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3557U -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3557U
CN216973557U CN202220573422.8U CN202220573422U CN216973557U CN 216973557 U CN216973557 U CN 216973557U CN 202220573422 U CN202220573422 U CN 202220573422U CN 216973557 U CN216973557 U CN 216973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redging
connecting rod
piston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34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顺强
孙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di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734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3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3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3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横梁,还包括承载架、排水机构和挖泥板;所述承载架包括连杆、下横板和上横板,所述连杆上端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端、下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部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连接管外壁下端外套设有下横板,连杆的周壁上部外套设固定有上横板,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立杆和储气箱,立杆上端连接连杆、下端向下穿过连接管并连接有锥体,立杆外套设有上端连接连接管下端、下端连接锥体顶面边缘的弹性筒,所述下横板的底板四边均设置有位于弹性筒外的挖泥板,每个所述挖泥板均经驱动杆和连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挖泥斗在挖出淤泥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水,导致淤泥被挖出后不容易和水分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一般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或者通过挖泥船将河底的淤泥挖出并运走,挖泥船清淤主要适用四周空旷、常年流水、泥沙松软、交通不便、不利干场作业的渠道。它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在挖泥、输送过程中和疏浚工程完成后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
目前挖泥船上用于清淤的设备主要是挖泥斗将淤泥挖出并运走,但是挖泥斗在挖出淤泥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水,水不容易从挖泥斗中排出,导致淤泥被挖出后不容易和水分离,携带河水的淤泥在运送至岸边后,淤泥会随着河水流动,不利于淤泥的存放,影响淤泥的治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挖泥斗在挖出淤泥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水,导致淤泥被挖出后不容易和水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装置,能够将在河底淤泥被挖出的过程中,能够方便的是淤泥和河水分离,便于淤泥的治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横梁,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电机,电机连接横梁的底面左端,横梁的右部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一油缸,还包括承载架、排水机构和挖泥板;
所述承载架包括连杆、下横板和上横板,所述连杆上端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端、下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部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连接管外壁下端外套设有下横板,连杆的周壁上部外套设固定有上横板,上横板的底面左右部分别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端连接有套设在连杆外的连板,第三油缸的活塞端贯穿连板的上下面;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立杆和储气箱,立杆上端连接连杆、下端向下穿过连接管并连接有锥体,立杆外套设有上端连接连接管下端、下端连接锥体顶面边缘的弹性筒,所述储气箱为顶板设置有通孔的箱体,储气箱经通孔套设固定在连杆外,储气箱的下端连接下横板顶面,储气箱上部内设置有套设在连杆外的活塞板,活塞板的顶面和贯穿储气箱顶板上下面的第三油缸的活塞端连接;
所述下横板的底板四边均设置有位于弹性筒外的挖泥板,每个所述挖泥板均经驱动杆和连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体为尖端朝下的圆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为弹性橡胶制成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筒体。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板侧壁和储气箱内壁接触,活塞板顶面和储气箱内顶面接触,活塞板上设置有和连杆外壁接触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板左部的挖泥板包括梯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梯形板上端和下横板底面左部铰接,梯形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设置有上端连接连板底面、下端穿过条形孔的驱动杆,条形孔上下侧的驱动杆外套设上挡环和下挡环,梯形板的下端连接有右侧面和梯形板的右侧面呈钝角的三角形板,四个所述挖泥板接触时,四个所述挖泥板构成上端开口的挖泥斗,所述挖泥斗上部是上下端开口的中空梯台、下部是尖端朝下的中空四棱锥。
进一步地,所述挖泥斗的内部下端低于锥体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孔下端垂直于所在梯形板的底边。
进一步地,所述上挡环和下挡环的外径均大于条形孔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弹性筒在第三油缸的驱动下,将挖泥斗内的河水经梯形板上的条形孔排出,电机驱动横梁转动将挖泥斗内的淤泥运送至岸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挖泥斗在挖出淤泥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水,导致淤泥被挖出后不容易和水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四个挖泥板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无支撑柱、横梁和第一油缸)。
附图中标号为:1为支撑柱,2为电机,3为横梁,4为第二油缸,5为连杆,6为第一油缸,7为上横板,8为第三油缸,9为连板,10为活塞板,11为下横板,12为气孔,13为立杆,14为锥体,15为弹性筒,16为连接管,17为下挡环,18为三角形板,19为梯形板,20为条形孔,21为上挡环,22为储气箱,23为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横梁3,所述支撑柱1上端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电机2,电机2连接横梁3的底面左端,横梁3的右部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一油缸6,还包括承载架、排水机构和挖泥板;
所述承载架包括连杆5、下横板11和上横板7,所述连杆5为圆杆体,所述连杆5上端连接第一油缸6的活塞端、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外径和连杆5的直径相等,连接管16的下部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12,所述气孔12贯穿连接管16的内外壁,所述连接管16外壁下端外套设有下横板11,所述下横板11为中部设置有贯穿孔的方形板体,所述下横板11的顶面和多个气孔12的周壁下端相切,连杆5的周壁上部外套设固定有上横板7,上横板7的底面左右部分别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二油缸4和第三油缸8,第二油缸4的活塞端连接有套设在连杆5外的连板9,所述连板9中部设置有和连杆5外壁接触的贯穿孔,第三油缸8的活塞端贯穿连板9的上下面;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立杆13和储气箱22,所述立杆13为直径小于连杆5直径的圆杆体,立杆13上端连接连杆5、下端向下穿过连接管16并连接有锥体14,立杆13外套设有上端连接连接管16下端、下端连接锥体14顶面边缘的弹性筒15,所述储气箱22为顶板设置有通孔的箱体,所述储气箱22的下端开口,储气箱22经通孔套设固定在连杆5外,储气箱22的下端连接下横板11顶面,储气箱22上部内设置有套设在连杆5外的活塞板10,活塞板10的顶面和贯穿储气箱22顶板上下面的第三油缸8的活塞端连接;
所述下横板11的底板四边均设置有位于弹性筒外的挖泥板,每个所述挖泥板均经驱动杆23和连板连接。
所述锥体14为尖端朝下的圆锥体。
所述弹性筒15为弹性橡胶制成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筒体。
所述活塞板10侧壁和储气箱22内壁接触,活塞板10顶面和储气箱22内顶面接触,活塞板10上设置有和连杆5外壁接触的连通孔。
所述下横板11左部的挖泥板包括梯形板19和三角形板18,所述梯形板19上端和下横板11底面左部铰接,梯形板19上设置有条形孔20,条形孔20内设置有上端连接连板9底面、下端穿过条形孔20的驱动杆23,条形孔20上下侧的驱动杆23外套设上挡环21和下挡环17,梯形板19的下端连接有右侧面和梯形板19的右侧面呈钝角的三角形板18,四个所述挖泥板接触时,四个所述挖泥板构成上端开口的挖泥斗,所述挖泥斗上部是上下端开口的中空梯台、下部是尖端朝下的中空四棱锥。
所述挖泥斗的内部下端低于锥体14的下端。
所述条形孔20下端垂直于所在梯形板19的底边。
所述上挡环21和下挡环17的外径均大于条形孔20的宽度。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柱1安装在挖泥船上,横梁3右端位于挖泥船外侧,第一油缸6驱动连杆5向下运动使挖泥板至河底淤泥处,第二油缸4驱动连板9,连板9驱动驱动杆23向下运动,驱动杆23驱动四个挖泥板运动,使挖泥板运动至四个挖泥板接触,淤泥进入四个挖泥板构成的挖泥斗内,第一油缸6驱动连杆5向上运动,使挖泥斗高于水面,第三油缸8驱动活塞板10向下运动,活塞板10驱动储气箱22内的气体进入弹性筒15内,使弹性筒15向外鼓起,迫使挖泥斗内的河水经梯形板19上的条形孔20排出,电机2驱动横梁3转动将挖泥斗内的淤泥运送至岸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挖泥斗在挖出淤泥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的水,导致淤泥被挖出后不容易和水分离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横梁(3),所述支撑柱(1)上端设置有输出端朝上的电机(2),电机(2)连接横梁(3)的底面左端,横梁(3)的右部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一油缸(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架、排水机构和挖泥板;
所述承载架包括连杆(5)、下横板(11)和上横板(7),所述连杆(5)上端连接第一油缸(6)的活塞端、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下部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12),所述连接管(16)外壁下端外套设有下横板(11),连杆(5)的周壁上部外套设固定有上横板(7),上横板(7)的底面左右部分别设置有活塞端朝下的第二油缸(4)和第三油缸(8),第二油缸(4)的活塞端连接有套设在连杆(5)外的连板(9),第三油缸(8)的活塞端贯穿连板(9)的上下面;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立杆(13)和储气箱(22),立杆(13)上端连接连杆(5)、下端向下穿过连接管(16)并连接有锥体(14),立杆(13)外套设有上端连接连接管(16)下端、下端连接锥体(14)顶面边缘的弹性筒(15),所述储气箱(22)为顶板设置有通孔的箱体,储气箱(22)经通孔套设固定在连杆(5)外,储气箱(22)的下端连接下横板(11)顶面,储气箱(22)上部内设置有套设在连杆(5)外的活塞板(10),活塞板(10)的顶面和贯穿储气箱(22)顶板上下面的第三油缸(8)的活塞端连接;
所述下横板(11)的底板四边均设置有位于弹性筒外的挖泥板,每个所述挖泥板均经驱动杆(23)和连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14)为尖端朝下的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15)为弹性橡胶制成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10)侧壁和储气箱(22)内壁接触,活塞板(10)顶面和储气箱(22)内顶面接触,活塞板(10)上设置有和连杆(5)外壁接触的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板(11)左部的挖泥板包括梯形板(19)和三角形板(18),所述梯形板(19)上端和下横板(11)底面左部铰接,梯形板(19)上设置有条形孔(20),条形孔(20)内设置有上端连接连板(9)底面、下端穿过条形孔(20)的驱动杆(23),条形孔(20)上下侧的驱动杆(23)外套设上挡环(21)和下挡环(17),梯形板(19)的下端连接有右侧面和梯形板(19)的右侧面呈钝角的三角形板(18),四个所述挖泥板接触时,四个所述挖泥板构成上端开口的挖泥斗,所述挖泥斗上部是上下端开口的中空梯台、下部是尖端朝下的中空四棱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泥斗的内部下端低于锥体(14)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20)下端垂直于所在梯形板(19)的底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环(21)和下挡环(17)的外径均大于条形孔(20)的宽度。
CN202220573422.8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Active CN216973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3422.8U CN21697355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3422.8U CN21697355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3557U true CN21697355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6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3422.8U Active CN21697355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3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2361B2 (ja) 真空圧密浚渫工法とタワー式気密載荷函体及び専用作業船。
CN107217696B (zh) 栈桥式水库清淤吸泥站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73557U (zh)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JP2004522877A (ja) 液圧式海中浚渫法
JP4195214B2 (ja) 屈曲部に開口部を有するパイプを用いた浚渫装置
CN105200956A (zh) 一种用于浅滩河床清淤的装置及方法
KR20220100687A (ko) 준설 방법 및 장치
CN212427284U (zh) 一种高效的库底清淤装置
US4041717A (en) Sand shield jet sled
JP2001214879A (ja) 掘削機能を備えた水中ポンプ用採泥ストレーナー。
CN212534274U (zh) 一种环保绞吸挖泥船刮铲式清淤机具
JP7324966B2 (ja) 真空圧密浚渫工法と気密載荷函体及び真空圧密浚渫船
CN2911020Y (zh) 景观河、湖清淤船
JP2012229528A (ja) 埋設型有孔管による固定式浚渫装置と浚渫工法
JP4341772B2 (ja) 浚渫方法及び浚渫システム
CN2780846Y (zh) 高桩码头岸坡清淤器
CN220747067U (zh) 一种绞吸式河道挖泥清淤船
CN216892596U (zh) 陷阱式柔性清淤装置
CN216108549U (zh) 一种边坡排水装置
CN217580357U (zh) 一种适用于泥浆池的清淤装置
CN21597745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11472401B (zh) 一种高效的库底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
CN217150118U (zh) 水下设备保护装置
CN109056631B (zh) 河道治理系统
CN219060040U (zh) 一种水冲沉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No. 142, New District Road, Yongning Village, Nanji Township, Ningguo City,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242300 (for office purposes only)

Patentee after: Anhui Hongdi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50000 courtyard 21, Yuegui Road, Zhengzho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e Shunqi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n Yan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