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7757U -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7757U
CN216977757U CN202220227383.6U CN202220227383U CN216977757U CN 216977757 U CN216977757 U CN 216977757U CN 202220227383 U CN202220227383 U CN 202220227383U CN 216977757 U CN216977757 U CN 216977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parallel mechanism
opposite sides
components
parallel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7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养团
刘石岩
孙银健
郭敬
陈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atman Robo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7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7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7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7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部件(1),六个第二部件(2)和两个第三部件(3),其中,由两个第一部件(1)为一组对边,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一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一个第一部件(1)与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二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另一个第一部件(1)与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三平行机构,以一个第三部件(3)为固定端,另一个第三部件(3)为测量端,通过调整第二平行机构与第三平行机构的俯仰角度确定待测装置第一端面(4)与待测装置第二端面(5)是否平行。

Description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给风力发电机顶上内部安装激光雷达时,因为激光雷达的正面必须朝向叶片,需要激光雷达的前面必须与机仓前盖面平行,由于发电机仓前壁底部不平整,前仓壁中间以上为平面。本领域现有的测量尺子多种多样,有水准尺、切斜测量尺等,具体介绍如下:
水准尺:水准尺是水准测量使用的标尺,它用优质的木材或玻璃钢、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常用的水准尺有塔尺、折尺和双面水准尺三种。
塔尺:塔尺是一种套接的组合尺,其长度为3~5m,由两节或三节套接在一起,尺的底部为零点,尺面上黑白格相间,每格宽度为1cm,有的为0.5cm,在米和分米处有数字注记。
折尺:折尺与塔尺的刻划标注基本相同,只是尺子可以一分为二对折。使用时打开,方便使用和运输。
双面水准尺:尺长一般为3m,两根尺为一对。尺的双面均有刻划,正面为黑白相间,称为黑面尺(也称主尺);背面为红白相间,称为红面尺(也称辅尺)。两面的刻度均为1cm,在分米处注有数字。两根尺的黑面尺尺底均从零开始,而红面尺尺底,一根4.687m开始,另一根从4.787m开始。在视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根水准尺的红面和黑面读数之差应等于常数4.687m和4.787m,这对常数称为尺常数,用K来表示,以此可以检核读数是否正确。或玻璃钢、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上述装置对于本应用场景均不合适,分析如下:
例如风机仓内壁是一个有弧度的墙壁面,用水准尺无法很好测量它的平行关系。
切斜测量尺的测量步骤繁琐,需要观察水平仪中的水泡是否倾斜,若倾斜则说明水平度不够,需通过调节两个磁性材料螺栓使其达到水平状态,有时候固定不稳会出现滑动会出现滑轨。直尺只能平行测量设备与墙面的是否属于平行,需要测量两次,两次测量一致才可以保证设备和墙面是平行关系。皮尺的材质柔软可以实现弯曲测量,如果是倾斜的墙面或者其他参照面,可以用皮尺测量两次,两次测量一致才可以保证设备和参照面是平行关系。这些测量方式步骤繁琐,还需要人工固定尺子,保持的尺子的平稳测量,还需要读取数据记录数据,进行数据比较等,不仅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测量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平行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部件、六个第二部件和两个第三部件,其中,由两个第一部件为一组对边,两个第二部件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一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一个第一部件与一个第三部件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二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另一个第一部件与一个第三部件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三平行机构,以一个第三部件为固定端,以另一个第三部件为测量端,通过调整第二平行机构与第三平行机构的俯仰角度确定待测装置第一端面与待测装置第二端面是否平行。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均为形状规则且厚度一致的刚性矩形片。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的相邻两边均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两个螺丝连接。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平行机构和第一平行机构以共用的边为轴,俯仰角度可调。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平行机构和第一平行机构以共用的边为轴,俯仰角度可调。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上述装置的一种改进,多个平行测量装置通过螺丝连接实现级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装置采用不锈钢材料,结实耐用,组装调节简单;
2、本装置重量轻,携带方便;
3、通过级联,本装置易于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装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部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部件 2、第二部件 3、第三部件
4、待测装置第一端面 5、待测装置第二端面 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测量平行装置。
如图2所示该产品由十个不锈钢材料部件构成,,通过螺丝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可以通手扭螺丝组装及调节,十分简单方便。
具体使用方法:
1.拿出图2的部件,按图1所示将各部件连接好;由两个第一部件1为一组对边,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一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一个第一部件1与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二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另一个第一部件1与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三平行机构;
2.组装好后,本装置的中间四个杆,即第一平行机构不可动,因为是由八颗螺丝6固定,第二平行机构和第三平行机构的另三边可以活动;如图3和图4所示。
3.以一个第三部件3为固定端,以另一个第三部件3为测量端,通过调整第二平行机构与第三平行机构的俯仰角度确定待测装置第一端面4与待测装置第二端面5是否平行。当待测装置第一端面4与待测装置第二端面5距离较大时,可以把本装置拉直些,距离短时,可以把本装置缩短些。
使用场景:1m范围内需要使安装设备与标定物相平行。如果需要测量更长的距离,可以按照图1继续加装部件构成额外的平行机构。
从图1可以看出本装置的每一个小平行结构,边长也都不一样。在测量时,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拆分和再组合。当需要测量风机检测装置与风机仓内壁的平行关系时,如图5所示,由于风机仓内壁是一个有弧度的墙壁面,导致我们直接用直尺或者是卷尺测量,无法很好测量它的平行关系。而本装置可以很好的测量曲面内壁任意水平位置与风机检测装置的平行关系。当测量较低位置时可以用一个小平行机构,就可以完成平行关系的测量。当测量水平位置较高的地方,因为一个小平行机构的长度不够,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组装更多的小平行机构实现级联,来增加它测量的水平高度。
此外这个高度可以进行随意的调整,将装置下压,那它的垂直高度就会减小,拉伸装置,则垂直高度增加。相比卷尺,增加了固定作用,当调整好位置后,我们就拧紧螺丝,使平行机构保持固定,这更好的帮助我们在某一水平高度上寻找安装位置,避免人工在每个点处进行测量,标记,划线等辛苦繁杂的操作。此装置通过灵活的组装可以适用不同的场景测量。例如在测量大管道内壁,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平行机构的压缩或拉伸,圆形管道内壁的某一水平高度。通过固定螺母,是平行架构正好可以卡在大型圆柱内壁上。
本装置为测量设备与参照面是否属于平行关系而设计的一种测工具,测量方法也根据工具的自身特点可以平行测量或者倾斜测量。不仅调节方便,还可以随时拆卸成占地面积非常小的组件,质量很轻,方便携带。不锈钢的材质方便清理而且非常结实耐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固定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部件(1),六个第二部件(2)和两个第三部件(3),其中,由两个第一部件(1)为一组对边,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一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一个第一部件(1)与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二平行机构,以第一平行机构的另一个第一部件(1)与另一个第三部件(3)为一组对边,以两个第二部件(2)为另一组对边构成第三平行机构,以一个第三部件(3)为固定端,以另一个第三部件(3)为测量端,通过调整第二平行机构与第三平行机构的俯仰角度确定待测装置第一端面(4)与待测装置第二端面(5)是否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均为形状规则且厚度一致的刚性矩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相邻两边均通过螺丝(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通过两个螺丝(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行机构和第一平行机构以共用的边为轴,俯仰角度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行机构和第一平行机构以共用的边为轴,俯仰角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均为不锈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平行测量装置通过螺丝(6)连接实现级联。
CN202220227383.6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Active CN216977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383.6U CN21697775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383.6U CN21697775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7757U true CN21697775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7383.6U Active CN216977757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7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1807B (zh) 光伏结构的风洞试验模型及风洞试验方法
CN205506004U (zh) 一种移动式平面度激光检测仪
CN216977757U (zh)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
CN203309466U (zh) 多功能可调节式基座支架
CN102288081B (zh) 结构构件整体几何初始缺陷测量方法
CN212205950U (zh) 一种草本植物盖度测定框
CN112344864A (zh) 激光厚度和长度同步测量仪的精度校验方法、装置
CN116558398A (zh) 一种平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2228842U (zh) 一种用于超声波检测的定位装置
CN209043171U (zh) 相对高度测量仪
CN208937010U (zh) 一种测量工具
CN219223701U (zh) 一种用于曲面的定位测量工装
CN211452300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顶板极差测量装置
CN208075845U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主梁帽定位检测的可伸缩水平尺
CN209656040U (zh) 摆角测量仪
CN209131807U (zh) 型材重量偏差测试仪
CN110081871B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误差校准装置
CN206945536U (zh) 样品透明度测量附件
CN113029100A (zh) 一种建筑施工多点实时数据测量设备及汇总方法
CN218002527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建筑工程用检测仪
CN211127721U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组件性能与太阳辐照测试支架装置
CN219798141U (zh) 一种桥梁墩柱模板安装精度测量工具
CN213120524U (zh) 一种坡度测量器
CN209673015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多功能测量装置
CN217127892U (zh) 一种导轨检查仪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Room 104, 105, and 203, Building 13, Phase II, Depu Wuhe Enterprise Park, No.1 Luoluotang Road,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Watman Robotic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38 A-20, 155 jijiamiao, Huaxiang,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at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