高转矩常数,满足负载突变时的承载能力。
优选的,弧状凸部5之间设有气隙辅助凹槽7。通过气隙辅助凹槽 7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优选的,如图3所示,气隙辅助凹槽7在转子冲片1上均匀间隔设置,气隙辅助凹槽7与弧状凸部5数量之比为1:2。通过气隙辅助凹槽7保证气隙磁场稳定而平滑,能够有效地控制气隙磁场稳定平滑。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优选的,弧状凸部5数量为m,磁钢孔4数量为n,m=n=8。
优选的,磁钢孔4包括相互接通的矩形部401和设于矩形部401 两侧的第一弧形延伸部402、第二弧形延伸部403,第一弧形延伸部402 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相对于矩形部401中心线对称。弧状凸部5、第一弧形延伸部402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对磁场的定向调制作用,使得电机磁场更加正弦,降低了谐波含量,从而大大改善了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磁钢孔4的第一弧形延伸部402和第二弧形延伸部403距离为1mm。
优选的,矩形部401长轴为8.55mm,矩形部401短轴为2.27。
优选的,转子冲片1外切圆直径为41.22mm,磁钢孔4所成八边形的外切圆直接为40.11mm,磁钢孔4相对之间距离为34.13mm。
优选的,工艺槽包括第一工艺槽8和第二工艺槽9,第一工艺槽8 数量为3个,第一工艺槽8两两所对圆心角为120°,第二工艺槽9 数量为1个,第二工艺槽9设于第一工艺槽8一侧,第二工艺槽9与相邻的第一工艺槽8所对圆心角为30°。
优选的,连接孔6数量为5,连接孔6直径为3mm,连接孔6阵列于直径为24.05mm的同心圆上。
优选的,转子冲片1和定子冲片2的叠压系数均大于等于0.97,转子冲片1和定子冲片2的冲片毛刺均不大于0.04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该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仿真方法可实现低噪音高转速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该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弧状凸部关于转子冲片中心阵列设于转子冲片边缘,弧状凸部之间还设有气隙辅助凹槽。通过弧状凸部和气隙辅助凹槽可有效消除奇次谐波的影响,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降低电机损耗,提高电机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中间位置设有轴孔,所述转子冲片从内到外依次中心阵列有多个连接孔和磁钢孔,所述转子冲片四周设有多个弧状凸部,所述弧状凸部关于所述转子冲片中心阵列设于所述转子冲片边缘,所述弧状凸部之间设有气隙辅助凹槽;
定子冲片,定子冲片包括定子轭部和梯形定子齿部,所述定子齿部由所述定子轭部的内侧周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定子冲片轭部外侧设有工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辅助凹槽在所述转子冲片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气隙辅助凹槽于所述弧状凸部数量之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凸部数量为m,所述磁钢孔数量为n,m=n=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孔包括相互接通的矩形部和设于所述矩形部两侧的第一弧形延伸部、第二弧形延伸部,所述第一弧形延伸部和第二弧形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矩形部中心线对称,所述矩形部长轴为8.50mm-8.56mm,所述矩形部短轴为2.27mm-2.3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外切圆直径为41.2mm-41.22mm,所述磁钢孔所成八边形的外切圆直接为40.11mm,所述磁钢孔相对之间距离为34.1mm-34.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槽包括第一工艺槽和第二工艺槽,所述第一工艺槽数量为3个,所述第一工艺槽两两所对圆心角为120°,所述第二工艺槽数量为1个,所述第二工艺槽设于所述第一工艺槽一侧,所述第二工艺槽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工艺槽所对圆心角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冲片和所述定子冲片的叠压系数均大于等于0.97,所述转子冲片和所述定子冲片的冲片毛刺均不大于0.04mm。
CN202123323506.0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Active CN216981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3506.0U CN21698163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3506.0U CN21698163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1633U true CN216981633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23506.0U Active CN21698163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1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6706B (zh) 一种磁场调制永磁电机损耗分析与抑制方法
CN205622461U (zh) 无刷电机降噪装置
CN111463939A (zh) 一种定转子双永磁体双电枢绕组磁场调制永磁电机结构
US20090195113A1 (en) Induction machine st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Liu et al. A high force density linear actuator for active suspension
CN113949244A (zh) 一种单齿集中绕组少谐波轴向磁通电机
CN109245411A (zh) 一种低振噪的永磁同步电机
CN216981633U (zh) 一种低噪音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
Sulaiman et al. Skewing and notching configurations for torque pulsation minimization in spoke-type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Akuru An overview on cogging torque and 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flux switching machines
CN201910679U (zh) 永磁外转子双凸极电机
CN114123583A (zh) 一种用于降低永磁同步电机噪音的电磁仿真方法及电机
Cao et al. Cogging torque reduction for outer rotor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N214412555U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210041604U (zh) 一种24槽10极轴向磁通电机及电动车辆
CN209329855U (zh) 一种低振噪的永磁同步电机
CN110391723B (zh) 24槽10极轴向磁通电机及电动车辆
Fang et al. Analysis and reduction of cogging torque for magnetic-gear PMSG used in wave energy conversion
Zhang et al. Windage loss and 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stator-permanent magnet flux-switching machines
CN204794614U (zh) 一种能够降低振动噪声的开关磁阻电机结构
CN112615509A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216599167U (zh) 一种低噪音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定转子冲片及电机
Hussain et al. Cogging torque reduction of 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with overlapping windings
Sato et al. Cogging Torque Cancellation by Magnet Shape Design for Axial Gap Motors
KR102423928B1 (ko) 스포크 타입의 모터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