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899U -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0899U
CN216980899U CN202123216093.6U CN202123216093U CN216980899U CN 216980899 U CN216980899 U CN 216980899U CN 202123216093 U CN202123216093 U CN 202123216093U CN 216980899 U CN216980899 U CN 216980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ealing
clamping
connection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60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相荣
丁振东
刘雷
朱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Technology Mar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60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0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0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0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框架和连接器,保护框架包括固定段和连接段,固定段用于容置接地电极,固定段的端部设有连接耳,连接耳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单元的连接孔,连接器设置于连接段,连接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接地电极相连,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海缆的密封机构和夹持机构。通过连接耳上的连接孔来连接固定单元,使保护框架在深海中的位置能更加稳固,以使保护框架能对接地电极进行固定和保护,保护框架的连接段安装连接器,以实现海缆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利用密封机构可以使海缆的连接端具有良好地密封性,利用夹持机构可以避免海缆从连接器上滑脱或断裂。

Description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现阶段也在对海洋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大多会使用到海底观测网和海底通信系统,因此,海底探测网和海底通信系统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而随着海底探测网和海底通信系统的建设,作为二者的接地端,海底接地电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海底接地电极时,海底接地电极的外部会安装电极保护装置,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难以对接地电极进行固定和有效保护,在深水环境下的可靠性不高,且接地电极与海缆连接处的密封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保护装置难以对接地电极进行固定和有效保护,实现接地电极的有效保护和固定以及确保接地电极与海缆之间的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包括:
保护框架,包括固定段和连接段,所述固定段用于容置所述接地电极,且所述固定段的端部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单元的连接孔;
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段,所述连接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接地电极相连,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海缆的密封机构和夹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电气连接单元与所述海缆的缆芯相连,所述密封机构和夹持机构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连接线至连接件的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缆芯的容置通道,所述容置通道朝向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卡接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的内表面与所述缆芯相贴,所述密封座的外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相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内设有锥形通道,所述第二夹持座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缆芯的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朝向所述密封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密封单元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夹持座的外表面呈锥形,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于所述锥形通道内,用于将所述海缆的铠装层夹持于所述锥形通道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座的外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密封座朝向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设有环形板,所述第一夹持座适于卡接于所述环形板的内侧,所述壳体在与所述海缆相连的一端设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夹持座适于安装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限位器的端部适于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保护框架包括连接柱以及沿所述连接柱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端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连接头,所述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固定段,所述第三连接板和连接头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连接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接地电极通过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段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相互连接,以将所述接地电极卡接在所述防护层的内侧,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朝向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向所述第三连接板延伸的绕线器,所述连接线适于绕设于所述绕线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保护框架的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所述保护框架在远离所述接地电极的一端连接有弯曲加强件,所述弯曲加强件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海缆的限弯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通过保护框架的固定段来固定接地电极,在保护框架固定段的外侧设置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的连接孔用于连接固定单元,使保护框架在深海中的位置能更加稳固,以使保护框架能对接地电极进行固定和保护,保护框架的连接段安装连接器,连接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与接地电极进行电气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机构和夹持机构来连接海缆,以实现海缆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且利用密封机构可以使海缆的连接端具有良好地密封性,利用夹持机构可以避免海缆从连接器上滑脱或断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的保护框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保护框架;2、连接器;3、固定段;4、连接段;5、连接耳;6、连接孔;7、连接线;8、密封机构;9、夹持机构;10、弯曲加强件;30、固定装置;
101、端板;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二连接板;104、第三连接板;105、连接头;106、绕线器;107、保护罩;108、通孔;
201、壳体;202、连接件;203、电气连接单元;204、限位器;
301、第一弧形件;302、第二弧形件;303、防护层;
801、密封座;802、密封单元;803、密封圈;804、环形板;
901、第一夹持座;902、第二夹持座;903、锥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包括保护框架1和连接器2,其中保护框架1包括有固定段3和连接段4,固定段3用于容置接地电极,且固定段3在远离连接段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5,连接耳5设置连接孔6,连接孔6用于连接固定单元,连接器2设置于保护框架1的连接段4,连接器2的一端通过连接线7与接地电极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器2的通过密封机构8和夹持机构9来连接海缆。
通过保护框架1的固定段3来固定接地电极,在保护框架1固定段3的外侧设置连接耳5,连接耳5上的连接孔6用于连接固定单元,使保护框架1在深海中的位置能更加稳固,以使保护框架1能对接地电极进行固定和保护,保护框架1的连接段4安装连接器2,连接器2的一端通过连接线7与接地电极进行电气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机构8和夹持机构9来连接海缆,以实现海缆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且利用密封机构8可以使海缆的连接端具有良好地密封性,利用夹持机构9可以避免海缆从连接器2上滑脱或断裂。
其中,固定单元可以为锚或配重块,通过在连接耳5的连接孔6加锚或加配重块,可以使保护框架1很好的固定于海底。或是固定单元可以包括固定于海底的地脚螺栓以及与地脚螺栓相连接的锁链,锁链与连接孔6通过锁扣进行连接,这样设计也可以实现保护框架1位置的有效固定。
在连接线7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插头,其中一个插头用于与接地电极进行电气连接,另一个插头用于与连接器2进行电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保护框架1包括有连接柱、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其中,沿连接柱的长度方向,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依次进行设置。其中,连接柱、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均可以采用316L材质制成,使保护框架1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优质防腐蚀材料来制作连接柱、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
前述的连接耳5一体成型于端板101远离第一连接板102的一侧,而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的区域便形成前述的固定段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之间的区域便形成前述的连接段4。
如图2所示,连接柱可以设置为四根,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的截面均可以为圆形,四根连接柱可以呈中心对称式的进行分布。在将接地电极固定于固定段3内后,便可利用四根连接柱对接地电极进行保护,避免接地电极受到损伤和破坏。
请继续参见附图1和附图2,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的中部均可以设置有让位孔,且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上的让位孔的大小可以各不相同,其中接地电极的两端可以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02的让位孔和第二连接板103的让位孔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接地电极通过固定装置30来安装于固定段3内,具体的,固定装置30包括有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对接后可以形成一圆环形的固定装置30,以将接地电极进行锁紧。其中,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层303,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的内侧均是弧面较短的一侧,设置防护层303后,在利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对接地电极进行锁紧时,防护层303将直接与接地电极相接触,从而可以减小对接地电极的损伤。
防护层303可以采用尼龙垫块,或是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成。防护层303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弧形件301或第二弧形件302的内侧,具体的,在防护层303的连接侧(即与第一弧形件301或第二弧形件302连接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槽型结构,同时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凸起结构,将防护层303的连接侧卡接在凸起上,以实现防护层303与第一弧形件301或第二弧形件302之间的连接。且为保证防护层303与第一弧形件301或第二弧形件302之间连接的稳定,还能利用防水粘胶或螺钉等机构进行二次固定。
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上均可以设置有螺纹孔,具体的,第一弧形件301的每一个端面均设置两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弧形件301的弧面上并形成开口,第二弧形件302的每一个端面均设置两个螺纹孔,螺纹孔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弧形件302的弧面上并形成开口。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相闭合后,第一弧形件301的端面和第二弧形件302的端面相贴,且此时二者的螺纹孔相对齐,此时采用类似于螺钉或螺栓的第一紧固件来使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相互固定,可以很好地对接地电极进行锁紧。
如图4所示,在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上沿厚度方向还可以设置有螺纹孔,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形成的固定装置30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固定装置30分别对接地电极靠近两端的位置进行夹持锁紧,两个固定装置30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相贴,在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上的螺纹孔相适配的固定孔,然后利用类似于螺钉或螺栓的第二紧固件来使螺纹孔与固定孔形成连接,从而使固定装置30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连接板103形成连接,这样便可进一步通过固定装置30来使接地电极固定于保护框架1的内侧。
固定装置30还能是抱箍结构,抱箍的卡环上具有螺纹孔,在利用抱箍将接地电极锁紧后,利用螺纹孔配合紧固件来将抱箍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2或第二连接板103上。固定装置30还能采用扎带等装置,利用扎带直接将接地电极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02或第二连接板103上。
请参见附图2,第二连接板103在朝向第三连接板104的一侧设置有绕线器106,绕线器106朝向第三连接板104的方向进行延伸,连接线7可以缠绕在绕线器106上进行收纳。连接线7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03和第三连接板104之间的区域,连接线7的长度会存在一定的冗余,以便于进行连接,具有冗余的连接线7的多余部分可以缠绕在绕线器106上,以便于连接线7的收纳。
绕线器106可以设置为两根绕线杆,绕线杆具有直段和弯曲段,直段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03相连,弯曲段与直段远离第二连接板103的一端相连,连接线7可以缠绕在直段上,弯曲段可以避免连接线7从直段上脱落。绕线器106还能设置为具有螺旋槽的杆件,连接线7可以沿着螺旋槽的槽向进行缠绕设置。绕线器106还可以设置有具有凸起的杆件,沿杆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凸起,连接件202沿杆件缠绕,且可通过凸起进行适当的分隔,保持一定的缠绕间隙。
为进一步便于对接地电极进行保护,在保护框架1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保护罩107,保护罩107上设置有通孔108,保护罩107和保护框架1相配合,可以更好地保护接地电极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和破坏。其中,保护罩107和保护框架1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相连,以此可以使二者的连接十分牢靠。保护罩107内设置的通孔108可以使海水流入到保护罩107内与位于保护框架1固定段3的接地电极进行接触,从而使接地电极起到接地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如图3所示,连接器2具体可以是一个半通盒,包括一壳体201,在壳体201内设置有连接件202,连接件202用于进行电气连接,连接件202的一端与连接线7的插座相连接,连接件202的另一端通过电气连接单元203与海缆的缆芯相连接,具体的,电气连接单元203与连接件202之间可以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这样设计便可实现接地电极与连接器2之间的电气连接。其中,在壳体201的内部,密封机构8和夹持机构9沿连接线7至连接件202的方向依次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201远离接地电极一端的内侧,密封机构8设置于靠近壳体201内侧的位置,夹持机构9设置于靠近壳体201外侧的外侧,且夹持机构9的端部可以位于壳体201外。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8包括密封座801,密封座801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海缆的缆芯的容置通道,即海缆的缆芯能从容置通道穿进壳体201内部,并与电气连接单元203进行电气连接,其中,容置通道在朝向夹持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置有截面呈圆环形的密封单元802,密封单元802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槽的槽壁面相贴合,密封单元802的内表面与海缆的缆芯的外表面相贴合,同时在密封座80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环绕密封座801的外表面进行设置,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803,其中密封圈803的内表面与密封槽的槽底面相贴,密封槽的外表面与壳体201的内表面相贴,密封单元802可以保证海缆的缆芯与密封座801之间形成良好的水密封,而密封圈803可以保证密封座801与壳体201之间形成良好的水密封,从而使密封机构8具有良好的水密性,保证海缆与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好的水密封性能。
其中,连接件202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有环形槽,在连接件202外表面的环形槽内也可以设置有密封胶圈,从而使连接件202与壳体201之间形成良好的水密封,这样便可使壳体201的两端均能进行水密封,使壳体201内部的电气元器件能得到很好的防水保护。
请继续参见附图3,夹持机构9具体包括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其中,在第一夹持座901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锥形通道903,在第二夹持座902内设置有收纳通道,收纳通道用于海缆的缆芯进行穿设,在收纳通道朝向密封座8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其中,密封单元802的一侧卡接在容置通道的第一卡槽内,密封单元802的另一侧将卡接在收纳通道的第二卡槽中,以此进一步保证海缆与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之间的水密封连接。其中,第二夹持座902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为锥形,且第二夹持座902设置于锥形通道903内,海缆在设置于壳体201内时,海缆的铠装层将夹持在锥形通道903的内表面和第二夹持座902的外表面之间,也就是可以通过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对海缆的铠装层进行夹持,利用这一设计方式可以很好的承受海缆传递过来的拉力,在力值允许的范围能很好的保证海缆的铠装层不从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中滑脱或断裂。
密封座801在朝向夹持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板804,环形板804环绕壳体201进行设置,且环形板804不与壳体201的内壁相贴,壳体201与海缆相连的一端可以安装有限位器204,限位器204内设置有连接通道,第一夹持座901适于限位器204的连接通道中,且限位器204的端部适于安装在壳体201的内表面和环形板804的外表面之间。限位器204可以是一承力螺母,承力螺母的端部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壳体201进行连接,且连接后可以设置有止转螺钉,以避免承力螺母与壳体201之间的连接分离。
利用上述方式,限位器204、第一夹持座901和密封座801能很好的安装于壳体201内部,且限位器204还能对密封座801和第一夹持座901进行限制,从而将大部分的拉力传递到壳体201上,以避免壳体201内部的机构受到损坏。
在壳体201内部还可以设置有盘纤托盘,盘纤托盘可以用于盘绕熔接好的光线和放置接电单元,并且可以承受外部水压形成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保护框架1在远离接地电极的一端连接有弯曲加强件10,弯曲加强件10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海缆的限弯通道。可以理解的是,海缆从限位通道穿过,然后在壳体201内通过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进行固定。
弯曲加强件10可以包括有限弯部和连接部,限弯部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且可以将限弯部设置为圆锥形的结构,通过限弯部聚氨酯的弹性特性,可以使受到弯曲的力值逐渐减小,在限弯部的区域,任何海缆的弯曲半径都会大于其理论的最小弯曲半径,也就是说,任何海缆在限弯部的弯曲都不会到达临界的弯曲损坏值,从而在限弯部对海缆进行很好的保护。而连接部可以采用刚性机构的金属制成,连接部可以与壳体201端部的限位器204相连,可以很好的保护壳体201内部的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不受外力影响,同时兼顾与壳体201之间的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可以在深水条件下对接地电极具有高可靠性的保护,且能满足远端接地电极的固定和保护要求。
通过本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采用密封结构和机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接地电极的有效保护,解决了接地电极与海缆连接处密封困难的问题,保护框架1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小型化或轻型化的设计改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提供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且安装便捷,能够实现在4-6h内的快速安装,节约施工成本,且本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结构紧凑,机械性能优异,能够满足布放和使用过程中对接地电极的良好保护和固定。
本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还能用于海缆尾端的保护以及海底系统扩展接口的预留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框架(1),包括固定段(3)和连接段(4),所述固定段(3)用于容置所述接地电极,且所述固定段(3)的端部设有连接耳(5),所述连接耳(5)设有用于连接固定单元的连接孔(6);
连接器(2),设置于所述连接段(4),所述连接器(2)的一端通过连接线(7)与所述接地电极相连,所述连接器(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海缆的密封机构(8)和夹持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内设有连接件(202),所述连接件(2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7)相连,所述连接件(202)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电气连接单元(203)与所述海缆的缆芯相连,所述密封机构(8)和夹持机构(9)在所述壳体(201)内沿所述连接线(7)至连接件(202)的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8)包括密封座(801),所述密封座(801)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缆芯的容置通道,所述容置通道朝向所述夹持机构(9)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卡接有密封单元(802),所述密封单元(802)的内表面与所述缆芯相贴,所述密封座(801)的外表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803),所述密封圈(803)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201)的内表面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所述第一夹持座(901)内设有锥形通道(903),所述第二夹持座(902)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缆芯的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朝向所述密封座(801)的一侧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密封单元(802)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夹持座(902)的外表面呈锥形,所述第二夹持座(902)设置于所述锥形通道(903)内,用于将所述海缆的铠装层夹持于所述锥形通道(903)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座(902)的外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801)朝向所述夹持机构(9)的一侧设有环形板(804),所述第一夹持座(901)适于卡接于所述环形板(804)的内侧,所述壳体(201)在与所述海缆相连的一端设有限位器(204),所述限位器(204)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夹持座(901)适于安装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限位器(204)的端部适于安装于所述壳体(201)的内表面与所述环形板(804)的外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1)包括连接柱以及沿所述连接柱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端板(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所述连接耳(5)设置于所述端板(10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固定段(3),所述第三连接板(104)和连接头(105)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连接段(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通过固定装置(11)安装于所述固定段(3)内,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所述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层(303),所述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相互连接,以将所述接地电极卡接在所述防护层(303)的内侧,所述第一弧形件(301)和第二弧形件(302)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或第二连接板(10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03)在朝向所述第三连接板(104)的一侧设有向所述第三连接板(104)延伸的绕线器(106),所述连接线(7)适于绕设于所述绕线器(10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1)的外侧设有保护罩(107),所述保护罩(107)上设有通孔(108)。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1)在远离所述接地电极的一端连接有弯曲加强件(10),所述弯曲加强件(10)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海缆的限弯通道。
CN202123216093.6U 2021-12-20 2021-12-20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Active CN216980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6093.6U CN2169808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6093.6U CN2169808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0899U true CN216980899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6093.6U Active CN216980899U (zh) 2021-12-20 2021-12-20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0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8050B1 (ko) 송배전용 해저전력케이블 계장플랜지 조립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EP4163933A1 (en) Dynamic and static submarine cable with continuous wire co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H023962B2 (zh)
KR100884331B1 (ko) 공동주택용 전선 보호관 연결구조
CN210605142U (zh) 一种单芯高压海缆接头盒
CN110212485A (zh)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缆接头盒及其安装方法
CN216980899U (zh) 海底接地电极保护装置
KR101467112B1 (ko) 해저케이블의 접속을 위한 아모어 클램프
CN111769511B (zh) 接头连接装置
JP2024015974A (ja) 剛性海底電力ケーブルジョイント
KR101485450B1 (ko) 해저케이블의 접속을 위한 아모어 클램프
CN218586864U (zh) 海缆锚固装置
JP2006345623A (ja) 水底ケーブル用ジョイント
CN210608504U (zh) 一种海底电缆用强接地中间接头
CN217036707U (zh) 用于海缆的抛弃件
CN213959730U (zh) 一种绝缘防水耐腐蚀高压电缆
CN209786772U (zh)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缆接头盒
KR20180001307A (ko) 해저 케이블 접속 연결방법 및 접속 연결구조
CN107275865A (zh) 一种电缆连接头
CN110729696A (zh) 一种海底电缆用强接地中间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JP3673130B2 (ja) プレハブジョイント
CN217387741U (zh) 一种可拆卸的高压电子连接线
CN218888094U (zh) 海缆入舱密封保护系统及海底舱体系统
RU9787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ическое для равнопрочного сращивания концов бронированного кабеля с токопроводящими жилами и поверхностной бронированной оболочкой из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роволоки
CN214377730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功能的耐气候电线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