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4195U -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4195U
CN216974195U CN202123381515.5U CN202123381515U CN216974195U CN 216974195 U CN216974195 U CN 216974195U CN 202123381515 U CN202123381515 U CN 202123381515U CN 216974195 U CN216974195 U CN 216974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ng pipe
plate
pip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15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富生
向阳
刘建新
彭文
邓旭
成城清
蔡少安
熊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ne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15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4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4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4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包括底板、套管和支撑竖管,通过设置了卡合组件在连接管内侧面,转动杆侧面的卡合棒可便于为支撑竖管和支撑横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或拆卸起到调节作用,便于在同一时间内快速对支撑横管与连接管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时间,大大提高整体的安装速率,便于工人快速上手;通过设置了限位组件在连接管左右两端,L形卡合板和转动辅助板两者可延伸至支撑横管内部中,提高连接管与支撑横管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配合组件在连接管内侧面,内螺纹板可跟随转动杆的转动而调节其与支撑竖管之间的连接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构件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背景技术
高支模系统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一种常见的建筑工程建造使用设备,主要应用于建筑高度在8米以上的建筑施工现场中,不仅可以作为工人的立足点还能够作为吊运建筑材料的承载位置,并且由于其具有结构稳固、组装难度低、使用方式灵活和可重复利用的优势,从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高支模支架可分为前端结构和侧向结构。
高支模支架内部中的各个部分相连接共同组成高支模支架整体,且各个部分常通过连接管来起到将各个部分固定构成一体,并且常通过螺栓等连接零部件来逐个将各个部分与连接管相连接固定,其整体的连接速率较慢且需耗费较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该装置包括底板、套管、支撑竖管、连接管、支撑横管、卡合组件、固定组件和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支撑竖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管上端与连接管相卡合,所述连接管左右两端与支撑横管相卡合,所述支撑竖管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卡合组件与连接管内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与连接管侧面螺栓连接,所述卡合组件包括转动杆、锥齿轮组、蜗轮蜗杆、卡合棒、配合板、限位组件和配合组件,所述转动杆与连接管内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前端与锥齿轮组上端的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下端的锥齿轮与蜗轮蜗杆左端的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合棒,所述配合板与支撑横管插入连接管内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与连接管内左右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组件与连接管内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配合槽、L形卡合板、受力板、复位弹簧、齿轮和转动辅助板,所述配合槽设于支撑横管内,所述L形卡合板与连接管侧面固定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内中端与受力板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板位于L形卡合板内中端处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齿轮与L形卡合板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圆心处与转动辅助板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牵引绳、齿条、辅助弹簧、辅助齿轮、螺杆和内螺纹板,所述牵引绳下端与转动杆上端的卡合棒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上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顶部与辅助弹簧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齿条侧面齿纹与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辅助齿轮圆心处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内螺纹板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板与支撑竖管侧面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框、丝杆、导向蜗轮蜗杆、导向齿轮和夹持板,所述外框与连接管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内下端中部与丝杆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下端与导向蜗轮蜗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左右两端与导向齿轮相啮合,所述导向齿轮与夹持板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左右两端的卡合棒结构相同,卡合棒与配合板均呈L 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合棒与配合板接触端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L形卡合板上端与连接管内侧面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槽左端呈弧形结构,转动辅助板侧面与弧形侧面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动辅助板材质为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通过设置了卡合组件在连接管内侧面,转动杆侧面的卡合棒可便于为支撑竖管和支撑横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或拆卸起到调节作用,便于在同一时间内快速对支撑横管与连接管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时间,大大提高整体的安装速率,便于工人快速上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通过设置了限位组件在连接管左右两端,L形卡合板和转动辅助板两者可延伸至支撑横管内部中,提高连接管与支撑横管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通过设置了配合组件在连接管内侧面,内螺纹板可跟随转动杆的转动而调节其与支撑竖管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通过设置了固定组件在连接管侧面,两端的夹持板并可对外部的物品起到固定效果,便于对部分喷水管的固定和便于对高支模支架周围降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内部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配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套管-2、支撑竖管-3、连接管-4、支撑横管-5、卡合组件-6、固定组件-7、支撑板-8、转动杆-61、锥齿轮组-62、蜗轮蜗杆-63、卡合棒-64、配合板-65、限位组件-66、配合组件-67、配合槽-661、L形卡合板-662、受力板 -663、复位弹簧-664、齿轮-665、转动辅助板-666、牵引绳-671、齿条-672、辅助弹簧-673、辅助齿轮-674、螺杆-675、内螺纹板-676、外框-71、丝杆-72、导向蜗轮蜗杆-73、导向齿轮-74、夹持板-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包括底板1、套管2、支撑竖管3、连接管4、支撑横管5、卡合组件6、固定组件7和支撑板8,底板1顶部连接有套管2,套管2与支撑竖管3下端固定连接,支撑竖管3上端与连接管4相卡合,连接管4左右两端与支撑横管5 相卡合,支撑竖管3顶部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卡合组件6与连接管4内转动连接,固定组件7与连接管4侧面螺栓连接。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卡合组件6包括转动杆61、锥齿轮组62、蜗轮蜗杆63、卡合棒64、配合板65、限位组件66和配合组件67,转动杆61与连接管4内转动连接,可带动四个方位的卡合棒64转动,转动杆61前端与锥齿轮组62上端的锥齿轮固定连接,便于带动其转动,锥齿轮组62下端的锥齿轮与蜗轮蜗杆63左端的蜗轮固定连接,可施加动力给蜗轮蜗杆63,并可使蜗轮蜗杆63间接带动转动杆61转动,避免转动杆61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并转动,转动杆61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合棒64,可通过配合板65施加拉力给支撑横管5,便于对支撑横管5的固定,配合板65 与支撑横管5插入连接管4内部的端面固定连接,限位组件66与连接管4内左右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提高对支撑横管5连接时的稳定性,并可使支撑横管5 与连接管4整体构成一体,配合组件67与连接管4内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杆61左右两端的卡合棒64结构相同,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均呈L形结构,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接触端呈弧形结构,便于施加挤压力给受力板663一端面。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限位组件66包括配合槽661、L形卡合板662、受力板663、复位弹簧664、齿轮665和转动辅助板666,配合槽661设于支撑横管5内,可提供卡合力,L形卡合板662与连接管4侧面固定连接,可为L形卡合板662提供固定空间,L 形卡合板662内中端与受力板663滑动连接,可使受力板663一端面的齿纹可为齿轮665转动提供啮合力,受力板663位于L形卡合板662内中端处设有复位弹簧664,便于提供复位力,齿轮665与L形卡合板662左端转动连接,齿轮 665圆心处与转动辅助板666下端固定连接,便于带动转动辅助板666转动,使支撑横管5与L形卡合板662相卡合时,转动辅助板666可向上转动90度并与配合槽661内上端相连接,并可使支撑横管5与连接管4的连接提供双重连接, L形卡合板662上端与连接管4内侧面垂直连接,配合槽661左端呈弧形结构,转动辅助板666侧面与弧形侧面相互接触。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配合组件67包括牵引绳671、齿条672、辅助弹簧673、辅助齿轮674、螺杆675 和内螺纹板676,牵引绳671下端与转动杆61上端的卡合棒64固定连接,可使卡合棒64在转动时,并可施加拉力给牵引绳671,牵引绳671上端与齿条672 固定连接,可施加拉力带动齿条672移动,齿条672顶部与辅助弹簧673底部弹性连接,齿条672侧面齿纹与辅助齿轮674相啮合,可为辅助齿轮674转动提供动力,辅助齿轮674圆心处与螺杆675固定连接,螺杆675与内螺纹板676 内侧面螺纹连接,内螺纹板676与支撑竖管3侧面相卡合。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固定组件7包括外框71、丝杆72、导向蜗轮蜗杆73、导向齿轮74和夹持板75,外框71与连接管4侧面固定连接,外框71内下端中部与丝杆72转动连接,丝杆72下端与导向蜗轮蜗杆73固定连接,便于带动丝杆72转动,丝杆72左右两端与导向齿轮74相啮合,可使两端的导向齿轮74相向转动,导向齿轮74与夹持板75下端固定连接,便于带动两端的夹持板75相向转动,并可使夹持板 75对外界物品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
第二,在将支撑竖管3和支撑横管5从连接管4内部中拆卸出来时,可施加动力给蜗轮蜗杆63,蜗轮蜗杆63并可带动锥齿轮组62转动,锥齿轮组62即可施加动力给转动杆61,转动杆61并被带动转动,转动杆61带动四周的卡合棒64转动,卡合棒64并可与配合板65相分离,即可使卡合棒64与支撑横管5 之间的连接力消失,并且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之间的接触消失的过程中;
第三,配合板65施加给受力板663一端的挤压力随即也消失,然后复位弹簧664并可带动受力板663向右端移动,受力板663在移动的同时并可带动齿轮665复位转动,齿轮665随即并可带动转动辅助板666向下转动,使转动辅助板666与支撑横管5和支撑横管5内部中的配合槽661相互平行,随后并可施加拉力将支撑横管5从连接管4内部中取出,且在对连接管4与支撑横管5 之间的安装时,将支撑横管5复位插入连接管4内部中,并反转转动杆61,即可使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相卡合固定和L形卡合板662与转动辅助板666与支撑横管5内侧面相卡合固定,便于快速对支撑横管5与连接管4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步骤简单,便于工人快速上手;
第四,在对支撑横管5的拆卸时,卡合棒64转动可施加拉力给牵引绳671,并可使牵引绳671带动上端的齿条672向下移动,齿条672向下移动后,可施加啮合力给辅助齿轮674,并可使辅助齿轮67带动螺杆675转动,螺杆675并带动内螺纹板676向外端移动,即可使内螺纹板676与支撑竖管3内侧面相分离,便于对支撑竖管3与连接管4的拆卸,且在对支撑竖管3与连接管4安装时,将支撑竖管3插入连接管4内部中复位,并使转动杆61复位,内螺纹板676与支撑竖管3之间相卡合,即可在同一时间内对连接管4内部中的支撑竖管3 与支撑横管5起到固定和拆卸效果;
第五,可将外部待固定的物品放置在外框71内两端的夹持板75中间,然后并可施加动力带动导向蜗轮蜗杆73转动,导向蜗轮蜗杆73在转动的同时并可带动丝杆72转动,丝杆72在转动后并可通过导向齿轮74带动夹持板75相向转动,两端的夹持板75并可对外部的物品起到固定效果,便于对部分喷水管的固定和便于对高支模支架周围降尘。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通过设置了卡合组件6在连接管4内侧面,转动杆61侧面的卡合棒64可便于为支撑竖管3和支撑横管5与连接管4之间的连接固定或拆卸起到调节作用,便于在同一时间内快速对支撑横管5与连接管4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步骤简单,节省时间,大大提高整体的安装速率,便于工人快速上手;通过设置了限位组件66在连接管4左右两端,L形卡合板662和转动辅助板666两者可延伸至支撑横管5内部中,提高连接管4与支撑横管5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配合组件67在连接管4内侧面,内螺纹板676可跟随转动杆61的转动而调节其与支撑竖管3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设置了固定组件7在连接管4侧面,两端的夹持板75并可对外部的物品起到固定效果,便于对部分喷水管的固定和便于对高支模支架周围降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包括底板(1)和支撑板(8),所述底板(1)顶部连接有套管(2),所述套管(2)与支撑竖管(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竖管(3)上端与连接管(4)相卡合,所述连接管(4)左右两端与支撑横管(5)相卡合,所述支撑竖管(3)顶部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组件(6)和固定组件(7),所述卡合组件(6)与连接管(4)内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组件(7)与连接管(4)侧面螺栓连接,所述卡合组件(6)包括转动杆(61)、锥齿轮组(62)、蜗轮蜗杆(63)、卡合棒(64)、配合板(65)、限位组件(66)和配合组件(67),所述转动杆(61)与连接管(4)内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1)前端与锥齿轮组(62)上端的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62)下端的锥齿轮与蜗轮蜗杆(63)左端的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1)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合棒(64),所述配合板(65)与支撑横管(5)插入连接管(4)内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66)与连接管(4)内左右两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组件(67)与连接管(4)内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6)包括配合槽(661)、L形卡合板(662)、受力板(663)、复位弹簧(664)、齿轮(665)和转动辅助板(666),所述配合槽(661)设于支撑横管(5)内,所述L形卡合板(662)与连接管(4)侧面固定连接,所述L形卡合板(662)内中端与受力板(663)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板(663)位于L形卡合板(662)内中端处设有复位弹簧(664),所述齿轮(665)与L形卡合板(662)左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665)圆心处与转动辅助板(666)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组件(67)包括牵引绳(671)、齿条(672)、辅助弹簧(673)、辅助齿轮(674)、螺杆(675)和内螺纹板(676),所述牵引绳(671)下端与转动杆(61)上端的卡合棒(64)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671)上端与齿条(672)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72)顶部与辅助弹簧(673)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齿条(672)侧面齿纹与辅助齿轮(674)相啮合,所述辅助齿轮(674)圆心处与螺杆(67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675)与内螺纹板(676)内侧面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板(676)与支撑竖管(3)侧面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外框(71)、丝杆(72)、导向蜗轮蜗杆(73)、导向齿轮(74)和夹持板(75),所述外框(71)与连接管(4)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71)内下端中部与丝杆(72)转动连接,所述丝杆(72)下端与导向蜗轮蜗杆(7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2)左右两端与导向齿轮(74)相啮合,所述导向齿轮(74)与夹持板(75)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1)左右两端的卡合棒(64)结构相同,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均呈L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棒(64)与配合板(65)接触端呈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卡合板(662)上端与连接管(4)内侧面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661)左端呈弧形结构,转动辅助板(666)侧面与弧形侧面相互接触。
CN202123381515.5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Active CN216974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515.5U CN216974195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515.5U CN216974195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4195U true CN21697419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1515.5U Active CN216974195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4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2713U (zh) 一种可伸缩脚手架
CN113550546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架
CN216974195U (zh) 一种多级支撑组合工法的高支模支架侧向结构
CN113735029A (zh) 一种多功能架空管道安装辅助提升装置
CN210918144U (zh) 建筑工程施工支架
CN217001245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围挡
CN218032426U (zh) 一种气动涡轮振动器
CN115215271B (zh) 一种焊接球网架及其自适应提升方法
CN21335959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节式的围栏装置
CN210460064U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
CN220503721U (zh) 一种警示牌使用的安装结构
CN2077143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CN216197780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架梯
CN220346227U (zh) 一种护栏围栏喷涂吊具
CN220414792U (zh) 一种房建搭载架
CN111017829A (zh) 一种用于外爬式塔吊支撑框架安装的操作平台
CN220451562U (zh) 一种钢丝网的辅助安装结构
CN220849104U (zh) 一种机电安装设备安全结构
CN215167902U (zh) 一种脚手架摇摆加固结构
CN219586898U (zh) 一种基于厂房建设用钢结构组件
CN220954508U (zh) 一种室内室外装潢的脚手架
CN215760313U (zh) 一种可调节结构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18894371U (zh) 一种房建施工脚手架
CN215443033U (zh) 一种超高层全钢爬升外架
CN21707958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