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2305U -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2305U
CN216972305U CN202220647304.7U CN202220647304U CN216972305U CN 216972305 U CN216972305 U CN 216972305U CN 202220647304 U CN202220647304 U CN 202220647304U CN 216972305 U CN216972305 U CN 216972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sludge
tank
pond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73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洲
陈礼健
杨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73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2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2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2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涉及排泥水处理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基体,基体内设置有泥水静置池和蓄泥池,泥水静置池设置在蓄泥池上方,泥水静置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排到蓄泥池内的污泥排放装置,基体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本申请具有少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泥水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背景技术
排泥水处理常规技术流程是将滤池反冲洗水注入排水池内,将沉淀池排泥水注入排泥池内,然后将排水池和排泥池内的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然后将排水池和排泥池上层清水排出,再将排水池和排泥池内留下的下层污泥排放到对应的浓缩池内,待浓缩池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后,再将污泥排放至污泥平衡池内进行搅拌,最后将经过搅拌混合的污泥平衡池输送至污泥脱水间进行脱水,脱水后得到的干物理再进行干污泥处理。
发明人发现:目前大多数水厂内的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污泥平衡池等都是平铺修建在地面上作为单体存在,池与池之间没有联系,使得排泥水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过大,对水厂以后的扩容改造造成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减少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设置有泥水静置池和蓄泥池,所述泥水静置池设置在蓄泥池上方,所述泥水静置池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排到蓄泥池内的污泥排放装置,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注入到泥水静置池内,在经过一端时间的静置后,泥水静置池的泥水会出现分层现象,污泥会沉淀在泥水静置池的下方,然后操作者将泥水静置池内的上层泥水抽出,再通过污泥排放装置将泥水静置池内的污泥排到蓄泥池内,最后通过出泥口将基体内的污泥排出到基体外进行脱水处理。将泥水静置池设置在蓄泥池上方,减少了该构筑物的土地占用面积,为水厂扩容改造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所述泥水静置池包括排水池和排泥池,蓄泥池分隔成两个污泥浓缩池,所述排水池和排泥池均对应一个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排放装置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排水池和排泥池均对应一个污泥排放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沉淀池排泥水注入排泥池内,并将滤池反冲洗水注入到排水池内,使得两种不同的泥水在各自的池内静置沉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排水池和排泥池内的泥水开始分层,操作者将排水池和排泥池内的上层泥水抽出,然后通过各自的污泥排放装置将污泥排放至对应的污泥浓缩池内。
可选的,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水池和排泥池的池底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污泥的第一蓄泥槽,所述第一蓄泥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斜板,所述排泥管设置第一蓄泥槽上,并将第一蓄泥槽与对应的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泥管开关的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导向斜板,使得排水池和排泥池内分层后的污泥在第一导向斜板的导向作用下,滑入第一蓄泥槽,减少排水池和排泥池在排放污泥时污泥在池内残留的情况,方便污泥排出;操作者通过电磁阀实现对两个排泥管的开关控制,使得排水池和排泥池的排泥过程更加便捷。
可选的,所述第一蓄泥槽的槽底壁为斜面,所述排泥管设置在第一蓄泥槽的槽底壁较低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蓄泥槽的槽底壁设置为斜面,使得第一蓄泥槽内的污泥更方便排出,提高排泥管的排泥效果。
可选的,所述基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混合的污泥平衡池,两个所述污泥浓缩池均通过污泥输送装置将污泥输送到污泥平衡池内,所述污泥平衡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污泥搅拌装置,所述出泥口与污泥平衡池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污泥输送装置将两个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输送到污泥平衡池内,再通过污泥搅拌装置对污泥平衡池内的污泥进行搅拌,使得污泥平衡池内的污泥浓度均匀,减少污泥在污泥平衡池内出现分层的情况,方便操作者通过出泥口将污泥平衡池内的污泥排出后进行脱水处理。
可选的,所述污泥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蓄泥槽,所述第二蓄泥槽设置在对应的污泥浓缩池内,所述第二蓄泥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蓄泥槽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蓄泥槽与污泥平衡池的输送管,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入基体内并与基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第二蓄泥槽内,且所述转动轴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蓄泥槽内的污泥朝向输送管方向输送的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两个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在第二挡板的导向作用下滑入到对应的第二蓄泥槽内,操作者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对应的螺旋叶片绕转动轴转动,使得两个第二排泥槽内的污泥朝向输送管方向输送,进而将两个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顺利排入污泥平衡池。
可选的,所述污泥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基体,并转动连接在污泥平衡池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基体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搅拌叶片在污泥平衡池内进行翻转,对污泥平衡池内的污泥进行搅拌,减少污泥平衡池内的污泥出现分层导致排泥困难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污泥平衡池内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进一步搅拌的第二搅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时,从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进而使得第二齿轮对应的第二搅拌叶片与驱动轴反向转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对污泥平衡池内污泥的搅拌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排水池、排泥池、浓缩池以及污泥平衡池上下前后叠合设置,节约占地面积,为水厂扩容改造提供便利,减少水厂场地面积局促的情况;
2.操作者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作用,使得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转动相反,提高污泥平衡池内污泥的搅拌的效果,减少污泥平衡池内污泥分层导致难以排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污泥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污泥输送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污泥搅拌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泥水静置池;11、排水池;12、排泥池;13、蓄泥池;14、污泥浓缩池;15、污泥平衡池;16、出泥口;17、基体;2、污泥排放装置;21、第一蓄泥槽;22、第一导向斜板;23、排泥管;24、电磁阀;3、污泥输送装置;31、第二蓄泥槽;32、第二导向斜板;33、第一驱动电机;34、转动轴;35、螺旋叶片;36、输送管;37、开口;4、污泥搅拌装置;41、第二驱动电机;42、驱动轴;43、第一搅拌叶片;44、搅拌杆;45、连接杆;5、耳板;51、从动轴;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二搅拌叶片;55、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如图1和图2,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包括长方体的基体17,基体17内设置有泥水静置池1、蓄泥池13以及污泥平衡池15,泥水静置池1设置在蓄泥池13和污泥平衡池15的上方,且蓄泥池13和污泥平衡池15沿基体17的宽度方向排列。泥水静置池1包括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上端面为敞口,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沿基体17的长度方向排列。蓄泥池13分隔成两个污泥浓缩池14,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分别对应一个污泥浓缩池14,且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均位于对应污泥浓缩池14的正上方。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均设置有用于将各自池中的污泥排放至对应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排放装置2,两个污泥浓缩池14内均设置有用于将各自池中的污泥排向污泥平衡池15内的污泥输送装置3,污泥平衡池15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污泥搅拌装置4,基体17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泥平衡池15内污泥排出的出泥口16。
操作者将沉淀池排泥水注入排泥池12内,将滤池反冲洗水注入到排水池11内,并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泥水静置一端时间,使得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泥水分层,然后操作者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的上层泥水抽出,再通过污泥排放装置2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下层污泥排向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内,两个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装置3朝向污泥平衡池15内输送,输送到污泥平衡池15的内的污泥在污泥搅拌装置4的作用下进行搅拌,减少污泥平衡池15内污泥分层,导致污泥难以排出的情况。
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污泥排放装置2结构相同,排水池11的污泥排放装置2包括设置在排水池11池底壁的第一蓄泥槽21,第一蓄泥槽21横截面呈U形的,且第一蓄泥槽21的开口37朝上,第一蓄泥槽21的长度方向与基体17的宽度方向平行,且第一蓄泥槽2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排水池11的内壁抵接。第一蓄泥槽21的两个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斜板22,两个第一导向斜板22远离第一蓄泥槽21的一侧均向上倾斜,且两个第一导向斜板22远离第一蓄泥槽21的侧壁均与排水池11的侧壁固定连接,用于对排水池11内的污泥进行导向,使得排水池11内的污泥流向第一蓄泥槽21内。第一蓄泥槽21的槽底壁为斜面,且斜面远离污泥平衡池15的一端向下倾斜,第一蓄泥槽21的槽底壁上连接有排泥管23,排泥管23位于第一蓄泥槽21的槽底壁较低位置处,排泥管2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泥管23自身开合的电磁阀24。
如图2和图3,污泥输送装置3包括设置在污泥浓缩池14池底壁的第二蓄泥槽31,第二蓄泥槽31的横截面为U形,且第二蓄泥槽31的开口37朝上。第二蓄泥槽31的长度方向与基体17的宽度方向平行,且第二蓄泥槽3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抵接在污泥浓缩池14的内侧壁上。第二蓄泥槽31朝向污泥平衡池15的一端均水平设置有输送管36,且输送管36将第二蓄泥槽31与污泥平衡池15连通,输送管36下侧开设有用于排放污泥的开口37。第二蓄泥槽31的两个槽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斜板32,两个第二导向斜面的远离第二蓄泥槽31的一侧均向上倾斜,且两个第二导向斜板32远离第二蓄泥槽31的侧壁均固定连接在污泥浓缩池14的内侧壁上,用于对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进行导向,使得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流向第二蓄泥槽31内输送。
基体17上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驱动电机33,两个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4,转动轴34与污泥浓缩池14一一对应,两个转动轴34均贯穿基体17并伸入到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且两个转动轴34均转动设置在基体17上。转动轴34的轴线方向与对应第二蓄泥槽3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两个转动轴34均位于对应的第二蓄泥槽31内,两个转动轴34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3的一端伸入到对应的排泥管23内,并与输送管36的端壁转动连接。两个转动轴34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污泥的螺旋叶片35。
操作者通过污泥排放装置2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污泥排放到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内,两个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在第二导向斜板32的导向作用下,滑入对应的第二蓄泥槽31内,最后操作者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33带动对应的螺旋叶片3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蓄泥槽31内的污泥朝向对应的输送管36方向移动,并从开口37排放至污泥平衡池15内。
如图4和图5,污泥搅拌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基体17外壁上的第二驱动电机41,且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42,驱动轴42贯穿基体17的侧壁并伸入到污泥平衡池15内,且驱动轴42与基体17的侧壁转动连接。驱动轴42的轴线方向与基体17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轴4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43,且多个第一搅拌叶片43沿驱动轴42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片43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搅拌叶片43包括螺旋状的搅拌杆44,且搅拌杆44绕驱动轴42设置,搅拌杆44与驱动轴4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45固定连接。
相邻两个第一搅拌叶片43之间设置有一组轴线方向与驱动轴42轴线方向平行的从动轴51,一组从动轴51设置有两个,两个从动轴51沿基体17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从动轴51关于驱动轴42对称设置。两个驱动轴42均通过耳板5转动连接在污泥平衡池15的内侧壁,且各个耳板5均固定连接在污泥平衡池15的内侧壁上。同组的两个从动轴51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齿轮52,同一从动轴51上的两个第一齿轮52沿驱动轴42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驱动轴42对应该组从动轴51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与两个从动轴51上的第一齿轮52均一一对应,且,第二齿轮53与对应的两个第一齿轮52均啮合。各个从动轴51在两个第一齿轮5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54,第二搅拌叶片54包括多组固定连接在从动轴51上的支板55,多组支板55沿对应从动轴51的轴线均布,且各组支板55沿对应从动轴51的圆周方向均布若干个。
操作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轴42转动,进而带动各个第一搅拌叶片43转动,驱动轴42转动过程中,由于驱动轴42上的第二齿轮53与从动轴51上对应的第一齿轮52相啮合,进而使得各个从动轴51与驱动轴42反向转动,实现对污泥平衡池15内的污泥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污泥平衡池15内污泥分层,导致污泥难以排出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沉淀池排泥水注入排泥池12内,将滤池反冲洗水注入到排水池11内,并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泥水静置一端时间,使得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内的泥水分层,然后操作者将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的上层泥水抽出,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的下层污泥在第一导向斜板22的导向作用下滑入到对应的第一蓄泥槽21内,操作者通过控制电磁阀24打开,使得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的下层污泥通过排泥管23排放至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内。进入污泥浓缩池14内的污泥在第二导向斜板32的导向作用下,滑入对应的第二蓄泥槽31内,操作者通过启动两个第一驱动电机33带动对应的螺旋叶片35转动,使得两个第二蓄泥槽31内污泥均输送到污泥平衡池15内。最后操作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轴42转动,进而带动各个第一搅拌叶片43搅拌污泥,由于从动轴51上的第一齿轮52均与驱动轴42上对应第二齿轮53啮合,进而使得从动轴51上的第二搅拌叶片54相对与驱动轴42反向转动,实现对污泥平衡池15内污泥的充分搅拌,搅拌后的污泥通过出泥口16排出,再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污泥脱水烘干。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7),所述基体(17)内设置有泥水静置池(1)和蓄泥池(13),所述泥水静置池(1)设置在蓄泥池(13)上方,所述泥水静置池(1)内设置有用于将污泥排到蓄泥池(13)内的污泥排放装置(2),所述基体(17)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静置池(1)包括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蓄泥池(13)分隔成两个污泥浓缩池(14),所述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均对应一个污泥浓缩池(14),所述污泥排放装置(2)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均对应一个污泥排放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装置(2)包括排泥管(23),所述排水池(11)和排泥池(12)的池底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污泥的第一蓄泥槽(21),所述第一蓄泥槽(2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斜板(22),所述排泥管(23)设置第一蓄泥槽(21)上,并将第一蓄泥槽(21)与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连通,所述排泥管(2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泥管(23)开关的电磁阀(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泥槽(21)的槽底壁为斜面,所述排泥管(23)设置在第一蓄泥槽(21)的槽底壁较低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7)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混合的污泥平衡池(15),两个所述污泥浓缩池(14)均通过污泥输送装置(3)将污泥输送到污泥平衡池(15)内,所述污泥平衡池(15)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污泥搅拌装置(4),所述出泥口(16)与污泥平衡池(1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3)包括第二蓄泥槽(31),所述第二蓄泥槽(31)设置在对应的污泥浓缩池(14)内,所述第二蓄泥槽(3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蓄泥槽(3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蓄泥槽(31)与污泥平衡池(15)的输送管(36),所述基体(17)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动轴(34),所述转动轴(34)穿入基体(17)内并与基体(17)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4)位于第二蓄泥槽(31)内,且所述转动轴(34)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蓄泥槽(31)内的污泥朝向输送管(36)方向输送的螺旋叶片(3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搅拌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和驱动轴(42),所述驱动轴(42)贯穿基体(17),并转动连接在污泥平衡池(15)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设置在基体(17)上,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与驱动轴(4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4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叶片(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平衡池(15)内转动连接有从动轴(51),所述从动轴(51)上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52),所述驱动轴(42)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齿轮(53),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相互啮合,所述从动轴(51)上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进一步搅拌的第二搅拌叶片(54)。
CN202220647304.7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Active CN216972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7304.7U CN2169723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7304.7U CN2169723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2305U true CN21697230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7304.7U Active CN216972305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2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5165U (zh) 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13679887U (zh) 一种组合式调配污染处理加药装置
CN212893977U (zh) 一种加药污水处理装置
CN115465967B (zh) 太阳能电池电解液处理装置
CN211004901U (zh) 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CN112679032A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CN114804312A (zh) 一种重金属化工水净化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72305U (zh) 一种叠合式排泥水处理构筑物
CN207822949U (zh) 一种多腔搅拌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27044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废水的处理设备
CN213537512U (zh) 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52688U (zh) 渠道治污配液系统
CN220478221U (zh) 一种污水净化搅拌罐
CN219615300U (zh) 一种具有药剂混合功能的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14360648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药剂混合装置
CN21755596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药剂混合装置
CN215799022U (zh) 一种用于水治理生物浮箱
CN22131937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预处理池
CN212609935U (zh) 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2125595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88479U (zh) 一种一体化前置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0572904U (zh) 一种节能减排型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17578530U (zh) 用于飞机退漆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21344166U (zh) 一种水污染防治用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7202436U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